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39|回复: 1

用比较古代诗歌韵脚字的方法来考察古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6 22: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佚名   
来源:http://www.zhsc.net/
2005-4-26


    我们先来读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读起来是很谐和的。“流”和“楼”押韵,叫做韵脚。一首:

    嫁得翟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首诗的格律和上一首是一样的。韵脚是“期”和“儿”。可是读起来为什么不谐和呢?原来在唐代读起来是谐和的。“儿”在那时候不是象现在普通话这样读,而是读作“倪”。读作“倪”不就谐和了么?于是你又会问:怎么知道唐代读‘倪’呢?”我先不回答这个问题。再请你读一首诗: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头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是一首首句入韵的诗。我们看它的韵脚字是“儿”、“啼”、“西”。“儿”不是也应当读成和“啼”、“西”同韵母的声音才能和这两个字押上韵吗?下边再读一首: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属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军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这是《老将行》的前八句,也是首句入韵的。我们看“儿”字在这首诗中既然也与“时”、“骑”,“师”、“藜”等字同作韵脚字,那么读起来它也必定与这些字同韵才能谐和。例子读得多了,在我们的认识上就会有一个飞跃:“儿”当时能和这些字押韵,而且不只是一两首诗,作者也不是一个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充分的把握说,这绝对不会是诗人用错了韵,也绝对不会是心血来潮临时把“儿”的读音变一变勉强来和这些字凑韵。一定是“儿”字当时的读音和现在不一样,而和与它同时作韵脚字的那些字押韵,否则就不会用“儿”字和这些字同时作一首诗的韵脚字。这样我们就给“儿”字的古音作了第一步的“定性分析”——明确了它的古韵韵类。这也就是我国古音学理论奠基人明代的陈第用《诗经》的材料揭示上古音本来面目的理论核心。陈第说: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剌而不入,于是悉委之“叶”①。夫其果出于“叶”也,作之非一人,采之非一国,何“母”必读“米”,非韵“止”则韵“祉”韵“喜”矣!……其矩律之严,即《唐韵》不啻。此其何故耶?又左、国、易象,离骚楚辞,秦碑、汉赋,以至上古歌谣,箴铭赞诵,往往韵与诗合,实古今之证也。

    但是这样考出来的古韵,还只是个韵类,也就是说,只是个空架子。就和我们前边讲的唐诗的例子一样,这时,“儿”字究竟应该怎么读,我们还不知道,只知道与其它的韵脚字同类,即同样的韵类。如果要作第二步的定性分析——解决读音问题,光凭这个方法是不够的,还要用其他的方法。其他方法准备专章来谈,这里只简单提一点:如果我们联系上一章讲的谐声字,就会发现,在谐声字里,用“儿”字做声符的有“倪”,“霓”、“鲵”。这些字我们读什么?读“倪”。可见“儿”字本来读“倪”,不然就不会作这些字的声符。你试把“倪”这个音代入“儿”韵脚,然后再来读一下,谐和不?是谐和的。所以用谐声字与韵脚两相参照,我们就会估计出“儿”字在唐代读“倪”。——到这里才基本上回答了你的问题。

    以上讲的就是用比较诗歌韵脚字的方法可以探求出古音的基本原理。

    当我们研究了大量的诗歌韵脚字之后,就可以把本来应该同韵的韵脚字串联在一起(不论自己读着谐和不谐和),成为一个集团,或一个系统。还是以前边的三首唐诗为例:“儿”字在第一首诗中和“期”字押韵。在第二首诗中又和“啼”字“西”字押韵。第三首又和“时”、“骑”、“师”、“藜”押韵。于是这三组字就通过“儿”字的“介绍”全都互相“认识”了。因为当已知甲量分别对等于乙量、丙量、丁量时,则乙量、丙量、丁量也必然彼此对等。所以,即使没有发现用这三组字直接押韵的诗,我们同样可以推断出这三组字在当时也必然可以相押,因此也必然同韵。同理,如果我们又见到一首诗是“儿”和“姬”相押,还见到一首诗是“姬”和“时”相押,又见到一首诗是“时”和“X”相押,那么这些递相押韵的字也必然同韵,同样也可以串联在一起。就这样象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字越串越多,一直到把可以串在一起的字全部串起来,这就构成了当时的一个“韵部”。同理,把所有能串起来的韵部全找出来,就考证出当时总共有多少韵部。前人形象地称这个方法为“绳贯丝牵法”。“绳贯丝牵”四个字就是我们今天可以研求出有韵文可考的各个时代韵部情况的奥秘。上自先秦,下至现代,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中国历代的诗歌、韵文几乎都有人用这个方法加以研究,从而考订当代的语音。一直到清末民初的北方俗曲,罗常培先生还是用这个方法编出《北京俗曲百种摘韵》的韵书来补“十三辙”历来有目无书之不足。因为一般对先秦诗歌的押韵情况比较生疏,所以先以大家熟悉的唐诗为材料把“绳贯丝牵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一下。如果要考察先秦古音,只要把材料换换,换成《诗经》、《楚辞》和其他当时文献上的韵语,“如法炮制”就可以了。

    运用这个方法来讨论古音,也是从宋代的吴棫开始的。尽管他还有许多反历史主义的糊涂观念,因而没有搞出什么重大的成果来,但作为一种“方法”来说,他的草创之功是不应埋没的。至少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陈第研究古音,主要也是用的这个方法。不过在顾炎武以前大都是零敲碎打地研究某韵脚字应该怎么读,谁都没有进一步有意识地用串联韵脚字的方法探求古代音系。宋代的郑庠虽有古音六部之分,但其书已不传,我们不知道他用的什么方法,所以姑略而不计。

    下边我们举一两个比较简单的先秦诗歌的例子。《诗经·周南·关雎》第三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这首诗依例为双句韵,“采”、“友”是韵脚字。虽然今天读着已经不押韵了。但既然同处押韵地位上,当初必然是押韵的。这两个字在当时属“之”部。

    《楚辞·离骚》第四段:

    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阶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离骚》依例两大句一韵。所以“与”和“莽”是韵脚字。虽然今天读着不諧和了,但当时是谐和的。它们同属古音鱼部。

    自从顾炎武运用韵脚字串联的方法把上古韵分为十部之后,上古韵系才算奠定了切实的基础。嗣后三百年来,中经江永的十三部、段玉裁的十七部、戴震的二十五部、江有诰、王念孙的二十一部、章炳麟的二十三部、黄侃的二十八部、直到王力先生的三十部、周祖谟先生的三十一部,主要都是运用这个方法来探求先秦古音系的。不过由于各人的见解不同,因而分部有所不同,并且越分越细罢了。如果追溯他们的渊源,可以说都是从顾炎武那里来的。“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他们一代代继承着前人的成就,自己又有所创新,直到今天,上古音分部大体上有了一个稳定的局面。现将王力先生《音韵学初步》中先秦古韵三十部录下:

   1之、2职、3蒸、4幽、5觉、6宵、7沃、8侯、9屋、日东、11鱼、12锋、13阳、14歌,15月、16元、17支、18锡、19耕、20脂、21质、22真、23微、24物、25文、26缉、27侵、28冬、29盍、30谈。

    以上介绍了“绳贯丝牵法”的基本原理,并且说这个方法适用一切有诗歌可考的历史时代。搞先秦古音只要用先秦的材料“如法炮制”就可以了。那么,为什么用同样的《诗经》、《楚辞》等材料,用同样的方法,而各家的研究结果会那样不同呢?是不是这个方法不科学?所谓各人见解不同应该怎么理解?对研究结论的径庭,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中有个非常概括的说明,他说: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对《诗经》的韵例有不同的了解。

    某字押韵,某字不入韵,某处换韵,其中大有可以研究的余地②;第二,是对合韵③有不同的看法。讲古韵不能完全不讲合韵,例如“母”字在《诗经》中押韵共十七次,其中十六次入之部,显然应该认为之部字,但也有一次入鱼部(《诗·鄌风·蝃蝀》“雨”“母”相押),连顾炎武也不能不承认“应以满以反为正”④。(满以反,就是之韵上声的止韵字。)假如只因一次相通,就泯灭了之、鱼两部的界限,那就是不善于区别一般和特殊了。段玉裁说得好:“知其分而后知其合,知其合而后知其分。”合韵之说是音韵学家所公认的事实,至于如何掌握分寸才算得当,那又要看音韵学家是否具有卓越的见解了。

    因为音韵学家们对复杂的《诗经》韵例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尽管都是《诗经》,但由于见仁见智,事实上对不同的人来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材料。因而尽管方法相同,也不会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来。所以问题的根源不在方法。单从“绳贯丝牵”的方法来看,如果被串联的材料本身没有歧异,或对这些材料没有歧见,其结论是不会不一致的。

  ①“叶”:宋以前不明古音,读《诗经》觉得不押韵时,就临时变一变音来勉强凑韵,叫做“叶韵”或“叶句”简称“叶”
  ②比如《诗·鄌风·相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第二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第三章)。第二章“齿、止、俟”入韵。第三章“体、礼、死”入韵。顾炎武认为这两章诗,上古音押的是一个韵。所以都归在他的“第二部”里(包括《唐韵》支韵之半、尤韵之半、以及脂,之、微、齐、佳、皆、灰、咍、泰、祭、央、废)。但段玉裁认为“倘以《相鼠》‘齿’与‘礼、死’成文,则自乱其例而非韵”(《六书音均表》)。并根据其他的旁证,把这两章诗的韵脚分开,于是第二章归之部,第三章归脂部。
  ③合韵说,就是邻近的韵可以互相通押。这是段玉裁首先提出来的。关于合韵,音韵学家们仍然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因为:《诗经》韵例是否研究得很透彻了?因为一方面韵例本来复杂,加上几千年传下来的本子肯定会有许多错误。另外十五国风当时的读音未必一致。所谓“合韵”,有可能反映着方音。因此有人认为“合韵”只是个没有办法的解释。
  ④顾炎武在《诗本音·周南·葛覃》第三章“归宁父母”母字下说:(母)古音“满以反”。考母字,《诗》凡十七见。其十六并同。惟《蝃蝀》二章与“雨”韵。又《易》系辞传:“如临父母”,与“度”“惧”“故”韵。要当明“满以反”为正。
发表于 2005-8-18 18: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方法是鲁国尧先生的拿手好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0:48 , Processed in 0.0618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