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3|回复: 0

中西电视纪录片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3 06: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吴晓平
来源:http://www.cnhubei.com/200308/ca320005.htm

(2003-08-19 10:34:27)




      21世纪,世界进入了信息爆炸的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共享与影像信息传播多渠道的市场经济,催化了具有“全球意识”精神文化产品的发育和流通。作为国际文化交流最具表现人类“精神自审”的电视纪录片,蕴含着中西文化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
     有学者称,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需要警惕它的渗透;也有学者说,东方文化博大精深并将主宰21世纪。这两种说法各有千秋。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去探讨、研究信息时代中西电视纪录片审美价值、创作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异同,弘扬民族精神,开拓世界眼光,走自已的创作之路。
     一、审美价值与创作观念
     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欧洲美人不会叫一个中国人乃至非洲霍腾套特族人喜爱,因为中国人的美的概念和黑人的不同,而黑人的美的概念和欧洲人的又不同。”黑格尔的话虽有偏颇之处,却反映了这样一种事实: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审美意识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对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正如当今世界各国的国情、民情、政治制度千差万别,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因素,东西
     方早已形成两大意识体系,其中渊源于各自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审美价值,具有鲜明的差异性。
     中国道家鼻祖老庄“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渗透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审美价值观。庄子说:“圣人当死,人应该到大自然中,与天地万物合一。”而西方信仰基督教伦理的哲学家尼采说:“上帝死了,人不该逃避大地,而应该通过艺术与大地本体合一。”尼采认为,人和世界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有存在的充分理由,审美绝非一种静观境界,而是生命激情的状态。他强调个性的战斗精神,高扬个体的意志,因而在审美价值取向上更偏于破坏与毁灭的酒神精神。
     中国的庄子则反对一切对立、分化和动荡,从而欲使一切归于寂静无声的混沌,使人从激情状态渐即平静,遵循自然之道的美学境界。东西方哲人对人与自然、人与客观世界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中西文化截然不同的审美价值观。
     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哲学思想对人类自身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常常体现在文化艺术审美价值的创作观念之中。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的重要使命是:“阐明抉择,解释历史,增进人类互相的了解。”因此,从理论上讲,电视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圆了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需要“精神自审”的千古梦。
     产生于不同土壤的中西电视纪录片创作,有其鲜明审美观念的差异。中国古代文人一贯信奉的“诗言志,情动于中,形于外”,“文以载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观念,历来被视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境界,体现在中西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我们不难找到追求境界一致性的典型例子。如,20世纪后期的《西藏的诱惑》、《沙与海》、《最后的山神》等获国内外大奖的纪录片,均以讲究弦外之音、画外之意、以静见长。蕴哲理及形象符号组成“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沉静中见诗意的东方神韵。
     对西方创作的电视纪录片而言,他们往往以“天人相胜”的境界,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处于对立的关系,故创作的题材,主要是以人为中心。
     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给后世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念带来了巨大影响。文艺复兴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发现了人。从此,在文学、戏剧、绘画、雕塑等领域,人文思想注入到了艺术实践的活动中,纪录片的视角也最终落到了“人”上。如,20世纪早期的《北方的纳努克》、《飘泊者》、《夜邮》、《起火了》、《沙漠的胜利》以及20世纪末期的《人类学家--人体的研究者》、《彼岸》等西方经典的电视纪录片,突出了人的进取精神,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形成了用画面纪录人类历史使命的创作观念。
     我们从中西文化审美价值与创作观念的比较中,不难看到,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性和民族特色,已经在“国际接轨”的发展历程中,深深烙上了印记。
     二、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
     电视一经问世,便冲破国家、民族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产业。电视纪录片是最具国际性的影视品种。正是各国不同民族审美观念的文化差异,妨碍了中西电视纪录片的认同和交流。信息时代,当中国正在加快迈向全球化的步伐时,如果我们的影视产品不能在世界市场上流通,我们就没有理由高枕无忧。努力把文化差异所存在的障碍减少到最小程度,是新时期电视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
     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严格讲,我们还没有创作出一部真正意义的中国电视纪录片,有意识地对全球性、全人类性问题表达自己的关注。这包涵了一种“越有民族性才越有国际性”这样传统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电视纪录片的功能在于沟通人类的情感,在于持续构建民族文化新的层面,缺少了这个崭新的更有超越性的层面,我们势必很难主动参与“全球意识”的文化对话。“请进来”,“走出去”。只有属于世界的,才真正是民族所拥有的。
     东半球和西半球两种不同的文化,没有一种民族可以脱离外来多元文化的浸透。两千年前,西方的大英帝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曾几次被古罗马、丹麦、法国的入侵所统
     治,被迫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英国的民族精神实际上蕴含了多元文化的基因。
     东方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借鉴、学习、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汉唐时代,从西域、印度佛教那里得到民族文化新的滋养,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讲,区别什么是东方的,什么是西方的并不重要,而强调文化的先进性才是根本。事实上,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广阔的互补空间,各自文化的精髓与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如,西方的道德伦理讲究“爱人”,而东方的伦理道德提倡“仁爱”。我们找到了这两种文化审美观念的异同,就明了各自的长短。
     要“走出去”就必须具有世界眼光,民族精神只有具备了“全球意识”,并向先进文化看齐的前提,以人类精神的高度为尺度,自如穿梭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坚持“以我为主,中西交融”的审美观念,将民族精神赋予国际品格,契合东西方观众共同的审美价值观,我们就能听到不同凡响的回声。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在国际电视节上,来自中国的一大批,“以人为本”的精品电视纪录片节目频频获大奖。这是中国弘扬民族精神整体实力和跨文化空间催生放大的效应。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电视人窥视世界本身的奥秘,需要哲学精神的烛照。
     电视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电视纪录片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让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在差异中融合,在交汇中同行。
     

(作者单位:湖北电视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21:26 , Processed in 0.0745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