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54|回复: 0

浅析现代汉语方言的入声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6 1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书生
来源:德国华文欧游网
2002-920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方言的入声有两种存在的形式:
1. 带有塞音韵尾的字是入声字。 中古以前的汉语的入声字,全部属于这一类型。
1.1 具体说来,中古入声字有三种韵尾, -k, -t, -p. 这三种韵尾至今仍不同程度在东南部诸方言里留存着。 举几个例子吧。 比如入字,广州话念/jap/, 日字念/jat/, 客念/hak/等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三个辅音韵尾是成阻的,所以入声字听起来比较短促。 现代整齐保留了这历史上的三种韵尾的方言并不多,只有粤语,客家话,闽南话的文读等。有些方言丢掉了其中之一或更多,例如南昌话的入声字就只有-t, -k两种韵尾。例如: 鸽 粤/kop/ 赣/kot/ 1.2 语言简化到一定程度,这三种入声塞音韵尾就合并成了一个喉塞音韵尾,即/?/。 这个音的实质,不过就是把音节用声门闭锁的方式截断。 例如吴语和福州话的入声,多半就没有-k,-t,-p韵尾,而只有喉塞音了。 例如福州话的六,读/loy?/ (o有个斜杠, 问号不带点) 一部分北方方言的入声也有这个韵尾,如部分江淮官话(比如南京话,扬州话)。山西的晋语也多有这个韵尾。 喉塞音的入声,其短促感听起来非常明显。如果仔细听某个普通话不太标准的北部吴语区或江苏江淮官话区的人说话,即便当他说的是普通话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听辨出其中入声字的这个塞音韵尾来。 前者如足球教练徐根宝,后者如现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 此大类的方言多半声调复杂(6个以上),入声往往还分阴阳,乃至有如广州话入声除阴阳外,还多一个中入声,一个变入声。
2. 不带韵尾的入声。 有些方言连这个喉塞音韵尾也丢失了,就导致在声韵上,入声和舒声分不出来区别了。但是这类方言的入声单独读一个声调,在调上入声和舒声并不混淆。 比如湘语中的长沙方言,和吴语中的温州方言,就是这种情况。 很多北方方言的入声也系此种情况,如江淮官话区的楚语(如黄冈方言,黄陂方言),或者西南官话的一部分湖北,四川方言(如四川峨嵋方言),甚至一部分中原官话,如河南洛阳。 也有一种情况是某个方言的入声连调也和舒声调混同了。但是一旦到了连读变调的时候,入声字的变调方式和其在单字情况下已经并入的那个舒声声调的变调方式并不混同,这说明该方言的入声仍然有独立的性质。 此大类方言的入声,多处于消亡的进程中。 至于大部分其他北方方言,则彻底丢失了入声,入声在声调上混入其他调,从而入声完整地消失了。 入声消失的规律并不一定。比如西南官话,往往是入声归阳平。而普通话则是入派三声。 入声字对于赏析古诗文,写作对联、格律诗、词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现代汉语方言都已经没有入声了,辨认入声字成了一个问题。 如果本地方言仍有入声,则不失为一件幸事,可以轻松地找出入声字来。(当然,缺乏一定语言学知识的人,即使其本地方言有入声也不一定能辨别出来) 如果本地方言没有入声了,则可以通过某些其他的办法来部分地辨别入声字。例如对于一个讲不带入声的西南官话的人,辨认入声字也并非不可能的。例如某个字在本地话是阳平,在普通话中却读其他声调,则这个字就有可能是入声字。当然,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查询一下工具书。 对于讲北京方言或者不会讲任何方言而直接以普通话为母语的人而言,在辨别入声字上,则几乎没有特定的方法和规律。这时,如果想搞清楚哪些字是入声,只有靠一个字一个字地查阅工具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06:05 , Processed in 0.0805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