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3|回复: 1

從數詞組合方式的演變看先秦古籍的斷代問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9 20: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03-12-9 21: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数词组合方式的演变看先秦古籍的断代问题

---------------------------------------------------------------------------------------------------

王晖 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唐都学刊》,1996/04,62─67页
  


提要 根据先秦时期数词组合方式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其演
变情况,并结合其他方面断代的条件和标准,本文论证了《
逸周书世俘解》是武王克商后不久的作品;今文《尚书》
、《仪礼》经文、《春秋》、《周礼》等是战国前期之前的
作品;《周易系辞》、《穆天子传》等是战国早期至中期
的作品。其他有争议的作品中《左传》、《国语》应是战国
中期的作品;银雀山竹简《吴问》应是战国晚期的作品。

  笔者拙作《古文字中记数使用“又”字的演变及其断代
作用考》[(1)a]曾依据成文年代或相对年代可考且十
分丰富的地下文字资料,讨论了先秦时期整数与零数之间使
用“又”(包括“之”、“有”,前者下文用“又[A]”
表示)字的产生、发展、成熟以及逐渐消失的现象和规律。
记数使用连词“又”(有、又[A])与否是一种语法现象
──词与词的组合方式问题,但由于运用频率高,而使用与
否有明显的时代性,这对考订先秦古书的成文年代有十分重
要的参考作用,对时代不明的出土文字资料,也可以起一个
辅助断代的标尺作用。本文试就彼文所考古文字中记数数词
组合方式演变的一些结论,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使用特点,
用来推定一些先秦时期年代不太确切的地下文字资料以及一
些有争论的载籍成文年代,并试图为断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和标尺。



  殷商时期是记数连词“又”(又[A])的产生时期,
这时“又”字的使用是随便的,不过是以十位与个位之间使
用的较多。作于商周之际《逸周书世俘解》的记数数词的
组合方式,就反映了这种特点。

  洪诚先生曾就《世俘解》中数词的组合方式推测过它的
产生时代是在春秋与战国之交,他说《左传》中“万、千、
百、十四位数之间,与百、十、个三们之间只用一个‘有’
字。……《逸周书世俘》篇已经出现这种情况,和《尧典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的严格性大不相同。”[(2)
a]郭沫若先生认为《逸周书世俘解》是周初文字中最为
可信的一篇,他说:“《世俘解》之可信,除文字体例当属
于周初以外,其中所纪社会情形与习尚多与卜辞及古金(文
)中所载者相合”,并举出“国族之多”、“国族称方”、
“猎兽之多”、“用牲之多”、“用人为牲”等五个方面与
卜辞相合的情况证明“《世俘解》必非后人所伪托”[(3)
a];王国维先生也认为《世俘解》所记的祭祀制度,与殷
礼相合[(4)a];顾颉刚先生也认为这篇文字“在周初
史料中该占有极崇高的地位”[(5)a]。而《世俘解》
中的记数现象也正反映了殷周之际的特点,请看:

  俘艾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十两。
[(6)a]

  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麋(麋[(1)b])
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犛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
一,羆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尘[(2)
b]十有六,麝五十,麋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

  武王遂征四方,凡敦(本上敦下心)国九十有九国,馘
[(3)b]亿有七[(4)b]迈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
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用牛于天于稷五百有四,用小牲羊豕于百神水土社二千
七百有一。

  凡武王俘商得,旧宝玉万四千,佩玉亿有八万。
[(5)b]

  《世俘解》数词词组组合方式的特点有二:
(1)
名词的排列位置与卜辞同。《世俘解》名词和数词、连词组
合时的排列方式有两种:
A.
名词+整数+连词+零数,如“熊百五十有一”,这种排列
方式占绝大多数;
B.
名词+整数+连词+零数+名词,如“凡敦国九十有九国”


这两种形式常见于卜辞,《合集》10308:“唯擒鹿五
十又[A]六”《菁》6:“俘人十又[A]六人”[(6)
b]。这种B式,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与西周金文的‘十
又三月’、‘十又五年’是完全不相同的,后者是‘整─连
─零─名’的形式,在殷代是不存在的”,而且“到西周以
后,渐已绝灭”[(7)b]。依此看,《世俘解》绝不会
是西周以后的作品。(2)《世俘解》记数词组用“有”的
方式亦同卜辞。从上面引例可见,除“麋五千二百三十五”
一句之外,其余十位与个位数之间都用了连词“有”字;
“亿”“万”有时与下一位之间用“有”;一个句子最多可
以有两个“有”字,而千位以下的一般只在十位与个位或百
位与个位之间用一个“有”字。这种现象和“殷代数词组中
只有一个连词,往往在零数之前”[(8)b]的规律和特
点是完全相同的。这说明了《世俘解》基本上还保留着殷商
时代数词组合方式的特点,它应是武王克商不久的作品。



  根据古文字与古文献资料,我们认为,记数法在战国时
期演变的踪迹最为明显:西周晚期至战国前期记数均用‘又
’字,战国中期为转变时期,而大约从前340年以后就不
用了。[(9)b]以此为标尺并结合其他的条件,则可断
定:凡是作品中均用“又”或“有”的,其时代不会晚于战
国中期前段(前390─340年[(10)b])。依此来
看,《尚书》、《仪礼》经文、《春秋》经文、《论语》、
《周礼》(包括《考工记》等都是全用的,毫无疑问应是战
国前期以前的作品。从下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
急剧变动时代数词组合方式的明显变化。《考工记》:“镇
圭尺有二寸”,“大琮十有二寸”,“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
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而作于
前344年的商鞅量[(1)(1)b]则不用“又”或
“有”:“十六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
寸五分寸一为升”,约作于公元前313─310年的中山
国诸器物[(1)(2)b]记数亦不用“又”字,中山王兆
域图“夫人堂方百五十尺”,中山国贺壶“重一石百四十刀
之重”,中山国扁壶一“重四百六刀之重”等。而《仪礼》
经文与传文的对比尤为分明:《仪礼丧服》经文:“衽二
尺有五寸”,“衣二尺有二寸”;《仪礼士丧礼》传文:
“握手用玄纁裹长尺二寸”;经文用而传文则不用。《春秋
》经文与《左传》也有这种区别:《春秋经哀公十二年》
:“十有二年春”,“冬十有二月”;《左传》作“十二年
春”,“冬十二月”。这些经文与传文的时代区别是很清楚
的。



  根据古文字材料的考察,我们认为战国前期至中期前段
是个转变时期,战国前期使用“又”字为常见的了;而大约
从公元前340年之后,就全不用了。因此,凡是作品中全
不用“有”或“又”的,其时代不会早于战国前期;而全用
的,时代则应在战国中期前段(约前390─前340年)
以前。下面我们准备用这些结论对战国以来的古籍作一些讨
论。

1.战国前期至战国中期前段的作品。

  《周易系辞上》有不少两位以上的记数,如:“大衍
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
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
十,当万物之数也。……十有八变而成卦。”从上可见,凡
是个位、十位的记数,则用连词“有”;有个、十、百三位
数的,“有”也用在个、十位之间;有十、百、千、万四位
而无个位的则用在最高位与次位之间。而个、十、百位之间
已没有多友鼎那种“折首百又十又五人”连用两个“又”的
现象,说明这时已处于由全用向不用转变的时代,其时间大
约在战国早期至战国中期前段。杨伯峻先生曾根据《系辞》
中有些话被汉初人所引用[(1)c],认为《系辞》作于
西汉以前;又因《系辞》开头“天尊地卑”二十二句,《礼
记乐记》也有大同小异的语句,推论“《乐记》抄袭《系
辞》的可能性大。那么《系辞》更作于《乐记》之前,至迟
当为战国晚期的作品。”[(2)c]杨先生的推论是有道
理的。不过,杨先生给了一个最下限。其实,《系辞》不会
晚到战国晚期,依记数的组合现象最迟也在战国中期。

  《穆天子传》数词组合中有用“又”或“有”的,也有
不用的,例如卷四“三千有四百里”、“二千又五百里”、
“千又九百里”、“各行兼数三万有五千里”等,这些是用
连词“有”或“又”的;卷四“万四千里”、卷五“天子赐
许男骏马十六”、“乃陈腥俎十二”等,这些是不用连词的
。可见成书时代处在数词组合使用连词的转变时代,应在战
国早期至中期之间。我们还可以把它与相传同出自汲冢而成
文年代基本可定的古本《竹书纪年》[(3)c]作一比较
。古本《竹书纪年》中纪年纪月的序数词一律不用连词“有
”或“又”;基数词两位数以上者,一般也不用。如:“自
禹到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自盘
庚迁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乍武王
灭殷,以到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等等。而用“有”的只
有个别情况:“穆王东征天下二亿二千五百里,西征亿有九
万里,南征亿有七百三里,北征二亿七里。”[(4)c]
单就最后一条看,“有”字有时用有时不用,已没有什么规
律可言了。除这两条出自旧文法的残余外,可以说古《竹书
纪年》数词的组合基本不用“有”了。古本《竹书纪年》终
止于“今王”(魏哀王)20年[(5)c],即公元前2
99年,已处战国晚期,而上面说的《穆天子传》记数时多
数还用“有”或“又”字,说明后者成书至少在战国中期。

2.战国中期以后的作品

  我们先谈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佚文《
吴问》的成文年代问题,为便于讨论,引全文如下:

  吴王问孙子曰:“六将军分晋国之地,孰先亡,孰固
成?”孙子曰:“范、中行是(氏)先亡。”“孰为之次?
”“智是(氏)为次。”“孰为之次?”“韩、魏为次。赵
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

  吴王曰:“其说可得闻乎?”孙子曰:“可。范、中行
是(氏)制田,以八十步为畹(本从女从冤),以百六十步
为亩,而伍税之。其□田陕(狭),置士多,伍税之,公家
富。公家富,置士多。主乔(骄)臣奢,冀功数战,故曰先
[亡]。……公家富,置士多,主乔(骄)臣奢,冀功数战
,故为范、中行是(氏)次。韩、魏制田,以百步为畹,以
二百步为亩,而伍税[之]。其□田陕(狭),其置士多。
伍税之,公家富。公家富,置士多,主乔(骄)臣奢,冀功
数战,故为智是(氏)次。赵是(氏)制田,以百廿步为畹
,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公无税焉。公家贫,其置士少,主合
(俭)臣□,以御富民,故曰[固]国。晋国归焉。”吴王
曰:“善。王者之道,□□厚爱其民者也。”[(1)d]
关于《吴问》的成文时代,吴树平先生认为应该在公元前4
53年到403年之间的50年间,他说:“晋哀公四年(
前453),赵、韩、魏共灭智氏,尽并其地。《吴问》产
生的时间应在范、中行、智氏灭亡之后,不然的话,作者绝
不会那么准确地预料到三卿的灭亡次序。对于赵、韩、魏三
家的发展,作者认为韩、魏继亡于智氏之后,晋国全部归属
赵氏。他的估计全然错了,说明作者既没有看到晋静公二年
(前376)三家最后瓜分晋公室,也没有看到晋烈公十七
年(前403)三家正式建立侯国的重大历史发展。由此可
知,《吴问》是在智氏亡,到赵、魏、韩三家自立为侯的5
0年内撰成的”[(2)d],后来,郑良树先生也肯定了
这一说法[(3)d];而魏汝霖先生则认为《吴问》这段
问答应出现在公元前512至496年之间,说:“按史书
记载,伍子胥推荐孙武于吴王阖庐为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
12年),阖庐死于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的
伐越之战,因此,上述问答时间,大致不出于这段时间内。
”[(4)d]郑良树曾对魏氏之说提出质疑,认为《吴问》
应为后人追述而非孙武自己手写;而文中记述的史事,是在
孙武逝世40余年后所发生的,则《吴问》的作成时代应该
在这些史实发生之时或之后[(5)d]。郑说是有道理的
,魏氏说法是不正确的。然而,吴、郑等人认为《吴问》作
成于公元前453─403年之间,而不少历史教科书则直
接以《吴问》所提供的文字资料论证春秋晚期晋国新兴势力
六卿改革亩制的情况,这些说法都是很不妥当的。

  首先,我们以记数数词组合方式作为标准就马上可以看
出《吴问》的成文年代。“以百六十步为亩”、“以百廿步
为畹,以二百四十步为亩”,这些数词组合中均没有用连词
“又”或“有”,这是战国中期后段(相当前304年)以
来的记数现象。结合这种数词组合不用连词的特点,我们又
从其他角度对《吴问》的成文年代作了考证,认为它是战国
晚期的作品,具体地说,大约是赵武灵王在公元前307年
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至前260年秦赵长平大战之间的作品
。这一问题,我们拟另属文详之,本文仅述要点如下:
(1)
《吴问》称范氏、中行氏、智氏以及韩、魏、赵氏均为“公
家”,并称赵氏为“公”:“赵氏制田,……公无税焉”。
实际上,依《左传》、《国语》只有晋侯称“公”,其家族
称“公室”、“公族”,与此相对的六卿虽强大犹称“私家
”“家门”。如《左传昭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
依。……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晋之公族尽矣!”这
种现象说明《吴问》应写成于前403年以后,即韩、赵、
魏三家自立为侯并得到周天子的正式承认之后,这时才称三
家为“公”、“公家”,并连及称范、中行、智氏也为“公
家”。因此,《吴问》成文不会早于公元前403年之前。
(2)
徐中舒先生说:“六国称王始于魏、齐徐州之会(公元前3
34年),这是战国时代晋齐绝世以后又一次更大的变局,
魏国霸权从此告终。《左传》讲霸业不讲王道,《孟子》讲
王道不讲霸业,这完全是两个不同时代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e]徐先生所言极是。《吴问》谓赵氏制田广,
无税收为“王者之道”,可见它的写成不会早于公元前33
4年魏国霸权结束、六国称王之前。
(3)
《吴问》所说晋国六卿的亩制,范、中行以一百六十步为亩
,韩、魏以二百步为亩,赵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我们不能认
为这些说法反映了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实际情况。首先,
据《通典食货一》记商鞅改周制“步百为亩”为二百四十
步为亩,是因为商鞅认为“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
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此
说是可信的:《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按,指河
东、河内、河南)在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
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我们没有理由认为
地狭人众的三晋地区亩制的改大却在地广人少的秦国之前。
其次,传说均谓废井田,开阡陌、扩亩制以尽地力始于商鞅
相秦之时。此说见于《汉书食货志上》、《说文》田部“
畮”下、《通典食货一》、《新唐书突厥上》引杜佑语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引,等等。而《吴问》却说早在
春秋晚期晋六卿就改革加大亩制,赵氏已成为二百四十步的
亩制了。实情恐非如此,其他不说,单依魏氏情况来看,在
李悝相魏文侯之时魏国仍实行步百为亩的周制。《汉书食
货志上》说:“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
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云一,为田六百万
亩。……”按《汉书艺文志》法家有《李子》三十二篇,
注:“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尽地力之教”盖即
《李子》之文。“尽地力之教”谓方百里则为田九万顷,一
顷百亩,九万顷则九百万亩;按《大戴礼记王言》、《韩
诗外传》卷四、《谷梁传宣十五年》等均谓古者三百步为
闾里,依此则方圆百里合九亿平方步,除九百九亩,得一亩
为一百平方步。这说明了在魏文侯(当政在前445──前
396年)时魏国仍实行“步百为亩”的古制。[(2)e]
依此来看,韩、赵、魏等国亩制变化应在商鞅变法之后,三
晋人多地少,战国早期亩制并未变化,后来盖因秦为了吸收
三晋耕农,废井田、开阡陌,扩大亩制。在这情环境的胁迫
之下,三晋才可能加大亩制,但改革情况并不一致,韩、魏
二百步为亩,只有赵与秦国新制全同:二百四十步为亩,《
吴问》所说“赵毋失其故法”,这“故法”只能是秦国改革
后的田亩制度,不可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田制。从这一点也
可看出,《吴问》只能是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商
鞅变法)后的作品。那么,《吴问》的产生具体应在何时呢
?这仍可依《吴问》作者对六卿存亡次第的估计来分析。《
吴问》猜测范、中行、智氏三家相继而亡,这里作者预测对
了,正如吴树平先生所分析的,是作者已看到范、中行、智
氏相继而亡的史实。但作者估计韩魏先赵而亡却错了,我们
认为,这说明了作者的时代是赵国强大而韩魏弱小的时代。
这个时代绝不可能是战国中期以前,因战国早期的形势是魏
强而赵弱。魏弱的时代是在公元前340年连败于齐、秦之
后,而赵强的时代是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
,至公元前260年长平大战之前,赵国力量十分强大,韩
魏不归齐则必事赵“归赵”(《战国策赵三》),《吴问
》大概就写成于此时。这种推测与前面几点分析是相合的,
与《吴问》记数数词组合特点的时代性也是一致的。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左传》、《国语》的成书年代问题


  《左传》的成文时代,凡序数词一律不用连词“有”字
,如前所说,《春秋》经文的纪年纪日全部用“有”,而《
左传》则一律不用;而基数词亦绝大多数不用。例如,僖二
十四年:“二十四年春”;桓二年:“惠之二十四年”。“
惠之四十五”;“七姓十二国之祖”,等等。用连词“有”
字的数词组合很少且位置很不固定,例如,襄三十年:“四
百有四十五甲子矣”,“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昭
公二十八年:“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等等。这些三位
数、四位数之间只用一个“有”字,而十位与个位之间基本
不用,用的只是极个别的现象,这正如洪诚先生所说“可能
是古史旧文落在作者笔下的残迹”[(1)f]。根据这种
数词用否连词的组合方式,说明《左传》的写作年代不能超
过战国中期。依据这一点,我们认为徐中舒先生过去推测的
《左传》的成书年代是可信的。因为“《左传》讲霸业不讲
王道,《孟子》讲王道不讲霸业”,以及“《左传》好预言
因果休咎而以卜筮为征验”,如“郑其先亡”(襄二十九
年),“郑先卫亡”(昭四年),秦穆公死时断言“秦之不
复东征”(文六年),“毕万之后必大”(闵元年)等等应
验的或不验的预言,徐先生断定《左传》成书年代在公元前
375年至前351年之间[(2)f],这与纪数一般不
用“有”的时代特点也是吻合的。

  《国语》记数时连词“有”的使用情况与《左传》相似
,纪年纪月的序数词皆不用“有”,基数词绝大多数也不用
,只有个别使用。《晋语四》:“十有二年,必获此土”;
《鲁语下》:“其长尺有咫”;《越语上》:“今夫差衣水
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如洪诚先生所言,这些“有”字“可
能是古史旧文落在作者笔下的残迹。”根据《国语》记数绝
大多数不用“有”的现象,它的编写成文应在战国中期之后
。现在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成书,似乎是提早了
一些。《国语》中以《晋语》最多,占有了九卷,几乎是全
书的二分之一,所以过去有人认为是晋国的史书,也是有一
些道理的。而从《晋语》中我们可以推测到它的成文年代。
《晋语四》引姜氏对丈夫重耳说:“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
大火,阏伯之星也,实纪商人。商之飨国,三十一王,瞽史
之《纪》曰:‘唐叔之世,将如商数’。今未半也。”韦注
“今未半也”说:“自唐叔至惠公十四世,故曰未半。”瞽
史之《纪》与姜氏之言刚好应验,从晋始祖唐叔到晋桓公国
灭正巧为三十一世。这种先验性的预言,正如徐中舒先生谓
《左传》“凡验的预言,可以说都是事后比附之词”[(3)
f],说明《国语》的作者应该是看到了晋桓公二十年时,
韩赵迁之于屯留而国灭的局面。所以《晋语》的成文年代应
在晋桓公20年,周烈王7年,即公元前369年之后。《
国语》其余部分也应与《晋语》的编定时代相去不远。而这
些与纪数现象也是一致的,公元前369年之后,记数数词
组合之中基本也就不用连词“有”(又)了。
---------------------

(1)a
见《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又见人
大报刊复资料《语言文字学》1991年第7期转载。
(2)a
洪诚:《读〈周礼正义〉》,见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室编
《孙诒让研究》,1963年版第26页。
(3)a
《郭沫若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
9─300页。
(4)a
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二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
471页。
(5)a
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顾颉刚
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6页

(6)a
见《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
,第248页。
(1)b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
250页。
(2)b
此字即后来的“牡”,义为“牡鹿”,非尘土之“尘”,甲
文常见。
(3)b
今本误作“魔”,依卢校本改。
(4)b
此字今本作“十”,依郭沫若说改,见《郭沫若全集》历史
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882年版第301页。
(5)b
原文与引文不同,依王念孙《读书杂誌》卷一《逸周书》第
二“旧玉亿有百万”条改,见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上册第19页。
(6)b
本文所引古文字材料中的繁难字,或直作与古字相应的今字
,或作与假借字相应的本字,有时则用同声符的借用字表示

(7)b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
10、111页。
(8)b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110页。
(9)b
参看拙作《古文字中记数使用“又”字的演变及其断代作用
考》,《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10)b
战国始年说法较多,本文暂依《史记六国年表》的起点,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
(11)b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
7年版,第250页上─251页下。
(12)b
见《文物》1979年第1期,第9─10页。
(1)c
如《新语辩惑篇》引“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明诫篇》
引“天垂象,见吉凶”;《史记司马迁自序》引“天下同
归而殊途”;《韩诗外传》卷三引“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等等。
(2)c
杨伯峻《周易》,见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中华
书局1984年版。
(3)c
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上海人民出版社19
57年版,第4页及71页。
(4)c
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分别见第17、21
、24、28、35页。
(5)c
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第68页及71页“
二十年”[补]文。
(1)d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孙子兵法残
简释文》,见《文物》1974年第12期。
(2)d
吴树平:《从临沂汉墓竹简〈吴问〉看孙武的法家思想》,
见《文物》1975年第4期。
(3)d
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
70页。
(4)d
魏汝霖:《大陆汉墓出土〈孙子兵法〉残简释文之研究》,
见《东方杂誌》第9卷第3期。
(5)d
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第89、90页。
(1)e
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
1962年第11期。
(2)e
《孟子滕文公上》曰:“方里而井,井妨百亩”,此与《
礼记王制》所说“方闾里者,为田九百亩”同。按闾里三
百步,“方里”则为九万平方步,那么《孟子》、《王制》
所说古制一亩为一百平方步。另外《新唐书突厥上》引杜
佑语:“周制为亩”的田制应该是较古的,谓周制也是可信
的。
(1)f
洪诚:《训诂杂议》,见《中国语文》1975年第5期。
(2)f
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见《历史教学
》1962年第11期。
(3)f
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见《历史教学
》1962年第1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19:18 , Processed in 0.0639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