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湘里妹子

回顾: 有关《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零零总总(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8-22 1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南京,标志性作家缺失


作者:吴跃农
来源:杨子晚报
2003年01月07日

     
      由作家李辉、冯骥才策划,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制作,反映城市人文历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系列《一个人和一座城市》已经开播,南京作家缺阵,南京无法在这个栏目中一展自己的人文风采和历史遗产,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对此,南京有几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名的中年作家说话了,说是自己对上电视不感兴趣,所以没有接受邀请;也有作协的官员出来打圆场,说作家就是写作的,写作以外的事不想赶热闹。我想说的是,南京缺少标志性的地域作家,南京作家没有写出过什么令人热血沸腾的南京地域市井风情的全景式现实主义作品,他们对南京的现实生活隔膜得很,他们能说得好心中的南京么?从已有的创作结果看,南京还没有一位作家具备了阐述南京人文历史的能力和资格。

  且让我们看看其它城市入选作家的情况。北京是刘心武,他以《四牌楼》确立了他继老舍之后成就极为突出的京味作家地位,大连则是以写海碰子为特色的邓刚,武汉则有以《风景》而享誉文坛,让人们读懂武汉三镇的方方,其它如张贤亮之银川,孙甘露之上海,阿成之哈尔滨,都令人信服,完全可以放心他们面对电视镜头叙述的心中的城市风景肯定会精彩纷呈。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入选的地域作家的后面,是一个坚实的群体,他们并不是散兵游勇,我们能够说出一大批出色的地域风情的作家来,北京还有王蒙,林斤澜,邓友梅,也还有刘一达等等许多描摹市井风情的新秀;武汉更有影响全国的池莉,上海则有王安忆,有叶辛,有陈村等一批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地域高手,更有世纪之交影响全国的美女作家群,他们把个大上海描绘得淋漓尽致,色彩斑斓。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也以建设文化大省的重镇为骄傲,可是,我要问的是,南京的作家们,有写出过南京地域人文历史魄力的人么?有全景式描绘南京现实市井生活的人么?除了有一两个翻晒过秦淮河李香君之类的陈年谷子之外,有什么拿得出手,可以让人激动的以南京为背景的震撼力强的作品呢?

  为什么今天的南京找不出一个像样的标志性作家?

  江苏是地域标志性作家频频产生的呀,苏州之陆文夫、范小青,常州之高晓声,高邮之汪曾祺,徐州之赵本夫,他们都是曾经或者正在让人激动的地域风情作家,也是凭此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家。然而,看看南京,南京本身没有产生有影响力的作家,而许多外地作家到了南京,成了专业作家后,但竟然就没人能拿起笔写出有关南京的大气磅礴的作品。他们似乎只是客居南京的,心不在南京的一批“流亡”作家,“寓公”作家,“书斋”作家。

  就这样,南京一直没有产生标志性的作家,南京的生活在文学创作中缺席,而不是南京作家在电视纪录片中的简单缺席,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堪!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让人揪心的问题。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3-8-22 13: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听阿成讲那哈尔滨的故事

本报记者: 唐小清
黑龙江日报


编者的话

    冰雪盛季,无数慕名从天南海北扑奔而来的客人,带着新奇的目光,徜徉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作为这个城市的主人,真的希望他们能更多地发现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奢望着他们在匆匆行色中,能再稍稍驻足,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层意蕴,有机会倾听这座城市内部的心音与低语。北国名城哈尔滨,她的种种动人处到底在哪里?生长于斯的我们,其实也一直在找寻。

  说说我们城市的变迁如何?让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作家说是不是更有味道?

   这个创意真好,可惜已经有媒体做了,而且做得很好,那就是CCTV正在近期深夜热播的大型专题纪录片《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
 
      让我们的记者和您一道再度走近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作家阿成,听他,一个冰雪都市的见证人、记录者和这个城市文化的负载者,是怎样以全部身心和生命感受着城市跳动着的脉搏的。
 
      返身回望,驻足静思,这对一个正在前行的城市该多重要!
 
    在2003年的1月,中央电视台的关于城市的纪录片——以作家的视角返身回望一个城市,播出后成为冬天里的热门话题。
 
      在1月15日和16日这两个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哈尔滨的作家阿成以他对哈尔滨的无限深情,带着他的《宽容的城市》从央视一套的纪录片栏目上悄悄走来。

    开播时,星空如幕,雪落无声,只有万家灯火在闪烁。然而,总有什么牵动着人们情感的神经。那夜无眠的有作家阿成。本已看过样片,可还是守在电视前用一个哈尔滨人的目光品味着。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深夜中竟有那么多的人守在电视机旁分享着他的《宽容的城市》——那一夜没断过的电话铃声和电话那头的无数颗热诚的心让作家欣慰不已。在无数个长途电话中,有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友,还有许多他并不认识、却被他感动了的人们,他们有着共同的热情与激动:哈尔滨怎么会这么美,这么富有诗意!一定要来哈尔滨看看!更让作家阿成意外的是,这加起来仅有一个小时的纪录片给生于斯长于斯的哈尔滨人带来的感动和震撼也是那么强烈,好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都在抢着请阿成喝酒,他们说从来没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是如此的诗情画意,他们为哈尔滨而骄傲,为此,他们要感谢阿成……
 

    为此,惜时如金的阿成说,为此片耗费一年半的时间,我觉得值得!

  更多的人沉浸在片子的氛围里,他们在询问关于这个纪录片的策划和拍摄的细节,为此,记者采访了作家阿成。



为哈尔滨欣然“触电”

  一年前的一天,作家阿成接到了中央电视台策划陈晓卿、吕辉、冯骥才邀请加盟大型系列片的电话,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欲拍摄大型系列片《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将选取有相当知名度并关注本城市的作家和他生活的城市,通过作家的叙述视角,集中展示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杭州、成都、哈尔滨、大连、银川、贵阳十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为自己生长的城市吟诵歌唱,这是阿成的一个愿望,于是本来不爱触电的作家阿成欣然进北京商谈。

  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们发现,阿成和那些作家们在片中担负的工作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不仅是思考者、观察者而且还是讲述者。他们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用自己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自己缜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


拍摄的前前后后

  回到哈尔滨,阿成与这个城市的情感经历在浓浓的回忆中倾泻而出,三四万字的稿子几乎是一气呵成。在文中,作家保持了这个城市的特色,并保持了这个城市的情感和灵魂。

  该片拍摄历时一年之久,摄制组一直穿梭于十个城市之间。在拍摄哈尔滨的过程中,阿成提出的以作家一个人讲述为主的想法很快被摄制组采纳,并推广开来。为了保持城市的特色和韵味,阿成提出一定要拍哈尔滨的特色景观———江上跑冰排的壮观场景,于是,摄制组分别于春、夏、冬三个季节分三次来哈尔滨,拍摄不同季节的风光。可以说,哈尔滨是摄制组拍此纪录片来的次数最多,拍得最辛苦,给摄制组印象最深的一个城市。

  在拍摄作家讲述的片断时,为了拍出很好的空间感觉,阿成借来哈师大的一个大教室。导演为了真实地呈现出现场的效果,在录制前没有事先提出问题,只是让作家放松,随便讲。在镜头前,阿成的口述十分精彩,他把作家的思想与情感尽情地释放出来,整个过程只录了一遍,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摄像师放下机器,激动地走上前来,紧紧握住阿成的手动情地说,我也是哈尔滨人,谢谢你把哈尔滨讲得这样有韵致,这样有感情。

  虽然,阿成在电视上讲的是他一个人眼中的城市,然而看过的人都更深地认识了哈尔滨,这个城市是属于哈尔滨人的。这个片子很短,仅有一个小时,不见得能把哈尔滨说得透彻,然而阿成用这个片子开了一个好头,引出了一串串长长的话题,唤醒了一种城市的精神。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哈尔滨人说,这是对哈尔滨最好的宣传。

阿成感言

  阿成说,我对城市的不倦书写,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我一直希望自己成为这个城市的代言人,这对我来说,比荣誉和名气重要得多。而今,当中央电视台把他作为这个城市的代言人推出的时候,应该说,他领到了这种奖赏。

  如何比喻阿成和哈尔滨的感情关系呢?阿成不加思索地说,这个城市与我息息相关,可以说哈尔滨是我这个人的组成部分,我对待这个城市,就像对待我的身体一样。这个城市发生的变化会影响着我的行为、情感和判断,是这个城市形成了我作为哈尔滨人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

  对今天的哈尔滨人,阿成想说,去热爱我们的城市吧,可以的时候,就为它做点什么。要保护哈尔滨的个性与魅力,光大它。我们在城市里做的每一件事,都应是对哈尔滨文化资源的补充,因为,我们不仅要把这座城市留给当代人,还要把它献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阿成说,这个城市给了我创作的滋养,情感的依托,还有一种成熟的思考。我对这个城市的书写,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它们在驱使着我笔耕不辍。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来做这个城市的忠实记录者,我想也许会有一天,我们的后辈看到这些文字,会说一句话:感谢阿成!

 

  阿成怀想中的城市
 
      在满语中,哈尔滨的意思是渡口、晒网场、天鹅。在女真语中,它的意思是光荣与梦想。

  这座风雪弥漫的城市于1907年开埠通商,但早在帝舜时代,哈尔滨地区就属肃慎和女真的故地了。总之,几千年来,这里是满人、达斡尔人、鄂伦春人、锡伯人、鄂温克人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休养生息的地方。由于这里地脉寒冷、环境艰苦的缘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男女都长得高大骠悍,而且个个都是渔猎的能手。

我的飘着烤地瓜香味的江沿儿

  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这座城市人口不多,很幽静。江沿上是一个巴洛克的建筑,那个建筑是很好看的,一个烤地瓜的老头,一个小孩站在他跟前,烤地瓜的香气出来以后也有种诱人的味道,总觉得这个城市像一幅油画一样,那种感觉实际一直在我脑海里存在,那种香味至今还保存在我的灵魂里。透过烤地瓜的热气,我看到的是街道两边高大的唐槭树。在雨雪交融的街面上落满了绚烂的秋叶。

我的异国情调的中央大街

  后来,我听说,哈尔滨有许多雅号,像丁香之城,东方莫斯科,中国小巴黎,还有音乐之城,榆树之城。据说,早年当地的满族人死后,都安葬在古榆树下。这真是一个奇异的风俗。一个叫斯叶阿的俄国女士说过:“哈尔滨的每棵树都是一座墓碑和艺术陵墓。”走在雨雪交加的街上,我听到了从不远处传来了俄罗斯风格的手风琴声,几乎就是在那一瞬间,使这座城市有了某种特殊的旋律。这条街的街面是由无数个小方石铺成的,成鱼鳞状,闪闪发光,很好看。后来我才知道,我脚下的这条街是这座城市中最有名的“中央大街”。

  华梅西餐厅是全城最早的一家西餐馆了,这座城市的每一户人家差不多都曾到这家西餐厅用过餐。透过餐厅的窗子,不仅可以看到街角处的秋林商店,也可以看到街对面的马迭尔旅馆,看到楼与楼的缝隙中的那些铁铸的雕塑和微型的休闲广场。最多的时候,外国侨民曾占这座城市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哈尔滨人对于啤酒的钟爱,来自于这些外国侨民的影响。而且哈尔滨人对啤酒的喜欢程度,是其他任何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早在1900年,啤酒就出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了。多年来,哈尔滨的啤酒销量一直居全国领先地位。

我亲爱的母亲河

  我喜欢到松花江边去,这也是世界上所有的临江城市市民的一个习惯,一份亲情和一份依赖。人生有两个阶段特别留恋江边,一个是他的孩提时代,一个是他走在行将就木的季节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江水是一个富有童心的老人罢。要知道,它在我的眼中始终是深蓝色的,只有在夕阳辉耀之下才变成了一条金色的大江。

  逃学时我最喜欢到松花江边去,那时,整个的江面上氤氲着一股淡淡的、怡人的、水气很重的、甚至让人沉醉的腥味。对于哈尔滨人来说,松花江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它也是某些精神流浪者和孤独者乃至散淡的人的精神家园。

  我第一次看到在严寒的日子里冬泳,也是在这条江上。我常想,大约正是这条寒冷的江,培养与塑造了哈尔滨人坚韧的性格。这条江不仅是一条充满慈爱的母亲江,更是一条强悍的天河之水。这是一桩让哈尔滨人感到自豪的事。

我曾经的教堂之城
 
      哈尔滨有这样一个称呼,叫教堂之国。没有钟声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这种感受或许源自我儿时的记忆罢。

    那时候,哈尔滨有很多的教堂,像我家对面的圣母报喜教堂,圣·尼古拉大教堂,彼德·保罗教堂,圣母安息教堂等等,全城有二三十座。当教堂大大小小的钟声响起来的时候,所有走在路上的外国侨民都会停下来,在胸前划十字。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滞留在哈尔滨的外国侨民已经不多了,教堂的钟声已经全部停止了。然而,作为专营西餐的华梅餐厅却仍然执行着它的特殊任务,即在每天的大清早,在餐厅的门口摆上面包、鲜牛奶和香肠,专门卖给那些外国侨民。这些侨民在饭店还未开门的时候就已经排队等在门外了。他们都是带着布兜子来的,他们买一些面包和牛奶带回家,作为他们一天的口粮。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也没有断过对他们的供应。

  的确,我一直为城市的这种行为感到自豪。这是一座富有同情心,富有人情味儿的城市啊。

  …………

  我想说的是,对这座城市的进步而言,我最爱是分布城市中各个地方的草地、花园、文化广场和绿化庭院,以及“水、气、声、渣”污染的成功处理。是这一切,让城市更加靠近了自然,这也是一座城市中最灵动,最优秀的品格。我亲眼看着它长大起来的哈尔滨,已不再是我的城市了,我不过是先前这座城市的一个朋友,一个记录者……但我在内心,却一直为这座城市祝福着。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3-8-22 14: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邓贤新年央视说成都

四川在线  http://www.sconline.com.cn
2003-01-03 01:49:08


       四川在线消息  昨日获悉,新年伊始,央视《纪录片》栏目将从5日起,推出重点系列片《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十位当代知名作家将以思考者、观察者的身份,讲述十座名城的故事,该节目将于每周一至周四在央视一套中播出。邓贤将作为有代表性的成都作家讲述成都故事。
  

      节目中,作家们将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用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缜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作家介绍城市的同时也展现自我,观众可以在这个系列节目中,看到刘心武的北京、孙甘露的上海、方方的武汉、张贤亮的银川、李宽定的贵阳、阿成的哈尔滨、李杭育的杭州、何立伟的长沙和邓刚的大连,这些城市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邓贤将于27日、28日23:00,分两集话说成都,通过“川剧”、“闲适”等词条,透露出这个城市“宜家宜室”的特点。



;|;|;|
 楼主| 发表于 2003-8-22 14: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央视镜头看过来  

大连日报
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 ... 8/content_31062.htm
      
       本报讯(记者王宗绍)6月25日至7月5日,中央电视台在我市拍摄大型创意纪录片《作家与城市》。该片大连专集以我市作家邓刚的成长经历和城市的发展过程为结合点,将大连的城市美景与邓刚的艰难和浪漫回忆尽收镜头之中。
  

      《作家与城市》是中央电视台今年的重头纪录片,共拍摄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大连等十大城市和十位国内知名作家。图为摄制组正在用创意手法拍摄回忆邓刚当年的“碰海”及爱情生活的镜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7:32 , Processed in 0.06175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