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43|回复: 13

回顾: 有关《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零零总总(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7 14: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cctv.com/lm/693/1.shtml


陈晓卿另眼看城市

央视《见证.记录者》栏目制片人
(本文是陈晓卿先生关于此片的策划阐述)



                                                                           



作家与电视  

      在中国,电视与作家的结合不过20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由于电视普及程度的限制,作家直接介入电视的情况十分罕见。

  这种情况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改变。1985年,作家张辛欣骑自行车沿大运河采访,途中,中央电视台编导童宁致电请求跟随拍摄并得到了张的同意。半年后,童宁以bolex(一种德国摄影机的牌子)的绰号出现在张辛欣的纪实体小说《在路上》;而在纪录片《运河人》里,张辛欣成了当时刚刚兴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事实上,在这部纪录片中张充当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导游的角色,编导不断地试图以一个作家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记录生活、展示运河沿岸正在发生的变迁。

  关于运河的这个节目播出博得了空前的轰动,不久,北京电视台制作了反映女科学家徐凤翔在西藏工作生活的纪录片《小木屋》,这部纪录片不仅直接源自同名报告文学,主持人和撰稿的角色也由演员出身的作家黄宗英担当。与《运河人》一样,这个节目再次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平心而论,类似《运河人》、《小木屋》之类的作品,作家在其中承担的工作更多的是“出镜”,单单这一点在当时都是相当前卫的。受他们成功的影响,到了90年代,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都或多或少地被邀请参与了电视纪录片或专题片的制作,比如《望长城》、《敦煌》、《改革开放20年》等等。作家一般在演职员表上被冠以“撰稿”或“总撰稿”的头衔,工作程序基本上是这样:作家写出文学脚本,编导根据脚本进行前期采访,进而开始拍摄、完成编辑,最后由作家根据画面长度撰写解说词。这时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看到最后播出的节目,作家往往会问:这是我的作品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电视是一个集体叙述的过程,在制作节目的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作家最初的体验、感触、沉淀、思考不可避免地被电视曲解、削弱甚至遗忘了。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电视样式:它极大的贴近作家的初始冲动同时又无碍于大众媒介的播出,它让作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文字技巧同时又有画面语言的灵动组接,它充满了作家对人生哲理的深入的思考同时又不失流畅鲜明的电视特色?

  答案是肯定的。我想,我们不妨作一次尝试。

  

作家电影”


    电影手册,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本电影杂志的范围。从1950年手册前辈、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创办这本杂志开始,电影手册就成为发烧级电影爱好者的最爱,同时也以编辑部为中心,团结了一批有志的电影青年,大力推行“作家电影”观念,由此展开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先声。这是法国,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它把艺术归还给电影,使光影和声音重新焕发光彩。

  “作家电影”法语的意思是知识分子的电影,实际上是继承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的传统。特点是影片中充满了对人类情感的好奇和对人类自身的好奇。给它下定义很难,如果必须定义的话,只能从相反的方向,同美国大的技术化、程序化相比照。

  比如它坚持“电影是用来提出问题的,而不是用来回答问题的”,再比如它“把技巧作为一种思维的工具,作为影片表达的意义的一部分”,还有它强调重要的是时刻忠于 “我们”(指叙述者和拍摄者)的直觉等等。如果让我来理解的话,“作家电影”就是尽量用自己希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它是一种极端个人化的叙述过程。

  作为电视,用个人化的讲述是一次冒险,毕竟电视还是目前大众传播的最主要的媒介,我们的上帝是观众。但我们的纪录片长期以来都是以说教为己任,说一些言不由衷、空洞无物的大话。那么说一点自己的、经过思考的、不反动的话会不会得到观众的共鸣呢?

  当然,毕竟我们是国家名义下的公共媒介平台,敏感的政治话题可以交给“焦点”去访谈,《纪录片》的栏目定位是“记忆 变迁”,我们选择一些中性的话题。
比如“城市”。

 
作家自己的城市 


      我们的叙述对象确定为“城市”,除了有栏目定位的因素之外,城市本身的魅力也是我们作出选择的动机之一。世纪的沧桑巨变,在城市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城市被称为是“文明的风暴中心”,这个现代化的过程和终点,既把各阶级、各种族融合在一起,又造成明显的社会差别,既有期望,又有幻灭,它像触须般地、神秘地发展着。左拉和德莱塞很形象地把它描绘成为人类欲望和意志搏斗的整个战场。

  八十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城市是中国整个旧的阶级关系和秩序解体过程的重要体现。这里有激烈的文化冲突以及新的经验领域:生存压力、新奇事物、辩论、闲暇、金钱、人事的迅速变化、民工潮,多种语言的喧哗、思想和风格上活跃的交流。由于城市具有现代社会作用,它不仅是一般社会秩序的中心,也是其发展变化的摇篮。

  在当前,一种强烈的、破碎的、主观的现代意识正在形成,而城市的建筑、噪音、景象和气味就成为人们急速旋转意识的组成部分。城市是中国开放的前沿,是通向希望和可能性的转折点。同样,城市是传统尚未愈合的坟墓,是朝拜者的绝望之途。这个充满冲突和剧烈变动的环境,带有复杂而紧张的生活气息,构成了现代意识和现代创作的深刻基础。所以,我们决定选择“城市”。

  但应该强调的是,在选择“城市”之前,我们首先选择了“作家”。

  城市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为文学提供了深刻的主题和观点,在文学中,城市与其说是一个地点,不如说是一种隐喻。作家,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他笔下浓缩的城市经验,为这个社会提供了最典型、最有力的批判精神。作家身上所具有的这种审判精神,源于一种疏远感,一种流亡者的心境——疏远了本乡本土,疏远了阶级的忠诚,疏远了那些在具有内聚力的文化中起确定作用的人们的特殊义务和责任。作为一个城市漫游者,只有在灯火辉煌的、揭示存在的城市中才能进行对艺术和自我的探索。所以,我们选择作家来写城市。

  其实,城市是一个隐喻,是唯一恰当的隐喻,通过这个隐喻可以表明各种关系问题。刘心武的北京、孙甘露的上海、方方的武汉、张贤亮的银川、李宽定的贵阳、阿成的哈尔滨、李杭育的杭州、何立伟的长沙、邓贤的成都、邓刚的大连。观众从有电视的时候就开始看这些城市,现在到了要透过作家们的观察、记忆和思考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了。

  这样,城市将在作家的笔下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作家在这部系列片中担负的工作将是前所未有的。他(她)不仅是思考者、观察者而且还是讲述者。他(她)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用自己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自己缜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在介绍城市的同时他(她)也在展现着自己。如果把城市比做变幻的舞台背景,作家就是活动在台前的演员。如果让我们选择希望观众记住一个作家的城市还是一个城市的作家的话,我们选择后者。

  

“作家纪录片”


      这种以作家为主述人、以城市为叙述对象的纪录片,它的构成方式和叙事风格都是非常个人化的。比照着作家电影,我们不妨称之为“作家纪录片”。 它强调个人色彩,强调将城市经验和观察转向内心深处,通过拼凑文化的零章片断,心理流动的断简残篇,阅读这个城市,解剖这个城市。观察与回忆结合、体验与想像交织,反思与批判融合将是我们的主要叙述方式。

  作家的个人经历将在这个节目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当然这些经历应该是与城市相关联的。回忆可以是琐屑的、互不连贯的瞬刻,但它同时应该具备相对完整的空间。作为视觉语言的操作者,离开具象的时间、空间坐标,我们将很难复原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因此,在提供记忆的同时,我们还希望得到与此相关联的诸如时间、环境、光线、声音、湿度等等其它信息。

  在纪录片中,不需要文字解说和音乐的辅助,只通过现实场景中人物的正在进行时态的行为便可以向观众明白地传递出某种信息的段落,常常被称为“纪实段落”。在此片中纪实段落应占的比例不大,但不排斥某些特别说明问题的正在进行时态的记录。

  作家的个体叙述(面对镜头的口述)将是构成此节目的重要部分,为避免视觉的疲劳,此片将大量选择实景拍摄以实现场景的变换。

  除此之外,有关城市的历史的活动影像资料、照片、实物、录音等等也是节目的构成因素。

  节目的画面整体表现风格将在作家的初稿完成之后最后形成。我现在想它的风格也许像文献片,有电视剧的成分,或者是一部超长的“MTV”…………

      总之,挺特别的。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4: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 辉拾一片记忆打水漂

(本文是李辉先生为系列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结集书稿所作的序言)
  2002-10-29,北京

      

      小时候,站在池塘边,总喜欢拣一块瓦片,和小伙伴们比赛打水漂,看谁打得远,打得漂亮。偶尔有一回的抛掷,能让瓦片多几次轻盈的水面飞掠,又能听到轻微的水花声,那便是最骄傲最开心的片刻。

  现在,又有一群人在打水漂。他们挑选着各自的瓦片,用不同的姿势将它抛掷进个人与城市的情感记忆,看它如何飞掠而过,如何激起水花。同时,听那些高低强弱的声响,在涟漪中蔓延,然后,淡淡散去。

  这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走进城市记忆的过程。这些作家以个人化的姿态走在城市大街小巷,职业身份退隐到了幕后,与其他人一样,他们不过是同一个城市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但是,既然他们被选定为纪录片的拍摄对象,其本身的个性特点,就决定了他们要以较为敏感、较为复杂的方式来表现一个城市对他们的影响。作为文学家,他们善于捕捉细节,渲染气氛,知道如何尽可能地用与众不同的方式,以自己的思考来解读和描述一个城市。因此,在摄像机镜头面前,即便是纪录片,所谓个人化也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更不可能是日常生活的纯客观、纯自然主义的记录。走在熟悉的街巷,回想熟悉的人与事,关于一个城市的诸般感受,不管是爱是喜欢,也不管是无奈是困惑,都会是对个人、城市乃至对整段历史的生动注解。我相信,参与拍摄这一系列纪录片的每个人,无论作家或者拍摄者和编导,均在努力将这样一种记录个人化城市记忆的过程,上升为具有普遍性的、群体意义上的历史凝望与精神呈现。挑选、抛掷、注目、聆听……纪录片拍摄过程恰如儿时的打水漂。动作似乎结束,人开始趋于平静。

  其实不然。因为对这些个人来说,自己对一座城市的私人化的记忆与感受,远不是一两个故事或一两个场景所能表现殆尽的。或许,就在摄制组关机的那一时刻,他对所在的城市忽然间有了另外一种理解。因这样的情绪变化,记忆的视角也就随之改变,曾被忽略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仿佛一夜间具有了新的含义。在我看来,这恰恰从另一角度证明了拍摄《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在用影像形式来记录情感、记录生活方面确实具有抢救的意味。

  城市每天都在变化,消亡与新生并存,熟悉与陌生同在。正因为如此,一个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在个人感受的引导下进入摄像机镜头被描叙与记录,便尤显得重要与珍贵。我在想象,十年后、二十年后或者更长远的日子之后,那时的读者与观众,看到这样纪录片,对他所生活的城市,又该触发何种奇思妙想呢?城市的根与个人的根,在历史与现实的土壤中,就这样交叉,缠绕,一直往时间的深处扎下去,蔓延开来。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4: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韦大军导演的阐述


     我阅读脚本时,画面迸射闪现。问题在于,在作家的城市里,我面对的人事信息经过了再次过滤,今后的结果和作家期待的影像会有多少误差呢?

  脚本已经定稿了。

  图解脚本中的文字不是目的。如果我们已经明白了说什么,那么重要的是怎么说。

  一个人的经历是城市经历的一部分。对城市,任何一个人都有充当代言人的可能。只是,镜头通过取舍,赋予代言人以别样的意义。当镜头从文字上移开,重新面对城市与人的时候,它其实已经背叛了文字,忠实的是文字的灵魂。

  作家是本片的主述角色。作家自身的语言构成了本片的主要部分。主角的魅力对每一集片子来说至关重要。作家的口述内容来自脚本,那是生活化的语感(他离开键盘的时候)。但作为画外音,又要保持其特有的文本语言。我们让镜头尽可能地收敛,以便于观众倾听文字语言强大的力量。

  在本片中,场景是人、物、行为的现在时,包括现场的复制。当我们无法捕捉到真实的人物行为时,便会再现场景。因为在纪录之前,我们已经有了脚本。童年看老街的视点来自童年的高度,记忆有时会被多角度的再记忆所替代。在脚本中,作家过去时的经历占据了较大篇幅(令拍摄者愉悦)。那些记忆清晰又朦胧,如同城市的斑斓光影摇曳在碎片般的意象中。往事或记忆让音乐和影调找到了营造的借口。

  回忆或理解一座城市,可以从多种角度、载体和心情完成其叙事的过程。作家不是总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无数阶层的面孔充当着他的代言人。在本片中,会有他人介入。这些人的身份不必是真实的,他们存在的理由也许在于:我们在某些段落里需要这个角色。没有人会质疑小说或电影的人物是否真实。观众和读者从影像或文字中因为发现了自己的影子而心动。这就是作家电视。值得注意的是:要明白告之,什么地方是虚构的什么地方是传说。

  
                                                  


      除了人物能充当角色,其它的,大到历史文献小到瞬间裂痕都会成为角色。这些角色有时会充当佐证作为独立的段落。

  历史事件的资料来源于旧影片、旧照片、旧报纸和许多旧东西。为丰富口述人的叙事内容,我们会用许多真实的参数:年月日、谁谁谁、洋灰水泥的标号、炸药的当量、子弹初射时的速度、植被的生长期、胶片的规格等等等等。

  对一座城市而言,它既是文字的也是口传的。对本片而言,它是35-16mm、DVW、DV的,也是24X40mm或6 X 9cm底片的。那些丰富的老照片不仅构成了本片的场景,就连老照片本身也值得我们停足。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关注被摄者和事件,还要关注拍摄的角度、图像的评判方式和镜头所蕴含的权力意识。摄影者面对对象的人文关怀的态度以及他使用的器材本身都会被本片抓住不放。他可能是谁?是旅游者、领事还是职业摄影家或间谍?(阿尔伯.肯恩曾在中国拍摄了1766张“老照片”)他的机位在哪里?使用的器材是莱卡还是波郎特?那个年代流行什么技术?那件技术又推动了什么?这种由图片事件反送到镜头的结果又将提供出新的事件。如此,一切“空镜头”都是作为内容而存在的。

  作家的脚本首先确立了某种风格。比如节奏的控制。节奏还体现在不同段落中的影像信息的密度值。观众对每个段落的兴奋点和疲劳临界都在什么地方呢?脚本中的某些段落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在这个片子里,人物的口述镜头是平视的。除此之外,镜头角度可以多样。镜头设计的成分会多一些。一条老街的色彩本来是纷乱的多时辰多季节的,但作为印象,它可能永远是某个人的专用色。在我看来,李杭育的杭州是一种湿润的冷的调子,方方的武汉温暖而炽热……。城市的时空在声画的转换中道出了它的变迁。一个清淡的湿润的即而陌生的杭州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的杭州,它仅仅是李杭育的杭州。同样,一个背面的、碎片般的、倒放的、固执角度的上海不是媒体反复灌输的上海,而曾是孙甘露“自行车上的上海”。

  如有必要,可以抓拍或偷拍,但我觉得在心理上不必坚持。因为1,脚本本身注定了素材来源的多样性。2,即便是纯捕捉的素材在后期也一定会被刻意化。3,捕捉对我们而言仅是技术手段。真实或客观的影像从来都是令人怀疑的。你永远会从那些“真实”的影像中看到取景器后面的杂念。许多瞬间是来自后期机房的。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停留住一个又一个我们认为有趣的瞬间,如有必要,就将某个“瞬间”无限放大,直到它的影像颗粒粗如马赛克不再好看了为止。从脚本到成片是一再发现的过程。许多新的发现将不断地纪录到磁带上。当然,每个零件之所以组合在一起是要有其功效和理由的。

  本片既不是纯粹的作家小传也不是城市指南。它是一部混血电视片(或者叫别的什么)。所以严格说来,我们干的就不是通常意义的纪录片了。无论我们怎样对未来的片种下定义,有几个事项是应该注意的:它再散漫,也有一条思想的主线,这条线是作者的,那就是他提供了什么,最终要表达什么。赢得更广的收视群是我们的目的之一,许多手段象工具一样都在车间准备好了,我们可能会动用任何一件。形式或手段到底是为内容服务的,要适可而止。

  完成以上的诸多目标必将付出繁重的代价,自然也包括由于审美和偏见导致的不同的期待值。尽管如此,我们为这一份隐隐的挑战感觉所激励。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开始晃动起来。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4: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导演作品背景及后话

(本文为此片总导演所做的创作阐述)
2002 年12月23日


背 景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大型系列片《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第一辑共选择了十位作家刘心武、张贤亮、李杭育、方方、何立伟、李宽定、阿成、邓刚、孙甘露、邓贤加盟,该片拍摄历时一年,规模宏大,制作精良,是一次对“作家电影”模式的试验性尝试,并通过个人叙述视角,集中展示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杭州、成都、哈尔滨、大连、银川、贵阳十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该片共分十七集,每集30分钟,将于2003年元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纪录片》栏目星期1—4,晚11:30分播出。春节期间将在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教频道黄金时间集中播出。2003年3月本片将结集《城市影像》作为“CCTV影像丛书”一种,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后话

  经过6个月的拍摄与2个半月的剪辑,《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完成了。回放先前的素材,愉悦和遗憾交替重现。
  与作家们的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所不知的是,最后的完成片与他们想像的结果是一个怎样的差距?比如原著的某些段落在电视片上已经演变成另外的“画面情节”。这也许是必然的,也许是我应该向原作者致歉的。
  

透过取景器面对作家的城市,那些诸多场景的细节,再一次成为主观判定的影像。这种带有陌生眼光的判定使得许多在当地人看来不以为然细节跃然纪录在磁带上。在当地,这些素材是否具有代表性却很难说。大量的标志性的景观在以往的媒体中已经被宣泄得够多的了。即便我们左思右想谨慎掂量,却还是有相当的败笔。大批量的别人已经不屑的景观入画的过程也就是无奈的过程。我常念叨:别把他(作家)拍成导游啊,别把它(城市)拍成观光指南啊!别别别呀。却经常是拍吧。众多的十分精彩的细节,一定在无数次的擦肩而过中失掉了。这使我想起那些曾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熬拍一个主题的人们。
  
许多在先前想到的内容最终没能装进完成片中。比如那些城市的参数,由老照片派生出来信息等等。在剪辑的时候我担心它们会破坏原著。没用上,觉得挺可惜的。这类脚本较特殊,有如命题。许多工具需要我们按在兜里面。也是出于对原著的尊重,我们最终放弃了某些自以为是的形式。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4: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晓卿栏目制片人  总策划提示


以下提示也许能给节目提供一些帮助
  


      1、 你是怎样来到这个城市的?关于“诞生”和“迁徙”的最初记忆是什么?

  2、 你童年的街道是否尚存?那些熟悉的邻居你能认出几人?如今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3、 当“迁徙”改变了你和你家庭的生活,迁徙本身对这座城市意味着什么?

  4、 有朋自远方来,你通常将他带到什么地方来认识这个城市?

  5、 什么地方代表了你生存的这个城市的容颜?什么生活代表了它的性格?

  6、 这个城市的街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什么?

  7、 如果让你和这个城市对话,你会选择什么地方?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8、 这个城市正在剧烈的变化,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震动?

  9、 什么“意象”经常出现在你写城市的作品里,它代表着什么?

  10、 让你选择这个城市的主旋律,你选择什么曲子?

  11、 这个城市的居民经常在什么地方“聚集”?

  12、 这个城市的历史是用什么方式记录着的?它是否珍惜自己的历史?

  13、 如果要重新游历这座城市,你会选择什么路线,它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14、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荣耀和灾难,它们对你和你的前辈产生了什么影响?

  15、 如果一条河,一座山,甚至一个人塑造了这个城市,你认为这意味是什么?

  16、 你的作品和这个城市有着怎样的关系?它通常在哪些地方给你灵感?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3-8-11 00: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10位作家与10座城市

南方周末记者:夏 榆   
2003-01-16 14:48:25


孙甘露

方   方

何立伟
  
你是怎样来到城市的?
  
你童年的街道是否尚存?
  
那些熟悉的邻居你能认出几人?
  
迁徙对你意味着什么?
  
迁徙对城市意味着什么?
  
央视《纪录片》栏目制片人陈晓卿很爱他的这部新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这部17集的纪录片耗费了他们8个月的心血。
  
陈晓卿和他的同伴们把自己所在的栏目称为传媒文明的后花园。这种自身的界定把他们和电视界的喧嚣、浮躁之风相互隔开。这是一群决心使“纪录片”成为“中国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的影像见证”的年轻人。《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是他们在8个月的时间里像考古者一样,在10座城市穿梭往返,在10座城市的巨大身躯上寻找、勘察、纪录和呈现的结果。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他们的摄像机镜头对准的是10位作家和他们生活的10座城市。
  
总导演韦大军在阐述此片的理念时说:城市对我们与其说是一个场景,不如说是一种隐喻。作家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他的敏感、锐利和他积淀的独特而奇异的经验,他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是值得关注的。
  
这套节目正在央视播出,记者采访了其中的几位作家。

  
方方:城市就像鞋子
  
以前方方一直在用文字塑造她的武汉,现在那些文字呈现的图景被影像所替代。在唯美的镜头下,武汉和长江变得韵味绵长。
  
记者:请说说你对这座城市的期望,它的遗憾或者不足。
  
方方:不要一窝蜂地去模仿某一个城市。现在我们走在城市里,无论东西南北中,也无论大城市或小城市,我们看到的房子、街景、路灯以及草坪、广场、树木全都大同小异。这无疑显示出一个民族缺乏激情和创造性。
  
记者:一座诗意的城市对人们来说是必须的吗?
  
方方:对于城市来说,让住在这里的人身心舒服比诗意更重要。城市不光是给人看的,更重要的是让人住的。城市是双鞋,居民是鞋里的脚指头。你把鞋子外面弄得又光又亮,色彩缤纷,但鞋子夹脚,不透气,里面还有沙粒,让脚指头很不舒服,那它的好看又有何益?

  
何立伟:长沙成了长沙人的迷宫
  
何立伟是一个喜欢四处走动喜欢用漫画表现生活经验的人。这些年他总是从长沙往外面跑,在很多地方都居住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何立伟语气很激烈,和他在这部片子中诗化的旁白不同:“现在中国城市和城市之间,其实都是互相在抄袭,你从南到北走一趟会发现,城市的个性、它的文化、它的传统、它的一目了然的城市特定的氛围正在消失。差异性越来越小,趋同性越来越大。我为此感到悲哀。”
  
记者:你对长沙真实的感觉是什么?
  
何立伟:也许我是拿太高的标准在要求生养我的这座千年的古城。事实上,一个离开故乡很久的人,会发现长沙变得十分陌生而又新鲜。去年,我的一位1994年移民美国德克萨斯的朋友奔母丧回到长沙。我带他去造访故交旧友,结果发现一大半的人根本找不到,原因是这些朋友的住地均已拆迁。眼前全是新建的阔路高楼。莫说他会迷失,就是我也每每脚下有路识不得。这些年,长沙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长沙甚至成了长沙人自己的迷宫。长沙倒是挺适合我生活,但是我并不喜欢它。我讨厌它的庸俗、肤浅和麻木。我希望它意识到自己的落后、顽固和粗糙。

  
孙甘露:我有遗憾,上海没有
  
多年前,先锋派小说家孙甘露对词语的使用让人想到雕刻器皿的工匠的高超手艺,现在他把这种精致的风格转移到了这部纪录片里。
  
记者:你为什么说“上海是一个城市,而不是什么人的故乡”?你觉得能成为“故乡”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呢?
  
孙甘露:当你背井离乡的时候,这才成为一个问题。当然,有些人是精神上的移居者,他们和这个世界总是貌合神离。在内心深处,我很难将自己和上海分开,怎么会呢,谈论你的故乡,就像谈论你的情人,修辞是含有深意的。
  
记者:邮递员的工作经历给你一个观察上海的独特角度,看了片子知道你跑的路线是以前的上海西区、法租界等所谓的高尚社区,那里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触?
  
孙甘露:我在上海住过很多地方,家庭随军的缘故。我对上海的工人和平民有强烈的认同感,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租界只是一个研究对象,我不会因为兴趣和研究而产生幻觉。
  
记者:你说“现在的上海人渐渐地倾向于一个未来的上海,一个新的上海”。那现在的上海有什么遗憾吗?
  
孙甘露:我有遗憾,上海没有。
  
与方方、何立伟和孙甘露怀有相似的情感的还有其余的7位作家,他们是北京的刘心武、银川的张贤亮、哈尔滨的阿成、杭州的李杭育、贵阳的李宽定、成都的邓贤和大连的邓刚。
  
在片中,这些作家以个人化的姿态走在城市大街小巷,将职业的身份隐到幕后,用个人的言说方式讲述一个人的成长,一座城市的成长。
  
导演韦大军告诉记者:《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意义不在于用一种新的视觉观念表现一座城市,而在于为一座城市纪录了精神的历史和情感的历史。它既不是纯粹的作家小传,也不是城市指南。它是一部混血电视片。




央视推出“作家纪录片”

合肥晚报:新 轩
http://www.hf365.com
2003年1月3日 11:30  

        
      中央电视台新年伊始在《纪录片》栏目中推出了一档系列节目《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节目中,作家担负的工作是前所未有的,即他们不仅是思考者、观察者,而且还是讲述者。他们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用自己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自己缜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在介绍城市的同时他们也在展现着自己。于是,观众在这个系列节目中,看到了刘心武的北京、孙甘露的上海、方方的武汉、张贤亮的银川、李宽定的贵阳、阿成的哈尔滨、李杭育的杭州、何立伟的长沙、邓贤的成都、邓刚的大连。观众从有电视的时候就开始看这些城市,现在到了要透过作家们的观察、记忆和思考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了,这样,城市在作家的笔下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出来。该系列节目由李辉、肖同庆任总策划,韦大军任总编导,陈晓卿任制片人。··
 楼主| 发表于 2003-8-11 01: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南方日报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大型系列片《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第一辑共选择了十位作家刘心武、张贤亮、李杭育、方方、何立伟、李宽定、阿成、邓刚、孙甘露、邓贤加盟,该片拍摄历时一年,规模宏大,制作精良,是一次对“作家电影”模式的试验性尝试,并通过个人叙述视角,集中展示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杭州、成都、哈尔滨、大连、银川、贵阳十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该片共分十七集,每集30分钟,将于2003年元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纪录片》栏目星期1—4,晚11:30分播出。春节期间将在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教频道黄金时间集中播出。2003年3月本片将结集《城市影像》作为“CCTV影像丛书”一种,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1月5日 贵阳,我不只是见证 (李宽定和贵阳)
  1月6日 行云流水的武汉(上) (方方和武汉)
  1月7日 行云流水的武汉(下) (方方和武汉)
  1月8日 此地是他乡(上) (孙甘露和上海)
  1月9日 此地是他乡(下) (孙甘露和上海)
  1月13日 长沙岁月(上) (何立伟和长沙)
  1月14日 长沙岁月(下) (何立伟和长沙)
  1月15日 宽容的城市(上) (阿成和哈尔滨)
  1月16日 宽容的城市(下) (阿成和哈尔滨)
  1月20日 抚摸北京(上) (刘心武和北京)
  1月21日 抚摸北京(下) (刘心武和北京)
  1月22日 凤凰于飞 (张贤亮和银川)
  1月23日 柳风桂雨下 (李杭育和杭州)
  1月27日 乐土之邦(上) (邓贤和成都)
  1月28日 乐土之邦(下) (邓贤和成都)
  1月29日 我与城市(上) (邓刚与大连)
  1月30日 我与城市(下) (邓刚与大连)


十位作家十纪录 讲述名城故事

北京晨报 孙红
2003年01月02日15:28:19 
  

      晨报讯 (记者 孙红)十位当代知名作家将以思考者、观察者的身份,讲述十座名城的故事。“作家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将从今年1月6日起,每周一至周四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播出。

  这是一部通过各位作家对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作家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来揭示城市文化内涵的系列纪录片。它们分别是:刘心武-北京、孙甘露-上海、方方-武汉、张贤亮-银川、李宽定-贵阳、阿成-哈尔滨、李杭育-杭州、何立伟-长沙、邓贤-成都、邓刚-大连。



与作家一起触摸城市灵魂  

北京青年报 陶澜 黄亮
www.CHINESEALL.COM 2002-12-31
  

      有朋自远方来,你通常带他们到什么地方认识居住的城市?什么地方代表了你生存的城市的容颜?什么生活代表了它的性格?你的作品和这个城市有着怎样的联系?它的哪些地方给你灵感?刘心武、方方、张贤亮、孙甘露、李杭育等10位作家,在一部名为《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的系列纪录片中,分别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北京、武汉、银川、上海、杭州等城市,以及对这些城市变迁的思考。这部17集关于人与城市的系列片,将于2003年1月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纪录片》栏目播出。
  
     《纪录片》的制片人陈晓卿是这样阐述此片的策划的:“城市被称为‘文明的风暴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烈的文化冲突、迅速的人事变化、多种语言的喧哗和思想、风格上活跃的交流等,在城市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这是我们选择叙述对象为‘城市’的原因。选择作家,是因为他们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他们笔下浓缩的城市经验,为这个社会提供了最典型、最有力的批判精神。”  
     

      陈晓卿说,作家在这部系列片中不仅是思考者、观察者,而且还是讲述者。他们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缜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但因为是以作家为主述人,以城市为叙述对象,所以它的构成方式和叙事风格都是非常个人化的”。  
   

     著名作家冯骥才评价说,通过作家来解读城市的灵魂,通过城市解读作家,这个想法“非常棒”。“它不是一个策划,不是一个点子,也不是一个选题,而是一种特别深刻的思考。而且这个思考是一箭双雕的。因为作家实际上是一块土地的灵魂。不管这个城市记得多少作家,但作家一定记得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他认为,这部片子是影像化了的、另类文本的作家传记。“甚至可以给文学史留下一些东西。因为作家从来都是创作,但这一次是被创作,他们体会到被创作”。




央視紀錄片讓作家說城市


作者:彭志強 張曉禾
2003-01-07 07:11:10
  

     本報訊 昨晚,中央電視臺1套《紀錄片》欄目推出重點系列片《一個人與一座城市》。劉心武、張賢亮、李杭育、方方、何立偉、李寬定、阿成、鄧剛、孫甘露、鄧賢等10位當代知名作家將以旁觀者的身份,陸續亮相講述北京、銀川、成都等10座名城的故事以及對這些城市變遷的思考。
  
     制片人陳曉卿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激烈的文化■突、迅速的人事變化、風格上活躍的交流……在城市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在文學中,城市與其說是一個地點,不如說是一種隱喻。陳曉卿指出:以作家為主述人,以城市為敘述對象,必然構成敘事方式和風格非常個人化,但這恰恰是城市的一部分。



  背景链接:央视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从昨天起,中央电视台一套23:30的《纪录片》栏目,开始播出国内首部作家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刘心武、方方、张贤亮、孙甘露、李杭育等10位作家,将分别讲述他们眼中的北京、武汉、银川、上海、杭州等城市,以及对这些城市变迁的思考。制片人陈晓卿说,这次叙述的对象确定为“城市”,是因为城市被称为“文明的风暴中心”,在文学中,城市与其说是一个地点,不如说是一种隐喻。陈晓卿打比方说,如果把城市比作变幻的舞台,作家就是台上的演员。观众首先记住的是城市的作家。




  
;|;|;|
 楼主| 发表于 2003-8-14 16: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关注《一个人一座城市》--------个人的  影像的  文化的


作者:裴  艳
来源:新报记者  

      
     你是怎样来到这个城市的?你童年就开始熟悉的街道是否还存在?如果让你和这个城市对话,你会选择什么地方?有朋自远方来,你通常把他带到什么地方认识这个城市?什么地方最能代表你生存的这个城市的容颜?

  如果将以上的问题交给作家来回答,他们的答案将会是怎样的?———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组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一个人一座城市》将会告诉你。该纪录片的第一辑选择了十个城市的十位作家,用影像记录了他们对一个城市私人化的记忆与感受。十位作家和十个城市分别是:刘心武的北京、孙甘露的上海、方方的武汉、张贤亮的银川、李宽定的贵阳、阿成的哈尔滨、李杭育的杭州、何立伟的长沙、邓贤的成都、邓刚的大连。该片将从明天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23:30的《纪录片》栏目里播出。

  

      天津下次亮相
  
      昨天,记者采访了该纪录片的制片人陈晓卿。他告诉记者,本市著名作家冯骥才从该片筹备开始就参与了该片的策划,从确定选题的合理性一直到确定作家、城市、联络作家,冯骥才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该片在筹备之初就确定有“冯骥才的天津”一集,由于冯骥才最近忙于筹备本市的国际性民间艺术节,没有时间抽身参与拍摄。不过此次推出的纪录片只是第一辑,在随后拍摄的第二辑中,天津是首选城市。

  谈及冯骥才对这部记录片的贡献,陈晓卿更是表示了自己的感谢:“大冯有很强的号召力,有很多作家就是被他一句话叫来的。”尽管“冯骥才的天津”在纪录片的第二辑才会出现,但是冯骥才在私下里也向陈晓卿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作家眼中的城市只是自己眼中的,不是非常理性,大冯说他会在纪录片里回忆自己当篮球运动员、在工厂以及刚开始写小说时的日子。他只是讲述他自己对天津的点滴感受,是非常个人化的。”

  据陈晓卿介绍,在《一个人一座城市》的首映式上,冯骥才评价说,通过作家来解读城市的灵魂,通过城市来解读作家,这个想法“非常棒”。“它不是一个策划,不是一个点子,也不是一个选题,而是一种特别深刻的思考。”他认为,这部片子是影像化了的、另类文本的作家传记。

                                                         

      城市只是背景

  陈晓卿向记者介绍,他们最初确定“城市”为表述对象,是因为世纪的沧桑巨变在城市体现得最为明显。城市被称为是“文明的风暴中心”,是现代化的过程和终点。

  但应该强调的是,在选择“城市”之前,他们首先选择了“作家”。在文学中,城市与其说是一个地点,不如说是一种隐喻。作家,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作家在这部系列片中担负的工作将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不仅是思考者、观察者而且还是讲述者;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用自己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自己缜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

  

      



     强调个人色彩
  
      该纪录片以作家为主述人、以城市为叙述对象,它的构成方式和叙事风格都是非常个人化的。比照着“作家电影”,它应被称为“作家纪录片”。它强调个人色彩,强调将城市经验和观察转向内心深处,通过拼凑文化的零星片断,心理流动的断简残篇,阅读这个城市,解剖这个城市。

  作家的个人经历将在这个节目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当然这些经历应该是与城市相关联的。回忆可以是琐碎的、并不连贯的瞬间,但它同时应该具备相对完整的空间。

  作家的叙述(面对镜头的口述)将是构成此节目的重要部分,为避免视觉的疲劳,此片将大量选择实景拍摄以实现场景的变换。除此之外,有关城市的历史活动的影像资料、照片、实物、录音等等也是节目的构成因素。

  在编导们看来,李杭育的杭州具有一种湿润的冷调子,方方的武汉温暖而炽热……城市的时空在声画的转换中道出了它的变迁。一个清淡的、湿润的杭州可能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杭州,它仅仅是李杭育一个人的杭州。同样,一个碎片般的、倒放的上海不是大众熟知的上海,而是孙甘露眼中“自行车上的上海”。

  在该片拍摄完成后,编导庆幸没有在片中把作家拍成导游,也没有把这部纪录片拍成观光指南。在第二辑中,冯骥才的天津、贾平凹的西安、苏童的南京都会相继拍摄。本片将以3月结集的《城市影像》作为“CCTV影像丛书”其中的一本,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在这部纪录片中,作家们将用他们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




;|;|;|
 楼主| 发表于 2003-8-17 14: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中央电视台推出“作家纪录片”

来源:光明日报


      中央电视台新年伊始在《纪录片》栏目中推出了一档系列节目《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节目中,作家担负的工作是前所未有的,即他们不仅是思考者、观察者,而且还是讲述者。他们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用自己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自己缜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在介绍城市的同时他们也在展现着自己。于是,观众在这个系列节目中,看到了刘心武的北京、孙甘露的上海、方方的武汉、张贤亮的银川、李宽定的贵阳、阿成的哈尔滨、李杭育的杭州、何立伟的长沙、邓贤的成都、邓刚的大连。观众从有电视的时候就开始看这些城市,现在到了要透过作家们的观察、记忆和思考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了,这样,城市在作家的笔下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出来。该系列节目由李辉、肖同庆任总策划,韦大军任总编导,陈晓卿任制片人。



相关资料:  十个作家和十个城市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大型系列片《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第一辑共选择了十位作家:

  《贵阳,我不只是见证》(李宽定和贵阳)

  《行云流水的武汉》(方方和武汉)

  《此地是他乡》(孙甘露和上海)

  《长沙岁月》(何立伟和长沙)

  《宽容的城市》(阿成和哈尔滨)

  《抚摸北京》 刘心武和北京

  《凤凰欲飞》 张贤亮和银川

  《柳风桂雨下》 李杭育和杭州

  《乐土之邦》 邓贤和成都

  《我与城市》 邓刚与大连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3-8-19 0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各媒体报道

南京作家為何錯過央視

作者:王雪梅
來源:金陵晚報
2003-1-3 13:40:51


       【龍虎網訊】明晚﹐央視一套將推出一部全新的專題片《一個人和一座城市》﹐為期10天﹐每天由一位作家來談自己的城市。然而﹐在央視列出的節目表上﹐記者發現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竟不在其中﹐南京作家也因而榜上無名。是南京作家實力不如別人﹖還是南京文化底蘊不夠﹖或者是南京這幾年的變遷不明顯﹖這些疑問顯然都不成立。而省﹑市作協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不知情。


       《一個人和一座城市》是一部通過各位作家對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的回憶折射城市的歷史﹐用作家的經歷編織城市的變遷﹐來揭示城市文化內涵的系列紀錄片。所選作家和城市分別是﹕劉心武﹑孫甘露﹑方方﹑張賢亮﹑李寬定﹑阿成﹑李杭育﹑何立偉﹑鄧賢﹑鄧剛分別代表北京﹑上海﹑武漢﹑銀川﹑貴陽﹑哈爾濱﹑杭州﹑長沙﹑成都﹑大連在央視亮相。


為了弄清真相﹐記者昨日輾轉聯系上了《一個人和一座城市》的編導韋大軍﹐他立即表示﹕“南京不在10座名城之列是我最遺憾的事﹐南京作家葉兆言可是大師啊﹐沒能請到節目中來簡直說不過去。但是我從紀錄片辦公室接到腳本時就是這麼定的﹐具體原因你得問他們去。”紀錄片辦公室主編肖同慶則大呼無奈﹕“你們南京的作家咱請不來啊﹗原來打算請土生土長的葉兆言﹐他對南京應該最有發言權了﹐又是全國知名作家﹐但他拒絕了我們的邀請﹔後來我們趕緊又同蘇童取得聯系﹐雖然他只是‘半截’南京人﹐但也是我們的最佳人選﹐偏偏當時他正在美國。南京還有很多著名作家﹐可由于我們要趕著錄制節目﹐只好放棄了。”肖主編稱﹐這次的遺憾除了南京﹐還有西安﹐“賈平凹也很忙﹐騰不出時間給我們。”不過肖主編表示﹐如果接拍續集﹐說什麼也要將南京作家請過來。


盡管央視有意向南京作家拋出橄欖枝﹐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葉兆言昨日對記者稱﹐“我從來不參加電視節目﹐以前《東方時空》請我都沒去﹐這次央視委托我的朋友請我﹐但我還是一口拒絕了﹐實在不想破這個戒。”蘇童也告訴記者﹐他拒絕參加節目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身在美國﹐“事實上我就是不愛上電視﹐以前他們也多次邀請過我參加別的節目﹐都被我拒絕了。”畢飛宇雖然沒有受到邀請﹐但他表示﹕“即使央視請我﹐我也不會去。作家只管創作﹐與電視不相干。”反腐作家周梅森也表示不會去做這樣的電視節目﹐“不是人家節目有問題﹐這完全是個人喜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9:27 , Processed in 0.0741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