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5|回复: 1

滿語和滿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9 18: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滿洲
来源:青藤書屋


     清初滿洲人入關之際,皇帝希望滿洲八旗子弟保持民族特點,勿欲之漢化,於是大力提倡「國語騎射」,所謂的「國語」就是指滿語,規定滿洲官兵必需講滿語,並禁說漢語。

   順治諭令翰林院的漢人進士都必需「學習滿書,以備將來大用」,一時也形成了「滿洲、蒙古、漢軍皆通國語」的情形。雍正、乾隆也多次下諭「騎射國語,乃滿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務」。但是滿洲人入主中原,和漢人雜處共居,漢人以其極眾多之人口優勢,保有了漢語的使用率,漸漸地,滿人學習漢語、漢文的風氣變得盛行。

   康熙一○年(西元一六七一年),因為滿洲官員都已會用漢語溝通,而裁撤了專司翻譯的「通事」。

 雍正(西元一七二三~一七三五年)在召見選用的知縣時,竟發現其中有不會講滿語的滿洲官員。滿人入關不到九十年,滿語已「不能人人盡通」。

 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京旗滿人「清語生疏,音韵錯謬」。

 嘉慶年間(西元一七九六~一八二○年),「滿洲非為不能翻譯,甚至清語生疏,不識清字」。

 道光年間(西元一八二一~一八五○年),諭令滿洲侍郎以下至五品京堂官員進行滿文的考試,結果翻譯通順或稍有錯誤的不到百分之三四十,連寫都不會寫的超過一半。

 為了固守滿族的純正,康熙七年(西元一六六八年)禁止漢人出關,但是卻禁而不止,闖關者眾。整個東北地區的滿語環境也被漢語同化得非常嚴重。黑龍江的呼蘭府誌記載,光緒中葉(西元一八九○年前後),呼蘭府的滿人還能通滿語的,「千人中一、二矣」。


 必須特別一提的是,乾隆二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為了增兵戍守新疆,乾隆由瀋陽調派了一千多名錫伯族官兵連同眷屬共計三二七○人,遷徙新疆。這些錫伯人原居住在東北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受清朝統治後改用滿語、滿文。這群先民經過一年零四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伊犁,不但保衛疆土也開發建設了伊犁。他們的後裔多居住在新疆省維吾爾自治區的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還保有著他們使用的滿語,但也因應時代的變遷,語、文都略做了些修正,把滿文一三一個字母中的十三個同音字去除,增加了三個有音無字的字母,稱為「錫伯語」。錫伯族人口約十八萬(另有統計稱約八萬多人),居住在東北的都已使用漢語,居住在新疆的約有三萬多人則使用錫伯語。目前統計滿族約有九百多萬的人口,但會說「滿語」的人反而已經非常非常少了。

FROM滿文自習(http://manjusibe.myweb.hinet.net/)
发表于 2005-9-3 21: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头有一本满语专著介绍给大家

《满语杂识》(学苑出版社,2004)是爱新觉罗·瀛生先生(1922——)以毕生学养写成的一部满语专著。他在这本书里,全面论述了满语的历史发展和现有的语言体系。在书中爱新觉罗先生在书中对满语规范有全面而独到的论述。今年初,当我从书店购回家后,立即浏览了一遍。觉得先生对汉语北京话受满语影响的历史情况说得很好,对研究国语及普通话的发展有所启发。尤其是,通过叙述满语对汉语北方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的影响,兼及其他民族如蒙古族语言对北方汉语的影响,有非常深刻的见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1 23:31 , Processed in 0.0613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