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9|回复: 1

爱情的人生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8 09: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周伦佐 来源:中国学术论坛聊天室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6247



网聊时间:2008年10月25日
网聊地点:中国学术论坛聊天室
对话人:周伦佐  陈家坪等

陈家坪你从哲学上怎样给爱下的定义?

周伦佐爱是什么?一位朋友曾经问我。

我也这样问过,那是在十五年前。我是困惑于爱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显著地位,而提出这个问题的。从某个角度看,人的一生都是在围绕爱这个轴心旋转,或者说,都是在寻求并履行爱。还可以看到,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更是以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其不朽的光芒。

爱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性欲与求偶?仅仅是为了建立健全生活的责任与义务?仅仅是为了在儿女身上再现自己?

带着众多的迷惑,我走出文学而询问于人类理性的权威——科学与哲学。科学说还没有建立这门学科。哲学略为迟疑之后,只说了一些零零碎碎而又似是而非的道理。就连苏格拉底那位被无爱情的婚姻折磨了大半辈子的智者,也不曾对爱情有过感悟和理解。爱情——这个人类生活中最贴近、最显著、最耀眼的事实,几乎被理性遗忘了。

面对科学和哲学的种种答案,我沉默并寻思着……。不,这太不够了!我总感到在各种答案披示的意义后面,似乎还有一种更高级、潜存于人的生命意念深处而又不被人明显感知到的意义。

1968年,女友H在十六岁的美丽年华猝然去世时,我感觉到的是整个世界忽然从脚下抽空了,人活着再无任何意义。1969年我被流弹击中——在意念归附的瞬间,首先和来得及想到的是H的妹妹R,绝望也主要产生自与她的永别。人失恋或未寻得依恋对象时,内心感觉到的是空虚和无所依傍。暮年的孤独者爱回忆往事尤其是早年的爱情。垂死的老人总希望儿女在身边送终,并要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这一切作何解释?

我认为这都是爱的生存意义的体现。

或者说,这一切都表明:爱是人与生活世界的某种联系。

苍茫的大海上,有只小船飘行于波峰浪谷之间。凶猛的风浪以及在广阔无比的虚无背景上闪烁不定的死亡,形成一种巨大的离心力,总是要把船夫抛离船体,抛向无底的深渊。船夫升着帆,掌着舵,勇敢地拼搏、对抗……,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显然,使他得以站稳脚跟、保持自身重心、进而战胜那巨大离心力的因素,除了航行职责、求生本能、征服意志,还包括他与生活世界之间所形成的实在联系。这就是:港口边村庄中那熟悉的家庭温暖、父母等待、妻儿期盼,及其所牵出自己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返回义务和生存责任。爱正是包含在其中的一种更加巨大的向心力。正是爱——人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他不致失去重心和平衡,进而通过征服到达了彼岸。

不难想象,如果这个“船夫”的身份足以将他的“家庭”和“亲人”扩大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那他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就会更加广阔和深刻。

这便是爱对于人所具有的深层意义或深层作用。

由此我给爱下了一个定义:爱——人与生活世界的肯定性联系。
当然,我在这里论述的情爱,还具有广义的内涵。

它包括:性爱——亲爱——友爱——仁爱。

广义的爱如同四个同心圆组成的结构:

第一层是性爱,
第二层是亲爱,
第三层是友爱,
第四层是仁爱。

这个同心圆结构包括的四种爱,在共时态中表现出为个人情爱的四个层次,在历时态上表现为个人情爱的四个阶段。就是说,一方面,人在现实中的肯定性生存联系包括着这四个层次,另一方面,人的生存意识又将逐步地显现这四个层次。

性爱——两性之间的肯定性生存联系;
亲爱——亲人之间的肯定性生存联系;
友爱——朋友之间的肯定性生存联系;
仁爱——人类之间的肯定性生存联系。

哲学上爱的定义,统括着这四个层次,人与生活世界的肯定性联系,包括着这四种类型。当我说一个人没有爱,是指这四种而非其中之一。四种爱,虽然人人兼而有之,但是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生阶段,侧重又不相同。

性爱是个人情爱的燃烧中心。

不敢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这全部的爱会是什么情态。
我只能说: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爱。

一个人的存在感,正是在广义的爱情中,通过对象的承认而升腾、扩散并强化于整个生命意识的。

陈家坪怎样理解“爱——人与生活世界的肯定性联系;恨——人与生活世界的否定性联系”?

周伦佐:我是这样理解的:

爱——人与生活世界的肯定性联系;
恨——人与生活世界的否定性联系。
爱的对象——美=完备性生存形象、肯定性生存形式;
恨的对象——丑=反完备生存形象、否定性生存形式。
美——完备性的生存象征;
丑——反完备的生存象征。


追求美=追求完备性之生,追求与生活世界建立肯定性联系;

厌恶丑=厌恶反完备之生,厌恶与生活世界发生否定性联系。

美与丑的观念来自人的昏沌的深层边缘感觉,又在人的清晰的表层历史感觉中扩大和丰富。当其外化为肯定性的和否定性的生存形象,便不能不包括人格——或者说它们主要就是指向人格的。仅仅局限于传统美学的定义,很难了解人格形象的美与丑。

当然,人体形象的美与丑仍然是美欲的一项要求。因为人所追求的完备性生存形象,本来就包括人体形象和人格形象两个方面。丑的人体毕竟不是人群中完备性的生存形象;人体四肢五官的健全匀称,色泽线条的和谐统一,无论对自然界还是对人类界来看,都比相反的情形显得更加适宜。

人感觉中的光明和黑暗与美和丑的联系,似乎也由此而来。生——不正是一种有感觉的光明的状态吗?死——不正是一种无感觉的黑暗的状态吗?对此,人们可以把醒来和睡去时分别感觉到的不同状态作为心理例证。难怪在文学艺术作品尤其舞台上,美总是伴随着光明,丑总是伴随着黑暗。

文学艺术揭示并塑造人的生存价值:

对美的追求——产生爱,激发生命的肯定性价值。
对丑的憎恶——产生恨,激发生命的否定性价值。
否定是为了肯定,恨是因为爱。

甚至可以说,人在自然现象中感觉到的美与丑,在色彩、音响、线条及其结构上,都是受人追求完备性生存形象的深层心理所规定的。

一位朋友在来信中,把真正爱的实现看作真正人的实现的一个必要部分。这个感受非常深刻。我要说的是:爱情中发生的“爱他”和“他爱”,会把你跟一个美好对象联系在一起,使你对人生有新的依恋,对生活持肯定的态势,你将因此倾向于爱生、爱世和创造,而不是倾向于厌生、厌世和破坏。因为一种新的责任和义务会从相互的联系中产生出来,使你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他人而愿意活着,愿意更好地活着。你绝不愿放弃生命而丢下他,即使因不可避免而必须面对死亡,只要想到他,想到他还留在人世,你也会对整个世界满怀依依不舍之情。

陈家坪:“暮年的孤独者爱回忆往事尤其是早年的爱情。垂死的老人总希望儿女在身边送终,并要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这一切作何解释?”你的解释是什么?

周伦佐
因为爱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生存意义,所以每个人都希望通过爱而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建立某种生存联系,即使衰老甚至面临死亡,也还希望继续保持这种生存联系。

陈家坪:为什么说“一个人只要落到既无所恋又无所事的地步,自杀——并不需要太大的勇气”?

周伦佐: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既不牵挂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所牵挂,同时又没有任何包含着责任和义务的事情可做,那么这种活着就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和意义,活着与死去并没有太大区别。自杀——便可能成为某种解脱方式。

一个没有爱的人,一个没有能够通过爱而与生活世界建立起肯定性生存联系的人,绝不会十分看重生或者死。对于他,生而无恋,有什么可图?死而无挂,有什么可叹?所以我说:“自杀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一个人只要落到既无所恋又无所事的地步,自杀——并不需要太大的勇气!”

总之,一个人要在世界上站稳脚跟,保持住平衡,不能没有爱,不能没有与生活世界的肯定性联系。所谓变态心理,不仅是一种被压抑状态,尤其是一种不平衡姿势。厄勒克特拉为了复仇,以恨为生存的动力,在否定性的生存联系中顽强活着。但归根到底是为了对父亲阿加门侬的爱——在记忆中维护着肯定性的生存联系。仇人被诛后,她之所以感到生的支柱倒榻了,那是因为当她最终履行了对亡父的爱的义务时,她与生活世界的最后那点肯定性联系也就完全断绝了。

黛玉焚诗,宝玉出家,都显示了同样性质的心理事实。

原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中,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妲丽娅说:“我什么都完啦!别人都讨厌我……我很容易就能和人世分手。我一点也用不着顾虑,因为我什么人也没有。心里什么人也用不着挂念……就是这样!”于是她自杀了。——这是因为无爱而否定生。

葛利高里经过长期的流浪、动乱后,决定“回家去”。当他“在许多失眠的夜里所幻想的那一点点希望总算实现了。他站在自己的家门口,手里抱着儿子……”此时他感到的是:“这就是他的生活上所残留的全部东西,这就是使他暂时还和大地、和整个巨大的,在冷冷的太阳下面闪闪发光的世界所联系着的东西。”——这是因为有爱而肯定生。

陈家坪:你与弗罗伊德在关于性的根本分歧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伦佐:我承认性别吸引是男女亲近的生物学基础。在这个前提下,我所强调的是:这种性别吸引所有动物都有,而区别于动物式性别吸引的人类爱情,绝对有它特殊的内涵。我把自己与弗罗伊德的根本分歧归结为三点。

第一,爱的本源是人的高级生欲而非低级性欲。

高级生欲——人类离开兽界之后,在理性的反射下从心理悟觉中产生的一种以生与死之间的矛盾为绝对背景的生存欲望,并具有潜在性。它和纯动物性的生理冲动——性欲,有根本区别,带有人的标志。它要求人这通过对象所实现的,是与生活世界建立肯定性的生存联系,而非单纯的性联系。生欲比性欲更广大也更深存。

    生欲与对象的关系——终生依存。
    性欲与对象的关系——短时依赖。

第二,爱的对象是异性之美而非异性肉体。

爱是高级生欲与对象之美——完备性生存形象之间的感应关系,而非低级性欲与对象肉体之间的反应关系。

我把美分为四类美象:自然美象、人体美象、人格美象、艺术美象。这都是生欲所照射的肯定性生存形象。

虽然性欲对人体美似乎有一定的投射作用,但那是性欲人性化的结果。性欲不择对象——表明在本质上与性欲相关的对象不是异性之美,而是异性肉体,这与动物完全一样。丧失性功能的人,因无性欲而对异性肉体全无反应,因有生欲而对异性之美仍有强烈感受。这要算生欲对象与性欲对象之间的明显区别。

动物没有美感。动物之美象,对于自身只构成一种自然区别特征和两性区分标志,而不成为能唤起对象身心愉悦并激发其主观情感的存在。虽然在我们看来,整个动物界往往雄性动物更具美象,但对雌性动物来说,这只是一种第二性别特征和第二性别标志。如果雌性被其吸引,那也不是因为它美,仅仅因为它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异性。如果说人类界的性选择服从的是美丑标准,那么动物界的性选择服从的只是强弱标准。这里通行的原则,一是性别吸引及其偶然结合,而非美的吸引和自由选择;二是强者的占有和弱者的依附,而非互爱和依存。两性之间互相吸引的条件,全是性欲需要和遗传需要。对于动物来说,美是不存在的。

第三,爱的感受是美感而非肉感

异性之美引起的是一种心理愉悦,主要不是生理快感。
异性肉体引起的是一种生理快感,主要不是心理愉悦。
美感——与生欲相联系的心理愉悦。
肉感——与性欲相联系的生理快感。

  美感无厌足之时,它以生命为界。一个人丧失了性力但保持着生命力,他就仍然具有对于异性之美的感觉、感受和心理愉悦。

肉感有满足之时,它以性力为界。一个人保持着生命力但丧失了性力,他就已然失去对于异性肉体的感觉、感受和生理快感。

美感是人所特有关于对象完备性特征的心理感受。动物关于异性对象只有肉感而无美感。

总之,爱情绝不是性欲的借口或装饰。爱情乃是人从潜在的生欲出发,以美为对象,以美感为引力,通过意识的相互渗透而发生的人性的两性关系;它不是人从潜在性欲出发,以肉体为对象,以肉感为引力,通过肉体的相互结合而发生的动物性的两性关系。实际生活中常见这种动物性的两性关系,例如因性需要而亲近、因性需要而生美、因性需要而结婚,但那是把爱情作为手段的假爱。这只是人类两性关系的失真和暂时状态,而非本真和永恒状态。观察人类的进化过程,它只是人类离开兽界而尚未最终进入人界的一种过渡状态。爱的真相永远是:因爱慕而伴生性欲,因心理愉悦而加强生理快感,为了爱情而结婚。

俄国科学家曾经发明的一种仪器测出:相爱者在一起时头上会出现一圈辉光,爱情越深,光圈越亮,反之亦然。这可能是双方心理能量的相互激发和谐振,绝非单纯性冲动的反应。爱情是存在的。

陈家坪:“如果为性而性含有死亡的意味,那么为美而性只会带来生存的喜悦”,这仅仅是一个比喻性的理解吗?

周伦佐这不是文学比喻,而是生命体验。

有位朋友根据自己的体验认为:男女之间的性行为意味着人体精华的流失和生命激情的解散,把人拖入头脑空白、浑身无力、满心厌倦、昏昏欲睡的垂死境地,仿佛与死亡有某种联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一书中也持这种观点。这很像某些性无能又缺乏美感动力者的消极体验和片面感受。事实上,由性欲和美感共同引发的性行为,其效应正好相反。凡是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会承认:伴随着强烈美感的性行为,总是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不知满足、回味无穷。我承认男女之间的性体验肯定有多种多样,由于性体验的不可试验特性和不可言说特征,谁也不敢轻言了解所有人的性体验。然而其中两种基本的类型却可以分辨:为性而性与为美而性。二者带来的生理/心理体验势必不同。如果为性而性含有死亡的意味,那么为美而性只会带来生存的喜悦。


陈家坪:“情感进入的真相出人意外:不是爱者进入被爱者心里,而是被爱者进入爱者心里;不是爱者拥有被爱者,而是被爱者拥有爱者。”能谈谈你的这个发现吗?

周伦佐细心体会男女之间的情爱行为,会察觉其中包含着两种“互相进入”的强烈趋态:一种是肉体上的互相进入,一种是情感上的互相进入。

肉体上的进入最为明显,集中体现在男女之间激情燃烧时所发生拥抱、亲吻、做爱三个行为环节中。尽管由于生理构造的差异,这种进入最终只能由男性在做爱环节真正实现,然而女性在三个环节中以融入或化入的方式深深进入男性身体的欲望仍然依稀可见。如果说进入与占有同义,那么这种占有也是相互的。

情感上的进入比较隐蔽,但仍然不难发现。集中体现为互相努力进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深深依恋、时时想念、处处挂念。一个人如果不曾被对方依恋、想念、挂念,他就会发觉自己没有进入对方心中,自己在情感上并没有拥有对方。这种进入尤其构成男女情爱的标志,绝对为色情场所那种用金钱作砝码的肉体进入行为所不具备。平常以为爱上一个人就是拥有对方,纯属错觉。其实爱上一个人反而等于被对方拥有。如果你所爱的人并没有把你同样放在心上,你能感到拥有对方吗?所以情感进入的真相出人意外:不是爱者进入被爱者心里,而是被爱者进入爱者心里;不是爱者拥有被爱者,而是被爱者拥有爱者。男女之间的情感进入与肉体进入相反:女性因为属于被动的一方,所以更能进入男性的内心。是的,女性凭着被男性追求、思念、牵念的被动性而首先拥有男性。当然,男性也会努力让对方爱上而进入对方心里并拥有对方。如果说进入与占有同义,那么这种进入更是相互的。

    由此可见,那种主人对奴仆式的占有关系在男女情爱中并不成立。即使存在所谓占有
——至少也是相互的。


陈家坪:能谈谈爱情、占有,美,权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周伦佐:爱情不是伟人的事业,绝对排斥征服和占有。在这里,不仅夺取、诈取是可恶的,骗取、求取也是可鄙的。爱情不仅不允许强迫,甚至不允许勉强。征服和占有,只是男性在“英雄时代”对女性绝对支配权的表现。它不是爱的真相,更不是爱的永久性杠杆。占有——植根于人的动物性的原始欲念,它虽然被社会的私有制关系和私有权观念所加强,但终究是人类理性、人性和社会进步所要克服的对象。怎么能把爱情的夹壁看作爱情的本源呢?怎么能把两性关系中的又一重非爱的成分当作爱呢?

爱情的要素只能是:

本源:生欲而非权力欲;
对象:美的价值而非物品;
感受:美感而非肉感;
基础:平等互爱而非支配依附;
形式:相互依存而非互相占有。
让我再从美的“占有”假象说起吧。

  美是不能占有的,如同它不能与物品交换一样。

  无论“金屋藏娇”还是“密室藏宝”,被占有者紧张珍藏的其实不是美,而是代表着虚荣满足和金钱价值的可炫耀之物。

心理愉悦即美感不体现占有关系,而是美对于生命的普遍心理效应。那种欣赏珍藏之物时产生的喜悦,并不是来自这些物品的美,而是来自这些物品代表的虚荣满足和金钱价值。

互爱乃是美的相互感应而非互相占有。

美被当作使用价值而成为交换、转让、占有的对象,只是美的异化。而且,就在这种条件下,美实质上也不能占有,因为它对于生命的心理效应仍然是共有的普遍的。
一位美女或一幅名画,能引起所有欣赏者的赞叹与爱慕,它们对于生命的心理效应并不限于自己的丈夫或主人。

占有——这只是一种虚拟的私有权观念的假设。因为美不能被使用、消费。

同样是这位美女和这幅名画,它们可以被自己的丈夫和主人甚至很多人观看、打量、欣赏、品味,在引起人们普遍的心理愉悦之后,自己并没有任何损失,更没有被使用和消费掉。如果发生损耗,那也只能来自时间的无情磨蚀。至于丈夫把美女当作女人来对待,主人把名画当作纸张来使用,那么这个过程中造成的损耗,就已超出审美范畴而属于对美的践踏了。

在权力上美是自有的。
在效应上美是共有的。
美在权力上的自有性,产生人对爱的平等要求。
美在效应上的共有性,发生人对美的普遍追求。
甚至现代法律认可的婚姻所包容的,也不是占有事实,而是依存关系。即使法律被事实所欺骗,也不是它的原则本义,而是爱的被实际歪曲。


陈家坪请你谈谈美的交换与商品交换?

周伦佐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爱也是一种交换——美的价值的互相交换。爱的实现构成个人自我实现的一部分——人身上美的价值的实现。

人身上美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

1、人体美价值;
2、人格美价值。

美的交换与商品交换有四点区别:

1、它不像商品交换那样可以互通有无,必须以美换美。

2、它不像商品交换那样可以存在价差,必须等值交换。

3、它的对象化实现,不像产品那样转化为另一种使用价值,而是转化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关系。

4、它不像商品那样——价值的实现同时就是交换行为和交换关系的结束,而是价值的实现只是交换行为和交换关系的开始——有待恒久的相互依存过程来逐步展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人之美不等于人体美。

人格美——人之美的标志。

追求人格美——人之爱的标志。

人体美=外表美,包括身材、体形、容貌、肤色、举止、声音的完备性特征。
人格美=内在美,包括那些渗透于人的生命从而把人区别于兽的完备性特质:
1、境界,
2、才智,
3、学识,
4、品德,
5、意志,
6、气质。
美的交换不能互通有无,不是说不同形式的美不能交换,而是指美之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与美交换。

陈家坪:“女性首先凭人体之美进入男性眼中,男性首先凭人格之美进入女性心里。”“男性的才智价值往往与年龄成正比,女性的容貌价值往往与年龄成反比。”这些见解很有启示性,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周伦佐实际上,人体美和人格美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美,在男女身上的体现并不平衡。在动物界,上天把外表美的要素——耀眼的色彩、悦耳的声音、醒目的装饰、动人的姿势,普遍体现在雄性身上,雌性往往黯然失色。人类界正相反:外表美普遍体现在女性身上,黯然失色的反倒是男性。所以人类界美的体现上,女性更偏重人体美,男性更偏重人格美。

与此相关的另一种普遍现象是:在美的交换中,男性持才而爱貌,女性持貌而爱才。于是形成两性之间基于美的体现的差异,而在美的追求上进行互补的奇观。这也许是人类自我补偿原则在爱情中的贯彻。源远流长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之说,表明这种现象古已有之并且被视为常态。

女性首先凭人体之美进入男性眼中。

男性首先凭人格之美进入女性心里。

从古到今,不乏兼备人体美和人格美的女性。但在男人价值观和审美观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些女性仍然只能以人体美价值在男性视野中凸显,她所体现的人格美价值往往被视为反常,最多被压缩为“德”而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类信条的框范。

跨入成年门槛以后,时间之轮对于男女之美的打磨作用正相反:

男性的才智价值往往与年龄成正比。
女性的容貌价值往往与年龄成反比。

所以在常规中,往往允许男女年龄的一定差距。

由此可见:

在美的体现上,男性似乎更具人的特色。
在爱的选择上,女性似乎更具人的标志。

     当然,两性之间美的体现和美的追求之双重差异,只是历史性的而非永久性的。

陈家坪你如何看待人的本质与气质?

周伦佐人的气质和本质难以捉摸,有不少模糊而漂浮的哲学和心理学定义,更有许多生动而具体的文学描述。

平常,人们爱说一个人有无气质,但几乎没有关于气质的通俗解释。气质最像是一个人表现于言行举止的整体动态,既呈现着先天的心理特质,更显示着后天的精神修养。当文学家形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眼睛最能透露一个人的气质信息。

关于人的本质,流行话语中有一定说法,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把它解释为:一个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及其特定的价值取向。

我把它们简单归结为:
      
气质——人的自我外化~表现势,即对美、价值和生活的反应式。

本质——人的自我内化~存在势,即对美、价值和生活的反映质。

气质的水平似可称为格调,有明显的雅俗之分。

本质的水平不妨称为境界,有显著的高低之别。


两性之间气质、本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的爱好方向上和人生意向上。两个人如果在爱好方向上完全相异,其情趣显然不可能机投。同样,二者如果在人生意向上完全相反,其内心显然不可能相通。必须相同和相近才能相投和相通。

在气质和本质的选择上:

男性要求女性的,只是同方向而非同水平。

女性要求男性的,不仅同方向而且高水平。

两性之间气质和本质差距如果太大,难免会产生冲突,导致心弦之间的严重不和谐。

比如欣赏格调上:

你感觉凡高的《星月夜》是一种强盛的生命力的呼啸旋卷,并为之热情沸腾,她却认为这幅画的作者和欣赏者全是神经分裂症。

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她如痴如醉,时而感受到双重主题的此起彼伏,时而感觉到音乐形象的翩翩浮现,而你却木然处之不知所云,大败其兴致。

这怎能不是一种可怕的差异!情趣不相投,久而久之必定产生内心的距离,逐渐形成心理障壁。虽然这不是整个生活而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但这个部分恰好是生活情趣之所在。怎么能说因艺术趣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这种审美感受的悬殊无所谓呢?这还只是包含于格调的美感和乐感的差异,如果推而广之,能说无伤根本吗?显而易见,如果气质差异太大,爱情便很难成立。

比如精神境界上:

你认为知识分为工具知识和本质知识,前者只能提高一个人作为社会工具的价值,后者才能提高一个人作为自我主体的价值,你因此而看重后者的获取。她却认为前者很重要,坚持认为社会的发展和存在需要千千万万作为工具的人,提倡你掌握工具知识、甘作社会工具、换取现实利益。

或者她认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必须体现人格与才能的统一,作人与作文的统一;你却认为目的就是一切,可以不择手段。

这两种由本质的巨大差异造成的人生选择上的差距,一旦体现于行动,会在两人之间筑起何等巨大的精神障壁!

陈家坪在你看来,爱的实现跟哪些因素直接相关?

周伦佐和人们普遍看重身外的金钱、地位、门第条件相反,我更看重爱的人本条件。我认为爱的实现取决于男女双方价值的相等、气质的相近、本质的相通、性格的互补。
正是基于这一理解,我才引伸出“真正的爱情,不是肉体的相互占有,而是灵魂的相互依存”这一结论。


陈家坪灵魂是如何在爱情中体现出来?

周伦佐灵魂的相互依存——正是爱情的本义。

它表明:

两性在爱情中的真实关系,不是显现在双方外部的肉体和物质生活条件的相互依赖,而是隐藏在双方内部的情感和精神的相互依存。单纯的肉体和物质生活条件因时空关系而可变,不能成为双方相互依存的最稳定最恒久的形式。情感和精神则不然,它不因肉体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易,能够成为双方相互依存的最稳定最恒久的形式。

为何古今中外,妻子多守贞者而丈夫多乱伦者?因为男性之爱乏人性而重容貌——更偏重肉体依存,当妻子容貌衰微便容易变情;因为女性之爱泛人性而重才智——更偏重灵魂依存,当丈夫遭遇变故仍能守贞。

当然,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肉体和物质生活条件的结合,其依存联系,往往是性需要的结果,一是无选择,二是有条件。但这不是真爱,而是非爱。

灵魂的相互依存给爱者带来一种双方的不可替代性。

道理很清楚: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在寻找与自己相符的那一个。这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要求的寻找。因为单纯的肉体和物质条件无鲜明的人品个性可言,所以双方所寻找的对象只能是无个性的形体所承载的那一个有个性的灵魂,或者说对方的“非我莫属”者。换言之:真正的爱是双方以形体为载体的情感和精神的结合。它是双方在人群中选择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每一方对于对方都是特定的一个而非任何一个。它是两个特异灵魂的复合,特殊心灵的融合,每一方都是对方的“第二个我”。对于心灵深处的生存感觉来说,双方都不可替代,不仅对方活着无人能够替代,就是对方死后也无人能填补其空缺。古往今来的众多丧偶之后终生不娶或不嫁者,不少属于比例。这又叫不可或缺性。

它完全不同于基于肉体相互占有和物质条件相互依赖的两性关系。那样的两性关系不存在双方的不可替代性,只要不顾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和儿女纽结的维系,每一方都可以被人替代。肉欲不择对象,每个肉体在构造和功能上都一样,差异只在强壮与瘦弱、年轻与衰老。物质生活条件的可以替代更是不言而喻,差别仅仅是多与少——货币不就是物质财富无姓氏的一般形式吗?货币可以代替任何形态的物质生活条件。

真正建立起来的广义之爱,同样包含着不可替代性。

正是因爱而坚存于你内心深处的这种你对于爱人、亲人、朋友和人类不可替代的深切感觉,强化着你的责任感、使命感及整个存在感,使你倾向于爱生——不仅把这当作自我保存的利已本能,而且看作维系他人的利他责任,并以此来对抗“死亡意识”严酷无情的威胁。同样,你所感受到的爱人、亲人、朋友和人类对于你的不可替代性,又会加强你与他们所构成的整个生活世界的联系,使你倾向于爱世——不仅情愿为他们创造,甚至不惜为他们献身。

一个人的存在感,正是凭双重的确认而获得强化的。一方面是对象的确认,也就是自己对于爱者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是自我的确认,也就是爱者对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一个人的存在感如果缺少这样的双重确认,必定四顾茫然和无所依傍,难免导致心理/行为的畸形和变态。

消费时代,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由于利已主义泛滥,拜金主义盛行,爱十分贫乏,致使人与生活世界的肯定性联系非常松驰和脆弱。性爱低俗,亲爱淡薄,友爱浅陋,仁爱淹没。这不是事实吗?难怪轻生者多,厌世者众,空虚无聊者更其为甚!

由此引出爱的另一个特点:始终性。

显而易见,爱只要是灵魂的相互依存,只要因此而具有双方的不可替代性,就必然具有始终性这一特点。

所谓始终性,当然是指双方从始至终都相爱,都不变心。

一位朋友认为,只要承认爱的对象是人之美,就不能说爱具有始终性,因为一方之美因疾病、伤残、衰老带来的逆变,必然会影响另一方的相爱。

这里有两个根本的失误:一是他把美只了解为可变的人体美,而忽略了人格美及其稳定性和恒久性;二是他把爱只了解为人体美的相互关系——肉体的相互依赖,而忽略了爱的本义是灵魂的相互依存——人格美的相互关系。他否认爱的始终性的结论,正是由此得出。它当然是错误的。

只要澄清了推论前提的失误,就不能不得出相反的结论:爱具有始终性,人格美或灵魂性就是其根本保证。在真正的爱情中,一方人体美的逆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恶变,不会引起另一方内心的改变。这种实例生活中很多。总不能说这些不因对方人体美逆变和物质生活条件恶变而变心的人,全是同情多于爱情,为了夫妻责任而牺牲爱情,内心不爱而又强装着爱吧?是的,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看到其中有不少实例确实体现了爱的始终性。


陈家坪孤独对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爱能消解孤独?

周伦佐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每一个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体,就其否定性生存感来说,都是“孤独”的。他虽然有两支脚,可以凭力学原理而在地球上站立行走并保持身体的平衡,但他的心理孤独感,却使他必须通过与生活世界建立广义的爱的联系,才能获得生活的重心并维持内心的平衡。性爱便是其中的核心支撑。

正是性爱把两颗孤独的心灵亲近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两颗心灵相互依存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站立。如果用文字符号来形象表示,那就如一个“人”字:两性相互依存而站立,并形成独立而完整的意义。

我常说:“生的尽头笼罩着绝对的空虚——死。”只要想到这一无可回避又无法掩盖的事实,人生最终不就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梦吗?再想到短暂的生之过程中无尽的忧患,这种感触就更深了。是的,世界是一个舞台,人生归根到底是一出悲剧,人人都是悲剧角色。这不正是人生的虚无背景吗?

然而又是什么因素使人还是希望活下去并且希望活得更好呢?难道仅仅是求生本能?难道仅仅是自我完成的意念?是的,这都是。但同时还包括爱。爱在把你同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势必给你带来无穷慰藉。在明显一面,它会给你的心灵增添生的乐趣,使你暂时忘却那尽头的空虚;在隐蔽一面,你可以在它的庇护下去进行自觉的精神创造和不自觉的肉体创造,通过这样两类不同的创造物,超越时空对生命的双重限制,让有限的生命在空间上得以扩展,在时间上得以延续。人通过爱情所实现对于双重自然限制的超越,必将加强人生的存在感,抗拒生命尽头那绝对空虚的威胁。爱情是生活的根据地和心灵的避难所。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自传中谈到过这样的感受:“我追求爱情,首先因为它叫我销魂,爱情令人销魂的魅力使我常常乐意为了几个小时这样的快乐而牺牲生活的一切。我追求爱情,又因为它减轻孤独——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看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感到的可怕的孤独。我追求爱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了圣哲和诗人曾经想象过的天堂。”

这段话既赞叹了爱情在世俗范围的“销魂魅力”,又提示了爱情在超世俗范畴“减轻孤独”和“看到天堂”的非凡意义。

在世代不绝的生命延续中,人类以理性和爱情为基石,把一幢幢生的建筑立体地矗
立于地球之上,努力扩大着生存的领域,填塞着绝对的空虚。
是的,没有爱情的生活绝对是残酷的生活。


陈家坪如何理解“在爱情关系中,对象往往是你自身价值的确证”?

周伦佐法国哲学家萨特在七十岁时随口说过一句大实话:“爱是我与其他人之间的真正关系”。是的,爱情是人世间最纯粹的相互关系,爱情具有最严格的相互性。爱的证实离不开对象的确认,爱的实现是一方表现和对方确认的统一。只有表现而无确认不是实现。表现得多而确认得少不是全面实现。

我曾对朋友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便选择什么样的对象。”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只要不是因自身不成熟而一时失误的结果,一般说来,你是什么你便选择什么,你选择什么你便是什么。或者说你最终选择的也就是你配得到的。有句外国谚语说:“你要我说出你是什么吗?请告诉我你的朋友是谁。”是的,在爱情关系中,对象往往是你自身价值的确证!记得有位西方作家说过:一个人对爱情的选择方式和死亡的选择方式,最能表明他的性格。这很精辟。

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一点也不相配的婚姻。人们常常为之不平,有时甚至会为“不相配”双方的和谐相处而纳闷不解。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奇怪。除了少数属于外部强加或自我失误的结果,其中多数是相配的——至少双方所意识到的自我价值是相当的。

美的价值的普遍性要求和气质、本质、性格的特殊性要求,形成爱的选择的定向性,使爱成为个人自我实现——把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形式。寻找爱便是寻找自身特异价值的相应交换对象,爱的实现便是自身价值的被承认和再现——对象化。

你别为一个俊女子嫁给一个丑男人并和睦相处而惊讶。被这女子看重并愿意与之交换的,难道不可能是这男子的才能或者其他价值吗?你别为一个帅小伙找一个丑姑娘并乐趣盎然而疑惑。被这小伙看重并愿意与之交换的,难道不可能是这姑娘的能干贤慧吗?他们互相感觉到的价值是相等的。

当然,实际生活中多数婚姻关系所交换的价值不完全是美的价值,不少婚姻中实用价值的比重往往更大。不过这种现象照样能说明“对象化=自我价值的再现”这一命题。尽管现实生活中,美的价值和实用价值经常被混同。


陈家坪为什么说“真正的爱是富于创造性”的?

周伦佐真正的爱是富于创造性的。就是说,只要爱是两颗特异灵魂的相互依存,只要爱包含着特定双方的不可替代性,只要爱的实现是自我价值的对象化,它就不会只是一种机械性的相互关系,它就不会只是一个消极的自我消耗过程。不,爱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通过爱的反馈不断地相互吸取着力量,既消耗着,更创造着。

爱不是两个人的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由两个人的力量整合成的一个新的具有更大势能和动能的生存系统。爱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对象化,不是双方价值的完成和消耗,而是共同价值的再创造。

爱情创造着爱者双方,使双方从容貌到心灵都变得更加美好。

爱情为爱者创造着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使双方的生活变得更有希望。

爱的这种创造性不难理解:

1、美的价值的相互照耀和互补,气质、本质的相互感染和影响,提升着双方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境界,进而通过内心充实、心理平衡、情绪欢快和意气风发等转化形式,使双方的身心变得健康、活跃、美好。

2、共同加大着的美的价值和共同加强着的生存希望,对共同获得的生活世界的照耀,将使个人狭隘、暗淡、空虚的生活变为广阔、明亮、充实的生活。

不具有这种创造性的婚姻关系不是完全的爱情关系。

有位作家说,爱情能给人以智慧、力量和勇气。很正确。因为真正的爱是意识的相互渗透,你中有个我,我中有个你,一个人同时就是两个人——拥有两个人的一切。合二为一——爱情把人变得强大,推恩及爱——爱情把人变得善良,相互提升——爱情把人变得美好。

实际生活中有不少这种例子:

一个憔悴多病的女子,在和一个男子相爱并结婚后,逐渐变得青春焕发、花色绽放。一个只有愿望而缺勤奋的男子,在和一女子相爱并结婚后,渐渐变得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一个脾气暴躁的男子和一个女子相爱后,慢慢变得性情温和、宽容大度。

这都是爱的创造性的不同体现。

所以我说:“谁使你美好,谁就是你的爱人!”
当然更有许多相反的例子。这些例子所表明的正好是相反的原因:乏爱、误爱或非爱。

陈家坪爱者如何懂得爱?

周伦佐我常说获得爱不容易,懂得爱更不容易。

人和兽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前者具有自觉性,而后者只有自欲性。真正的爱区别于自欲性世俗婚姻关系的根本标志,是它的自觉性。所谓懂得爱,就是通过理解爱的内涵而确立爱的理想,建立起爱的自觉性。马克思在比较人的建筑劳动与蜜蜂的建筑劳动的区别时,指出人的特征是事先头脑中有个构图,他还认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这同样适用于爱情领域。

求偶欲望人人皆有,爱的理想则不然。它是对爱的要素的感知,对爱的内涵的理解,对爱的主观存在模式的建立。这便是爱的自我发现。它又因人的本质和境界、气质和格调以及自我发现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爱的理想,只是那些能够经受和消化苦难,使精神自我随同苦难的烈焰一道升高,并从升起的高度看见被瞬间光芒所照亮方向的人,能够拥有的境界。在这里,对异性不像一般少男少女那样服从于新鲜刺激但又朦胧浮动的感觉;也不像一般成年男女那样服从于清晰凝固但又陈旧重复的需要。在这里,爱不像前者那样表现为无结果的选择,也不像后者那样表现为无选择的结果,而是美感代替性感,生存要求代替依赖需要,不可屈服性代替无可奈何性。真正的爱情只属于真正懂得爱的人。

有朋友认为行动在先,爱情往往是情感的不自觉要求和本能行为,不能苛求先懂得后获取,人世间的男男女女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然而这只是未经升华的情感要求和情感行为,这只是未曾人化的两性关系。在严格意义上,它还缺少爱情的人化特征,它还不是人化的爱情事件。真正懂得爱是真正获得爱的前提。世界上有无花之果也有无果之花,但花朵依然美丽。如果承认体验就是一切,如果承认爱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取而是献出,那么就可以认为爱的自身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表现。

陈家坪为什么说“爱情相信直感选择”?

周伦佐有了爱的主观意象之后,爱的实现便是心中的主观意象与身外的客观形象的复合,或者说内在目的在外部对象身上的再现——对象化。其桥梁为直感选择。直感选择又称爱情直觉。它不只是关于对象外表特征的直接感觉,而且包括关于对象内在特征的直接洞悉。爱情直觉尤其为懂得爱情者所有。直感选择不同于一般少男少女那种只限于外表形象的浅层愉悦,而是与外表形象所体现内在形象的深层交融。它是爱的最真选择方式。

这是因为:

第一,它的对象是人,是绝无任何人为规定性和装饰性的人本身。排除了爱以外任何
实用考虑对选择的侵犯,全然区别于那种查户口、比条件的世俗方式,保持着选择的纯洁性。

第二,它注重表现于人的外在动态的人的内在特质,选择着自己心中的“那一个”而
非任何一个,体现了选择的特定性。

    第三,直感选择看重第一眼印象在内心引起的激动,但同时更看重对方的感应。或者
说,直感选择就是对双方内在感应性的直接判断。人不可能去爱一个对自己毫无感应的对象,直感选择拒绝单方面的反应。爱情直觉提示爱情追求者:灵魂的瞬间交融和深入感应是双方面的,单方面不能成立。这就保证了选择的相互性。

直感选择之所以可能,只因为人的形体表现着人的内在精神又尤其是气质。人体的动态呈现着人的整体质感,使人成为可以直接把握的对象。

实际生活中,“有缘千里来相会”,“一见钟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直感选择现象。

当然,直感选择并非绝对保险。在现实中,它不仅可能发生各种偏差,还有可能产生严重错误。但这不是它自身性质造成的,而是其他现实原因所导致。

爱情的成立,直感选择只是第一步,此外还需其他环节的配合。

首先要抓住机遇,爱情才能主动建立:

这就是说,双方有了内在的感应后,还需及时抓住机遇,主动建立互相之间的关系,爱情才能成立。

建立与取得双方的公开确认是同义词,绝不限于双方暗中的默契。由于种种人为限制——例如“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社会限制、“自尊”和“羞怯”之类自我限制……,两性之间总是横亘着某种心理障碍。不去主动建立,双方即使有某种内心联系,这种心理障碍仍将继续存在并防碍双方的进一步互动。感情需要反馈才能激发,爱情要有反馈才能加深。目光的交流和内心的感应毕竟是一种微弱而稚嫩的联系,经受不住时间的拖延和空间的变迁。只有主动建立,才能使其得到巩固和发展。建立,体现为通过一系列行为和事件所实现双方关系的确立。它是共同的感情大厦和生活大厦的建造。

爱情不仅是双方面的,而且是主动建立起来的。单相思不是爱情,更不是建立了的爱情,而只是贱人空想的爱情。两个人默默相爱一辈子而未曾建立的爱情也有,但那只是一种遗憾的爱情。建立,同样存在于广义之爱中友爱和仁爱两个层次。亲爱则是自然建立的。

在建立过程中,由于性别特征,女性即使内心主动,行为也比较被动。这就要求男性要有行为上的主动性。如果遇到女方犹豫不前,你完全应该说:

还迟疑什么?

如果你面前有条河,
我伸出的手臂便是桥梁!

主动建立是实现爱情的重要步骤。它需要勇气而非怯懦。眼睁睁看着千载难逢的机会一闪即逝而抱憾终生之事还少吗?伟大的丹麦作家安徒生曾因错过了旅途驿车上的一次宝贵机遇而在弥留之际后悔不已。让我们成为理想主义而又强有力的爱者,怯懦不属于爱情。


陈家坪如何强化爱情?

周伦佐爱情建立起来后,要自觉强化才能永远保持感召力。
建立起爱的大夏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爱情是一个与爱者生命相始终的长期过程,它除了要求爱者互相观照和相互创造外,还要求爱者共同维护和共同强化。
强化——加强双方的联系和深化彼此的依存。


有四点内容:

第一是使生活永远充满希望。爱情是漫长的,漫长的爱情不能没有希望的照耀。缺少希望的爱情难免会贫乏、苍白和暗淡。希望来自爱者双方对人生崇高目的追求和实践。这就要求双方进行不懈的精神创造,并基于性别原则各司其职和互相补充,让爱在共同的追求中延伸,又在共同的实践中闪光。爱情可以是无享乐的奋斗,却不能是无奋斗的享乐。

    第二是使心灵永远保持高尚。实际生活十分严酷,包围并射击着爱情的每时每刻,并从各个方面考验着爱者的情操。这就要求爱者不断提升个人情操,正确处理现实疑难。爱情在本质上是利他的。爱情,不能只考虑自己,尤其要关心对方。爱情,不只是获取,尤其是献出。在实际生活问题上,爱者要有利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不食而食之,不衣而衣之,先其忧而忧,后其乐而乐。生活中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特别需要爱他,具有利他倾向,要求献出甚于要求获取,我称为X型;一种特别需要他爱,具有利已倾向,要求获取甚于要求献出,我称为Y型。两种类型虽然倾向相反,但都属于非全型。全型应该是二者所统一的XY型。爱情中的心理感受具有双边互动要求:长期单方面献出或者献出多而获得少,难免会引起心理失衡,影响一方继续无条件献出。然而落实到生活细部,爱情至少可以是无获取的献出,却不能是无献出的获取。这是因为人非冷血动物,一方的献出不可能不带来对方更大的献出。爱会因爱者的高尚而更加高尚。

第三是使感情永远保持新鲜。爱情的漫长性,使爱情既不可避免又十分忌讳单调、陈旧、重复。这是一个矛盾,也是双方产生内心厌倦感的根源。爱情需要新鲜感。这就要求爱者不局限于既有的内心层次而开拓更深的层次,不局限于既得的内心世界而展现更广的世界。只有这样,双方感情的展开才可能流动而不重复,新鲜而不单调。必须使情感有所更新,爱情才可能保有丰富性,才可能具有永久的吸引力,才可能不成为生物需要、习惯联系和儿女纽结的虚假外壳。

第四是使性格永远保持和谐。在古希腊戏剧中,性格冲突被看作悲剧的根源。虽然有点失之夸大,不过在爱情关系中仍有一定道理。爱的直感选择包括着性格互补,但建立后因性格冲突而导致爱情关系不和谐之事依然不乏其例。这就要求爱者自觉进行性格修饰,互趋适应。两个人的相爱和结合,对于人生最终只有一次。要懂得相互尊重和互相爱惜。爱情关系中的粗暴专横不是男子汉气派而是不懂得爱。同样,为无聊之事而互比高下、互争输赢,也不是强大而是可怜。批评对方的不是,也应像爱护对方那样:不仅为了表现自己,尤其为了关心他人。要学会宽容和忍让。宽容是强大的表现,忍让是宽容的结果。爱而互相折磨那是愚蠢。爱而以强凌弱那是无知。平等、尊重、信任、体谅是和谐的基础。平等不是享受平分、劳务共担,而是人格平等、地位平等、权利平等。在性格问题上,有人认为结婚才意味着了解,冲突不可避免。除了世俗婚姻之外,这其实不然。爱者完全可能通过自觉修饰来保持性格和谐。

只要做到这四点,爱就可以得到强化而永远保持其感召力。

陈家坪你是怎么解释“人生真正的爱情只有一次”的?

周伦佐我认为:人生真正的爱只有一次。

你可能要问:有的人为何有过几次?

我答:那是把一次分成几次的结果。

你好象默然了,似在思索。

我说的一次,是指人生不可多得的纯情状态——感情的极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新鲜性而非重复性,二是全面性而非片面性。它产生纯爱。

纯爱也有两个特点:非生物性和无条件性。它是灵与肉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恋与事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或者说是四种统一的总合。它首先作为主观要求而存在,然后因为客观对象而实现。

纯情和纯爱是真正人的爱情。它超越两性关系中动物性的低级欲求和异化性的庸俗需要,是人性升华的产物。这种爱情,人一生当然只可能有一次,很多人甚至连一次也没有。

纯情不完全取决于年龄,又因不同的年龄段而呈现不同的色调。它主要取决于情感的成熟和升华——人性化程度。

当它与对象全面复合,便作为一次来完成。
当它与对象片面复合,就分做几次来表现。

它可能一次性地表现于一个非全面的对象。那是因为爱眼的移情性和夸张性,而把对象理想化的结果。

它可能多次性地表现于几个片面性的对象。那是因为情感的成熟和升华具有分段性,以及现实中美的对象存在分裂性。

如何判断几次是一次的分别表现呢?有一个标准:非重复性。体现于不同对象的纯爱是不会重复的,重复的只是爱的一般要求和那些本来就不属于爱情的万变不离其宗的生物成分。反之,重复即是欺骗。例如:我在一次死去活来而最终不成的爱情事件一年之后,与另一位姑娘正经恋爱。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给她写的信说的话,基本上是我给前一位写过说过的,我内心并没有对她产生任何新鲜的情感,顿时羞愧难言。这便是重复,情感上的自欺欺人!

纯爱的实现,当然是纯情之间的全面交触。由此产生的欢乐,才是真正爱的欢乐。纯情与俗情之间逆性交流产生的痛苦,无疑是灾难性的痛苦。现实中,纯情的拥有者注定不幸。他可能喜欢不少人,但很难爱上一个人。他难以得到同等性质和份量的感情对应。即使因某种原因而建立了,他也总是付出多而获得少——不是对象不愿献出,而是对象无从给与。富有而孤独往往是其结局。不过他的悲剧乃是他的光荣和人世间的耻辱。因为他毕竟在人性进化的道路上先走了一步。

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初恋就是人生唯一的一次爱情,因为它总是叫人终生难忘。

我认为人的第一次爱情与唯一的一次不是一回事。初恋感情单纯、纯洁,充满美丽的幻想,无肉欲因素和人为成分的侵蚀,这是事实。然而幼稚、肤浅和狭隘,同样是它的缺陷。而且,它虽然纯洁,却未必是感情达到最真最深的极致状态。情感的极致状态,一是基于情感的成熟,二是来自情感的升华即人性化。这又需要一定的年龄、体验和理性照明。由此产生的爱,才可能是人生唯一的一次。

需要强调的是:成熟虽然是纯情的自然条件,但不是根本条件。根本条件是成熟的升华。如果成熟而不升华,那么成熟就将意味着腐烂。人们之所以看重初恋,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人们对于腐烂的恐惧。

陈家坪爱情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一般跟哪些因素有关?

周伦佐爱的现实十分严酷。这当然不是上帝有意惩罚的必然,而是爱的客观限制和主观限制的结果。

1、美的普遍分裂:

①人格美与人体美普遍分裂;
②人格美要素普遍分裂;
③人体美要素普遍分裂。

美,很难统一于一人之身,更不要说统一在众人身上。人类的补偿原则和补偿努力,并不能改变这一现状。美分散于众。

由此产生出第一个悖论:你作为选择者而追求完美,你作为被选择者又并不完美。
理想的爱不能成立。能够成立的,最多是个人身上那部分美的价值的等价交换。

2、空间隔离:

固定型的社会结构和有限性的生活界面造成个人生活结构及其职业性质、居住地点,交往范围的固定性、局限性,从空间上把人分割和限制于特定的活动区域,使个人的机遇被锁定,选择被限定,一生被注定。

你希望寻找一个价值、气质、本质、性格与自己相当的对象,多年期盼也难以实现。其结果如英国作家哈代所说:呼唤者与被呼唤者不能相互呼应。

3、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自我隔离,这是封闭型心理结构的普遍特征。当你有可能走出固定生活范围,在大街小苍、公共场所、旅游途中偶然遇到可能的选择对象时,这种心理障碍也会令你举步不前而错过机会,最后只好回到自己的天地中接受命定的安排。

4、自我分裂:

人意识到和没意识到的欲望、需要、追求,是一种分裂性的构成,分裂着的每一种冲动都同样真实而强烈,足以支配人的心理和行为。落实在爱情关系中,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人性与兽性的分裂,二是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分裂,三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分裂。

人性与兽性的分裂,是人身上最显著的事实。这从爱者之间灵与肉的纠葛和情与性的交织中可以看出,比如男女之间在夫妻生活中的肉欲本能和性欲倾向。
   
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分裂比较抽象,但从人们关于爱情对象美感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分别考量中,仍能清楚辨识。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分裂,主要体现在人们选择爱情对象时,个人标准与社会标准的重叠和倾斜上。

根源于潜在动物性的低级肉欲,适应于现实必需的物质需求,追逐于时尚潮流“以政治取人”、“以文凭取人”、“以金钱取人”的庸俗风气,必定给爱的选择带来污染、歪曲。正是这种从个人的人性不足、理性不足和社会的物质贫乏、文化缺陷中生发出的自我分裂,往往把人们一时获得的爱情蜕变为肉体关系、利害关系、虚荣关系。通常情况下,爱情只能县花一现,一旦建立了家庭,伴随着双方的性成熟和实际考虑增多这一双重过程,它便不能不被肉欲、利欲、名欲所放逐。所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显然指这种特定过程的特定后果。当我认为“婚姻是把人从理想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的主要环节”,指的也是这一过程。自我如此受制约,情感如此受影响,爱,很难在现实中立足。

5、时间隔离:

爱者之间允许年龄上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又有一定的限度。爱情关系对于互相年龄近乎自然的生理/心理要求,一方面形成爱的选择的天然前提之一,另一方面又构成爱的选择的时间隔离。

谁说两颗特异灵魂的相通只存在于同代人之中,而不存在于异代人之间呢?事实上,有的人的另一半,完全可能在他之前或之后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体现于成千上万不同个体之间的人性进化差异,更使这种可能性的概率大为增加。文学作品中有一位少女深深爱上一个素不相识并且早已死去的男子的故事。实际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恋爱,中国画家徐悲鸿与廖静文的爱情。时间隔离虽然比较少见,但未必不会发生。虽然也有个别爱者敢于打破这种隔离,而且这种打破绝不同于那种因对权势、荣耀、享乐的追求而来的反常勇气,但同时不能不隐含着一种对年龄天然失调的遗憾。

6、异步生成:

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并不同步,表现为一个人的性欲、情感、理智三者,不是同步性的生长和成熟,而是异步性的生长和成熟。通常所说人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智理年龄的不同步,就说指一个人性、情、理三方面成熟过程的差异性。这就使得个人包含于爱的各种需要和感觉之成熟具有异步性。人身上提前成熟的某种需要和感觉,往往具有支配并压倒其他一切之势,决定着爱的要求和选择在一定时期的性质和方向。有时,它会代替生命中全部爱的需要和感觉,使片面满足成为全面满足的假象。当滞后的其它需要和感觉因逐步成熟而惊醒之时,一切已成定局,一切早已成了不可更改的既成事实。
这种异步生成的例子很多,具有普遍性。比如:人的成长呈上升性:少年→青年→壮年。在此过程中,男性对女性形体的审美敏感却呈下移性:面部→胸部→臀部。再如:伴随年龄和经历的增进,人对异性的审美要求往往具有从外到内和由浅入深的递进倾向:面容→体态→性格→气质→本质。

需要指出的是,异步生成还具有时代性特征。比如中国:七十年代以前的青年,往往心理年龄早熟,而生理年龄晚熟。八十年代以后的青年,往往生理年龄早熟,而心理年龄晚熟。这种时代性差别,肯定会给普遍的爱情和婚姻打上早熟方面的明显印记。
真正的爱,要求爱的需要和感觉全面成熟,并与同等对象产生全面感应。然而,人不可能等到性、情、理全面成熟才开始两性交往。这又是一个悖论!现实中的爱,不能不具有片面性。

7、自我模糊:

人的理性天生具有外向性,致使人对自我的认知总是落后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这就造成了人的自我模糊性。在爱情中的表现比较明显:

第一、人对自身关于异性的各种需要和感觉,不能区别其人性和兽性的不同性质,不了解其具体的指向,不能在主观上理解和掌握,无法做到自我清晰。于是导致两种倾向:一是无自知之明,并以为“表现即真实,真实即美”;二是无自制之力,并以为“表现即实现,实现即目的”。

第二、人对自身表现于对象的不同感情,不能区别深浅真伪,凡美的对象就动情,
动情就以为是爱,还以“多情”、“情种”自诩。实际上,人对异性所动之情是有区别的,至少可分为四种程度,而且各自都有主要规定:

感兴趣——纯感觉反应;
有好感——有理智加入;
喜欢——纯情感反应;
爱恋——有意识渗透。

这四种程度,凡后者都包含了前者,但前者不等于后者。它们可能分别表现于不同的对象,也可能逐渐表现于同一个对象。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往往不能区别而把它们混为一谈:一感兴趣就认为是有好感,一有好感就认为是喜欢,一喜欢就认为是爱恋。其结果,不仅使双方不自觉地自欺欺人,而且使不少人背上了“轻佻”、“乱爱”的恶名。
这种自我模糊,又因美的分裂性和自我的异步生成性而加强。高挑的身材,优雅的举止,白皙的肤色,俊秀的五官,超凡的才华,卓越的智慧,杰出的能力,潇洒的风度,细腻的感情,高尚的情操……,不都是爱的种种需要和感觉所对应的美的要素吗?但它们很难统一于同一个对象,而人的需要和感觉又总是片面着,再加上自我模糊,人便不能不把美的一面当作全面,把自己感情的一种程度看作最高程度。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之说虽然失之片面,但在美普遍分裂的时代,在理性之光的外向性使人的自我认知难以深入内心世界的时候,人的爱眼不能不具有这种片面性。

8•社会异化:

包括美的异化和爱的异化,集中发生在个人身上那一层“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关系中。特指社会生活中支配性的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经济力量,无形中使美和爱脱离、偏离、甚至背离本来含义,并使美和爱与人性真义相差、相异、甚至相反。这些异化,更多偏向女性。

主要包括:

风俗异化:比如越瘦越美,或越肥越美;以穿鼻、破耳、拉长颈项为美;部落酋长对所有新娘初夜权的占有。美不复为美,爱不复为爱。

宗教异化:比如将女性的美貌视为魔鬼的诱惑,严格实行蒙面、束胸、裹足。中华民族气质逐渐走向衰落过程中,准宗教形态儒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包括那些“笑不露齿”、“行不露足”和“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戒律,共同扮演了残害女性美和人性爱的可恶角色。美被蒙蔽甚至摧残,爱也沦落为纯粹的传宗接代关系。

政治异化:与政策指向、价值导向和社会心态的倾斜密切关联,将一定时期提倡的个人行为树为社会美德典范而让人们学习,导致真正人格美和人性爱的遮蔽、歪曲、甚至消亡。比如中国半个世纪来的各种畸形现象:“政治第一”、“文凭第一”、“金钱第一”。最恶劣的当数“政治第一”。它将愚昧、迷信、无个性、无人品、无思想、无情感的个人,甚至将传统道德所不齿的告密和整人害人的小人行径,树立为“大公无私”、“品德优秀”、“情操高尚”的人生典型。于是美被颠倒,爱被毒化。

金钱异化:财富成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和最高理想,金钱变成美的明灯和爱的轴心,穷者盼富,富者盼更富,钱眼窥见的世界灯红酒绿。人体美变成赤裸裸的交换价值,人格美变成一文不值的铺路碎石。美——锈迹斑斑,爱——伤痕累累。

个人单独看时是独立的主体。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又很弱小。他不仅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甚至很难在众口一词的社会舆论面前进行正确选择。他经常被主流价值观念裹挟而丧失真实的自我。美和爱,不能不异化。

9•主体破裂:

文学、哲学和宗教都认为:人是灵魂和肉体的二元单位。在人的心理/行为系统中,灵魂和肉体——谁是真正的主宰?只要承认人是地球上唯一拥有精神的造物,这个主宰肯定就是隐蔽的灵魂——尽管本能性的欲望、需要、冲动要由肉体提供。关于灵魂,人类从古至今有着太多的猜测、探寻、形容,其实它就是人们头脑中的那个“精神自我”。“自我”说小也很小,它仅仅是个人头脑中那一点关于本身的自明意识;“自我”说大又很大,它能够通过感知和理解而装下整个世界。人一生的行为——大至建立世界观,小到决定一件具体事情,都是由“自我”作主完成。它虽然隐蔽而无形,却构成我们生命独一无二的精神主体。

然而这个主体又有破裂的时候,主要表现为不能完整而连贯地认知变化着的世界和人生,导致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变异,使一个人充满内在的自我否定和外在的反复无常。我称这种状况为主体破裂。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共时态破裂——面对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潮流冲击和时髦诱惑,精神主体一时丧失鉴别和选择的能力,当现实中的各种现象披着合理的外衣,主体更容易陷入认知迷惑与选择错乱。对于爱情也是这样:如果自己的爱者仍然坚持不变的生活态度,便会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如意。精神主体因为丧失多面性整合功能而不能不破裂为共时态碎片。

二是历时态破裂——面对社会生活的大幅度变化和个人生活的高强度变故,精神主体在调整适应姿势时不能坚持一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现在的认知与过去的认知之间发生断裂。主体的断裂性变化,会使一个人忽然间变得面目全非。如果这时自己的爱者没有发生同样改变,势必出现双方面对如同陌生人的局面,往日的熟悉和理解荡然无存。精神主体因为丧失连续性整合功能而不能不破裂为历时态片段。

看起来,主体破裂与“自我分裂”、“异步生成”、“自我模糊”比较相似,其实中间有显著区别。如果说后三者表现为无意识状态,那么它就表现为有意识状态。
看起来,主体破裂与“社会异化”比较相似,其实二者的区别很明显。如果说社会异化表现为随大流的不自觉行为,那么主体破裂就表现为应激性的自觉选择。
发生主体破裂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个人性的:精神主体不稳定、不成熟、不强大、不定型,使人对生活和爱情的认知,经常处于调整变化的不确定状态。

二是社会性的:社会运动携带大面积的非人性化杂质,使本能欲望强于思想欲望、肉体原则高于灵魂原则、利益力量大于理性力量,导致价值破碎、道德沉沦、理想熄灭,精神主体的认知和选择失去外部照明和依傍。这种现象,尤其在媒体资讯支配个人感觉的后工业社会表现突出。

三是时代性的:主要发生在一个国家人文大转变时代承前启后的一代人身上。比如:辛亥时代所开启中华民族从传统群体主义向现代个体主义的大转变,到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身上基本完成。这一代人被我称为最后的理想主义者和最初的现实主义者——身上同时重叠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要求。当他们服从理想要求来选择生活,内心的现实要求早迟会发出抗议;当他们服从现实要求来选择生活,内心的理想要求早迟又会产生不满。他们的内心因此永远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当调解矛盾冲突的行为表现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就可能呈现出近似于主体历时态破裂的不同人生形象。
对于正在成立甚至已经成立的爱情,这不能不是十分严峻的威胁。

10•沟通障碍:

在现代爱情中,沟通和理解几乎成了建立的桥梁和巩固的纽带。然而人与人——包括爱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容易。障碍出现在两个方面:认知差异和感受差异。

认知差异包含在个人的本质境界和气质格调中,集中体现为个人所形成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情操修养。排除家庭出身、人生经历、知识谱系不说,仅仅个人之间价值取向和情操修养的差异,就可能使爱者双方难以互相沟通和理解。两个人纵使其他方面都非常吻合,这个障碍也会使他们逐渐疏远甚至视若路人。

感受差异是指个人对外部刺激作出行为反应的不同“心理组织”状态,它虽然要受个人的本质和气质影响,但尤其取决于个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模式——性格。显然,人的性格不同,对外部刺激的心理组织和行为反应自然不同。以为同样的事情会引起同样的内心感受,纯属幻想。于是在爱者之间,感同身受或同喜同悲绝不可能。问题还在于,爱者之间为了和睦相处,在性格组合中本能地要求相反相成;然而相反的性格又会使双方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感受完全相反。这就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埋伏下了一种可能性:原以为价值取向和情操修养完全相同的一对情侣,建立爱情后逐渐发觉并不能相互沟通,甚至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反应也完全不同。这又是一个悖论:性格相同才能感受一致,但又会带来性格冲突;性格相反才能和睦相处,但又会造成感受悬殊。真是难解的矛盾。

只要破除人心完全相同和语言具有敞亮作用的迷信,看到人世间个体的千差万别,我们就能领会到存在主义哲学“人心即孤岛”这一警句的真义。是的,一个人对别人的理解其实是对自己的认识。当他认为别人在想什么和怎么想,当他认为完全清楚别人喜怒哀乐的原因和性质之时,他其实是在用自己的体会来揣度别人的感受。如果对方的性格与自己截然相反,他的所谓理解便不能不是一厢情愿的猜测,别人的真实内心极可能与自己的主观猜测完全相反。这种沟通障碍势必阻挡爱者进入对方内心世界,使得许多爱情关系建立之后又逐渐解体。         
     
陈家坪:你怎么理解人的“青春期”?它对爱意味着什么?
周伦佐:爱的主观限制和客观限制直接产生出爱的又一种矛盾现象:条件和时机不成比例。

一般说来,爱的时机或者说爱的最佳年龄,是一个人的青春期。这是人生最多理想追求而最少现实考虑的时期,这是人生精神最富于想象力和心理最富于感受性的时期,这是人生热情最强盛、感情最新鲜的时期,这是人生希望满园、心花怒放的时期,从而这也是爱情的最佳时机。可是,爱情又需要主观条件——人自身爱的意识的全面生成和高度清晰,而这又在青春期不可能同时兼备。这就引出又一个爱的悖论:人在爱的最佳客观时机不可能具有最佳主观条件,人有了爱的最佳主观条件又失去了最佳客观时机。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发现:青春年代,每个人又尤其女性的形体,都有一个线条、色泽、洁度、弹性、敏感性的最好时刻。这个绝美的时刻,对于不同的个体维持时间不等,最短的只有几天,最长的可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它一纵即逝,一去不返。我称之为人体的青春开放期。很明显,这是爱的最佳客观时期中的最佳客观时段。然而,谁能及时发觉和抓住这个美妙时段并让爱情之花随之开放呢?更主要的是,谁又能保证发生于此刻的爱情,不是新来乍到、盲目幼稚的举动呢?是的,其结果往往是爱情的第一次失误和终生的悔恨。这原本不可避免。

陈家坪请谈谈爱与误会的关系?

周伦佐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如此之大,这是爱的追求者不会不注意到的事实。如果他们仍要执求不息,必然产生两种虚构情景:

一是将残缺的现实理想化,把眼里的灵光当作现实的反光。当两线陌生的目光恍然相交并淡淡纠缠,当两颗相异的心灵偶然相遇并浅浅接触,便以为找到了心目中的那一个。
二是将美好的理想现实化,让理想中的意象去适应现实中的对象。一旦发觉两个人之间具有某方面的相近,便认为实现了自己憧憬的爱情。

孰不知这两种虚构情景中有多少误会呵!

是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空间,要么直立着孤独,要么横躺着误会。

只有一点与那些眼睁睁的不幸者不同:这些误会曾经是真实的。

误会乃是爱的追求者的普遍结局。

庸人们任何方式的结合都无误会可言。

误会的真实原因,是爱的主观限制对应于爱的客观限制所产生的错觉。

错觉——爱眼认错对象的结果。它有时来自爱眼因过于渴求而产生的失误,有时来自爱眼因过度匆忙而产生的疏忽,有时来自爱眼因寻觅太久和过份疲乏而产生的幻觉。
现代社会,爱的错觉不可避免。

误会是爱情十分深刻的现实悲剧。对于有的人,它甚至可能是一幕终生的哑剧。
在这种结合中,爱情往往靠意识中的自欺欺人、夫妻生活中的性联系、家庭生活中的习惯联系和儿女纽结,来勉强维持。

俄国作家契可夫曾认为:“习惯可以代替幸福”。但只是对于动物性配偶关系才是至理名言,对于人性化的爱情关系则不然。幸福的本义是希望的实现,而希望又是从内心需要及其现实刺激中生长起来的。因此,当异步生成中的某种蛰伏或幼小状态的需要和感觉一旦苏醒或成熟之时,当模糊的自我一旦从需要与对象的冲突中发觉某种希望未能实现之时,真相就将暴露。于是,误会逐渐公开,双方会惊讶于当初的错觉而面面相觑地发现:“原来我需要的你没有,你具有的我不需要!”如果此时,偶然在某个异性身上发现自己所需要而原来对象又缺少的某种亮点,误会之感将会更深。

能指责对方“心的变异”或“爱的死灭”吗?

其实变异了的只是过去的认知,死灭了的也仅仅是以往某种虚构的联系,而各自心目中爱的意象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第一次显得明晰了。

这时,双方要么明智地解除,要么基于责任而沉重地维持现状。反之,便会发生偷偷摸摸地在对方之外去寻找补充的行为——为这幕悲剧增加一段富于闹剧效果的“偷情”插曲。

不忠的丈夫和不贞的妻子一样多。

一身二任或一心二用,乃是对误会之爱的恶性报复。

随着爱意识的增长,意识到误会并以“偷情”作为补充的现象将增多,而爱的误会及其产生的不幸却不见得会减少。在理想与现实存在如此距离的时代,这将不可避免。
也许,只有甘愿忍受孤独的人能够避免这种误会,但孤独也是一种不幸。我曾说:“孤独地活着,比在战场上死去需要更大的勇气!”这是实话。谁能具有这样的勇气?何况人生一世何其难得,有什么必要如此亏生!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极个别抱定“不实现即独身”信念的绝对理想主义者,但他们又何尝不是爱的殉难人?

有朋友问我:生活在流动型社会又属于开放型心理的西方人中间,爱的误会为何依然那么多?夫妻离婚率为何依然那样高?

我回答:西方人因为职业和居地的可变性而使爱的选择范围更加广阔,然而客观方面,他们仍然要受到美的普遍分裂、社会异化、等级隔离的限制;主观方面,他们更受着自我分裂、异步生成、自我模糊……因素的严重限制。因此,对于他们,爱的错觉和误会同样不可避免,爱的悲剧同样普遍上演。

这种爱的现实,不是哪一个国家的特殊状况,而是所有国家的普遍状况。

陈家坪爱情是不是一种古老的现象?

周伦佐人类艺术一直把爱情作为永恒主题来表现。爱情不仅贯穿个人一生,而且贯穿于整个人类生活,说它是人生的永恒主题,毫不为过。可是爱情又有一个萌生和发展的过程,它并非自古就有和永恒不变。

人类从猿转变而来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万年。爱情最多只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的产物,迄今不过两千多年的历史。

基于对虚假爱情的不满和对真实爱情的向往,我们总是爱用拟人化手法来赞颂大雁的爱情专一和鸳鸯的爱情忠贞,孰不知飞禽走兽并无爱情可言。同样,人类在原始自然群时代也没有什么爱情。从动物状态逐渐转向人类状态的漫长过渡时期,存在于人类两性之间的,是一种原始的杂乱性交关系。由此渐次生长出四种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它们先后经历了几百万年时间。在这幅长轴历史画面上演化着的各种家庭形态中,两性之间的结合,主要服从性需要和繁衍目的。
西方远古时代后期人们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品——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故事反映的两性关系,除了个别之外,大多不能归于爱情,而是赤祼祼的性欲和占有。例如:古希腊悲剧作家爱斯奇洛斯取材自神话的《奥列斯特》中,阿加门侬之妻克里苔内斯托娜与其情人艾吉斯塔斯的关系,并不是爱情,而是情欲。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情形也是这样:历时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是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王后——美人海伦为导火线,整部《伊利亚特》都是以希腊主将阿迦琉斯和主帅阿加门侬为争夺一个美丽女俘的纠纷作中心线索展开,他们的行为都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占有欲。

在古代西方广袤的土地上,爱情随着原始社会解体和一夫一妻制确立而萌动于人心深处。它是个性觉醒和理性照明的直接结果。我们从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抒情诗和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牧歌》中,可以直观到个人情爱在人心中的勃然萌发。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于野性的情欲和占有欲的全新情感——对美的爱慕和灵魂的互相依恋。

然而,人心中的爱情一旦萌芽于生活的界面,就会受到历史条件的重重限制而夭折。这是因为:个人的自主权只存在于统治阶层的男性中间,不仅广大奴录阶层的男女无爱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言,就连贵族妇女和一些贵族男青年也是如此。

所以萨福哀叹少女如风信子:“在牧人们往来的脚下她受损受伤,一直到紫色的花儿在泥土里灭亡。”而诗人自己也因恋爱不成而自杀了。

所以在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里,我们看到的是男主人公伊阿宋,对真心相许并不惜牺牲一切代价而患难相随的美狄亚的无耻遗弃。

所以,不管维吉尔的《牧歌》述说的伽鲁斯的相思如何真挚缠绵,他所爱的吕柯丽丝最终还是跟别人走了。

可以说在古代西方,男女两厢情愿以互爱为基础的婚姻,是极少见的。

漫漫长夜的中古时代,个人性爱仍然被窒息。当恩格斯说西方中世纪的“武士爱”是个人情爱的最初形式,他所指的显然是个人情爱在两厢情愿基础上以“偷情”方式得到的实现。实际上,中世纪西方的“武士爱”,仅仅是个人情爱萌芽又夭折后长出的病枝。在公开情况下,不仅妇女仍然没有爱情上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而且男子的这种权利也受着等级、门第、宗教、经济状况……的严格限制。

甚至到了十四世纪也是这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从少年时代起就与佛罗伦萨贵族世家之女康黛辛娜相爱。由于等级、门第的限制,康黛辛娜毫无反抗地接受了家庭包办的婚姻,只能对米开朗基罗说:“我也无可奈何了,但是我的感情却属于我自己”。一直到了晚年,在康黛辛娜弥留之际,他们才吐出了那一句在心里埋藏了数十年之久的话:“我爱你!”

在中国,个人情爱产生于古代社会后期,但它取得的最初形式却比西方更为纯朴和美好。这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风诗部分所表现的男女爱情中可以看出:
《关睢》中男子对淑女的追求思慕,《静女》中双方的幽会喜悦,《溱洧》中男女的郊游乐趣,《柏舟》中少女的坚贞不渝,《伯合》和《君子于役》中思妇的幽思深情,无不放射着纯朴美好的爱的光辉。

进入中古社会,当西方骑士还只懂得把爱情作为肉欲的最高形式而拥抱于破晓前的卧榻时,爱情之花已经突破东方包办婚姻的普遍压抑而进一步开放。中国文学作品里不仅有了《孔雀东南飞》中忠贞不渝以死殉情的刘兰芝和焦仲聊,更有了《红楼梦》里宝黛为首的爱情群像。

当然,这只是个人情爱走向历史舞台的前秦曲。爱的幼苗长成亭亭玉立的大树,是近代以来的事。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广阔的世界和独立的个人同时被发现,传统的中世纪思想方式的千年藩蓠,随同旧日的狭隘眼界一起倒塌,人们面前展现出无限广大的视野。人类有史以来,个性原则终于被理性之光投射到现实舞台的巨大背景上。振动自我肯定和个性解放这对翅膀,个人情爱正式翱翔于世界中央。薄伽丘的《十日谈》是阿尔卑斯山上爱鸟的不纯粹畅想曲;巴金的《家》则是爱鸟在黄河上空的纯粹歌唱。于是在法律上,在道德习惯和诗歌描写中,恋爱结婚被宣布为一种人权,个人在爱情中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被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公理。

这便是持续至今而愈加光彩照人的现代情爱。照恩格斯的意见,它跟单纯的性欲或者古人所说的爱,有两个根本的不同:

1、它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并以双方的互爱为前提;

2、它因情感的强烈性和持久性而具有高于生命的意义。

这样的爱情能在现实中实现吗?

由于各种客观限制和主观限制,它虽然形式上得到肯定,但内容上仍然遭到否定。它所遭遇的多种否定因素中,最强有力的是个人的动物性因素和社会的经济性因素。
可以说,个人情爱从萌生之日起,便一直遭受着这两重因素的钳制。这就使爱情不能不具有两种蜕变倾向:兽化和物化。个人动物性的肉体欲念,社会经济性的占有观念,形成推动这种蜕变的转轮。爱只能在这两个轮子的夹缝中生存。它的终于挺立,不仅依靠自己长时间的顽强生长,更有赖两个巨轮忽然间的分崩离析。现代人——半人半兽,现代社会——又富又贫。当两个轮子重新组合起来并恢复正常运转,爱的肯定便不能不是形式的肯定,爱的否定也不能不是内容的否定。爱肯定着——原则上被公认了;爱否定着——实际上不能实现。原则与实际的矛盾,便是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法权”的固有矛盾。这是现代现会不可克服的矛盾,爱情也不例外。

这便是持续至今依然名不符实的现代情爱。

陈家坪个性解放既然是对封建桎梏的打破,按理说就应该是人性的复归。怎会同时意味着放纵兽性?

周伦佐:由于个人的灵魂和肉体统一于一身,当个人存在和个性原则获得最大化凸显,个人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不能不同时带来满足本能欲望的自由。落实到两性关系中,前者表现为对于爱情的肯定,后者则表现为对于肉欲的肯定。因此,个性解放不能不同时包含着精神的解放和本能的释放这样两种倾向。当隐蔽的兽性随同公开的人性一道获得解放,它便会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甚至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疯狂。人性进化不足和社会恶性对应,难免使兽性狂流冲垮道德的大堤而泛滥于生命的原野。西方的个性解放导致普遍的利已主义,在两性关系中更演变为“性解放”和“性革命”,便是一个突出证据。社会法律是人身上兽行的外在规范,社会道德是人身上兽性的内心限制。当黑格尔认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包含着“整体的善对个体的恶”,他并没有说错。我不否认个性解放在近代史上的伟大进步作用,但也不能不看到它丑恶的一面。恩格斯曾认为“进步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很不好把握”,其实,个性解放的进步性也摸棱两可。

陈家坪现代文明对爱情意味着什么变化?

周伦佐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所标志的个性解放,毕竟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进步。个人情爱在这一进步中获得原则上的确立,毕竟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男女平等和以互爱为基础的法律原则,既是两性关系中女权最终确立的结果,又是其进一步加深的动因。女权的确立——个人情爱发展史上的决定性步骤。

在父权制开始以来上万年的漫长历史中,家庭生活中的两性关系完全以男性的绝对支配和女性的绝对屈从为基础。它是父权制战胜母权制——英雄时代取代女神时代的必然结局。男女地位忽然发生的互换和悬殊,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原始人类面临的自然抗争和社会角斗,需要并有赖于男性强悍之力,于是将男性推到历史的前台。男权的确立同时宣布了女权的丧失,男性时代的到来同时意味着女性不幸的开始。这个时代与这种不幸,一直延续至历史的脚步踏响近代门槛之际。

在人类界,女性更体现美,男性更体现力。起初,女性之美主要体现在形体和性格上,男性之力主要体现在体格和胆魄上。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劳动力逐渐发生从体力为主向智力为主的进变,女性之美也逐步闪耀着才能和智慧之光,男性之力也逐步表现出智慧和才能之质。

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男性之力直接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进步,那么女性之美的进步却依然被限定在感性范围——其才能和智慧仅仅被当作形体和性格的时代装饰!
女权恢复和男女平等,既是个性原则的胜利,又是现代工业的功劳——它以社会分工代替家庭分工,从而解放了妇女的社会身份,它以无差别的机器生产代替有差别的手工劳动,从而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两性之间以平等为基础的互爱,第一次成为现实的可能。

然而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开端,实现男女平等的路程还很遥远,而且道路上充满了坎坷。虽然现代社会的文化更新、政治进步和经济发展,逐渐加强着平等的可能性,可是造成男女不平等的历史因素和传统惯性依然存在,最近五百多年来两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依然十分悬殊。放眼权力高位、硝烟战场、斡旋酒会、汹涌商海、操作平台、劳作场所、研究与实验地带、思想与学术前沿……,依然由男性担任主角。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支配权,依然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依然只是社会生活的配角和家庭生活的配偶。两性作用继续存在的巨大差异,更在心理上和意识中维护着男性根深蒂固的支配欲。或许,只有当第三次浪潮席卷全世界,人类进入全面普遍的电子时代,女神和英雄才能并驾齐驱。至少现在,女性仍然要簇拥在男性周围。

现代进步同时给爱情带来一道难题,首先表现在女性的变化上。

和男性不同,近代以来的个性解放对于女性至少有两重内容:一是解放自己相对于群体的独立个体身份,二是解放自己相对于男性的平等社会身份。因此女性的变化便不能不表现在两个方面:

  基于个性原则的精神要求,女性不满足于单作人体美价值的体现者,也要致力于人格
    美价值的追求。看看现代校园,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数量几乎占到学生一半比例的女性,才能和智慧一点也不比男性差。走向社会,更是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事业型的女人。人格美价值集中体现于男性的传统局面被打破,女性精神上男性化。

      基于个性原则的本能要求,女性不满足于单作被支配被占有的对象,她们也要支配和
  占有男性了。于是女性心理特征发生变异——女性性格上男性化。

这种女性自我肯定趋势和自我发展过程的必有现象,确实给爱情出了一道难题。因为男女平等并不意味着取消两性心理差异,至少在迄今为止的爱情关系中,男性化的女性毕竟不是两性之间天然和谐的一方。我看到一份调查询问男性的择偶标准是事业型女性还是生活型女性时,大都回答:生活型女性。这个带有普遍性的回答,对于女性的平等心理不能不是一种威胁。

这种情况又因男性的贫乏而加剧。男性化的女性——无论精神男性化的女性还是性格男性化的女性,终归还是女性。她们对男性的选择同样遵循着一般女性的要求:精神个性强于自己。然而女性的强大化又使这个要求很难实现!并非男性不应该高于女性,而是这些女性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高于自己的男性。难怪不少女性慨叹:“当今之世,男子汉绝种了!”

男子汉绝迹,现代社会的消费性质所导致。

男子汉——具有高大人格、巨大胆略、宏伟气魄和刚强性格的男性形象。他是激情——人的本质力量磅礴喷发并自我浇铸的结果。它是理想——人的本质精神超越升华和高高照耀并强烈感召的结果。人天生是拥有激情的造物。只不过激情作为自我高度调动的心理能量,只能被美的对象和崇高的目标所激发,尽管它有时也表现为毁灭和破坏的冲动,但那仅仅是它的恶性形式。消费时代的个人特点恰恰是:利已主义而非追求美的对象所产生的利他情怀,物质崇拜而非追求崇高目标所产生的献身精神,现实消费的卑污主义而非追求理想创造所产生的英雄主义。甚至探险家时代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也十分罕见。激清被耗散于实用的低劣对象和低下目的,岂能有真正的男子汉!

国内某个大城市的一份未婚男女调查材料报导:未婚女子往往年龄偏大却有较高的学历、地位、工资收入,她们都要求男性对象的学历、地位、工资高于自己,相貌却不苛求。未婚男子往往年龄不太大,而学历、地位、工资收入较低,他们往往要求女性对象年轻、漂亮,学历和地位却不计较。这一对比包含着何等尖锐的矛盾!

女性男性化和男性女性化,既是男性的悲哀,又是女性的不幸。然而双方在对象选择上又难以改变自然性别形成的初衷:男性要求女性化的女人,女性要求男性化的男人。这就构成了一对不可解决的矛盾。于是男性说:女人绝迹了!只在日本、朝鲜才有女人。于是女性说:男人绝迹了!只在原始部落、流浪汉行列、历史传说中才有男人。
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说法:自古以来,女人面对的只是男人,而男人面对的却是整个世界,女人与世界的关系总要通过男人来建立。当女人穿过男人而直接面对世界,她就离开了面对男人的传统位置——要么背向男人,要么与男人并列。需要她用温柔、呵护、操持、辛劳来维系的男女建构,就将无人守护而倾斜。
这个矛盾,只能期待人的更大进步和爱的更大发展来解决。                              
                                 
陈家坪人类历史上,个人性爱有无发展的轨迹?
     
周伦佐按我的理解,爱终将全面发展并普遍实现。从古至今,个人情爱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欧洲“古希腊时代”和亚洲“百家争鸣时代”,它曾经以片面的形象获得短暂肯定;进入漫长的中世纪,它又遭到否定并在黑暗中苦苦挣扎;自西方“文艺复兴”和东方“五四运动”以来,它终于再次得到肯定,尽管至今仍然是形式上的肯定大于实际上的肯定。个人情爱的进步,下一站的目标难道不是实际上的肯定吗?爱的未来光辉灿烂,它那全面发展和普遍实现的美好前景已经遥遥在望。

如果回到爱的广义结构中来考察,我们会看见个人情爱的另一种隐蔽而自在的进步。尽管这种进步从来没有被那些撑起人类思想天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发现,但它依然存在而且被不同时代的爱者所演绎。

单看社会运动层面,个人爱情似乎并没有跟人类历史的进步同行,而是呈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变:

古代社会——萌芽式肯定,
中古社会——成长性否定,
现代社会——形式上肯定。
然而在爱的广义结构中,爱情却表现出与人类历史同步而行的前进姿态:

古代——中古——现代——未来
↓      ↓      ↓      ↓
性爱——亲爱——友爱——仁爱

就是说:个人之间的爱情,在古代社会纯粹以性爱为本,到中古社会加进了亲爱的成分,到现代社会又加进了友爱的成分,如果人类跨入未来社会,肯定还要加进仁爱的成分。别以为这仅仅是逻辑推理,个人情爱中多种人性化成分的加进,其实是两千多年来两性关系中实实在在发生着的历史事实。从这个角度,我们至少可以解释人类已经经历的三个历史时代爱情所发生的情感内涵的那些变化。

古代社会,两性之间的爱情仅仅以狭隘的性欲为动力,所有的亲近、亲切、亲热,都只局限在性生活范围,一旦离开这个范围,便完全恢复疏离而冰冷的男性支配和女性被支配状态。

中古社会,两性之间除了性欲,还加进了亲情动力。这个时代父母包办的亲戚通婚非常盛行,在中国表亲通婚成为惯例,在西方甚至通行舅舅与外甥女之间的婚姻。表面看,这仅仅是中古社会的宗族组合性质给爱情打上的深深烙印;然而在这个烙印后面,两性之间的情感同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性欲不再成为唯一的情感动力,即使离开性生活范围,两性之间至少还有一层亲情存在,至少亲情中包含的亲近、亲切、亲热,还可以修饰和缓解那种赤裸裸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现代社会,人权原则确立,父母包办和近亲通婚逐渐废止,但个性要求又将友谊加进到爱情中。个人爱情,不仅要求权利上完全平等,更追求朋友般的沟通、理解、相待、相处。这就是现代爱情异常看重“共同语言”和“心灵相通”的原因。前面所讲爱情关系所包含的四种契合,除了美的价值相等一条通行所有时代,另外三种——本质相通、气质相近、性格互补,尤其是现代爱情的特征。这正是朋友关系加入到爱情中的集中体现。当我认为“友情与爱情之间没有严格界限”,前提正是现代爱情本来就包含着友谊成分。日常用语中,人们往往把谈恋爱称为“交朋友”,并把恋爱双方称为“男朋友”和“女朋友”。这种称呼,肯定是现代爱情的专用语,中古社会和古代社会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形并非知识分子和城市青年的专利,甚至在远离现代文明中心的农村,夫妻关系也或多或少体现着朋友因素。因为友谊成分的加进,两性关系即使离开性生活范围,也能保持朋友般的亲近、亲切、亲热。现实生活中,不少爱情成立之后又破灭的主因,往往是友谊成分的逐渐丧失——双方不再有共同感受、共同话题、共同语言,两颗心灵因为沟通桥梁的垮塌而变成了孤岛。这种情形,尤其为现代爱情所特有。

未来社会,必是仁心成分的加进。仁者爱人,推恩及爱。爱者身上将凝聚对整个人类的普遍关爱之情,爱心将蕴藏无比博大而深沉的情感,爱情将焕发无比绚丽的光彩。那时,人道主义将由理智状态变成本能状态,对一个异性的爱同时就包含着对整个人类的爱。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中的个别新异现象,让我看到这种情感形态的某些表现特征:狭隘的性爱已经被其他情感成分所稀释,不再成为个人情感结构的燃烧中心。它是否得到满足,不再决定个人内心的悲喜,更不会成为个人生活幸与不幸的标志。性行为放射着人性化情感的光辉,全然超越仅仅满足个人生理需要并针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本能范畴,可以为了自己所感激、同情、崇敬、拯救的对象而坦然献出。性本身完全呈现在阳光下面,不再构成因牵涉人品、节操、名誉而万分敏感的心理之痒,已然变成像其他身体构造和生命功能一样可以自主支配的部分。在动机上,它跟西方后现代社会的性解放、性革命之类放肆行为根本不同:不是追求个人性欲望的最大满足,而是服务个人情感所包含的高尚意义。在对象上,它跟中国古代西施、王昭君、貂禅之类政治献身行为完全相异:不是为了权力目的贡献给自己所不情愿者,而是为了道义需要奉献给自己可接受者。现实生活中和文学作品里的这种新异情感现象,现在仅仅体现在少数优秀女性身上——很像女性人性化爱情追求的超前表现。当然,那个时代远未到来,我们对于那个时候爱情关系中的情感状态一无所知,一切都只能想象。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男性对女性美的感受,似乎有一种从外到内和由浅入深的递进趋势:古代——只重容貌,中古——加进性格,现代——再加进气质,未来——可能更加进本质。这与第四章所说男性随着年龄和经历增进而对女性审美要求的递进倾向几乎一致。

着眼于爱的广义结构,还可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四种情感内涵,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实中的四种情感成分。它们虽然形成每个人内心的四种情感层次,但并非都能被人意识到,而是有的情感层次明显,有的情感层次隐蔽。它们虽然构成每个人内心的四种情感力量,但并非都在发挥同等作用,而是有的人一生会被这种情感力量所支配,有的人一生会被那种情感力量所支配,从而形成现实生活中形态各异的情感类型。

人类历史自来是群体与个体的两路纵队。然而,个人情感进化并不都与历史进程一致,有的人可能走在历史的前面,有的人可能落在历史的后头。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有的人的情感进化程度可能已经迈入未来时代,有的人的情感进化程度可能还停留在中古形态甚至古代形态。现实生活中的人虽然统称为现代人,其实他们的情感形态并非都是现代性质的。仔细打量,我们至少可分辨出七种情感类型:
(1)古代或野蛮型情感形态,
(2)中古或传统型情感形态,
(3)近代或浪漫型情感形态,
(4)前现代或贪婪型情感形态,
(5)后现代或放纵型情感形态,
(6)纯现代或自由型情感形态,
(7)超现代或人道型情感形态。
此外,自然还有许多交叉和混合的情感形态。

从这个角度观察,心理学视野中的一些情感疑难现象便可解释:

弗罗伊德所发现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原来仅仅是个人心中隐蔽的“亲爱”成分的潜意识流露。即使恋爱双方“阿哥、阿妹”之类昵称,也似“亲爱”因素在今日爱情关系中的下意识闪现。这种现象,基本属于中古情感形态的现代变态。

为何有的人在两性关系中最看重肉体原则、总是沉溺于疯狂的肉欲满足、甚至表现出带有虐待特征的野蛮性?原因只能是个人心中古老的“性爱”力量完全支配了他的求爱心理和作爱行为。这种现象,完全属于古代情感形态的现代变态。

甚至,尼采的爱情观,也像古代情感形态的现代变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更像未来情感形态的古代投射。

必须指出:男性中的个别“天才人物”,情感形态往往停留在古代——具有纯粹的“性爱”内涵,对女性最看重肉体之美,往往怀有强烈的支配欲甚至虐待欲,仿佛古代男性“英雄”情态的返祖。他们身上近乎原始的野性,对于女性仿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除非怀有被支配被虐待要求的特殊女性,正常女性往往很难适应。其野性吸引力,仅仅来自在现代社会男性普遍阴柔化背景下显出的阳刚之气。

与现代进程相一致的正常情感形态,肯定是以“友爱”为亮点的情感表现。那种以放纵为自由和以贪婪为动力的情感形态,虽然经常被冠以“现代情感”的名义,它们其实只是现代情感的堕落和异化。带有近代大变革时期个性解放印记的浪漫型情感,其理想光芒、价值追求、献身勇气固然令人神往,但毕竟不是现代社会的正常形态和普遍情形。
与未来进程相一致的正常情感形态,自然是以“仁爱”为支点的情感表现。

爱的广义结构中个人情感隐蔽而自在的进步,高度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社会运动层面的那些艰难曲折,包括一次又一次的异化偏向,并不能阻止爱的步伐。对照我关于爱的本质定义,这个进步具有三个顽强指向:

第一、爱的对象关系——从牵涉异性到牵涉亲戚到牵涉朋友到牵涉人类,同时就是爱者肯定性生存联系的逐渐加深和扩展。

第二、爱的情感动力——从性欲到亲情到友谊到仁心的加进,同时就是爱的情感内涵的逐渐丰富和扩大。

第三、爱者生存联系的扩展和情感内涵的扩大,同时就是人性化因素的逐渐递增和兽性化因素的逐渐递减。
由此推论:未来社会的爱情,一定会是人性化的两性结合。

陈家坪你认为爱情的归宿在哪里?
周伦佐爱的客观限制和主观限制一旦彻底解除,它就将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社会与个人完全同一。社会真正成为自觉个体的共同体。二者各还本来面目:社会
成为个人发展的手段,个人成为社会存在的目的。

人是全人。如马克思所说: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人。
美是完美。人体美与人格美统一于个人并且普遍化。

情是纯情。如恩格斯所说:除了相互爱慕,别无其它动机。情感同时要向所有人开放
和投射。


爱是纯爱。两性的结合纯粹是人性化的相等价值、相近气质、相通本质、相补性格的
复合,两颗灵魂的全面融合。爱心同时要向所有人展开和泛化


那一天不会太远。世界性的一体化趋势,人的本质化要求和价值理性追求,汹涌澎湃的第三次文明浪潮,将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个崭新而伟大的推动力。于是人类将向那美好的前景,迈出坚实而巨大的步伐。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在未来的时代“人就是神”。

是的,古人关于神的想象,就是人类关于人的理想。

神=理想人,过去的虚幻的神=未来的真实的人。不是天国降到尘世,便是尘世升入天国。
                                                        
20008年10月23日                                                   
于古邛都森林居
发表于 2009-4-18 11: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


陈家坪:“女性首先凭人体之美进入男性眼中,男性首先凭人格之美进入女性心里。”“男性的才智价值往往与年龄成正比,女性的容貌价值往往与年龄成反比。”这些见解很有启示性,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周伦佐实际上,人体美和人格美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美,在男女身上的体现并不平衡。在动物界,上天把外表美的要素——耀眼的色彩、悦耳的声音、醒目的装饰、动人的姿势,普遍体现在雄性身上,雌性往往黯然失色。人类界正相反:外表美普遍体现在女性身上,黯然失色的反倒是男性。所以人类界美的体现上,女性更偏重人体美,男性更偏重人格美。

与此相关的另一种普遍现象是:在美的交换中,男性持才而爱貌,女性持貌而爱才。于是形成两性之间基于美的体现的差异,而在美的追求上进行互补的奇观。这也许是人类自我补偿原则在爱情中的贯彻。源远流长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之说,表明这种现象古已有之并且被视为常态。

女性首先凭人体之美进入男性眼中。

男性首先凭人格之美进入女性心里。

从古到今,不乏兼备人体美和人格美的女性。但在男人价值观和审美观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些女性仍然只能以人体美价值在男性视野中凸显,她所体现的人格美价值往往被视为反常,最多被压缩为“德”而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类信条的框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4 14:14 , Processed in 0.0848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