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17|回复: 1

历届“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内容简介及论文集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0 23: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cass.net.cn/chinese/s18_yys/jufayuyi/target31.htm

1981年5月28-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主办的首次“语法学术报告会”在北京郊区密云县举行,参加者有吕叔湘、朱德熙等五十余位在京的语法研究者。会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扎扎实实做好语法研究
朱德熙:关于“比”字句
李临定:“判断”双谓句
刘月华: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
陆俭明:“的”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龚千炎:论几种表示强调的固定格式
范方莲:程度副词的几个问题
吴士勋:从因果句看复句的偏正
于根元:关于动词后附“着”的使用
孟 琮:北京话的拟声词
范继淹:汉语语法结构的层次分析问题
邢福义:论现代汉语句型系统
史有为:划分词的普遍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饶长溶:谈谈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的析句方法
詹开第:曹禺剧作的语言风格

1982年6月25-28日,第二次“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举行,此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法学者五十余人与会。会后编辑出版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二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狙公赋芋和语法分析
王希杰:语言的语法分析和言语的语法分析
吴为章:单向动词及其句型
李临定:双宾句类型分析
詹开第:“把”字句谓语中动作的方向
饶长溶:“把”字句否定式
孟维智:主谓谓语句的范围
郑怀德:动词语主语句的谓语
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
陆俭明: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
傅雨贤:谈谈汉语几种句式的转换
陈建民:汉语口语里的追加现象
孟 琮:口语“说”字小集
邢福义:数量名结构的叠用解注格式
刘叔新:带继续意义的动词短语
沈开木: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
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
李大忠:不能重叠的双音节形容词

1984年7月17-21日,由《中国语文》编辑部和《汉语学习》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三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吉林省延吉市举行,与会者来自全国各地,约五十人。会后编成的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三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歧义类例
朱德熙: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
李临定:“工具”格和“目的”格
范继淹:无定NP主语句
范 晓:略论V-R
饶长溶:动宾组合带宾语
尹世超:关于主谓宾语
刘月华:从《雷雨》《日出》《北京人》看汉语的祈使句
于根元: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
邢福义:“越x,越y”句式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假设让步句
吴为章:“成为”类复合动词探讨
卞觉非:AABB重叠式的语义、语法、修辞和语用功能
刘叔新:试论趋向范畴
沈开木:“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
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
施关淦:关于助词“得”的几个问题
孟 琮:“咧”字小考
詹开第:浅谈《儿女英雄传》的词汇
张炼强:表达的需要对汉语某些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廖秋忠:篇章中的框-棂关系与所指的确定
陆丙甫:关于语言结构的内向、外向分类和核心的定义
雷友梧:语义的心理构成及其在话语生成、理解中的作用与意义

1986年10月14-18日,由《中国语文》杂志社和语用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联合主办的第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北京西山八大处举行,来自全国的四十多名中青年语法研究者与会。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四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说“胜”和“败”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吴为章:“X得”及其句型——兼谈动词的“向”
徐 枢: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谈“名受+名施+动”句式
龚千炎:论“把”字兼语句
刘月华: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孟 琮:关于主语的语义类
陆丙甫: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
马庆株:含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
王希杰:施受、词序、主宾语
邢福义:“NN地V”结构
于根元:不停地+V
傅雨贤:“Vt+N”式偏正结构
饶长溶:“不”偏指前项的现象
陆俭明: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
施关淦:试论时间副词“就”
沈开木:“表示强调”的“连”字所涉及的形式同内容的矛盾
郑怀德:好+动
郑懿德:时间副词“在”的使用条件
李临定:语义的隐含性和制约性
邹韶华:中性词语义偏移的原因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刘叔新:句法语义的几个语义问题
史有为:位置义试探
范开泰:语义分析说略
鲁 川:汉语句子的语义成分和语用成分
徐思益:从空语类说开去
范 晓: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邵敬敏:形式与意义四论

1988年5月25-28日,第五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丰台槐树岭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语文》杂志社、杭州大学中文系和语文出版社编辑部联合主办,与会者五十余人。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五辑由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语法研究要避免两种倾向
朱德熙:词义和词类
李临定:“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及其他
邢福义:词类问题的思考
徐 枢:兼类与处理兼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
沈开木:名、动、形分类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
杨成凯: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的“名物化”
张学成:动词名化和动名词
鲁 川:现代汉语信息语法的词类问题
史有为:词类:语言学的困惑——相对性词类模式试探
马庆株:影响词类划分的因素和汉语词类定义的原则
范 晓:动词的“价”分类
陆俭明: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之管见
饶长溶:再说次动词
傅雨贤、周小兵:口语中的助动词
王维贤:“了”字补议

1990年10月22-25日,第六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合肥举行,本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语文》杂志社和安徽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五十余人与会。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六辑由语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理论研究和用法研究
李临定:以语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沈开木:语法、语义、语用的联系
饶长溶:关于句法、语义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杨成凯:关于形式和意义问题的反思
王希杰:谈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史有为:“格素”论要
施关淦:现代汉语语素说略
范开泰:与汉语名词项的有定性有关的几个问题
李晋荃:多切分名词性偏正短语
于根元:副+名
马庆株:与“(一)点儿”、“差(一)点儿”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
张万起:试论现代汉语复合量词
李 炜:“V个N”结构
袁 晖:动词性宾语句与相关句型的选用
范 晓:VP主语句——兼论“N的V”做主语
詹人凤:受事主语句(名-动式)的识别
邵敬敏:“回声问”的形式特点和语用特征分析
邹韶华:“比”字句的积极性特征
周小兵:试析“不太A”
吕文华:“了2”语用功能初探
崔奉春:谈汉语交际中说话人在意念上的视点问题
李向农、周国光、孔令达:儿童比较句和介词“比”习得状况的调查

1992年10月25-28日,由《中国语文》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语用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和南开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第七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与会者四十余人。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七辑由商务印书馆1995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例外和错误
徐 枢:十多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方法述评
刘云泉:语素研究四十年
王希杰:语法研究中的静态和动态
饶长溶:关于语法意义的层次性
范开泰:关于汉语语法三个平面分析的几点思考
范 晓:句模、句型和句类
刘叔新、石锋:主语声音形式特点的考察
吴为章:动词的“向”札记
周 荐:“一V1V2了NP”结构和动词的类
谭景春:使令动词和使令句
马庆株: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
张万起:名词对量词的选择问题
施关淦:动词谓语句句型简论
于根元:反问句的某些形式标志
邵敬敏:“怎么”疑问句的语法意义及功能类型
宋玉柱:论存在句系列
邢福义:选择问的句群形式
李晋荃:句法成分的话题化
沈家煊:正负颠倒和语用等级
杨成凯:高谓语“是”的语序及篇章功能研究
张伯江、方 梅:北京口语易位现象的话语分析
吕文华:略论一组含时量词语的同义格式
周小兵:谓语前介词结构的同现次序
周洪波:汉语新词语的结构与搭配
邹韶华:试说语法里的临界现象

1994年10月22-24日,第八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大学举行,这次是由《中国语文》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国家语委语用所语言应用研究室、《语言教学语研究》编辑部、《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和苏州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三十余人。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八辑由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李临定:句型场
刘叔新:带性状延续义的形容词性短语
齐沪扬:偏正短语中形容词的连用
李宇明:论形容词的级次
张伯江:性质形容词的范围和层次
尹世超:说“AB的”式状态形容词
杨成凯:语言单位同一性的逻辑观
孔令达:从语言单位的同一性看助词“过”的分合问题
沈家煊:语用·认知·言外义
王希杰:论显句和潜句
邹韶华:歧义成因举隅
李晋荃:多切分复句
吕文华:试论句首短语“在/0+处所”
郑懿德:表比较的“有”字句
谭景春:致使动词及其相关句型
朱景松: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
周洪波:合力构词

1996年7月31日至8月3日,第九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黑龙江大学举行,这次是由《中国语文》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北京语言学院杂志社和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四十余人。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九辑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冀平:在第九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马庆株:略谈汉语动词时体研究的思路——兼论语法分类研究中的对立原则
李宇明:动词重叠与动词带数量补语
方 梅:从“V着”看汉语不完全体的功能特征
戴昭铭:动词情状成分“下去3”的形式特征、语法功能和分布规律
尹世超:报道性标题中罕用“了”
杨素英:当代动貌理论与汉语
杨成凯:连动式研究
邹韶华、张俊萍:试论连动式的中心
张伯江:汉语连动式的及物物性解释
孙德金:现代汉语动词做状语考察
吴为章:“价”的性质和“价”的确认
张国宪:动词的动向范畴
吴继光:有凭动词和无凭动词
张谊生:现代汉语动词AABB复叠式的内部差异
储泽祥:单音动词的叠结现象
陈 一: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双音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
范开泰:现代汉语虚词功能新探
周小兵:介词结构与动词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
铃木庆夏:形名组合不带“的”的语义规则初探——论形容词的区别性
黄南松:现代汉语中修饰成分的成句功能
殷志平:动量词前置特点论略
詹人凤:语义指向与语法关系
马 彪:从“看出了神”的语义语法分析说起

1998年8月26日至31日,'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第一阶段为"第十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北京大学中文系、商务印书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以及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和香港大学语言学系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近百位学者与会。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十辑由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 论文集目录如下:

沈家煊:语法中的“标记颠倒”现象
石毓智:汉语的有标记和无标记语法结构
古川裕:有关“为”类词的认知解释
戴耀晶:现代汉语否定标记“没”的语义分析
袁毓林:否定式偏正结构的跨维度考察
齐沪扬:动词移动性功能的考察和动词的分类
崔希亮:空间方位关系极其泛化形式的认知解释
王维贤:现代汉语带“得”的补语句
徐 丹:动补结构中的上字与下字
顾 阳:试论汉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
范 晓:论“致使”结构
邢 欣:递系式的框架特点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
刘一之:“把”字句的语用、语法限制及语义解释
沈 阳:名次短语后向移位的句法形式和语义作用
史有为:“V的N”的“体貌”问题
李小凡: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再探讨
马 真:关于表重复的副词“又”“再”“还”
张谊生:评注性副词功能琐议
奥田宽:作为助动词的“容易”和“好”
蒋 严:汉语条件句的违实解释
张爱民:加合判断与表人名词的称谓类型
张 黎、于 康:汉语指称性成分的等级分类及其对判断句的影响
萧国政:谈“‘这么’+形容词+‘点儿’”格式
黄国营:语用成分在汉语句法结构中的投影
石定栩:语义、句法、话语和语用的关系——从“的”字结构谈起
杨成凯:《马氏文通》和汉语语法理论
刘丹青:语法研究的对象语言与参照语言——为《马氏文通》出版一百周年而作

2000年10月9日至11日,第十一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和《中国语文》杂志社、商务印书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五十余位学者和数十名研究生参加了讨论会。有43位学者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论文已由中国语文杂志社选编成《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十一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论文集目录如下:

沈家煊:在第十一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杨成凯:事件阶段和语法表示
陈前瑞:汉语反复体的考察
石定栩:复合词与短语的句法地位--从谓词性定中结构说起
尹世超: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动词的类
王金鑫、卢莹:可比较性与单音节性质形容词的类别
张伯江:“死”的论元结构和相关句式
陈昌来:关于零价动词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张宝胜:再说“怀疑”
史金生:“逐渐”类副词与动词的类
石毓智: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原则
王灿龙:句法组合中单双音节选择的认知解释
沈 阳:再议汉语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的分裂移位形式
詹卫东:基于合一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
范 晓:论名词在语义平面上的“兼格”
张谊生:“V中”的功能特征及“中”的虚化历程
佐佐木勋人:由给予动词构成的处置句
崔希亮:汉语方位结构“在……里”的认知考察
邹韶华、王玉华:《红楼梦》“里”、“外”方位用法研究
卢英顺:“下去”句法、语义特点探析

2002年,第十二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杂志社 主办,商务印书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协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七十余位学者、研究生参加了讨论会。有60余位学者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论文已由中国语文杂志社选编成《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十二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杨成凯:关于指称的思考
董秀芳:定语位置上的指代词、反身代词和零形式
刘探宙:汉语相互代词的指称特点
税昌锡:从认知角度看反身代词“自己”的语义指向
韩 蕾:指称在现代汉语双名同位组构中的作用
袁毓林:无指代词“他”的句法语义功能
黄瓒辉:人称代词“他”的紧邻回指和紧邻预指
邵敬敏:“人家”的指代功能及语义分析
邹韶华:现代汉语的同形异指现象
刘街生:名词和名词的同位组构
沈 园:汉语中另一种“无定”主语
王灿龙:制约无定主语句使用的若干因素
杨海明:汉语涉人指称强度与小句衔接的动态考察
张谊生: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
郭 锐:连续量词和离散量词——谈“每隔-数量”的两种意义
石定栩:动词的名词化和名物化
王冬梅:动名互转中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
邓思颖:情态和数量词主语的指称
胡建华、潘海华:指称性、离散性与集合:孤岛中的疑问句研究
鲁 川:语言的主观信息和汉语的情态标记
崔希亮:事件情态和汉语的表态系统
沈 力:汉语的直接法范畴
戴耀晶:现代汉语助动词“可能”的语义分析
郭昭军:从“会2”与“可能”的比较看情态动词“会2”的句法和语义
李 明:汉语表必要的情态词两条主观化路线
高增霞:汉语的担心—认识情态词“怕”“看”和“别”
张宝胜:副词“才”的主观性
宗守云:“我V了”与“他V了”
储泽祥:评述性的“NP一副X的样子”格式
沈 阳“V着A”结构分化的语法条件
发表于 2006-3-11 22: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梦的轻波 于 2005-2-20 23:23 写道:
来源:http://www.cass.net.cn/chinese/s18_yys/jufayuyi/target31.htm

1981年5月28-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主办的首次“语 ...

很有用的资料,非常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5:43 , Processed in 0.0617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