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96|回复: 0

论纪实的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8 00: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何苏六
来源:广视网  
发表时间:2004-1-13 17:39:43

--------------------------------------------------------------------------------



    本文对纪实的空间描述并不完全是具像的,其实更主要的是研究其对意义的表达,包括纪实语言的内在品性,和它所赋予的叙事空间,以及它所营造出来的审美特性。纪实语言所记录空间指向的确定性,与用纪实语言所建立的结构给人们思考方向的不确定性,同样值得品味。文章的探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纪实性的语言本身及其所营造出来的叙述的结构,具有一种宽泛的解读潜质;二是纪实语言与电视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方式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点;三是纪实性节。

    目在内容领域和频道资源上可开发的空间是无限的。

一, 纪实语言的起兴

    纵观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纪实类型的节目越来越有市场了,也越来越有地位了。关于这一点,可以从频道资源分配的走向上看出来:最先是以纪实性节目出现,后来有了纪实性的栏目,近来则又出现了专门的纪实性频道。

    纪实性节目形态的分类是一个很头痛的事情,哪怕连篇累牍的来说明,也是很难解决的。也许粗线条地把它分为新闻节目类和纪录片类是比较明智的。 新闻类的纪实节目形态又是多种多样的,有消息式的、深度报道式的,有系列式的、杂志式的;有访谈式的、讨论式的,等等,比较复杂,本文的重点不在这里。本文着重要探讨的是纪录片的这种形态。

    我国的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其间有人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


   80年代及之前,我国的纪录片中,纪实风格不是主导的。一方面是那时的技术水准难以实现纪实的那种随机即时纪录还原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那时的现实和观念也不太会倡导纪实主义的风格,因为,纪实主义需要一种勇气去直面现实,因此,只有当实事求是的风气日见盛行,纪实的观念才有市场。

    1991年的《望长城》为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带来了一股清风,打破了当时相对贫乏、沉闷的气氛。从纪录片词汇、镜头、风格上,都依稀可以看到那道分水岭。因此,《望长城》的意义,除了引领了中国电视纪录片转向纪实主义潮流以外,应该说,更主要的是激活了纪录片同行的思维,重新点燃了他们的激情。

    当然,轻便摄录一体的摄像机的出现,很切实地帮助纪录片创作者实现了真正解放,它成了人的器官的延伸,并帮助人们模拟人的步态和视角去记录生活的过程。这是纪实主义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

    也许是以往的纪录片语言把人们禁锢得太深,也许是纪实语言与纪录片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性,纪实风格的语言一出现,人们便迫不及待畅快淋漓地享受它,并很快引发了中国纪录片纪实主义的潮流,完成了中国纪录片的一次转型。这次转型,力量之大、速度之快,使得九十年代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流,成了纪实主义的天下,并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近二十来年,我国纪实性纪录片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给原本相对单一沉闷的纪录片带来了一屡清风,也为中国纪录片走向成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这个时期,电视台出现了一些颇有影响的纪录片栏目。事实上,从某方面来说,纪实语言以及纪实性纪录片本身与电视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方式之间也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点。因为相对于电影胶片的严肃和脆弱和复杂,电视的制作流程更富于生活化,而纪实语言和纪实性的作品,则更从本性上与生活之间有种贴切。因此,大量的电视观众认可这样的一种风格的节目是很自然的。1993年2月,上海电视台8频道黄金时段的《纪录片编辑室》。播出了一系列象《十字街头》、《德兴坊》、《毛毛告状》、《重逢的日子》等地地道道反映上海生活的纪录片。当时的收视率达到了30%,最高到过36%,把一向受人青睐、高枕无忧的电视剧都给比下去了。我们相信,观众更容易从纪实性作品中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除了上海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摄制了大量的优秀纪录片,并有不少在国际上获大奖。也纷纷设立了纪录片栏目。国际间的交流也增多了,还有了以纪录片为重头戏的上海白玉兰电视节和四川金熊猫电视节。中国电视金鹰奖这样的大型民众参与的活动后来也把纪录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增加了进去。

    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年中国纪录片发展也形成了一些误区。一方面,人们对纪实的理解有偏差,有时把它平面化了,有时则把它庸俗化了。应该说,纪实语言所记录空间时其指向的确定性,和用纪实语言所建立的结构给人们思考空间的不确定的开放性,具有记录并还原现实生活的特殊的品性,则具有与人们感受生活的习性相近的品性。然而,现状并非如此,许多人对纪实语言的理解只是简单的看作是对过程的完全记录,不管这样的过程本身有没有意义,也不管这个过程在片子里起什么作用,不管这个过程有没有足够的信息量,不管这个过程会不会影响片子的整体节奏;或者把纪实语言简单的看作平实的视点,不去计较平实背后更本质的是一种人文的关怀,不去计较有没有真正把情感投入,不去计较是不是已经真正把握住了人物或事件的本质,不去计较片子的结构是不是完整得当。

    另一方面,在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上,几乎都局限于人文社会的类型,又集中于弱势边缘的群体上。其实纪录片关注弱势群体本身无可厚非,然而,纪录片的最本质的功能首先是要记录主流、记录时代,当社会变革的见证者,何况,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社会的体制、生活的方式、价值的观念等都在演变和整合之中。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如果纪录片依然还无动于衷,局限于个人化的观念和空间里,显得有些对不住作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的良心。

    而且,在纪录片市场还没有形成的条件下,要实现栏目化的播出,光靠电视台的小部分人员制作,使纪录片的片源明显成了问题。《纪录片编辑室》这样曾经辉煌一时的栏目也陷入了困境。虽然又《生活空间》这样日播的栏目支撑,然而,时长的局限和制作周期的局限,终究难以成为大手笔,从而也就使得纪录片的魅力衰减了不少。 记得那时候纪实作品刚刚流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作品在国际上获大奖以后,许多电视台领导开始重视纪录片,把能不能拍出优秀的(很直接的标准就是获国际大奖)纪录片视作评价一家电视台品位水准高低的重要指数。因此,各路电视台纷纷抽调精兵强将,划拨相对高得多的制作经费、自由的使用设备、自由的安排时间,终极目标就是拿国际大奖。

    那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的确产生了特殊的效果,不少电视台的作品在国际上的了大奖。那种纪录片创作的环境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这种模式只存在于纪录片栏目化之前。那时候的纪录片创作几乎不考虑成本和风险。

    另外,尽管在纪实性纪录片刚刚出现的时候,中国纪录片理论界曾经颇有生气,为新的纪录片潮流鼓与呼,并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论框架,去阐释、读解或引导纪实性纪录片。遗憾的是这些年纪实性纪录片的理论缺少发展,也没有建立一种开放的体系,而是陷入了一个封闭性的怪圈之中。中国纪录片理论研究面对纷乱的现象缺少洞察力和深邃思想。一方面对纪实性纪录片的读解变得狭隘和霸道,另一方面不自觉地拒绝其它形态的纪录片作品和纪录片理论。这种对话语权的不正当使用,使得其对纪录片描述以神圣为由而变得神秘化。然而,面对近年来各式各样的纪录片,读解、疏导、廓清等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表现出理论上的乏力和尴尬。也许理论界想做得过多过细了,而且缺少一种“百家争鸣”的宽容和理论精神。

    可以说不仅纪实主义陷入了困境,直面市场以后,中国的纪录片也陷入了困境。

二, 实节目的特性分析

    纪实性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给人带来的真实感。它的所有功能和特征几乎都由此而发生。 纪实性电视节目的这种真实又是一种多元的真实。首先是纪实性电视节目的语言本身以及其所营造出来的叙述的结构,具有一种开放的品性,让人可以有多重解读的可能,避免了主观化的倾向。二是纪实性电视节目与其载体电视媒体之间有着一种亲和关系。电视节目虽然在创作上也追求艺术,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它更注重的是咨询和信息。而且,收视电视节目与观赏电影、戏剧等强调间离性不同,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纪实性电视节目制作的观念上,更会追求一种接近生活原生的形态。三是纪实性电视节目所记录或展示的内容本身就是真实的生活现实。

    纪实性电视节目的这种真实又是一种双重的真实。它一方面具有亲近平和的生活化的真实感;而另一方面则又具有纪录历史和见证历史的不容质疑的权威性。

    电视纪实性节目,用多种的手段保持了内容的真实性。比如它强调的记录事件的过程;它力求还原生活的完整信息;它注重一种人的视点;它的现场记录所给人的亲历生活流程的感觉;等等,都给人以生活化的真实感。

    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线性特征,用一种物化的介质记录下生活的流程的画面时,它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已经在书写历史。因此,摄象机的记录下来的纪实性生活画面,有了见证历史的品性和价值,这种价值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不断增强而变得越来越具有权威性。 电视纪实性节目,坚决排斥原始素材的虚构,注重于真实的世界和现实的领域。纪实性节目要实现这种关注,一方面是技术的支持,一方面是观念的问题。

    我国的纪实性电视节目,从七十年代起就逐步以多种形态出现,并最终形成一般强大的纪实主义潮流,并不是偶然的。由于设备、技术的改进,出现了越来越轻便的摄录一体摄影机,使得摄象机的纪实作用大大加强了。长时间不间断的摄影,以及同期声和现场的真实音响进一步强化了影片反映生活的能力。这种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人们开始寻求一种能够形成全新风格的表现方法。特别是长镜头,从七十年代开始被许多纪录节目所使用。在一个镜头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并实现了最高标准一种真实。

    纪实性节目往往是观察式的,它保持冷静客观,力求把创作者的主观倾向,客观纪录现实生活,用一种策略的非直接在表现形态,尽量不让观众感觉到人工强化的痕迹,使之更接近於生活化的平实。 纪实性节目的叙事中却重视人物与生活环境的有机联系,并多用一种接近于人的视角,注重同期声音的采集,力求通过保持时空的统一和延续来再现以保证真实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形态。纪实性节目由于追求表现一段相对完整的事件过程,并且注意生活逻辑的还原,因此它具有传达信息的完整性。

    纪实性节目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开放型的叙事。由于它记录的是一种接近现实生活的原生态,采用的是平实质朴的摄影,对观众有种生活的亲近和参与感,因此观众有可以从屏幕上提供的形象出自己的评价和结论,因为从它的编辑手法上并没有太明显的倾向性,而是用一种再现式的真实提供给多义性的选择空间。由于纪实性的语言摄像机镜头始终追踪记录着事件的发展,把整个场的信息完好地呈现给观众。注重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统一性,而使得内容可信程度大大提高。这种真实是生活真实,也是高于一切的真实。

    因此,纪实节目可以比较充分地满足人类获取更直接、更丰富、更真实的信息的愿望,它记录了地球上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并广泛的传播给不同的人群,使得远距离的人们彼此之间有了相互了解、参照、学习的可能,人类的相处更和谐,也使得人类的生活美好。它可以让现代的人了解过去的历史,借鉴前人的经验;也可以让将来的人们知晓我们的现在。因此它可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链,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纪实节目还可以搭建一个让人思考的平台,在观照别人的同时观照自身,并由此建立一个评价的体系。

    总之,纪实性的内容在记录生活和历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生活和历史。
  
三,纪实的未来空间

    2000年隆冬,在全国电视台纪录片栏目一片“关停并转”声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出现了一个叫《纪录片》的栏目,它的播出时间是每周一至四子夜23:30-24:00。一直听说这样的一个纪录片栏目争取下来非常的不容易,朴实的名字不事张扬的出没在深夜里的这个栏目,其最大意义不在于“薪火相传,如今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可供坚守的阵地和供呼吸的窗口”;也不在于他们小心翼翼、以退为攻,隐藏着的那一个本应该大势宣扬的野心——“开创华语纪录片的新世纪”,而是让本已落入深渊的中国纪录片人又看到了一粒星星之火。

    其实,此前已经有一班地道的中国纪录片人,在不远的境外,开辟了一个纪录片的根据地,这就是致力于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纪录片资料库筑建的“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开播的亚太地区第一条历史专题纪录片频道——“阳光卫视”。这个被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世界300个最佳小型企业”之一的公司,如今已有10000个标题累计40000多个小时的纪录片。这不仅纪录、整理了纪录片本身,也为中国的纪录片的交流和扩张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另外,国外纪录片节目和栏目的引进,为我国纪录片界摆脱困境帮了很大的忙。一方面,使电视台纪录片的播出有了片源上的保证;更主要的是另一方面,就是让我们对纪录片观念的认识得以拓展:纪实性的纪录片也可以是多种形态的,纪实性纪录片的题材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纪录片也应该容进市场当中去的。

    像探索频道、历史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等不同类型的纪录片节目引进后受到不同层面观众的欢迎,使我们对纪录片重新树起了信心,并找到了方向。

    其实,世界也非常想了解中国,需要我们源源不断的把各种类型的电视纪录片向海外输出,而这不是只靠几家电视机构所能完成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国际影视播出机构都主要依赖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各类节目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也没有必要闭门锁国,哪怕像纪录片这样一直来有着神圣化和神秘化色彩的栏目和频道也一样。国际电视节目交易市场通过几十年的经营,已经形成了一套操作模式和买卖关系、供片渠道。 近几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的电视频道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国际市场上的节目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也为中国的电视节目进入国际市场,加强对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如何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国际化水准的电视节目营销队伍,如何在国际电视市场上建立广泛的营销渠道成了中国电视走向世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的纪录片工作者也应该有市场的意识、交流的意识,不再把纪录片当作把弄于手间的自己的玩物,应该从选材和手法上,都真正拥有一种国际化的市场观念。

    这方面,四川电视台的纪录片的经营应该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近七八年来,四川电视台与海外影视机构签约,向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十五六各国家和地区共输出了150多部(集)纪录片。四川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在国内外各项评比中屡屡获奖,这与他们重视同海内外同行的合作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通过合作,不仅打通了渠道,拓展了市场空间,而且也在纪录片创作的手法上有了更大的空间。

    今年元旦开播的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是国内第一个以纪实命名的专业频道。这个频道开播时,纪录片的同行们既喜且忧,喜的是盼望了多少年,中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纪录片专门频道,忧的是真的能办下去吗?其实,产生这样的忧虑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对纪录片、对纪实语言认识上的误区。“频道定位在纪实,大量非虚构性的节目都可以与纪实频道的名称相符。这样,为节目的选择和制作开拓了较广的空间。唯有如此,纪实频道的内容才会丰富多彩,更吸引观众,才会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所勾勒出来的自己的道路和方向应该是可行的。事实上,这个频道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广告收益上,都比电视台的其它频道要好,也比他们自己预想的要好。

    其实,只要退后一步来看,我们一直为之倾心的纪实语言和纪录片,并不应该赋予它们太多的神秘和禁区。如能这样,纪录片的天地也就更宽广了。   

(本文发表于《当代电影》200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08:58 , Processed in 0.0979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