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79|回复: 6

札记:是“桑柘”还是“桑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 13: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天涯评论网名“彰瑜”的题为《挽姚先生》的一联:
  襟上酒痕,或道青莲宴罢;袖中诗本,或疑白傅车来。当年主翰苑权衡,早令大名闻益水,
  影斜桑拓,谁联春社余欢;月满栖霞,谁赴龙山雅约。此后记兰亭感慨,莫求新赋到桐城。

      初读此联,就觉得“桑拓”如非专有名词,当有可疑之处,因为两个词素的组合很难联系。于是提出疑问是否为“桑柘”,后沈浪兄弟言王安石有赞美天童寺的诗“村村桑拓绿浮空”。个人估计是从网上搜索而来,向来喜欢网络搜索的功能强大,但对其中的谬误也多有接触与感受,于是以北大全唐诗检索系统为主,进行考辨。

  是桑柘还是桑拓?
  
  册數 第十八冊
  卷數 全唐詩卷六百
  頁碼 6938
  
  標題一 社日村居
  作者 張演
  體裁 近體詩:七言:七言絕句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穽雞棲對掩扉
  桑拓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册數 第二十冊
  卷數 全唐詩卷六百九十
  頁碼 7918
  
  標題一 社日
  作者 王駕
  體裁 近體詩:七言:七言絕句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册數 第二十五冊
  卷數 全唐詩卷八百八十五
  頁碼 10008
  
  標題一 社日村居
  作者 張蠙
  體裁 近體詩:七言:七言絕句
  
  
  鵝湖山下稻粱肥
  {犭屯}穽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原来化自此诗。
  但上面这三诗,字面大同小异,作者也各有说法,当为同一首诗在流传过程中的传抄问题。
  从词意上讲,桑、柘,树种,而“拓”则无表示树木的义项;两者字形上相近,想来应该是传写中误写了,呵呵,后人常称此为“通假”:)而柘、拓读音前者为去声二十二祃,后者为入声十药或十五合,在十五合上二者韵部读音是否相近,有待高手指点。
  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桑柘”在全唐诗同一检索系统中出现75 項,而“桑拓”出现仅一项。
  
  综合起来,这个词语的写法似乎为“桑柘”更为准确。
  
  附:
  1,  
  去声【二十二祃】祃驾夜下谢榭罢夏霸暇灞嫁赦籍假蔗化舍价射骂稼架诈亚麝怕借卸帕坝靶鹧贳炙嗄乍咤诧侘罅吓娅哑讶迓华桦话胯跨衩柘
  入声【十五合】合塔答纳榻閤杂腊匝阖蛤衲沓鸽踏拓拉盍塌咂盒卅搭褡飒磕榼遢蹋蜡溘邋趿

    2,北大全唐诗检索系统地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http://chinese.pku.edu.cn/cgi-bin/tanglibrary.exe,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1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查韵,查的是平水,用后世韵书查检唐人作品,实为谬误。故又重新查检,附在原文的评论中。但因为底子薄,还是不够切实。还望各位多多指正。

重新查检结果:

查《说文》,
柘——
桑也从木石声之夜切
段注其义有:山桑.柘桑.皆桑之属.古书并言二者.则曰桑柘.单言一者.则曰桑曰柘.柘亦曰柘桑.如淮南注乌号云.柘桑.其木坚劲.鸟囗其上.是也. 桑柘相似而别见.
注其声:之夜切.古音在五部.
http://140.111.1.40/yitib/frb/frb01648.htm
拓——
拾也陈宋语从手石声从石切
段注其义有:方言摭取也陈宋之间曰摭
注其声:之石切古音在五部
http://140.111.1.40/yitia/fra/fra01533.htm

可以看出,从意上讲只能是桑柘而不是桑拓。出现“桑拓”版本,主要是两字字形相近传抄而误,字音上的同在“五部”也许有传诵而误方面的影响。

地址:http://baiyi.blogchina.com/2487438.html
发表于 2005-10-1 15: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襟上酒痕,或道青莲宴罢;袖中诗本,或疑白傅车来。当年主翰苑权衡,早令大名闻益水,
影斜桑拓,谁联春社余欢;月满栖霞,谁赴龙山雅约。此后记兰亭感慨,莫求新赋到桐城。
=========================
这里明显有几处对仗不工,如何成立?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17: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晕,不十分熟悉本坛的操作,引用错了,编辑不了:(
估计朝露兄已经在天涯看了偶的回复了(相逢就是要相识是偶的另一比较公开的id),就偷懒复制过来一下:

这联里杂着用了自对手法
襟上酒痕,或道青莲宴罢====袖中诗本,或疑白傅车来
影斜桑拓,谁联春社余欢====月满栖霞,谁赴龙山雅约
  
  在自对的同时,因为上下联都是围绕题目或中心来写的,故而可以成为完整的一副联,尽管有时候同一位置的语言单位上下并未形成对仗。
  也可以用“自对”为关键词网上搜索下。联中自对应该是受诗中自对的影响吧.
  
发表于 2005-10-1 19: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2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气了:)
发表于 2005-10-1 2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中研院禮記等版本(應較嚴謹)應為柘。
唐代張演《杜日村居》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肅靖王〈春田家〉詩:「屋後青山門外溪,小橋遙接稻秧畦,人家遠近蒼煙裡,桑柘陰陰戴勝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9 21:10 , Processed in 0.2298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