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66|回复: 0

电视纪录片的时空拓展意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6 23: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沙向明
日 期:2001年6月8日 11:52
来源: http://www.tvnet.com.cn/data/news/NewsDetail.asp?nid=11034

  
    纪录片的厚度来自时间和空间。如果没有截取足够多的生活横断面,事件或人物的纪录就缺乏可信性,动态的不确定因素也难以捕捉和把握。更糟糕的,没有时间上的积累,生活基本上成了一个死的标本;而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延伸,事件或人物的纪录就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外界的客观参照和内在的主观判断及联想,同样使人产生不信任感,孤立的事件和人物就像空中楼阁一样荒诞,显出一副自说自话的可笑面孔。所以都说创作纪录片难,难就难在时空的合理拓展上。
  先来说时间。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所说的“跟”就有个自然的时间流程,这是基础,编导摄像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来磨一个片子。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像《亚心和一个牧羊人》、《侯家家事》等,都是花费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来创作的。很多人会有疑问,难道短短的两三天内就做不成纪录片了吗?我以为虽然不绝对,但大部分是的。现在纪录片很时髦,许多电视工作者动不动就说自己在搞纪录片,而且竟然一周就可以播出一期。拿来片子一分析,诚然在拍摄的两三天里“跟”是“跟”了,但无不是在对同期声及纪录下来的画面进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否则就难以成篇,自圆其说。因为两三天内的生活信息含量按日常的进程是不可能完满到足以涵盖事件或人物的全部的。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对纪录手法和纪录片作一个区分:“跟踪拍摄”、“客观叙述”是纪录片的两个基础创作元素,我们姑且称之为纪录手法。但是用了这个手法并不意味着就是在创作纪录片,而纪录片在纪录的基础上也不排斥其它创作手法的综合应用,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提到。
  那么,是不是说,我们用了足够长的时间来跟踪拍摄一个人物或事件,就是有了所谓的时间积累呢?我们知道盲目的积累等于没有积累。一个成熟的编导,必须懂得对拍摄的时机进行选择,纪录片创作为什么耗时长?我以为主要的还在于时机的选择和等待。等待也是一种纪录的态度,表面上你没在拍摄,但你始终对人物和事态的发展高度关注,你在观察,你在感受,你在分析,你在判断,一旦某个激动人心的可能性浮现,你就及时地抓住。没有等待和适当的拍摄中断,事态的发展往往就会越来越偏离客观。因为摄像机和编摄人员的介入本身就破坏了环境的客观性,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还要马不停蹄地拍摄,事件就会被摄像机赶着往前发展,呈现出一副急功近利的表情,这时候你就会失望地发现,你的创作钻进了一条死胡同,你想捕捉的东西总是躲着你走,你拍不下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退出,让自己静一静,让拍摄对象静一静,这不是时间的停滞,这也是时间积累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事件又有了按自己的路子缓慢发展的势头,有一天就有了质变,我们等待的戏剧性也就产生了。《亚心和一个牧羊人》断断续续拍了一年多,编导让老人慢慢去琢磨他的石狮子,周围人的不理解、家庭的矛盾、雕刻石狮子的殚精竭力……既然四只石狮子是老人后半生的精神追求,编导的耐心守候和发现就成了成就该片的关键因素。如果急于求成,像有些专题片拍摄中所惯用的伎俩那样,拍一点前期的雕刻,然后就找几只成品来替代,那么很多故事都不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远离编导的视线,因为这时候编导和摄像正收拾家伙志得意满地离去呢。纪录片《大凤小凤》也有一个对三次下村开庭的等待,如果编导没有这个创作态度,很有可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三次开庭上,而忽略这三次开庭之间有关人物的情绪积累和变化,这样情与法的冲突就很难生动地富有说服力地得到表现。这里涉及一个问题:会选择不等于会等待。很多编导都习惯于在了解和把握了一个题材之后,就很有计划性地做出统筹安排,拍什么,什么时候拍,罗列得很清楚,十分科学和井井有条。这种工作方法在常规的工作中是可取的,有时也是必须的,否则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计划不是一切,计划外的时间也需要以等待的态度时刻关注,并在动态的关注中再次做出选择。《大凤小凤》就在这样的等待中作了很多有用的选择,像村长做思想工作、两家人开庭前的交涉等等。
但是我们知道,一个电视成片所反映的时间流程与拍摄时的时间流程是不一样的。一般专题片在处理两者的关系上自由度和随意性比较大,而纪录片因为要尽可能地保持生活原貌,同时又要避免沦为自然主义,在时间的处理上就比较追求浓缩性和层次感。纪录片《我的小学》,拍摄的时间长度我们不得而知,但反应到片子的结构上,总共就一天时间。如何拓展这一天时间?片子采用了错层的时间处理方法,把现在式的某个点作为触发过去时的结点,然后又不停地拉回到现在式,一天讲述了差不多几年的故事和思想经历。又由于现在的这一天与过去的那么多天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时间的错层并不给人突兀的感觉,反而增加了片子的厚度和形式上的美感。 《候家家事》的时间跨度不是太长,围绕着国庆阅兵典礼前的一段时间展开,但这段时间也不是铺陈,而是跳跃式的组接,并且详略有别。时间流在这儿的处理不是一种正常的流程,而变成了一种心绪流。着重刻划父女的心理状态时,时间就显得长,着重表现单调的训练生活和治疗情况时,时间就交替得快。时间在牵挂中流逝,日复一日的单调在这股心绪流中显得丰富和凝重起来。阅兵那天,编导们则是化了大笔墨来渲染的,时间在片中的比例被拉长了,强调前面那么多牵挂和流泪流汗的日子都是为了这一天。而前后的两张全家福又进一步拓展了时间,有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织。前面提到过,纪录片在纪录的基础上也可以综合应用其它的创作手法,理由之一就是对时间的处理。无论《我的小学》还是《候家家事》,在对时间的处理上都不是纯纪录的,编导动了不少脑筋,使片子的时间流程显得合理而有艺术性,所谓体现时间上的艺术的真实,纪录片结构的成败在这方面是很有讲究的。
任何时候,时间是与空间分不开的。电视编导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培养足够的空间感与时间的拓展一样重要。 《候家家事》有两个并列的空间,每个大空间里又有小空间,例如姐姐的故事,队友的故事等。两个并列的空间不时交叉、重叠,最关键的,这么多层次的空间后面还有一个国庆阅兵的大背景、大空间。两次全家福照片更是暗示了一个空间外的空间。片子因此获得了较强的立体感和丰富性,并且留给观众一个回味的空间。而现实中,很多专题片编导都缺乏空间感,他们习惯于就事论事,满足于清楚地叙说一件事或介绍一个人物。他们兢兢业业地营造着一个封闭且单薄的空间,所有的小聪明都化在了如何在螺蛳壳内做道场上面。有时候,他们的心思确实用得缜密和尽善尽美,但一旦跳出这个空间来观照,就会有过家家的感觉,米兰·昆德拉有句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大部分观众不会扮演上帝的角色,但缺乏空间感的作品,即使雕琢得再精美,也摆脱不了自说自话的特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拍摄一个人就对着他猛拍,镜头从没有一刻偏离“主题”,结果整个片子满盈盈地充斥着主人公的头像和声音,令观众没有比较、没有想像,没有判断,继而对片子失去信任感。那么我们该如何营造足够厚度的空间来提供丰富的观察、对比和联想的角度呢?
   以人物纪录片为例,我们除了关注人物自身的活动空间和心理空间之外,还必须考虑到其它有联系的人物、事件、地点、风情、事物等等。《我的小学》一片的主人公当前的状态完全是因为跟几个兄弟姐妹接触、比较后才引发的,如果仅靠主人公一人之言点到为止,片子不可能有空间上的冲击感,可信度也大大降低。所以编摄人员不厌其烦地几次到深圳实地拍摄,还通过老父母生动的叙述和旅途颠簸来拓展大哥所在的美国的那一片空间。另外,编导还注意到了主人公与儿子之间、与老师之间的有趣关系,将当前的空间向未来做了一定程度的延伸。《亚心和一个牧羊人》则化了很多笔墨在地理环境的介绍、村里的生活情况、习俗和亚心意义的寻找上。片子一开始,给人的空间感就是宏大的,亚洲的中心与新疆的一个偏僻的村落发生了联系,并进而与这个村落里的一个老牧羊人发生了联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是引人遐思的,含义深远的。有了这样的基础,该片编导在空间的处理上就显得游刃有余。例如石狮子和老人,一静一动两个空间场的对应和表现,将老人固执的决心刻划得淋漓尽致。而在石狮子沉默凝重的表情背后,观众能感受到另一个巨大的空间场,那是与整个人类有关的。至于偏远农村人们的朴实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编导也专门开辟了空间来加以体现,像老人儿子的实用主义,老人妻子的养老担忧等等,与老人那种似乎无法理喻的精神追求形成鲜明对比。用字幕补续事件也算是一种空间拓展的方式,尽管欠缺生动性,但具有高度的浓缩感和报道式的客观性,本片在结尾处像许多纪录片那样,也采用了这种手法,像是画了一个余音袅袅的音符。
   以事件为主的纪录片,像《大凤小凤》,事件本身没有太多的空间可以拓展,要增加片子的厚度,必须在事件的背后、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特别是事件周围的人身上做文章。比如第一次开庭,镜头的注意力从事件本身突然地转移到了“咆哮公堂”的爸爸身上,这样有意味的节外生枝,往往能形成一个新的观照空间。果然,在接下来的事件发展中,这样的观照自始至终如影随形,而法庭调解员的工作这个时候也相应地复杂起来,并且复杂到足以形成一个新的表现空间。我们看到,编导及时地注意到了对这个空间的开发,于是就有了庭外调解员与当事人那些充满了朴素语言的精彩的周旋以及调解员内心的困惑和不安。看热闹的村民们似乎都人人心中有杆枰,这个较大的空间场是编导在着力刻划了两家当事人之后必然要延伸和触及到的,村民们专注却茫然的表情,踊跃的异乎寻常的热情,使人们联想到在中国,情与法的争议将是个永恒的话题。
  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空间的拓展对纪录片的重要性,然而不断地发现和开发表现空间是否就意味着空间拓展的成功呢?我认为这也未必。空间的结构最讲究艺术性,如果没有合理的结构,空间拓展得越开阔,片子就会越杂乱,让人难以理解。《我的小学》是用一条上课的主线将各个表现空间串起来的;《候家家事》是用一条情感线将不同的表现空间交错到一起,基本上是有规则的交替;《亚心和一个牧羊人》的空间感则是层层递进的;《大凤小凤》是围绕事件的进程来组织不同人的不同说法和表现。编导在这里必须有个清晰的思路,否则面对这么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表现空间,会显得束手无策,再不然就是一头扎进某个空间,出不来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纪录片在纪录的基础上也可以综合应用别的专题片手法,空间结构所要求的艺术性也是一个理由。另外,我们应该知道,一个纪录片无论有多长,其容量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学会对空间进行取舍,更重要的,要学会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尽可能大的空间,这是空间拓展的另一条思路,我们称之为镜头的空间感。怎么样的镜头是有空间感的呢?我以为,一个镜头里若能包含画面以外的信息和活动因素,它就是有空间感的。还是以《亚心和一个牧羊人》为例,老人疲乏地坐在板凳上等待上级机关的决定,这个长长的静默的镜头是有空间感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老人奔波的身影和各级主管部门在处理一件简单的事情上让农民难以理解的推诿和拖沓;披红挂绿的石狮子是有空间感的,过去的艰辛和将来无止境的守望,在这一瞬间凝成厚重的一笔;老人大病初愈,走出家门看到春天来了,这个镜头也是有空间感的,我们能看到老人执着的念头像春芽一样再次冒头,叮叮当当的锤声在我们的意念中先行响起来了……这样的例子在很多片子里都举不胜举,总体特点是内敛的、含蓄的、意味深长的,与编导及摄像的艺术感悟能力有直接关系。所以一个好的纪录片编导,善于用各种手段来拓展有限的空间。
  由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拓展时间的同时往往也拓展了空间,反之亦然。我们在拍摄和结构纪录片的时候,必须时刻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以防止作品流于平面化。关于时间和空间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关系,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丽江的故事》。在这个纪录片中,时间与空间互为拓展,时间随着空间的位移,逐渐显出往昔的面孔并且还淙淙流淌起来,而空间随着时间的回溯获得了历史的厚度和传奇般的结构。一个过去的美国动物学家在丽江这块土地上留下的足迹使丽江的历史再现,这个历史再现的同时又再现了美国动物学家在中国的大半辈子传奇生涯。时空的交织转化在这个片子里运用得十分出神入化,我们就用这个例子来作为本文的结尾,希望有志于或正在从事纪录片创作的电视工作者能从中得到一点启示,进而在日常的工作中主动地培养起时空拓展意识。 (作者单位:金华电视台)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8:02 , Processed in 0.1586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