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02|回复: 0

情感互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创作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3 2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刁崇敬 盖艾玲
来源:大众网-青年记者
发表时间:2002-1-16 19:51:11

--------------------------------------------------------------------------------

  传播是一种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的社会性活动,人与人的互动使人际传播构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存在,因而互动又称社会互动。经济社会的到来,使人际关系淡漠成为社会通病,但电视媒介的产生,又为人们找到了一个替代式的情感倾诉对象。而以真实反映人的某种生存状态、纪录真实生活流程的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则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滋润调节心灵、沟通深层情感需求的空间。


  那么——
  传受双方情感互动的过程是如何产生的?
  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经过编导、摄像、后期制作加工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最终将形成一种“合力”,即受传者眼中看到的“真实”,是经过这种合力加工锤炼、浓缩升华而成的“真实”。传播者要通过电视使受传者接受自己要传播的理念;受传者则通过电视,体验接受自己的情感诉求和心理的审美满足。受传者最终认可的是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指向和价值观念。二者又通过传受过程来完成这种互动。
  “合力”的制造者隐藏在作品之后,收看节目的观众坐在电视机前,通过电视这个媒介,构成的是传者与受者的间接传播关系,与面对面的直接传播相比,这种间接传播对传播效果的磨失损耗是显而易见的。要使坐在电视机前的受传者随着这种合力的导向去感动、去激动真的不是那么太容易。


  传播心理学研究表明:受传者往往拒绝那些有悖于自己固有的思想观念的信息,而愿意接受那些符合自己心理需求和审美趣味的信息。受传者在未收看作品之前,他并不知道在这部片子中,传播者要将他引向哪里。此时,受传者的情感处于平静和期待状态。随着片子情节的展示,慢慢的他发现,作品中展示的内容,正是他内心期待和寻找的东西,或者是他曾经有过的某种经历,一段属于自己的心理情感体验。在作品的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指向,去牵引着他,他就像在穿过一片大森林急于寻找归家之路的孩子,他想拒绝这种牵引都已经不可能。
  在这里,说是牵引,说是受传者情感归宿像大森林中寻找归家之路的孩子,这永远只能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其实,哪一个成熟的电视观众,其审美口味能如孩子般单纯?能任由传播者去随意摆弄呢?“枪弹论”早已是上个世纪的神话,受传者有自己的审美原则和情感选择,不可能你想让他们激动他就会激动,你想让他们流泪他们就会流泪。但是尽管如此,到了该激动的地方他还是要激动,该流泪的时刻还是要流泪。他还是心甘情愿被传播者牵引着往前走。一直走到他觉得心灵情感的审美满足和道德价值观念认同的境地,这便是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不可言喻的魅力。


  为什么有的作品,传播者感到费了好大劲,可受传者却觉得感受不深;有的作品尽管传者极力煽情,可实际效果是无动于衷、这是因为使受传者感情与传播者共鸣的这种牵引,有一定的渠道、一定的规律。这种渠道,既有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一般创作规律,又是创作者心灵个性、学识人品等多种因素共同汇集而成的结晶。关键是传播者如何去把握火候进行牵引,引导受传者形成多方互动。
  那么——
  怎样使受传者达到物我两忘境地?
  完成传受双方情感互动有哪些途径?


  用可遇而不可求的典型细节制造互动
  任何一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一般都是由一定的情节来演示的,但情节不会激发受传者的感情,只有细节才能担当这一重大使命。没有细节的内容,便是苍白的过程。而好的细节却是靠在通篇把握的基础上,在现场敏锐捕捉而来的。以日本的《小鸭子》为例,情节是在大都市公园内的一群野鸭的成长、迁移的过程,在跟踪拍摄中,编导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小鸭牵引观众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它们从出生地迁到皇家公园宽阔的水域,野鸭群中能飞的飞,能跳的跳,大队伍已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跳过最后一个石阶,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第二个细节是那鸭群长大后要飞离皇家公园飞向大自然,又是这只最弱的小鸭子飞不起来,大队伍在水面上盘旋飞翔,等待着小鸭子飞起来,小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一次次总是又落下,它不气馁,再试,再飞,三次,五次,直到七八次后,终于稳稳地升起在天空中,与伙伴们汇融进大自然……这一细节的展示,受众得到的已不仅仅是一只小鸭子生存的生活状态,而是一次心灵的冲击,震荡和感情的洗礼。人格化的魅力,野鸭群充满温情的关照,人与环境微妙的依存关系,创作者浓浓的人文关怀……最终使传者与受者的精神指向趋同一致,形成传受双方的情感互动。


  用丰富多彩的镜头语言制造互动
  电视是用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受传者接受的所有信息都离不开镜头所提供的画面语言,同时也包括其它诸如声音、色彩等等所营造的氛围。因此,好的镜头语言,便是一种牵引。
  《难圆绿色梦》中曾有这样一组难忘的镜头:一辈子治沙栽树的老人徐治民,面对着耗费毕生心血培育的防护林被砍伐一空,82岁高龄的他,无言地坐在他引以为自豪的树王遗存的树墩旁,默默垂泪。此时,没有一句解说词,受众与人物的交流是无声的沟通,受众的情感被画面牵引,沉浸在老人欲哭无泪的哀伤中,这是一种深沉厚重的心理互动。受众日后可能忘记了人物当时说的什么,但会记下老人那失望、痛惜的眼泪和表情,无言的画面所传达的所有表情符号,受众的情感会随着主人公的悲伤无奈、惋惜痛楚而同步激荡,引发深深的反思,留下深深的震撼。


  用扣人心弦的悬念制造互动
  悬念是一切叙事性情节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调动受传者的好奇心,也是运用悬念的最终目的。纪实性电视纪录片运用悬念比较成功的例子,是西安台摄制的《还你一世情》。有一个叫卞少辉的青年工人救了一个落水儿童,记者采访中,听别人介绍这青年10岁时也曾被人救过,12年以后,青年偶遇救过他的恩人,老人孑然一身,他就把老人接到家中当做亲生父亲赡养。这个故事既传奇又感人,可诉诸视觉形象却难以表达,因为一切都是“过去时”。聪明的编导采用倒叙手法,用一点一点的悬念牵引受众的情绪——卞家为什么有姓马的老人?老人为什么和卞家结成血肉之情?片子一环扣一环,剥茧抽丝般一层一层将这些问号逐个解答,将这些悬念在卞家过年、儿媳生小孩、孩子满月等“现在时”的生活流程细节中展示出来,受众的心因而不可遏止地被牵引着一直往前走。这是通过设置悬念调动受众情绪而制造的互动。


  用朦胧和主题多元化制造互动
  朦胧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多元化在于并不表达一个主题。那些蕴含着真实与哲理相融合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山里的日子》运用这种方式堪称典范。
  “嫁女”一节,运用了两件事做为撑起全片的骨架:卖牛、嫁女。为了筹办女儿的婚事,父亲卖了自家小牛犊。原说定200元,可买主讨价还价只付180元,镜头展示了父亲无可奈何接过两张大票又找出两张10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导埋伏了一个牵引的玄机:一双充满问号的眼睛,这是8岁小弟弟的眼睛,他在一旁静静观看这一切,牛,被买主牵走了。此时,小弟弟急忙跑到自家的菜地高坡下,看着牵牛人和牛渐走渐远。先是牛走,后是小弟的双眼,再是小弟一个背景,直至牛与人变得很少,看不见了,小弟一直没转身,这时,小弟的视角,就是观众的视角。从开始到牛卖掉牵走,没有一句解说词,小弟心里想的什么,片子也没说明。牛卖了后,姐姐要出嫁了,迎亲队伍接走了新娘,小弟又跑到屋外菜地高坡上,远远望着姐姐与迎亲队伍越走越远,越变越小,姐姐与迎新队伍离家时,走过村头田园边那条路,正是上次牛被牵走的同一条路。小弟的脸部特写反复出现过几次,他心里想的啥?我们仍旧不知道。画面在展示一个孩子内心世界的同时,又留下一块空白,让观众自己去想,留下观众审美思维飞翔的空间。正是这个空间,犹如国画的“飞白”,小男孩既不是片中的主角,主题究竟要表达什么,也没直接说明。然而,通过小弟眼睛的牵引,引导着观众与编导者的情感趋同一致,使全片散发着难以言传的感人魅力。
  其实所谓牵引,所谓互动,都不过是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方法和技巧,条条大路通罗马,纪实性电视纪录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绝不止一种,但是对那些致力于这种电视艺术门类的创作者来说。迷人之处,也正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探索过程。





录入:NewsAdm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20:45 , Processed in 0.0844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