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0|回复: 2

“让座风波”撕裂“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22: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guancha.gmw.cn/2014-07/21/content_12071999.htm

作者:斯涵涵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主动让座了,但偶尔遇到一些让人无语的情况,你还会让座吗?7月16日下午,刚做完兼职踏上回程的大三学生王丹丹(化名),在276路公交车上,一名老人将唯一的空位让给了十六七岁的孙子,却要求坐在一旁的王丹丹给其让座。王丹丹没有让,老人一直大声抱怨其没教养,惹得车上乘客一片讨论(7月20日重庆商报)

  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是公民道德素养的集中展示之地。主动让座,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也表现出公民个人的素养修为。然而,乘客有让座的义务,老人却没有逼人让座的权利。尤其是这位老人将唯一的空位让给了十六七岁的孙子,却要求坐在一旁的女孩给其让座,难免令人瞠目。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看来是很深刻地领悟了这句古老的格言,可惜只把对象对准自己有利方面,一面自己不坐给疼爱的孙子坐,一面要求别人的小孩让座,设立双重标准,其实是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违背,推己及人,你疼爱的孙子何尝不是别人眼中“书白读了”不懂得尊老爱幼的年轻人,而那名女大学生又何尝不是别家长辈疼爱的晚辈?

  如果老人一切从自我出发,以无知无畏的方式责骂、训斥没有把座位让给自己的人,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尊老爱幼本是“一体”,言传不及身教,不道德者的老者用道德的标准来训诫、要求别人的孩子,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公交“座位”,似一面镜子,屡屡检验出道德素养的缺位。这件事大家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老人的自私自利毋庸置疑,而那位孙子心安理得接受奶奶的座位,在奶奶与别人争吵时,一直在低头玩手机,一副置身事外、漠然以对的样子,他的冷漠与自私何尝不是奶奶潜移默化的结果?而女大学生也应该把座位让给老太,如果因为别人的不妥,而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都将退化,而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事实上,很多老人都是慈祥可敬的,如郑州老人提出给辛苦的年轻人让座,四川老人回赠让座者红包;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主动让座……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让座和感谢的良性循环中,道德的力量暖人心田。与因座位而产生的争吵、责骂比起来,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可见这场“让座风波”里,没有赢家。

  康德说过: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道德素质从来不分男女老少,文明社会需大家携手创造。将心比心,彼此宽容,友爱互助,是优良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共同要求,切莫指责、报怨、寄希望于他人,而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斯涵涵)返回光明网首页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22: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子坐着而老太却要他人让座:问题在哪?
来源:http://ido.3mt.com.cn/Article/201407/show3773435c32p1.html

    孙子坐着而老太却要他人让座:问题在哪?

   据重庆商报报道,2014年7月16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女生王丹丹乘276路公交车回家途中,一老太及其孙子上车后,老太叫孙子坐在唯一空位上,却要求王丹丹让座,但遭到王丹丹的拒绝。
   此事引起社会热议,王丹丹应让还是不让则成为该新闻关注的焦点。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晓燕仍为,王丹丹应让座,不能因别人的不妥而降低自己的标准。可是,周教授,如果王丹丹让了,那么,这个老太便会继续这样,其孙子也会如此这番。那么,王丹丹让座之举便是对老太与孙子的道德素质的一种认同或妥协,其他乘客会不会认同或妥协?
   一个公民,传承尊老爱幼的优良美德,首先应从家庭中做起。在家中,长辈要爱护晚辈,晚辈应尊重长辈,这样,在社会中,家庭成员才会坚持尊老爱幼的美德。可是,老太主动让座给年少的孙子,自己却要求他人让座,此举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家庭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或者说,这个家庭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有瑕疵。对于这样的公民,我们是该认同或妥协,还是给反对并抵制?

   如果没有给孙子让座的举动,王丹丹当然会给老太让座。不过,老太要求对方让座,且实施了“白读书了”的责怪,此举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让座与否属道德约束的范畴,而非法律法规管辖的范围,那么,道德规定,让座只能自愿,不能强求。而且,给老弱病残孕等群体让座,也是需要条件的。如果坐着的是年轻人,但是,这个年轻人很疲惫或抱着孩子,或抱着贵重易碎物品,实在不能站立或站着支撑不了多久,我们是否也要求对方让座?

   当然,我们不是反对让座,而是应在如何净化社会风气上考量。

   在家庭中,不论你是老人还是孩子,家庭成员之间都应相互尊重,不能倚老卖老,也不能因为自己年幼而不敬重老人。在社会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仍应相互尊重。固然,强者应主动帮助弱者,但是,弱者要求得强者的帮助,首先应征求对方同意,还得在受助后说声谢谢,这是一种对美德的最基本认同的反应,而非援助者的需要,也是一种相互尊重的表示。因为帮助者给你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持,就是对你的一种尊重,而如果你对别人的帮助没有任何意思表示,那是不是一种不尊重?

     所以,上述新闻中,对周教授的观点,笔者并不完全认同。因为王丹丹不让座,这不是降低标准的问题,而是涉及相互尊重及维护良好社会风气、传承美德的社会问题。如果有人不尊重别人,却要别人首先尊重他(她),请问各位,你们是什么反应?你们会不会装作或真的表现得极为高尚的样子,对不尊重自己的人做出尊重的行为?

     既然舆论对让座事件表明了立场,那么,就应正确发挥其功能。舆论的重要功能是什么?恐怕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舆论的重要功能在于,要要认同什么,要抵制什么。而对于自己首先不尊重别人,却要求别人必须得尊重自己之举,舆论如果迁就或认同,那么,舆论匡扶社会正义的功能会不会被扭曲?所以,让与不让,并非该新闻事件的焦点,而是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互尊重,每个社会成员应如何做人?舆论应支持什么,该反对什么?这才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拷问自己的永恒问题。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孙子坐着而老太却要他人让座:问题在哪?》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22: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让座风波”:公平何以优先道德作者:秦子忠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dlpl/shpl/2014/0723/109886.html

  题旨:揭露老太行为不正当性的意义不仅在于表明由公平原则所确保的权利才是支配公共领域的基础,它优先于道德,而且表明如果公平原则作为公众接受的游戏规则,那么它就不仅禁止强者的违规,也禁止弱者的违规。

  “7月16日下午,刚做完兼职踏上回程的大三学生王丹丹(化名),坐在276路公交车上,一名老人将唯一的空位让给了十六七岁的孙子,却要求坐在一旁的王丹丹给其让座。王丹丹没有让,老人一直大声抱怨其没教养,惹得车上乘客一片讨论。”(7月20日《重庆商报》)

  针对这场风波,几天内互联网上可检索到的评论就超过万条。粗略而言,这些评论可以汇总于这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王丹丹应当坚守给老人让座的这一道德底线;因此王丹丹的不让座行为应当受到谴责。另一种观点认为,王丹丹和那个十六七岁的孙子一样,在给不给老太让座这点上,具有同等的权利因此王丹丹的不让座行为仅仅是捍卫她的和老太孙子一样多的权利。但是,由于这些评论没有处理公共领域中道德与权利何者优先的问题,因此它们在谁是谁非上要么闪烁其词,要么对当事人各大五十大板。我认为,一个倡导法治的社会应当拒斥这类含糊的或者折中的观点。

  在我看来,引起这场让座风波的易被忽视的一个原因是,难以在陌生人中识别出所谓的“老、幼”。假定在这场风波中,当事人老太及其孙子的年龄分别为70多岁、6岁以下,我估计王丹丹给举起尊老爱幼旗帜的老太让座的可能性会更大些。但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此,而在于与十六七岁的孙子(小伙子)相比,王丹丹更有道德理由给老太让座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看来,从道德上讲,最有理由让座的是老太的孙子。因为就道德动机而言,尽孝心驱使孙子给关爱自己的奶奶让座;就其效果而言,孙子给自己奶奶让座而表现出的自然之爱,不仅回馈奶奶的关爱,温暖老太,而且也给其周围传递出传统美德气息。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的故事朝着相反方向发展,十六七岁的孙子理所当然地坐了那个唯一的空位并一直埋着头玩手机,老太理所当然地挥舞着尊老爱幼的旗帜向王丹丹索要座位;而王丹丹的最终行为(不让座)也引起了舆论一片哗然。我不知道,王丹丹在坚持不让座的过程中,是什么给予了她挣脱道德绑架的勇气。从报道来看,王丹丹的勇气似乎来自她对老太的行为不当以及索要台词不够文明的反感。比如,老太径直把空座让给其孙子而同时向她这个陌生人索要座位,而且索要的台词竟然是污蔑式的,“现在的年轻人书都白读了,都不知道给老年人让座。妹妹,还是要尊老爱幼。”但是我知道,在这场风波中,以道德理由来谴责王丹丹的那些人,要求王丹丹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坚守道德底线的那些人,多数是说话不讲逻辑者。这些人忘了,要坚持道德底线的人,是公交车上所有有座的非“老幼病残孕”者,而最应该让座的是占着黄色座位的健全的年轻乘客或者老太的孙子,而非王丹丹。

  我这里无意为王丹丹的行为进行辩护,而仅是要强调:在公共领域,由权利所确保的空间决不能因为任何道德理由而被压缩。诚如一些评论者所言,王丹丹坚持不让座只是捍卫她应有的权利。

  权利,讲求的是公平,它只能因为权利的缘故而被约束。除了那几个明确规定为“老弱病残孕”专用的黄色座位外,公交车上的其他座位应当平等地向所有乘客开放,并且乘客被允许遵循优先占有权原则而享有某座位的使用权直到其下车为止。因此,当王丹丹优先占有那个非黄色座位时,她便享有使用该座位的权利,这一权利直到她下车时才会自动释放出来;在这一期间,任何人都不能以道德理由向她索要其座位的权利。针对高举道德旗帜的索要者,王丹丹可以为自己的不让座行为进行如下辩护:一、如果非黄色座位的比例设立是科学而合理的,那么“老弱病残孕”者的利益便已经被公平地考虑到了;二、在已经公平地考虑到“老弱病残孕”者的利益前提下,当“老弱病残孕”者的人数偶然地超过黄色座位的数量时,那些无座的“老弱病残孕”者依然享有和其他乘客一样多的机会去争取空着的非黄色座位,因此她享有其优先占有的非黄色座位对老太而言不是不公平的。

  从公平原则看,老太的行为构成了对他人权利的潜在侵犯。她本可以占有那个唯一的空座,但是她甘愿让给她的孙子,如果事情到此结束,那么她便展现出了一个光辉的道德形象;然而她却又转过身,在喋喋不休地向王丹丹索要座位的过程中,她的形象不仅失去了道德的光辉,而且她要求的东西也多于公平原则所允许的范围。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分明,倒像一锅糊了的粥。因为在现实的公交车上,黄色座位往往被健全的年轻者霸占,在这情况下,对老太不当行为的揭露似乎毫无意义。但问题是,如果公交车上被确认是没有公平原则的“自然状态”,那么在利益被践踏的那些人当中,一般而言,将是“老弱病残孕”者。因为,如果没有公平原则作为公共领域的秩序,那么专门设立黄色座位就没有理论根据,并且当这些黄色座位被健全的年轻者霸占时,“老弱病残孕”者或公众也就没有合理的理由强制性要求霸占者让出座位。因此,揭露老太行为不正当性的意义不仅在于表明由公平原则所确保的权利才是支配公共领域的基础,它优先于道德,而且表明如果公平原则作为公众接受的游戏规则,那么它就不仅禁止强者的违规,也禁止弱者的违规。在当前中国,并不缺少老太这类假道德之名而肆意侵占他人合法权利的人,而是缺少像王丹丹那样敢于捍卫自己应有权利的人。当下中国社会道德的滑坡,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个人的道德堕落,不如说是公平原则没能在国民心中普遍地确立起来,没能在公共领域中得以真正确立起来。不难想象,在一个没有公平原则规约的社会,私德不仅会吞噬公德,只顾爱孙子,如这场让座风波;而且会泛滥成灾,无视陌生人生死,如小悦悦事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2:15 , Processed in 0.0890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