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湘里妹子

[专题讨论] 长沙方言及乡土文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2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馆文化

--------------------------------------------------------------------------------

     我国喜好和盛行上茶馆饮茶的城市有三:首推重庆,其次广州,再次长沙。重庆人坐茶馆是以饮茶为主,入座便“四海皆兄弟”,大摆其龙门阵;广州人却以点心为主,对饮茶质量不太讲究;长沙人坐茶馆却是两者并重,既要名茶又需美点,还要一点聆听弹词、评书之类的享受。  长沙茶馆历史悠久,起于何时,已无证可考。长沙种茶业的兴旺导致长沙茶馆业出现“一去二三里,茶园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品茶”的兴旺景象,而伴随着这一景象而来的则是为人们品茶提供条件的茶馆。  1904年,长沙辟为商埠后,茶铺茶馆居全省之首。当时,长沙著名的茶馆有八角亭的大华斋、育婴街的新华楼、南正街的九如春、老照壁的徐松泉、道门口的德园、西牌楼的洞庭春、游击坪的半江楼、北正街的湘华斋等。1906年,长沙成立“湖南商务总会”,前往注册登记的大小茶馆、茶摊、茶担达200余家。这一时期,最有名的茶馆是天然台。天然台茶馆是石库门面,门顶枋安有一大招牌匾,上书“天然台”3个大金宇,两旁抱柱上配一副湖南督军谭延 写的楹联:“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茶柜架上陈设景泰蓝锡茶缸,缸上个个都标有一道名茶茶名,古香古色,优雅别致。但此类茶馆当时只为官府、富室的贵人服务,平民难以问津。  抗日战争后,长沙茶馆仍有百余家。这一时期的茶馆大都设备简陋,沿街设店,饮茶者多为附近居民。其中店堂宽敞,茶点俱佳,闻香止步,高朋满座的有道门口的德园、西牌楼的洞庭春、八角亭的大华斋和老照壁的徐松泉,号称长沙四大茶馆。这4家茶馆基本分布在四门繁华地段,客源各有偏重。如政界及教育界人士喜欢惠顾德园;工商界人士习惯聚集在大华斋;手艺工人喜欢到徐松泉交流技艺行情;行栈老板及上街先生、经纪人则爱到洞庭春相会。这4家茶馆不仅茶叶各有特色,点心也别有风味。如德园包子皮薄馅足,花色齐全;大华斋的脑髓卷透油松软,落口消溶;徐松泉的烧麦米糯油透,如食珍珠;洞庭春的油饼香甜松脆,油而不腻。   长沙人爱喝早茶,天刚蒙蒙亮就有茶客上门,8点钟进入高潮。店堂内此时茶客满座,谈笑风生,烟雾弥漫,声音嘈杂,但茶客们处在这种环境中,怡然自得,安之若泰。  长沙茶馆的摆设,大都是清一色的方桌板凳。桌上一把茶壶,4个杯子,也就是说泡一壶茶可供四客饮用,时间不限。独饮一壶或二三人对饮一壶均可。饮茶数杯后,即上点心,包子一碟4个,两糖两菜,以作早餐。也可另点其它点心,如卷子、烧麦等,还有特制锅饺、汤包、油饼和酥合等。  茶馆也是时代的缩影,它能反映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特征。旧社会乌七八糟,茶馆成为接待八方豪杰、四路好汉的议事厅。帮会开堂放镖,有时也借用茶馆。白色恐怖时,茶馆壁上常贴有“勿谈国事”的禁条。长沙茶馆有时是买卖场中的交易所,也是调解地方纠纷的集约地,另外还是袍歌大爷、插旗子的、摆码头的、流氓、地痞的聚所和高官显贵设“鸿门宴”之地。  解放后,长沙茶馆才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活动场所。此时的茶客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喝早茶后上班,或碰头谈生意,约8点钟后即离席而去;另一类为有闲人士,退休老人、休假和休业人员,以饮茶消磨时间。少则二三小时,多则四五小时。茶馆每壶茶一般要冲4道开水才变谈,所用茶叶系由各店自己配制,叫“混合茶”。其中既有毛尖,又有炒青,再加香片,还用茉莉、白兰等香花窖压。茶经开水一冲,异香扑鼻,味浓而不涩,饮之使人心旷神怡。  长沙人坐茶馆,不仅有香茶的诱惑,美点的享受,更为其乐无穷的是聊天和听书。茶客们各自走出小家庭,汇人大堂,天南地北,古往今来,市井奇闻,社会万象,无所不谈,无所不论,真可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听书,听长沙弹词则是更美的享受,自然也是别有情趣。以茶馆为依托,形成了许多书场。其中以火宫殿书场最为有名。开始的曲艺演出主要在火神庙戏台前的空坪进行,各类艺人各占一角。后来就有说书、弹词艺人在火宫殿搭棚演出。1940年后设有3个书棚,可容纳听众200多人。大多数听众,手端一杯清茶,边听书,边品茗,好不惬意。经常坐棚说书的艺人有舒三和、唐仁芳、张友福等。所说书目大多为《水游》、《三侠五义》、《西游记》、《济公传》、《封神演义》等传统话本。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2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舞蹈

--------------------------------------------------------------------------------

      长沙悠久的历史和长沙先民数千年的劳动生活,形成和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民间舞蹈。据普查统计,全市共有民间舞蹈30多种。这30多种民间舞蹈,无论是表现内容和表演形式,都具有鲜明的长沙地域特色。  长沙地区的民间舞蹈,产生形成于民间宗教祭祀活动。屈原《九歌·东皇太乙》中,就记录着沅湘地区的人们为了祭祀鬼神而翩翩起舞。宗教祭祀活动产生了沅湘大地上的民间巫舞。巫舞进入宫廷演变成宫廷舞。长沙黄土岭战国墓中出士的绘彩漆奁器上记载着专职舞女向舞妓讲授舞技的场面。汉高祖刘邦的宠纪戚夫人善长“楚舞”,楚舞就是由巫舞发展演变成的,深为刘邦喜爱。史载,刘邦在欣赏了戚夫人的楚舞后,十分高兴,他对戚夫人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巫舞存于民间,自然就进入劳动人民的生活。首先,他们载歌载舞,以祭祀鬼神,求得鬼神对生产和生活的佑护。接着,他们在歌舞中扮装鬼神,借鬼神的形象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于是巫舞开始成为表达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民间歌舞,开始包含乡土风情,成为劳动人民的娱乐喜庆生活。  到唐代,长沙舞蹈艺术更为盛行,唐诗人殷光藩在《潭州陈帝上赠舞杯校妓》诗中曰:“姑苏太守青娥子,流落长沙舞杯枝,生满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双垂。”《杯枝舞》是从中亚传来的民间舞,由舞女传来长沙后,逐渐融入长沙民间舞蹈之中。这种舞动作极为优美,自居易曾为其赋诗:“连击三声画鼓催,”“紫罗衫动杯枝来”,刘禹锡更是描写得绘声绘色:“鼓摧残拍腰声软,汗透罗衣雨点花?”“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唐代长沙还流行著名的《绿腰舞》,湘籍诗人李群玉在《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一诗写道:“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南。翩翩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这应当属于形式典雅的宫庭舞蹈。但它们传人长沙后,与楚舞相融合,也就成了带地域特色的长沙宫庭舞蹈,并逐渐走出宫庭,进入民间。元、明以后,长沙地区的民间舞蹈一方面被吸收到地方戏曲艺术中,一方面仍然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在民间不断发展,并伴随着历史传承至今。现在,长沙城乡之间的民间重大节日、庆典、娱乐的主要活动形式依然是以古代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为主体。这些民间舞蹈既反映出长沙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性,也表现了长沙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  《龙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作为龙的传人的长沙人民,心目中自然享有龙的崇高威望。长沙的龙舞,一般出现在重大节日、庆典和求雨的活动之中。《龙舞》中龙的形象千姿百态,是长沙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的极具浪漫色彩的形象。具体说来有用布扎的“架子龙”,有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青草龙”,还有一条龙身,3只龙头的“三头喜龙”,还有“火龙”、“摆龙”、“乞弓龙”、“草龙”等等,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来历和艺术特色。长沙《龙舞》的舞步多为喜鹊步、扭丝、绕圆场、跑跳步等。《龙舞》的节目动作丰富,有“孔明推车”、“枫树盘根”、“麒麟送子”、“猛虎跳涧”等几十种。  《狮舞》:和《龙舞》一样,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民间舞蹈。这两个舞蹈虽然没有故事情节,但都具有健美、轻快、活泼和富有特色的舞姿和音乐,反映了长沙人民的某种生活情绪。《狮舞》的质料上有“毛狮”、“布狮”等,从所表演的内容上看,可主要分为“灵狮”、“耍狮”、“赞狮”3类。“灵狮”的表演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象征着权威与神灵。它的舞蹈动作潇洒豪放,但没有翻爬滚打之类的动作,一般只在堂屋正厅表演,且需香烛果品设置,气氛肃穆、庄严。“耍狮”,又叫竹马狮、文武狮,它的表演则自由活泼,纯属娱人之舞。动作趣味性强,幽默诙谐,逗人喜爱。目前乡间的舞狮多为此种,保留节目有80余个。“赞狮”则把舞蹈和叙事结合起来,舞狮时有一人在旁伴唱,舞狮者随唱词内容而变换动作。唱词内容多为表现民间传说或反映劳动生活情趣的故事,通常表演的动作有“骆驼恋沙”、“黄龙出洞”、“檐老鼠追蚊子”等。  《地花鼓》:它是在长沙民歌和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地道的长沙民间舞蹈。它有双花鼓与单花鼓之分。双花鼓为二旦一丑表演;单花鼓为一旦一丑表演。长沙的《地花鼓》以单花鼓为多,表演为两人,一男一女,男扮小花脸,手执折扇;女穿彩衣,手拿帕子和扇子。最初,它只是伴随着劳动动作有节奏的说唱游戏,后形成风俗,变为一种离开具体劳动场景,在节庆假日中相取娱乐的舞蹈。《地花鼓》表演时,多以手巾、扇子为道具,场地一般多放在堂屋或禾场中。目前,它的代表节目约有近百个,如《洗菜心》、《比古》、《望郎歌》、《十杯酒》等,这些节目的曲调现大都已成为花鼓戏常用的基本曲调,舞蹈部分也已为花鼓戏所吸收。  《蚌舞》:是长沙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俗舞。它的主要节目为《渔翁戏蚌》,内容为歌颂渔翁勤劳朴实,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舞时,一人身背用竹、纸做成的大蚌壳,扮成蚌壳姑娘,一人扮成渔夫,手持鱼网,表演鱼翁捉蚌的故事。《蚌舞》中蚌壳的制作多用竹蔑扎成,再用绸布或皮纸糊裱,绘上蚌纹。  《江西车子》:是长沙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习俗舞蹈,它与《狮舞队《蚌舞》、《采莲船队《地花鼓》一起活动。它的来历,是根据长沙东乡民间传说:明朝朱洪武血洗湖南,湖南渺无人烟,后来从江西那边过来一土车,车上坐着一少女,后面一青年男子推车,他们来到长沙东乡定居,繁衍后代。为歌颂纪念这对青年男女,民间就编演了《江西车子》这一特定的习俗舞。  长沙地区除流行于民间的“习俗舞”外,还有一种用于祭祀的《浏阳古乐舞》,在浏阳市内今天仍可看到文庙乐舞舞台、舞厅、舞蹈者的练功房、宿舍等。古乐舞分两种,一是“文德舞”,舞生右手执翟,左手执禽(羽),所以又名禽翟舞;一种是“武功舞”,舞生右手执戚,左手执干,所以又称“干戚舞”。舞生的动作缓速是与乐的疾迟相吻合的,动作幅度不大,64名舞生分两个舞亭站立成方块,面向孔子正殿,在亭内动作,自始至终不出舞亭。  长沙民间歌舞的表演活动一般是在两种环境下进行。一是在传统的节日中表演,尤其以春节为甚,是民间歌舞活动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时候。乡间的习惯多为正月初一至初五玩龙舞狮“送财神”,初五至初十“打春”,初十至十五玩“狮子”、“龙灯”、“竹马”、“蚌壳”、“地花鼓”等。这些活动多为自发,自娱自乐。舞蹈时音乐伴奏,鞭炮齐鸣,场面热烈,同时还以“包封”礼品相赠。二是在祭祀仪式上或宗教法事中表演。如道士做“道场”、师公子“冲傩”等。“道场”是为死人超渡灵魂而举行的一种仪式活动。有过“奈何桥”、“招魂”等节目,多队型变化。“冲傩”是为病人驱鬼镇妖的一种仪式活动,这类节目由巫师单独或双人、多人表演。巫舞的动作手式,场面调度都比较复杂,根据不同法事执剑刀、牛角、法棍、牌带等道具进行表演,有的还有乐队伴奏。  长沙民间舞蹈的表演程式,大多有一基本规律,每种舞蹈一般都有一套程序化的动作,如《狮舞》的“拜五方”,《地花鼓》的“扯四角”,《龙舞》的“跑圆场”等。  在音乐与舞蹈表演的关系上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动作受音乐的严格控制,每个舞蹈动作都必须符合节奏规范,两者完全融为一体。如《地花鼓》的对舞,《戏蚌》中的开蚌、合蚌、夹渔翁;《龙舞》中的变形,《狮舞》中的拜五方等,打击乐、伴奏音乐与舞蹈表演者要求十分默契,在节奏中展示舞蹈所表现的艺术内容。另一种是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要求合拍,动作自由发挥,音乐只起渲染和烘托、过场作用,这种处理多见于“采莲船”、灯舞等形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16:02 , Processed in 0.05971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