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56|回复: 0

时空结构与长篇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 09: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素霞 来源:中国学术论坛聊天室
网聊时间:2007年11月10日
网聊地点:中国学术论坛网


陈勇:很高兴我们今晚请到网聊嘉宾王素霞老师,她是一位非常认真做学问的学者,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学识上的收获。现在,请嘉宾先对今晚的网聊主题作一个简单的表述,然后网友们提问,谢谢!

王素霞:主持人好!大家好!我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见面。今天的话题是“时空结构与长篇小说”。关于这次网聊的话题,是取自我的专著《新颖的NOVEL——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长篇小说文体论》。里面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在与陈主编商量后,有了现在这个话题,不知是否合适?
mygreens:挺好的,文体这一块了解的人不是很多。
商君:很好。

木木杨:不过感觉好深奥。
dd:请问时空结构是指作家的,还是题材的?
王素霞:不是从题材而是从文体的角度去谈的。可能每个人对长篇小说都有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从题材方面,而从文体方面去谈的就少而又少了。

思燕:很好啊!我有幸拜读了一点,觉得很受启发。
abc:九十年代的小说与其它时代相比,是不是在文体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表现 ?
海平:请王老师先就自己的论述重点作一简单介绍吧?以时间为核心,以人物命运为核心等等,是不是并列的考察角度?
思燕:王老师刚才讲的是时间表达,那从空间结构来讲呢?
木木杨:老师,我觉得您的书第二章特别精彩!
王素霞: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诸如《许三观卖血记》、《日光流年》、《中国一九五七》、《第二十幕》、《怀念狼》、《富萍》、《旧址》、《敌人》、《白鹿原》、《活着》、《米》、《我的帝王生涯》、《私人生活》、《一个人的战争》、《上海宝贝》、《羊的门》、《抉择》、《饥饿的女儿》、《糖》、《独白与手势》……,它们与之前的长篇在时空结构方面有着太大的不同,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思考长篇小说的文体的原因。

榮:都有哪些不同能讲一下吗?
王素霞:90年代的长篇小说将文体的线性变革化为共时的多元存在,由此形成特有的艺术景观。它以自己多语的喧哗昭示了20世纪末长篇小说文体的丰富性、多样性、变异性和实验性等特征,可以这样说,中国的长篇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达到了“文体”的自足与自觉。长篇小说(novel)从一定意义上呈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线性结构艺术的表达,这使它的故事内核具有一种无法比拟的博大与繁富。它往往从一人一事一景写起,一种展示连续线性发展的时间结构荡漾其间,呈现了特定时间内的人物命运和时代风云。由此,以时间为核心的结构形态成为我们考察长篇小说文体叙事的潜在动机。时间作为小说的叙事核心,处处显现着小说艺术与主题发展的多向可能性。其实中国20世纪的长篇小说从根本上来讲都是拿来的……
远征:就是在思想上没有原创性。
王素霞:这些变化,是一种对现代性追求的结果。它不是原创性的问题,而是借鉴了西方文学关于长篇小说的源起。

海平:九十年代,20世纪,这两个时间不是一种包含的关系吗?
王素霞: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现代长篇小说就是如此。一定意义上说,此时的创作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但那代作家和理论家首先从理论上赋予了长篇白话小说的现代思想特质,比如要描写现实人生,必须有精密的结构,活泼有灵魂的人物,并且要有合于书中时代与人物身分的背景或环境等。茅盾这种对长篇小说的理解与认识,从社会心理和文化思想上革新了当时状态下长篇小说的文体意识,它为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长篇小说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意味的美学原则,它以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心理刻画的内在性及小说叙事的多样性等特点为以后的现代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是一种新语言(新白话)、新故事(平民人生)、新思想(个性解放)、新叙事(截取横断面、自叙传、史诗等新的时间形式主义结构)的新型文体创作。
木木杨:有些给人感觉是有点完全可以追求形式。

hhh:长篇小说首先是因为要处理的问题的重要性才出现的,是人人都可以动用这一体裁。90年代的许多长篇小说根本就不成立,我觉得它们不值得用时空方面的模式去研究。
安:长篇小说就是把故事时间放长。
思燕:那在文体叙述上,中国作家还有其他有创造性的角落吗?
王素霞:长篇小说”novel”:英文原意为”新颖的”、”新奇的”。从历史渊源来看,西方的文学理论家经常把‘史诗’(epic)看成是叙事文学的开山鼻祖。继之以中近世(中世纪)的‘罗曼史’(传奇)(ROMANCE),发展到18和19世纪的长篇小说(novel)而慰为大观,从而构成了一个经由‘epic——ROMANCE——novel’一脉相承的主流叙事系统。这样,“结构完整性”与”时间秩序感”使西方史诗的精神气韵深深地印入novel的血液中。这与古希腊神话以时间为轴心,侧重过程而善于讲故事的“叙述性”和其时间化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

安:长篇小说的最核心的东西是时间的长,文字的多,还是思想的深刻?
王素霞:到了18世纪末,长篇小说(novel)才以自己新颖的艺术形式,确立了自己的现实命名和历史地位。这就是时间结构形式带来的新的思想与文体上的革命,这种革命同样带来的是中国现代小说意味的革命。所以很多年前茅盾就说,长篇小说是一种散文,它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诗、词、骈体文学,也不同于白话小说和翻译小说。而对时间形式的运用就支撑了那个年代的创作。

远征:很多小说并不是很注意时间啊,比如意识流。
木木杨:意识流是更高级的时间形态吧?
安:意识流是一种心理时间的变化。
王素霞:可能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关注最多的是人物的命运,情节的演变或者题材的新颖,但对时间关注的则比较少,也许只是看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那么我所关注的是小说的时间结构,心理时间形式。
安:心理时间就相当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居的例子。

木木杨:老师,意识流是什么个时间形式呢?
王素霞:各类时间结构支撑了长篇小说的灵魂,而在这种结构背后是对时间的变向处置,比如说命运,风俗图画,浮世绘,历史纪年图画,成长历程等等。所以我们习惯于阅读那种能看得懂时间,即所说的故事时间的小说,而对其他变向的叙事时间的小说考虑的不是很多。比如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重合、分离等。

abc:中国古典小说的时间结构运用的登峰造极,是不是现代的作家想突破,还是现代作家受西方影响,才在空间结构上作语文章。
王素霞:中国古代小说所进行的是一种长篇短制式的空间结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定意义上说,它与我所讲的空间结构并不一致。古代的空间小说是一种平面意义上的故事空间,即它会以说书人无所不能的语气告诉你这件事发生的过程,时间和空间在他的手里是万能的,随时都有变化的可能。
安:是啊!空间中没有隔阂,看得清楚。
商君:古代的空间小说是一种平面意义上的故事空间,即它会以说书人无所不能的语气告诉你这件事发生的过程。
安:古代小说给我们的是优美的东西,因为是我们都掌握了的。
abc:90年代长篇小说的空间结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素霞:就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古代壁画,上至数万年前,下至来生,上至神仙,下至百姓,都可以包罗万象。
蓬莱客:王老师这个比喻很形象。

王素霞:而现在我所讲的空间结构则不然,它是完全打破了故事时间,让时间隐至背后,让空间开始间隔小说的发展,这种间隔是一种非线性的,破碎的。
abc:举个例子吧?
王素霞:我讲部小说大家就有感觉了。比如说最近几年最热的两位作家:一是余华:一是格非。80年代中期,他们的小说不知大家读过没有?
朝晖:《兄弟》。
商君:读过余华《活着》、《卖血记》。
蓬莱客:余华的读得多一些。
然然:《在细雨中呼喊》。
王素霞:现在的小说《兄弟》《人面桃花》,好像看起来可读性强一些,但里面还是有一些空间因素。 “空间形式”是研究现代长篇小说结构特色的新的理论范型。它在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中,体现了那种对现实的较为强烈的偏离,并在最低的程度上抛弃了因果性和年代的传统,传达了生活领域中的一种意义,而不是它的广度或长度,因此“时间”不再成为小说鲜明的内在结构宗旨,它作为一种或隐藏或掩饰的潜伏线索而非结构主宰,流淌在肆意纵横的空间形式之后。

商君:让空间开始间隔小说的发展……《疯狂的石头》的拍摄手法就是这样的吧?
Mygreens:《疯狂的石头》的拍摄手法跟小说叙事结构是有区别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影视叙事。

蓬莱客:那您能不能先从这些大家更熟悉的入手告诉我们什么是空间因素?
王素霞:如果说80年代的时候读不太懂先锋小说的话:那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创作里有了大量的空间形式的因素,小说中的小说,故事中的故事,文本中的文本,重复而又重复。一个人的故事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版本。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变化就是对叙事时间的关注以及对空间的关注。空间结构是一种新的理论:并置、重复、反讽与和声。还是先从最容易理解的角度来说吧。
笑纳:王博士好!您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当代小说?
王素霞:格非小说《边缘》,尽管标题长短不一,形态各异,但无论它们怎样组合,无疑标明了各章节的故事核心。它们或以人物名称命名,如”小扣”、”胡蝶”,或缠绕阶段主题的意蕴展开,如”道路”、”我失去了父亲”。或标示时间”1949年”,或暗示某种行动过程”越河”,或表明最终结果”归宿”……无论怎样组合,这些标题暗示了事件的片断性和多侧面性。小说以”我”的人生经历为故事主体,穿插各种标题的故事意蕴,平行展开各色人物的广阔人生。在标题的串联下,这些生活画面彼此交织又互为对比,共同构筑了小说故事的运行轨迹。从这一角度来说,小标题的设置可以间接地表明小说不是以一种纯粹线性的结构方式向前发展,而是呈圆形运行。通过标题所涵盖的意象核心构成叙事的时空网络,以此获得小说空间化的时间运行跨度和生活的广度。同时,小标题之间内在地形成了无法分割的张力,铺垫出一组组词组间相互缠绵环绕的网络。这种由”小标题”词义间的运作所展示,这种空间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就像一个桔子的不同分瓣一样,一个个排列,却不是顺时的,而是圆形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向纵深处发展,而是断裂的。所以容易造成阅读的障碍。   
笑纳:时间和空间在小说创作中似乎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

朝晖:一定要有丰富人生阅历才可以写出好小说吗?
然然:那也不一定吧,布鲁斯特在自己的屋子里写了《追忆似水年华》。
ff:作家的人生经验是很重要。
笑纳:《追忆似水年华》似乎更多的是一些片断,在每一个片段上深入和加强。

Ee:王博士说的对,小说是给读者看的,不是给作家自己欣赏的。
王素霞:这就是现代的空间结构。我觉得这是借鉴或者说超常发挥的电影手法的一种结构方式,像说过的电影《疯狂的石头》,还有王家卫的《2046》,似乎是更为典型的空间结构的代表。   
木木杨:哦,也可以说成是陌生化吗?

蓬莱客:那么作家这样不断变化空间结构除了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其他意义何在?
王素霞: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也是我曾想过的,为什么以前的人那么单纯,总是线性思维,而且是经验主义,从不考虑断裂?而现代尤其是现在,以“后现代“著称的社会人们总是不能以传统的线性思考去生活呢?
海平:形式是为了与所要表达的东西相一致。单线的已经不能满足表达的需求了。
ff:《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就有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变化。
笑纳:可以点评一下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吗?也有空间和时间的主观安排,呈现给观众是导演要强调的东西。
思燕:《罗生门》。
ff:90年代的长篇小说写那么壮阔,与作家运用空间结构的表达是否有关?
蓬莱客:也许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有关系?
海平:和现代人的生活、思维方式都有关系。
笑纳:现代社会变迁中的人更需要表达。
王素霞:这就是生活所致。人们的现代生活已不是完整的时空存在,而是随时随地都发生着变化,未来有着多重的可能。所以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必然要把这种思考放进其中。语言文体、结构叙事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作家和社会的文化心理。

蓬莱客:就像农耕社会的人和土地绑在一起,而现代的农民可能变成民工。
笑纳:表达形式更加复杂,多面,主观性更强。
ff:现代作家是一种不自觉的运用空间结构,不是有意的运用,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王素霞:我们不是侧重于说什么,写什么,而是侧重于怎么说,怎么写。

思燕:表达形式更加复杂,多面,并非某单个角度,应该客观性更强才对。
王素霞:当然这种结构的表现力会更强,陌生化也更深入。
蓬莱客:是不自觉地吗?
木木杨:但是有时候又给人一种过于玩弄形式游戏的感觉。
商君:多角度表达,更客观。
笑纳:这种复杂的表达与普罗大众的快餐式欣赏习惯可能存在冲突。
王素霞:同时它所需要的艺术素养也更高。
商君:同意
ee:与普罗大众的快餐式欣赏习惯可能存在冲突----这就是主流文学一败涂地的原因。
思燕:嗯:鼓掌。

笑纳:所以小说和艺术电影,美术...越来越小众化。
王素霞:可能这种创作在学术上的意义更大,而与大众的理解更远。
ee:我们读者需要的是现实主义。
蓬莱客:一方面这种追求空间结构是适应社会心理变化的结果,可是继续往前他又失去了读者。
思燕:可是文艺更加大众化好些还是贵族化好些呢?
笑纳:面对冲突的现实,艺术家需要一种态度,也许更多的是坚守。
木木杨:不是吧。
王素霞:所以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常常被触电。
蓬莱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
商君:可是文艺更加大众化好些还是贵族化好些呢---------文艺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大众的欣赏能力,而不光是媚俗!!!!
笑纳:同意
思燕:所以要将二者结合一下才好吧。

王素霞:其实不仅长篇小说是这样的,而且可以运用于各类艺术的时空结构。
笑纳:需要互动
蓬莱客:下里巴人有下里巴人的魅力,阳春白雪自有阳春白雪的优雅。
然然:赞成
王素霞:尤其是空间形式结构,更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一种体现。

商君:我觉得这种空间形式结构的出现,是文艺思想的一大进步啊!
王素霞:当然,接触这类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很坦然的心态,对作家也好,对评论家也罢。
思燕:鼓掌!
蓬莱客:赞同。

ff:90年代作家的长篇小说是不是在空间结构叙事上,对现代的电影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笑纳:六七十年代生人小说创作者探索复杂时空结构,更多的是一种创新和现实主义态度。
王素霞:90年代的作家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种文体结构的重要性,有了一种自觉的文体意识,才会在文学边缘的现实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也才会在这种较冷的氛围里有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董老:空间形式结构是一种创作手段,是适应现代生活而出现的,目的是更好的展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这样吧?
笑纳:他们代表中国小说创作的一个新时代吗?
木木杨:但是到了新世纪,好像这批作家很多都“和平演变”了呀!似乎很多都转型了。
蓬莱客:“和平演变”很形象。
王素霞:同意董老的看法。一种艺术形式,只有当它们不作手段和工具而是作为生命表达的时候,它就不只呈现了作家的意图,更为艺术提供了更为精彩的一面。

笑纳:是否这种复杂时空结构调整的表达方式,会很快被取代...
商君:多角度表达,是对读者和观众的尊重!避免作者的断章取义!
笑纳:也就是说它代表了社会和生命表达的需求。
王素霞:创造是一种革命,当这个社会都已接纳它的时候,它已失去了革命的意味。这就是新世纪以来的作家为什么会发生转型。

商君:就像史学一样,有很多都是断章取义片面之词。我觉得历史学界也应该采用这种思想。 这场革命刚刚开始。
蓬莱客:但是为什么这种转型更多给人“回归”的感觉?
王素霞:不是“回归”,而是“提升”。
商君:也许会引起历史学的革命。
笑纳:对,历史应该多视角。

笑纳:如何看待和评价80后作家?
王素霞:80后、70年代人以及60年代作家,我们估且套用新生代的说法,一定角度来说,他们都有着革命的意味。总是先抛弃父辈。
海平:作为目的和作为手段有着根本的不同。王老师上面说的作为生命的表达:好。

董老:我总觉得,一部作品如果读者看了费解,我无论如何不敢说,它是一部好作品。
商君:对啊!历史恶动力,不破坏以前的,怎么开拓创新呢?
王素霞:先否定前一代人,似乎不否定不足以展示存在。
木木杨:每个读者的接受会不会不一样呢。
蓬莱客:然后自己也变成了父辈,成为下一代抛弃的对象?!
笑纳:生命的表达是最宝贵的,有价值的。
蓬莱客:历史向前的法则就是这样残酷。

王素霞:从文学的艺术品格与追求来说,60年代的作家似乎更出色一些。
思燕:为什么呢?
蓬莱客:我非常认同王老师的说法。
商君:60年代有什么代表作?60年代的作家缺乏思想。
王素霞: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现在基本上成为文坛的主力军。比如:韩东、东西、李洱、朱文、毕飞宇和一些女性作家陈染、海男、林白等等。他们对现代商品社会的理解与认识有着更为独特的视角,同时在创作上也有着对传统文体的颠覆。比如《扎根》《我爱美元》《私人生活》等堪称代表。他们对历史文化的重新书写也是对时间、空间结构运用的再次印证。

然然:我们今天长篇小说的空间结构形式叙述的现状如何?
王素霞:至于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空间结构形式的现状,应该说更趋于成熟。比如《人面桃花》。我们从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开始至她生命的结束,已经完全把握了一个完整的时间线性的线索;而其中,大量的故事文本与叙事穿插又让我们在她生命的经验中游离。所以对格非而言,空间中的时间,以及时间中的空间结构相互杂糅更为丰满与成熟。
木木杨:文学接受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嘛!
蓬莱客:确实如此。
研究生:啊:可能吧!

王素霞:比如说《兄弟》。很多人并不看好这部小说,尤其下部,大都认为是胡写乱写。
蓬莱客:那您怎么看?
研究生:那您的高见?
王素霞:好像是过去的年代不能那么写,现在的年代也写得不对,我却觉得写得不错。它基本线索是时间形式中的命运结构,所以为了展示几十年来的命运不测,作家的空间想象运用得非常到位,比如反讽,比如狂欢。
研究生:您说的狂欢我也有同感。
木木杨:我非常赞同王老师的看法。
蓬莱客:举个例子。
王素霞:比如非人力所能解释的人的超常能力。
研究生:比如李光头后期对人生的挥霍。
蓬莱客:嗯,是这样。

王素霞:所以,我读完这部小说之后,心理的感觉是悲哀,就像是读完百年孤独一样,兄弟以及那座小城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对人类存在的思考。所以我是当它做寓言。
研究生:我觉得《兄弟》后部有些荒诞了。
研究生:可能因为自己的记忆中有那么一段空白吧?
思燕:同感。

mygreens:其实我觉得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极大。
研究生:《兄弟》不能用一般的阅读习惯来读。
mygreens:超越了其它一切流派。
笑纳:韩少功的《如是我闻》好象也是寓言。
笑纳:60年代出生的作家创作多起步于“成长”的记忆。
研究生:很奇怪,我倒是对他们的记忆很感兴趣。
蓬莱客:他如果写成《现实一种》那样的东西可能就不会有人那么较真了。

研究生:进入新世纪有没有时空结构较明显的长篇值得关注?
王素霞:现在的很多作家都在时空结构上比较成熟,比如秦腔。
思燕:余华的大部分作品都不能用一般的阅读习惯来读。
研究生:但我觉得我们只是模仿,创新很少,甚至没有。
王素霞:比如《山河入梦》。
思燕:嗯......

木木杨:老师,童话往往都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到”从此以后”结束。这个属于什么个时间或是空间的?
王素霞: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重合或分离。
mygreens:是呀,中国作家缺的就是创新。
研究生:我偏偏喜欢《活着》,而这部作品却可以用一般的习惯来读,美眉。
木木杨:赞成。
思燕:是啊,我没有说所有作品,大部分作品。

研究生:我的意思是,他的那些特立独行的作品我不欣赏,偏偏喜欢的就是这种能看得懂的东东。
王素霞:而且现在有这样一种势头,即一些新生代的作家作品常常成为电影触电的首选。这同样与他们这种艺术表达有很大的关系。商君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成为这种新的文体形式的奠基人,其作品隔断了与旧式传奇、流浪汉小说及传记的内在联系,它以”现实主义”的典型意义,在个性化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内展开人物的个性及真实的人类经验。于是,为人物命名(即取日常生活的姓名而非观念或神化的名称)、将情节置于现实生活中个人具体的时空之内(而非神话中的时空)、展现日常生活常景及其流逝等技巧就成为这种现实主义形式的最鲜明的表现。这是从宏大的神话、史诗叙事与流浪汉小说机械的情节模式中脱胎换骨的真正的文体变革,是现实主义形式的最鲜明的表现。从文体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转向个性叙事的文体革命,一次叙说个人经验的真实开端。它所具有的线性结构、外部视角和经验定位使我们的目光倾注在对小说”时间”性质的运用和考察上,尤其在对90年代长篇小说的研读与解析中。比如刚刚放过的《太阳刚刚升起》,即是选用了南京新生代作家叶弥的“天鹅绒”。 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情节。但由于电影空间结构的表达有些混乱,同时历史线性时间的叙事与现实时空的转换缺乏内在的联结,所以电影反而不如小说那么单纯,那么好看。
商君:新生代的作品还真没看过,我只知道《上海宝贝》和绵绵,看过一点,觉得太颓废。   
笑纳:八零后的作品没有看过,无法评价。
mygreens:叶弥的作品我很喜欢。
蓬莱客:但是我非常看好李师江。

王素霞:也许导演想要表达的是无论时空如何变化,人性不会变,这样一个主题,但改得不好,没有内在逻辑性。
研究生:按理来说,电影表达的空间效果更好,但却往往不如小说(看过小说的人通常不满电影的改编)这是为啥呢?
mygreens:那什么样的小说适合被拍成电影?

王素霞:《2046》却是时空转换相当出色的影片。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在的《2046》,既联贯时间,在历史、现实、未来之间穿行。又联系空间,在地铁、房间、饭店进行空间转换,看似无序无章,实则围绕核心,进行形圆形旋转。所以电影在陌生化时空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人性思考。没办法不获奖。
木木杨:非常赞同
蓬莱客:确实是这样
持酒劝斜阳:电影我还是喜欢王家卫的。
木木杨:但是有时候感觉节奏太慢,就是一辆慢车。
蓬莱客:《太阳照常升起》太生硬了。

王素霞:所以空间结构的基础依然是时间。只是它把时间的线索隐藏起来或融入其中。
思燕:确实让人有新鲜感与刺激感。
研究生:我看了《色戒》,很失望,真的没有张爱玲写得好啊!
蓬莱客:所以,很多人看得莫名其妙。

王素霞:王安忆的作品也被改编成电影,但效果依然没有小说好。
蓬莱客:所以空间结构不管怎么变换还是必须有时间线索(哪怕是一些可循的痕迹),对吗?
研究生:应该是这样的,否则不乱了套了。
王素霞:空间是外在的结构,时间是内在的线索,但时间并不显现出来。
研究生:总是会有一定的线索可寻吧,比如空间的转换,总能看出时间的更迭吧?

王素霞:现代人相对来说更愿意接受电影,比如《长恨歌》《色戒》,可能电影看起来更容易接受。
研究生:我还是喜欢读小说,电影总是让我失望。
董老:我有同感。
持酒劝斜阳:电影会加进了导演的一些主观的东西,对于观众对原作的理解多少会有种导向作用。
王素霞:但小说中的空间线索相对来说交不容易被电影表达出来。比如王安忆关于上海的大量描述,这是一些散文化的装饰文体,我们在电影中无法体验,这就是电影的不足,而小说语言则有这方面的优势。
蓬莱客:也许就像您前面说过的,电影更能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要吧,它可以把绘画、音乐的东西融会进去。
研究生:但它满足不了读者的想象,想象是无穷的。
思燕:当今浮躁时节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读长书,所以选择看电影了吧。
然然:视觉对一般人来说更容易接受。
思燕:看电影只是画面感强一些而已。
王素霞:可见空间结构更显现了作家把握小说艺术技能和想象的能力。
研究生:画面可以更美,比如前面说过的老王、老张等导演,他们的画面可以是美轮美奂。
王素霞:这不是电影能够完全做到的。
研究生:都花了大价钱,但内涵却越来越少。
蓬莱客:确实是这样。
思燕:同意!
研究生:并不是让人看不懂就是好电影,同理小说也是。
持酒劝斜阳:不同的艺术形式给人不同的艺术感觉,很多电影如果改成小说,也未必能尽如人意。

王素霞:那么某种意义上,长篇小说作为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其文类自身必有其特殊的约定性,这就是它区别于短、中篇小说的内在属性,一是结构方式的繁富;二是修辞表现的复杂。这两个层面共同作用于长篇小说的文本世界,构成了其文体内部自然约定的法则。
董老:说得好!
蓬莱客:不过小说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确是事实。
商君:如果把现代因素融入历史题材的创作中:这算是创新吗?

王素霞:为什么不算?只要加得好。新历史主义的小说创作不就形成了一股风气了吗?这就是以现代眼光关注历史的结果。有人说历史都是当代史嘛。
蓬莱客:每一种媒介自有它的优势和局限。
思燕:同意,所以影视永远无法代替文本。
研究生:反刍而已。
然然:可是有谁说《尤利西斯》不是伟大的著作。

王素霞:也许每个人对这种文体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其时空结构的繁富就像人的骨架一样支撑了小说的灵魂。
商君:如果把现代因素融入历史题材的创作中,这算是对空间的突破吗?

王素霞:不只是空间,应该是时空均有。小说永远都会在历史、现实、未来间穿梭;同时也都会在不同的空间叙事里游荡。对于历史故事的小说更是如此。所以我对90年代的长篇小说之所以命名为”新颖‘NOVEL’”,就在于它显现了作家对这种结构的自觉认识与自觉追求。当然,它还有着许多的粗糙,但毕竟显现了中国当代文坛的一股新的力量。
董老:鼓掌!素霞,你讲得太好了!

阿木:恩。看了你的那本书,觉得学习到很多东西的,虽然之前比较多是关注内容等方面,而对文体缺乏关注。
然然:文本和电影不是一回事,给我们的感受不一样。

王素霞:对于文学,对于长篇小说,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绝望。
研究生:同意。
蓬莱客:哦。能简单介绍一下前者的”不自觉”和90年代小说的”自觉”追求的差异的具体表现吗?
研究生:从失望中寻找希望,文学必将辉煌!

王素霞:我们看到了作品比如说从50年代至80年代的作品,基本上是戴着面具的。从时间形式来看,长篇小说文体在90年代以前形成了潮起潮落、峰谷相间的态势。它首先由本世纪初年的缓步爬升,至20年代末期30年代初期形成一个小小的缓坡,并经20年代的磨合与积累,到30、40年代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呈现出各异的文体风格。其中,20年代是一个新纪元,它标志着现代意味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的兴起。30、40年代是小说文体发展的自由期,在时间形式上形成了一个小高潮。长篇小说历经50年代初期又呈现回落的趋势,至1956年到1964年,情况有所好转,形成了建国后长篇小说发展的一次高潮。当然,从数量上虽能超过30、40年代(据统计,整个十七年共出版长篇小说325部左右,超过了五四以来30年的总和,却低于90年代的任何一年的创作),但从文体演变考察,尚未达到现代文学阶段曾有过的发展高度。从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期,长篇小说处于低谷,甚至于接近零的状态(只是沿续五、六十年代的“三红一创”),文学呈现出停滞甚至倒退的态势。从1980年到1988年间,长篇小说又开始回升,它一跃而起,形成了超越前期的新高潮,但并没有超过90年代的长篇小说文体变革。正像开始有人提问一样,90年代以前我们关注得更多的是题材,是内容 ,是写什么:而不是怎么写,尤其是长篇小说,更是以字数为重。所以许多作家不去写短、中篇而是写长篇:好像写得越多越容易写一样。
蓬莱客:其实长篇较之短篇,优劣都是放大的。
王素霞:其实关键是结构。如果一篇小说的结构失去均衡,没有达到这种要求,就不可能是长篇小说。
研究生:说得好!
mygreens:同意,不过语言也很重要。
王素霞:这种看法其实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反动。当然这在许多作家眼里并没有引起重视。
蓬莱客:对,有写小说读完后会有那种找不到重心的感觉。

王素霞:而结构的架构是又必然与文体相互依托,与小说的语言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我所说的时空结构是与长篇小说有着密切的关联。我的长篇小说的定义就是基于这种时间形式结构与空间形式结构。它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两次革命显示了长篇小说文体艺术的伟大力量,而这也是90年代以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意义之所在。同时这种时空结构是与小说的语言、叙事密切相关。西方的18世纪末,当人们还沉浸于神话、传记、传奇中的时候,一个叫做笛福的作家写了一系列漂流记,真正把现实生活介绍到了人间,使用真实的名字而不是神的名字;用现实的时间与空间而非神话的时间与空间;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或经历来表现人生而不是依靠神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时间结构的起源;这是一种真正的现实主义的运动。这是从宏大的神话、史诗叙事与流浪汉小说机械的情节模式中脱胎换骨的真正的文体变革,一种转向个性叙事的文体革命,一次叙说个人经验的真实开端。第二次是20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上帝死了,人也变得虚无了,同时各种各样的战争导致了人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导致思索的方式也变得不可思议。时间的线性经验失去了原有的效应。人越来越片面化、碎片化、支离化:由此导致了第二次革命:即空间结构形式的诞生。这类小说形式冲破了时间的内在统一性,超越了由所谓时间创造的秩序、条理和线性发展的框架,以一种趋向另类美的走势,如紧张、失衡、对峙、跌宕、冲突、解决等,设置了关于词组、人物、意象、主题等或并置、或参差,或对话、或重复的叙事游戏,它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创造了新的秩序,沉醉的,痴迷的,超脱的,从而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美学品格:跳跃与参差。相对于时间结构来说,空间形式的创造使小说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它以一种灵活开放的组织形式建构了小说的叙事因子,张扬了小说本身所内涵的时间与空间相融合的自在活力。一旦“空间”与“结构”相互结合,就赋予了小说以无限的表现力,并使现代小说的创造者把结构和意义、意义和永恒的神话的存在结合了起来。而这种时空结构的变革演绎成为我对长篇小说文体变化思考的结构。尤其是90年代的长篇小说。从上世纪初具有现代意味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大陆上零星出现,到世纪末形成长篇小说的狂潮,中国百年文学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早已闪烁着外域文学的影子,尤其是在这十年的长篇文体演化的思潮中,我们切实感受到它对西方几个世纪以来长篇小说文体演变的因循,或精心地学习,或囫囵地盘剥,或创造性地提升,或粗糙地模仿,无论哪种方式均完成了对90年代以前中国长篇小说文体惯例的反动与变革。在此意义上,“文体”成为呈现90年代长篇小说繁荣发展景观的一种态势,一种标准。同时,文体革命(时间、空间形式的创造继承)也活化了90年代文学的自由、开放、多元、活跃等艺术姿态,成为商品经济下新的历史转型期内文学革命的一种象征。

木木杨:老师,用那种时间空间理论来分析童话故事可以吗?
王素霞:可以的,其实最早用结构主义分析的作品就是童话。俄罗斯的结构主义就这样诞生了。应该说有90年代以前的四十年代,作家关注更多的是主题、人物、思想内容,而对文体来说只是作为形式。我们的二分法真正阻碍了对小说文体及结构的理解和把握。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首先是要抛开二分法:形式与内容,而要用一种多元论去考察。

陈勇:感谢嘉宾王素霞老师,感谢网友们的参与,我们一起度过了如此有收益的一段时光!网聊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06:44 , Processed in 0.1223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