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59|回复: 1

重庆方言的现实处境和生存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8 02: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news.cqqn.com/class/69/2004-11-19/7973.html

重庆方言雄起!趴起?

专家名言:重庆方言,悠着点。
———刘阳(《红岩》杂志主编)

 
    说普通话的人,似乎天生对方言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瞧不起,所以,方言在流行文化里沦为搞笑的语言工具。
    这种滑稽的方言形态是否能够促进方言的复兴?这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回答的问题。但作为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和老重庆,我还是要对方言来一点挑战(当然是出自爱护的心态)。
    方言很安逸,但方言庸俗、泛滥也是不争的事实,最难容忍的是方言里的粗言俚语极不利于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从文化角度看,方言也不是重庆文化的主流,只是个陪衬而已,所以再次提醒有关人士千万不要把经济振兴的大业寄托在方言身上。好比宴席,文化是主食品,方言只是凉点……如果继续走庸俗化道路无疑自杀。
    如果说川剧《金子》的成功是方言艺术的成功,我个人认为那只能欺骗外行而已,因为令人痛心的是《金子》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北方的故事,与重庆又何干?
    重庆人说:山里人,江边客,人耿直,性刚烈,为朋友两肋插刀,为真理抛洒热血。几句方言道出重庆人的刚性本色。
    重庆人又说:方言,嘿嘿,不摆了。
    自李伯清发明了“假打”,重庆人紧跟着就创造了“雄起”。相对而言,后者更显大气,风靡了全国,甚至传到了海外,大为我们重庆人争了光,长了脸,成了最经典的重庆方言。
    作为重庆方言的另一种直观表现形式,重庆电视台近几年播放了1000多集方言剧,引起不少见仁见智之说。从《抓壮丁》到《棒棒军》,从《傻儿师长》到《街坊邻居》,无一不体现出重庆人浓浓的方言情结。
    但是,目前重庆方言却受到了空前的质疑和非难,大漠长风般的烟幕之后,重庆方言能否走进碧海蓝天?面对表面繁荣又背景尴尬的局面,大家都想来问一句:重庆方言,你雄得起吗?
    为此,记者就本土方言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日前,老前辈曾令弟、专家刘阳、李耀国、巴蜀笑星凌林、青年明星周萍等数人就重庆方言的现实处境和生存空间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意见,为你全方位解读真正的重庆方言。
    1955年10月中国开始推广普通话,在之后的城市化进程中,方言的话语权逐步被削弱。方言被打上了浓重的乡村烙印,甚至成了搞笑的工具。似乎方言只有在成为“笑话”的时候,才能牵动起生命的脉搏。
    重庆人天生具有的幽默感,与方言的功劳息息相关。光重庆方言的数十种分类,就可谓“方言百花园”。据搞了40年评书师承程梓贤的曾令弟先生说,重庆语言中最精练的菁华最鲜活的成分还是蕴涵在方言当中。无论是从情感还是文化传承方面讲,说方言,学方言,懂方言,都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方言是历史留给每个人的珍贵遗产,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
    有关方言的焦点之争在于,方言的泛滥是本质的蜕变,走向了流俗的范畴。于是有人说:方言太庸俗,影响重庆的形象;有人说:方言太粗糙,会流害下一代;有人说:方言太土了,走不出重庆巴掌大个地盘;还有人说:重庆方言在普通话推广的冲击下,迟早一天会灭了方言……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哥名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凌淋(巴蜀十大笑星之一)
   

       说到方言,我感到无辜和无助。不可否认,方言剧存在部分粗制滥造,但这不是主流。难道全国老百姓都忘了当初看《抓壮丁》时的万人空巷吗?提倡讲普通话,这本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但在我们的方言一切都被简化、被“缩减”的时代,要走入一个方言的世界,对我们区区几个人来说谈何容易?方言的死亡,差异的寿终正寝,意味着鲜活的感性缩减为干巴巴的、号称为理性的方程式以及电脑键盘上的符码。(言语中,凌淋对方言式微的趋向有种宿命般的忧虑。)
    独具魅力的重庆方言在一代人身上出现断层,方言的危局早已是学界的共识,如果把各种方言看作各种话,就会发现有些“话”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特别是那些复杂难懂的方言,比如一农村青年到医院做节育手术,由于腼腆,就偷偷问医生:我如果那个了,还可不可以那个呢?医生是明白人,答:如果你那个了,不光可以那个,甚至比以前的那个还那个。青年大喜。
    试问,如果是个外地人,谁能听得懂其中的奥妙?再者,如果非要一味地强调用普通话来说,那么这个思想封闭的青年可能只好去跳河了。


美女名言:重庆方言,爱你没商量
    ———周萍(《街坊邻居》等多部方言剧主角、青年演员)   
  
   
如果离开了方言,就连我个人都活不下去,毕竟我也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嘛,我相信方言自然有它永生的理由。方言剧的风暴席卷就正说明了这点吧。
    如果表现当今本土生活的情景剧不说本土生活中流行最广泛的那种方言,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属于文化层面、心理层面和审美层面的内容就会在语言中流失。就拿《开心廿四味》的名字来说吧,广州人听见了都会心一笑,因为“廿四味”是一种广东人妇孺皆知的“凉茶”,味道很苦极难下咽,与“开心”放在一起马上就产生了一种令人莞尔的“语言蒙太奇”!还有,像《方脑壳》外人当然要排斥,但你敢说重庆人会大部分反对吗?
    在全球语言一体化大环境下,谁来做一个关心、爱护、呵护、继承和发扬我们方言的先驱者或抱残守缺的方言遗民,这应该值得我们反思。
    我对重庆方言的观点借用一句歌词和英国人的一句谚语:爱你没商量,爱你爱到杀死你。


前辈名言:重庆方言,安逸惨了。
———曾令弟(重庆著名评书家)

  
    其实方言就像一张黑白照片,沉积了一段时间,反而更现光华,盖过了彩色照片的风头。
    方言,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的语态。方言物种的濒危,告诫当代中国人,尊重方言,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
    尽管认为语言最鲜活的成分还是蕴涵在方言当中,但是和同龄人一样,所有读写和思维的语言也早已经是普通话的意境,能够保留的只是对于家乡话的尊重,重庆方言“天生”的能力是,不用我们费力,就能把我们领进锣鼓喧天、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的沸腾生活,那是茶馆与火锅代表着的人间事件……我终生热爱这鲜活、生动、充满野性的一幕。
    如果把方言丢弃了,语言的大厦也就没了基础。当然,如果把方言的味搞变了,那《傻儿司令》沦为流氓电视就是活生生的范本。方言的重要在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从今天的经济层面上看,方言更可以说成是:一方方言富一方人。在此我用不着举例。我只希望我们的方言也能像东北话一样“叫板”中央电视台,真正成为我们重庆的骄傲。
本报记者史斌/文 本报记者游江/图
 楼主| 发表于 2003-11-8 02: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方言剧首次“冲击”国家电视飞天奖

http://www.xinhua023.com/ 2003年04月23日 06:40  
--------------------------------------------------------------------------------

      新华网重庆频道4月23日电  重庆方言剧近年来有些“清淡”,目前重庆荧屏除《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等方言节目外,方言剧几乎难觅踪迹。然而昨日记者获悉,《街坊邻居》、《为民医院》两部重庆方言剧已经分别参加了第22届和第23届中国电视飞天奖的评选,其中第22届飞天奖的评选结果将于近段时间揭晓,这也是重庆方言剧首次“冲击”国家级权威电视奖。

  据《街坊邻居》和《为民医院》的制片人刘岗介绍,从1998年到2001年,重庆只凭《新华方面军》、《突出重围》、《山青青,水清清》三部电视剧获得过飞天奖,原因是过去规定飞天奖的参评作品必须在央视播出过,所以很多优秀的地方电视剧都没有参评的机会。而去年在北京举行了第21届飞天奖后,国家广电总局重新设定了参评标准,规定从第22届开始,省级地方台的优秀电视节目都可以参加评选,所以《街坊邻居》和《为民医院》才会有这样的机会。刘岗强调,国家放宽尺度扶持地方艺术门类,这使地方电视工作者深受鼓舞,虽然《街坊邻居》和《为民医院》还有诸多不足,但是能够参评对重庆方言剧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特别是方言剧目前处于低潮期,能拿到国家级的评判台上接受检验,找了优缺点,为重庆方言剧“对症下药”绝对是件好事。

  重庆方言剧能走向国家级大奖,重庆的方言剧演员们更是欢欣鼓舞。同时在《街坊邻居》、《为民医院》中担当男主角的凌淋表示,方言剧是其他门类电视剧永远无法取代的,它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电视形式,但多年来却一直受到歧视,现在它能得到国家的认可,我们方言剧演员也硬得起了。

  记者昨日还电话采访了飞天奖艺术委员会的有关负责人,她表示第22届“飞天”奖将于今年8月完成9月初举行颁奖典礼,目前获奖节目已经评定,但暂不能对外公布。对于重庆参评的两部方言剧,她表示自己不方便评价。她认为现在国家的尺度放宽了,专家们也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审方言剧,扶持方言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6 09:16 , Processed in 0.0927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