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17|回复: 5

百家姓溯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4 00: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http://www.lotus-eater.net/
2005-10-1 21:11:24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 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熟悉。即使一个目不识丁的 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它与社会学、历史和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的《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 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 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 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 (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 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一、 姓氏起源

1、 始于夏后氏,是禹王的后代。夏朝少良当国时,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后人以祖字为姓,遂成艾姓。通常认为,汝艾是艾姓的 始祖。《通志·氏族略》载:艾氏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

2、 因地名得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 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略》说: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

二、 郡望堂号

堂号
"爱民堂":宋朝吴兴令艾若纳爱人民,恨恶吏。他在桌旁写了一幅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棒折胥吏手,何劳诵《大乘》?"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地区。治所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前205年)设置,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

三、 历史名人

艾自修:明朝邓州(今河南邓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长艾自新都 是明代的著名学者。兄自新精研理学,所著《希圣录》,深得宋儒宗 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结果,再加发挥,纂明其要。著有《理学纂要 》,得到学术界好评,朝廷旌表为当代贤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江西东乡人,勤奋好学,无所不亲。万历 末场屋文腐烂,南英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以兴起斯文为任 ,世人翕然归之。天启年间中举于乡,对策有讽刺魏忠贤语,罚停三 科。崇祯初诏许会试,不就,后负气入闽,见唐王,陈十万忧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几病卒于延平。著有《天拥子集》。

艾青。这个就不用介绍了吧。



一、姓氏来源

1、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 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原),他的子 孙就以安为姓。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想当高僧,于是他就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下来,他的子孙也就世代相传姓安。

2、后魏安迟氏改为安氏。

二、郡望堂号

  汉置武陵郡,现在湖南省淑浦县。
  据《唐书世系表》记载:“出自姬姓。黄 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于中国,以安为姓。”望出姑臧、河内。

三、历代名人

  1、安清-一字世高。安息国太子。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为憎,信奉佛教。 精通梵语,念经修行。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来宣传佛 教。定居下来后,为了传教的需要,他又工读汉语,通晓汉语,译梵本为汉语,译《修行道地经》等30余部,皆属小乘。

  2、安重荣——字铁胡。五代后晋朔州人。后唐时任振武巡边指挥使。后归后晋石敬瑭,任成德军节度使。石敬塘投降契丹后,起兵反之,次年战败被杀。但他这种民族气节,得到了后世的景仰。

   3、安民——宋朝陕西长安人。是个有名的石工,当时著名的石碑,都出自他的刀笔。

     4、、 安维峻——字晓峰。甘肃秦安人。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上疏痛斥李鸿章挟外洋以自重,投降卖国,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职。后隐居柏崖,闭门著书。著有《四书讲义》、《诗文集》。



一 姓氏源流

敖姓的来源有二:

1、 源于上古,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 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

2 出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 的,都被称为敖,这类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

二 迁徙分布

       敖氏的望族居住在谯郡(今天的安徽省毫县)。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谯国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相当于 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地区。治所在谯县。

堂号:
1 寀庵堂:宋代有敖陶孙的,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听到这些以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四 历史名人

1 敖山:字静之。明朝时期莘县人。成化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升 任山西提学副使。后因疾病辞官还乡。工诗文,诗才雄爽,文章豪放 ,与当时的王越齐名,人称江北二杰。晚年的时候专心研究数学。著有《石绫传》、《灿然稿》、《先天手册》。

2 敖家熊:字孟姜。浙江平湖人。早年在嘉兴创办稼公社及竹木小学堂。并组织祖宗教。清光绪二十九年入上海爱国学社学习。曾编写《新山歌》一书,宣传革命。次年加入光复会,并且出资与魏兰等人组织温台处会馆,这是革命党人的一个秘密联系机关。光绪三十三年与秋瑾共谋在大通师范学堂起义,事情泄露后逃跑。光绪三十四年在嘉兴被仇敌杀害。

3 敖陶孙:字器之,宋朝时期福清人。从小聪明好学,志向远大 。当时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而陶孙很尊敬朱熹的学问,于是去探望了他,并且赠诗表明自己的心意。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知道以后大怒,要逮捕他。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4 敖英:明代正德进士,字子发,清江人。官至江西右部正使。工于诗。他的诗路独辟蹊径,很有特点,流传于世的有《绿学亭杂言 》。   



一、寻根溯祖
     1、以水为姓。相传,上古时伏羲氏有个后裔叫后照,定居于 巴水,即今四川东部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巴水为姓,称巴氏。若干代以后,住在这一带(含今川、鄂、湘、黔边地区)的共有五个民族: 巴氏、樊氏、醰氏、相(向)氏、郑氏。巴氏住在红色的山洞里,其他五族住在黑色的山洞里。由于各自信仰的神灵不同,他们常常互相争斗,生活很不稳定。后来大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协商决定推举一位共同的首领。方法是五族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比赛,赢的人就是首领。巴族推出的代表叫务相。他在两场比赛(掷剑和赛船)中都取得了胜利,所以他就当上了五族的首领,号称廪君,他的后代多数也称巴氏。
   
2、以国为姓。周代有巴子国,开始被封的国君是子爵。巴子国辖境相当于现在四川的旺巷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并于秦。巴子国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巴"作为自己的姓氏,称巴氏。《世本》云:"巴子国,子孙以国为氏。"

二、郡望堂号

1、 堂号
"双卿堂":战国时巴国将军巴蔓子,因巴国发生内乱,出使楚国,要求楚国出兵平乱,答应楚国,乱平后,割给楚国3座城。楚国出兵平了巴国乱后,向巴国要城,巴蔓子对楚国使者说:"城不能割,请拿我的头谢楚王。"说罢,自刎而死。使者带了巴蔓子的头见楚王。楚王对巴蔓子的忠君爱国,非常佩服,就用葬王卿的礼节葬了巴蔓子的头。巴国也用葬王卿的礼节,葬了巴蔓子的尸身。

2、 郡望
高平郡:西晋时将汉代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在今
山东省巨野县一带。

三、 历史名人

巴  肃:东汉名士。他与窦武、陈蕃共谋杀宦官,整饬朝政,事泄后遭到朝廷通缉。他到县令处投案自首,县令欲弃官与他一块逃跑,他坚持不肯。后遂被杀害

巴  泰:清朝汉军镶蓝旗人。以善战著称,因功封一等子爵。官至中和殿大学士。

巴慰祖:清代书画家。官候补中书。通文艺,精古今文字。




一、来源有四
  1、出自颛顼帝芈姓后裔。相传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 ,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 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 。他的儿子于公元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
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为氏,称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2、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他 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氏。

  3、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4、远古时期,我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 ,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

二、迁徙分布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于秦、楚、魏等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封其 子白衷于太原,故子孙世为太原人。白仲23世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 ,邕5世孙白建,北齐五兵尚书,因功赐田韩城,因以为家。其曾孙 白温,任唐检较都官郎中,迁华州下邽,第六子白鍠,任巩县令,居 郑州,生5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鍠长子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生4子,次子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晚年居洛阳香山,成为白氏迁洛祖始其后代分衍今河南偃师、伊州、宜阳、`巩义、郑州、
新郑、沁阳等地。此外,白氏在秦汉时期有迁至今山东者,如西汉白光为东海兰陵人;隋唐时期有迁至今宁夏、甘肃、广西者,如唐代白孝德微安西人,白耸为马平人;宋、明时期还分布于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河北以及东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开始,闽、粤白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国者。         

三、郡望堂号
  
堂号:
       "治生堂":战国时白圭乐观时变。他曾经说:"人弃我取, 人取我予,吾治生犹伊、吕之治国,孙吴之用兵。"所有天下论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师。
        另外还有"南阳"堂号。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2、南阳郡:战国秦昭王35年始置郡。汉时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陨县间地。

四、历史名人

  白云上:清代书法家。

  白玉蟾:宋代名士。博览群书,善书,工画。有《海琼集》等。

  白英:明代杰出的水利专家,曾为当时礼部尚书疏通河道出谋献策,特别为大运河畅通做出了贡献。

  白朴: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都是描写爱情的作品,其中前2种最有名。

  白居易:唐代杰出的诗人,贞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和朴素文风。所著《与元九书》诗论,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诗文朴实无华,广为流传。

  白行简:白居易弟,当时有名文学家。他长于辞赋,但未有流传下来,现存传奇小说《李娃传》是他的代表作。《三梦记》近于杂录 。
发表于 2005-10-4 23: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里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周朝时,有姬姓虞国人,入秦后,
授予百里作采邑,其后代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称百里氏。

  2、以人名为姓,是春秋时秦国大夫百里奚的后代。周初,周武
王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北
)。春秋时,虞仲有个后人叫奚,因住在百里乡,又称百里奚,他在
虞国任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
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
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
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
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
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
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用五张羊皮把他作为逃
奴赎回来秦穆公同百里奚交谈后,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百里
奚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百里氏。

二、郡望分布
  1、新蔡郡:晋惠帝时,将汝阳郡分出一部分置新蔡郡。相当于
现在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2、京兆郡:京兆,即首都直辖区,为汉代京畿的行政区划名,
为"三辅"之首。本来,秦朝设置内史官,掌治京师(在今陕西咸阳一
带)。汉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下辖
十二县。相当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晋代改称雍
州京兆郡。

三、历史名人
  百里嵩:汉代徐州刺史。相传,当时天旱,百里嵩行仗所过之处
,便有雨水降下,号刺史雨。



一 姓氏源流
班姓的来源有二:
1 班姓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若敖的后代。若敖的儿子名叫斗伯
比,斗伯比的儿子名叫令尹子文。相传令尹子文是吃虎乳长大的,因
为虎的身上有斑纹,他的后代于是就用“斑”作为他们的姓氏。因为
“班”和“斑”通用,后来就改成“班”了。

2 据《风俗通》记载:班姓为楚令尹阙班的后代。

二 迁徙分布
班氏的望族居住在扶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县东)。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扶风郡:据《姓氏考略》及《郡望百家姓》的记载,班氏望族
出自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称“三辅
”,三国的时候改名为扶风郡。在今天的陕西省内长安县以西的地区

堂号:
1 定远堂:汉朝的时候班超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定远侯。

2 汉书堂:汉代班彪的儿子班固、女儿班昭,父子三人一同写成
了《汉书》。

四 历史名人
1 班彪:字叔皮。后汉扶风安陵人。性格慎重,好古。20余岁的
时候,因为避难跟从隗嚣,写了《王命论》想感化他,但是隗嚣始终
不为所动。班彪于是转而躲避到河西,为窦融出谋划策,帮助汉王朝
的兴起。汉光武帝初的时候举茂才,拜许令,后来因为疾病而辞去了
官职。他因为才华很高,于是专心研究史籍。他才前史遗事,旁贯异
文,后来作传数十篇。用来补充史记太初以后的缺节。后来又担任了
望都长。卒于官。终年51岁。

2 班固:字孟坚,为后汉班彪的儿子。他的父亲班彪写《汉书》
,没有完成就死去了,班固于是回到家里,继续他父亲的事业,被人
告发他在私自修改国史,被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为他上书辩白,他
才得以获释。明帝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来被迁为郎,典校秘书,终
于写成了《汉书》。从永平到章帝建初中,前后经历20余年,只有八
表及天文志没有写完。建初四年章帝让儒生博士讨论《五经》的异同
,班固应昭写成《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出征匈奴,以固
为中护军。四年,帝与宦官合谋杀死了宪,班超也被洛阳令捕入狱,
永元四年死于监狱之中。终年60岁。

3 班超:字仲升。班彪的儿子,班固的弟弟。班彪死后,家境贫
困,班超为了养活母亲只好为官府抄书。曾投笔叹息道:“大丈夫无
他志略,当校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侯封。安能久侍笔墨乎间?
”明帝永平十六年,他率领着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得西域五十余城
获得安宁。班超在西域呆了31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
实现了他的愿望。年老后,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同年病逝,终
年70岁。



一、寻根溯祖
  出自姬姓。东周时,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今河南省郑州北
),建立了暴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公爵,所以称暴辛公。春秋时暴国
并入郑国,其国民以原国名为姓,称暴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耿介堂":明朝时暴昭为大理司务、刑部右侍郎,历任左都
御史、刑部尚书。为官耿直,是非清,原则明,有高尚的气节。
     "定阳堂":北齐时有暴显被封为定阳王。
   
  2、郡望
     魏  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
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
     河东郡:秦时置郡。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相当于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地区。

三、历史名人
  暴胜之:西汉御史大夫。抵制盗贼有方,威震州郡。荐人从不疑
人,有知人之誉。
   
  战国时韩国有相国暴谴、将军暴鸢,北朝北齐有骠骑将军暴显。



一、 姓氏起源

1、 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
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
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

2、 出自申姓,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申包胥,楚国君蚡冒
的后裔,故又称王孙包胥。他曾赴秦国求兵援楚。申包胥的后代以其
名字中的包字为姓,为包氏。

3、 据《后汉书》载,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
包,成为包姓的一支。

二、 郡望堂号

堂号
  "刚毅堂"、"清河堂"、"孝肃堂":都是根据包拯命名的。宋时包
拯,除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是著名的清官。他立
朝刚毅,贵戚宦官无不敛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死后谥忠肃。

郡望

  丹阳:即秦朝的鄣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更名为
丹阳郡,相当于今安徽省宣城地区。晋代改置宣城郡,治所在宛陵,
即今安徽省宣城县。

上党: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因之。治所在壶关(今山
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辖镜相当于今
山西省境内沁水以东地区。

三、 历史名人
包咸:字子良,后汉会稽曲阿人。少为诸生,师事博士右师细君,学
习《鲁诗》、《论语》。光武即位,举为孝廉,封郎中,迁大鸿胪。
明帝即位,以咸有师傅恩,特加赐俸禄,咸皆散于诸生之贫者。永平
八年(65年)病逝,终年71岁。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仁宗时
任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务实边备",以御契。后任天章阁侍制
、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执法严峻,不畏权势
。他在朝之时,贵戚官宦都不敢为非作歹,连童稚妇女也知道他是"
包青天"。他刚正不阿,为民申冤,惩治权贵,树立了清正廉洁官员
的榜样。他的官升至礼部侍郎,嘉祐七年(1062年)逝世,终年63岁
,谥孝肃,著有《包孝肃奏议》十卷。明人以他断案的民间传说写成
《包公案》一书,流传甚广。

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清朝泾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
曾任江西新喻县知县,对农政、漕运、盐政、货币、兵法、鸦片等问
题都有论述,主张积极抗英。他还善于书法,肆力北魏,兼习二王,
对咸丰、同治年间的书法很有影响。咸丰五年(1855年)逝世,终年80
岁。著有《艺舟双楫》、《管情三义》、《浊泉编》、《齐民四术》
等。
发表于 2005-10-4 23: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姓氏来源
  古代春秋时,远古大禹的后裔叔牙,受封为鲍邑(在今山东丙城
县)的首领,其子孙便以封邑为姓,世代相传姓鲍。

二、郡望堂号
  秦置上党郡,现在山西省长子县。
  《姓苑》记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妃公子有仕齐者,
食采于鲍,因以命氏”。望出上党、泰山、
东海、河南。

三、历代名人
  鲍叔牙——即鲍叔,春秋时齐人。与管仲交,知管仲贤。鲍叔
牙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射小白中钩,及小白立,为桓公,鲍
叔牙遂进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而成霸业管仲尝说:“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故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
   
  鲍廷博一一字以文。清朝安徽款县人。家中藏书极富。乾隆时茧
访遗书,廷博进家藏书600余种。又校刊《知不足斋丛书》30集,每
集8册,收书200余种,在清代丛书中,以精善见称。著有《花永轩泳
物诗存》。嘉庆十九年(1814年)逝世。终年86岁。



一、来源有二

  1、以国命名。出自姬姓,是文王庶子姬奭之后。召开康移封于
蓟,其支庶子孙食采于河北巨鹿贝(三点水贝)水,建立了贝(右耳
贝)国,为燕国附庸,其子孙遂以国名为贝(右耳贝)姓,后去邑为
贝氏。这一支贝姓,望出河北清河(今河北清河)。

  2、以地名命姓。因世居贝丘的人。以地名命姓,遂为贝姓。成
为贝姓的一支。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

二、迁徙分布
  
三、郡望堂号

  堂号:
  明朝时贝恒任邵阳知县,后改知东阿。为官仁察明恕(任是爱民
,察是注重调查,明是清白不浑,恕是对人宽厚仁慈),甚得民心。
朝廷调他另有任用,东阿耆老数百人到朝廷挽留,朝廷只好升他一级
仍留东阿。

  郡望:
       《姓氏考略》与《郡望百家姓》都记载:贝氏望出清河。
汉高帝五年(公元202年)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南
)。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博兴。临清一带地区。

四、历史名人

  贝俊:唐代画家,工花鸟,犹工鹰鹘。见《历代名画记》。

  贝青乔:清代诗人,字子木,江苏吴县人。诸生。鸦片战争时,
曾为奕经幕僚,于浙东抗击英国侵军,目睹清政府腐败,写了许多爱
国诗篇,影响较大,有《半行阉诗存》。

  贝义渊:南朝梁书法家,吴兴人。书有《梁始兴忠武王萧詹碑》
,现存江苏南京,碑文残损过半,留存的字,带有行草笔意,颇为雄
难。

  贝钦世:宋代江阴知县,上虞人有惠政。县有运河久湮,贝钦世
欲浚治之,大姓争捐金为助,不逾月而成。
   
  贝琼:明朝文学家,字廷居,浙江崇德人。博览群史,工诗能文
。明初召修《元史》,官国子监助教。与再,张美和、聂铉齐名,时
称摮删??鷶。有《清江文集》。

  贝泰:明代太学士,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
累官国子祭酒,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后致仕
卒。



一、姓氏来源
  来源于封地: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自己的弟弟姬高封于毕
(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北),后来建立了毕国,人称姬高为毕公高。他
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毕。

二、郡望堂号
  望出河内、东平、太原。
  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

三、历代名人
  1、 毕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于蜀。善画山水,古松奇石,
著名当世。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中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
已会韦偃少”的诗句。
    2、 毕升——北宋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还研究过木
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3、毕沅——字绍荡,号秋帆。清朝江南镇洋人。留心经史文学
,旁及舆地金石之享。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
谏水先生最长。”以好士知名,学人如钱大听、邵晋涵、章学诚、洪
亮吉、黄仲则等先后在幕中。所著《续资治通鉴》220卷,集钱、邵
、章等诸人之力而成。诗文有《灵岩山人诗集》、《文集》。



一、来源有二
  1、相传黄帝有儿子叫龙苗,龙苗生吾融,吾融的儿子被封在卞
国(在今山东泗水县东的卞桥镇),史称卞明。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
姓,遂成卞氏。按《吕氏春秋》载,在商朝之际,汤与伊尹计谋功伐
夏桀时,有个叫卞隋的名士,因拒行汤王之计而投水自尽。可见卞氏
起源很早。

  2、西周时,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叔振铎于曹(今山东省曹
县),世称曹叔振铎,其后以曹为氏,遂成曹姓。后来叔振铎的支庶
子孙中有个勇士名庄,在鲁国做官,又被封于卞邑(在今山东省衮州
,泗水一带)。爵位为子,故时称卞庄子,其后人遂以卞为姓。形成
了卞姓的一支。

二、迁徙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1、济阴: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置济阴国;汉
元帝初元年(公元48年)改为济阴郡。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2、济阳:晋惠帝(公元290棗306年在位)时,将陈留郡
之一部分设置济阳郡,南渡后废。故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四、历史名人

  卞大亨:宋代学者,字嘉甫,泰州人。由乡举入太学,升上命。
精医卜之书,著《松隐集》等。

  卞敦:晋代尚书,字仲仁,弱冠仕州郡,后从讨王敦,拜尚书,
以功封益阳侯。谥敬。

  卞立言:清代棋师,名交恒,江都人。祖孙三代均以奕名。有《
奕萃》传世。

  卞仲子:元代画家,其子卞珏,颇善画,绰有父风。
   
  卞庄:春秋鲁国卞邑大夫,有勇为,一次能杀死二虎。齐人欲伐
鲁,惧庄子不敢逞。

  卞粹:晋代中书令,字玄仁,冤句人。刚直不阿。后拜右丞相,
封成阳子。齐王司冏辅政,为侍中、中书令,进爵为公。

  卞敏:清代女画家,秦淮人。为画家卞赛之妹,善鼓琴,精于兰
竹。



一、 姓氏起源
1、 商代有诸侯国边国(今地不详),为伯爵,称边伯,其后以边为
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

2、 出自子姓。周朝时,宋国国君的儿子名城(一名御戎),字子边
,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二、 郡望堂号

堂号
"腹笥堂":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了几百学生。边韶有
一次白天睡着了,学生私自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
欲眠。"边韶回答说:"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
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嘲笑他的学
生羞愧得无地自容。后来边孝先官做到尚书令,最后当了陈国宰相。

郡望
陈留: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陈留县,汉代置陈留郡,在今
河南省开封地区。

金城:汉元始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相当于今甘肃省兰州以西、
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治所在允吾(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隋大
业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

三、 历史名人

  边韶:后汉凌仪人,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了几百学生。他常
常白天睡觉,学生私自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边韶回答说:"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
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嘲笑他的学生羞
愧得无地自容。桓帝时,边孝先官至尚书令,著有《诗颂碑铭书策》15
卷。

  边镐:南唐升州人,李景时以行营招讨洪抚饶信翕等州都虞侯,
攻取建州,王延政降,诸将皆争功,镐独无一言。寻平湖南马氏,进
武安军节度。镐御下无法,行师唯以活人为务,时称边菩萨。会有孙
朗之乱,竟丧楚地,坐削官。后周师至,镐起为将,军溃被执。世宗
命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及割淮南请盟,乃归镐,景置而不用,后卒于
金陵。



一、 来源有三
1、 始于春秋,以封地名为姓,是晋大夫邴豫的后代。邴是春秋时的
一个城邑,故城址在今河南成武县东。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就在邴,
他的后代遂用祖先的封地"邴"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也有的省文去掉
邑字旁,以"丙"为姓,称丙氏。

2、 出自春秋时期,以封地为姓,是齐大夫邴鸀的后代。邴,又名祊
,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费县东。齐大夫邴鸀的封
地就在那里。他的子孙后代,就以邴为姓,称邴氏。

3、 汉代都御李陵之后。南北朝时,魏帝在邴殿接见李陵之后,赐姓
丙氏,因而姓丙。

邴姓望族居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鲁郡(今山东滋县西25里)。

二、 迁徙分布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操尚堂":后汉邴原,尚操守(行事以节操为第一)。黄巾兵
起,邴原率全家入海,住在郁州山中。孔融想推荐他当官,他不干,
又躲到辽东。到辽东因慕他的名来的,一年里有几百家。后来邴原做
了五官将长史,他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

郡望:
  《姓氏考略》记载,邴氏望出鲁国。《郡望百家姓》记载:邴氏
望出平阳郡。
   1、鲁国: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
国。三国魏及晋代改为鲁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2、 平阳:三国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设置平
阳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四、 历史名人
1 邴辅:赵国栎阳人。自幼喜欢读书,长大以后多才多艺,尤其长
于工艺制作。那时正处于战乱年代,许多宫殿房屋、古代建筑都被毁
于战乱之中。战后,邴辅招募了一批有经验的工匠,仿照旧式样为赵
国恢复建成豪华的宫殿房屋,一时名扬天下,成为当时著名的建筑学
家。

2 邴克庄:字敬如。辽宁盘山人。1882年出生,曾在海城县创办
乡团,后举办初等、高等各种学校。后来考入奉天高等警察学校。不
久被选为省议会议议院议员。国会解散以后,任奉天民政公署顾问,
兼办保卫团讲习所。民国十一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任众议院议员。
民国17年12月,任热河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民国20年3 月去职
后不详。

3 邴原:东汉名士。字根矩,有勇略雄气,后归曹操,历五官将长史


4 邴汉、邴丹:西汉二兄弟,琅琊人,具有清操之行,邴丹养老自修
,官不做六石以上,名声在邴汉之上。

5 邴郁:邴原的曾孙,具有高名。成帝以博士征,郁辞疾不赴,以寿
终。
发表于 2005-10-4 23: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寻根溯祖
  1、以国为姓。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曹县东南,又称毫),相
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
  2、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商丘北一带),
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称薄姓。
  3、为其他姓氏所改。如商代诸侯有薄姑氏,后简化为单姓薄。
代北地区有复姓薄奚氏,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
  4、历史上羌族的姓氏中也有薄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格物堂":格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明朝时薄珏著有《
格物测地论》。
  2、郡望
     雁  门: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汉沿之。相当于
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
     谯  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
在谯县(今安徽毫县)。相当于现在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三、历史名人
  薄  珏:明代兵器制作专家。崇祯年间,流寇欲劫掳安庆,巡抚
张国维调薄珏入城制造铜炮,防御流寇,又制造了千里望远镜,以观
察流寇的远近,后又制作水车,水镜、地雷、地弩、火铳等兵器,当
流寇进犯安庆府时,城内兵民固守,发挥了各种武器的作用,大败流
寇。著有《浑天仪图说》、《格物测地论》等。
  汉代有轵侯薄昭、方士薄忌、代王太后薄姬,南朝宋又书法家薄
绍之,明代又四川道监察御史薄彦冰



一 姓氏源流
步姓的起源有一:
1 出自姬姓,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虎,
他有三个儿子:称、芮、义。义后来生了扬,扬被封于步邑。人称步
扬。他的后代于是以邑为姓,称为步氏。

二 迁徙分布
步姓望族居平阳(在今天的山西临汾西南)。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据《姓氏考略》与《郡望百家姓》中记载:“步氏望出平阳,三
国魏正始八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设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县(今山
西省临汾县西南)。

堂号:
1 “临湘堂”和“宽宏堂”:三国的时候,东吴步涉性格宽宏大
量。开始得时候隐居于江东,种瓜自给自足,昼夜读书,勤于钻研,
博研艺道,无不精通。孙权知道后拜他为讨虏将军,后又召为主记,
迁将军左护军,封为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为骠骑大将军。他前后
推荐的人才,提拔埋没的人才,解救受患难的人才很多。当了丞相以
后,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东西和平常的书生一样。西陵20年,大
家都折服于他的威兴。内外都很尊重他。

四 历史名人
1 步熊:字熊叔。晋朝人。爱好占卜术,门徒很多。赵王厅到他
的名声后,请他来占卜。步熊于是对别人说,赵王的死已经不远了,
没有什么好占的。赵王听了以后很生气,派了将士去杀他,他施了伎
俩逃了出来。跑到成都王颖处,颖失败以后,步熊被杀。

2 步骛:字子山。三国时期吴国淮阴人。当时遇到天下大乱,他
于是迁居到江东去隐居避难。每日种瓜糊口,夜里就看书钻研。后来
,孙权为讨虏将军,召他为主记,因为他能文能武,又升迁为将军左
护军,封为临湘侯,拜为骠骑大将军,屡立战功。他精通兵法,用兵
神速,特别在危机的时候,能解围营救。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姞姓,为黄帝支裔。据《国语。晋语四》所载,"黄帝二
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
葴、僖、姞、儇、依是也。"又据《潜夫论。志氏姓》所载,"姞氏封
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古时
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得后裔。周灭商后,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
蔡,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得遗民,称为"三监"。武王死后,
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称周公)因此临朝摄政。
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摄政,便联合武庚反叛,周公讨伐
武庚,事后处死管叔,并将蔡叔放逐。后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儿子胡于
蔡,称蔡仲。春秋时,因受楚的逼迫,多次迁移。蔡平侯时迁新蔡(
今属河南),称上蔡;昭侯迁州来(今安徽凤台),称为下蔡。蔡国
传23代,历24君,立国600多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攻灭,子孙散居
楚(今属湖北)、秦(今属陕西)、晋(今属山西)、齐(今属山东
)等各国,以国为姓氏,称蔡氏。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蔡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发展繁衍,也有到外
地做官留居当地者。战国时,燕有蔡泽、齐有大夫蔡朝、楚有大夫蔡
鸠、晋有太史蔡墨。这说明今北京、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山西
境内在战国时已有蔡氏居民。汉代,已有蔡姓人居于今江苏、浙江,
如西汉蔡千秋为沛人(今江苏沛县),东汉有陈留(今属河南)蔡邕
和上虞(今属浙江)蔡邕。汉末,蔡丕任五原(今属内蒙)太守,在
当地安家,其子孙居住在朔方一带(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两晋之
际,蔡氏有族人随中原士族南渡,居于江、浙一带。在南北朝时期已
有蔡氏人徙居于今宁夏、甘肃境。如北魏蔡袭为高平人(今宁夏固原
),北齐蔡俊为石门人(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唐初,有蔡氏族人随
陈元光入闽,居于漳州、浦州,又迁念都鸿儒屿,其后子孙繁衍,分
别迁往龙溪、赤岭及广东广州等地。唐末,中原战乱,河南蔡氏又有
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先居于福建宁华县,二传又迁至广东梅州。
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有蔡姓部属随从,后留台湾垦荒,此后,又
有大批的蔡姓人从福建、广东到台湾开基,有的又移居东南亚及欧美
诸国。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九峰堂":宋朝蔡仲默,少年时跟朱熹学习。才30岁就放弃
科举,专攻理学。隐居在九峰,人们称他"九峰先生"。

     "龙亭堂":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了
极大的功,封"龙亭侯"。
     蔡姓又以"济阳"为其堂号。

  2、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郡,治所在济阳。约相当今河
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晋室南渡后废。

四、历史名人
  蔡  伦:东汉宦官。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
进造纸术,采9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时称"蔡侯
纸"。被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  邕: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爱好辞章,
精通音律。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定"六经"文字而著称,世称"熹
平石经"。而且还是东汉四大画家(其他为:刘褒、赵岐、张衡)之
一。又工隶书,创"飞白"书。

  蔡  琰:东汉女诗人,蔡邕之女,字文姬,故又称蔡文姬。博学
有才辩,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称。以《胡笳十八拍》著称。

  蔡  襄: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正楷端重沉着,行书
淳淡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谓"散草"、"飞草"自成一体。与苏轼、
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蔡  泽:战国时燕人。秦相国,以善辩多智著称。

  蔡锡勇:清末洋务派。他受张之洞之命,创办湖北炮厂,织布局
,马鞍山煤矿局等。并精通速记术,将速记应用于翻译,是中国速记
的创始人。



一 姓氏起源
苍氏的姓氏起源有三:
1 起源于远古。黄帝的后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一个
叫做苍林,苍林的后代就跟随他的祖先以苍为姓。

2 黄帝的孙子高阳氏,有八个聪明的儿子,他们帮助尧处理国家
大事,政绩很好。世称“八恺”。其中大儿子名叫苍舒。苍舒的后代
以他的字为姓,形成苍姓的又一支。

3 苍与仓通。传说创造文字的仓颉,古代的书中也写做苍颉。

二 迁徙分布
苍氏望族居于武陵(今天的湖南省境内)。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境内。

堂号:
武陵堂:同上。

四 历史名人
1 仓颉:传说中汉字的发明创造者。史书《世本》中说他是黄帝
的史官。受命创造文字,他观察鸟兽的足迹,体类事物相形,发明了
文字。用来代替结绳记事,使得人类的文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
更为明显的进步。现代的有些学者认为,。文字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
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可能由一些个人所创造。仓颉可能只是最初整
理文字的一个著名人物。

2 苍葛:周朝时期阳樊人,襄王以阳樊温原攒茅之田与晋,阳樊
不服,晋师围之。苍葛大呼道:“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
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

3 苍舒:上古高阳氏才子。
发表于 2005-10-4 23: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姓氏源流
  根据《元和姓篡》的记载,中国的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
。综合各种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
  第一、 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
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
氏的始祖。
  第二、 由邾姓改姓为曹。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联系起来
。这是因为朱姓源于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来是曹姓所建。颛顼帝的
玄孙陆终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国。古代邾国贵族
一直以国为氏。后来邾被为楚所灭,安的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
分则改姓曹。这两支曹姓子孙都发源于山东省境内,所以,早期的中
国曹姓人都来自山东。
  第三、 古代曹国人来中国后以曹为姓。古代的曹国,大约在今
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北史》、《隋书》
等书记为昭武诸国之一。当时,有曹国人来中国,有的以曹为姓,传
之后世。

二、 迁徙分布
  早期的曹氏诞生于山东,长期在山东居住和繁衍。至于迁徙山西
、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三国以后,原本单纯的曹姓混乱了,不但被曹操冒姓,还有被康
国之后冒姓的记录。
  汉时,曹姓已经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这是曹姓一个非常重要
的繁衍时期。
  唐代末年,曹氏大规模南迁江南。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为躲避黄
巢起义,举家南徙,有的一直展转入闽,迁居漳州一带。后在福建南
部也出现曹氏踪迹,都是这次南迁的曹之后代长期繁衍、播迁的结果

  福建南部的这些曹氏族人,后来又迁居台湾。现在,台湾的南投
、彰化和台北三县是曹姓最多的地区。
  宋代以后,曹姓已经广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了。

三、 郡望堂号
1、 堂号
    "清靖堂",又称"无为堂":西汉曹参,在萧何死了以后,继萧
何为宰相。他一本萧何时的办法,所谓"萧规曹随"。"省刑法,薄税
敛,无为而治"。老百姓因此歌颂他说:"载以清靖,民以宁一"。

2、 郡望
  曹姓的郡望主要有谯郡、彭城郡、巨野县等。
  谯郡是东汉末年从沛郡分出的。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的
灵壁、蒙城、太和、鹿邑、永城之间的地方。
  彭城郡是西汉时设置的,东汉时改为彭城国。大约在今天的山东
微山县,江苏徐州市、沛县东南部。
  晋时设置了高平郡,在今天的山东独山湖、金乡、巨野、邹县之
间的地方。后来有多次变迁。
  汉时设置了巨野县,在今天的山东西南部、万福河北岸。

四、 家乘谱牒

五、 历史名人
  曹姓名人,较早的要数春秋时期的曹刿了。鲁庄公的时候,齐攻
打鲁,他求见庄公,随庄公战于长勺,利用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的时机,叫庄公鸣鼓进攻,结果获得了长勺之战的大胜。
  其次是汉初大臣曹参。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平阳侯,曾任齐国
相国九年。协助高祖平定陈颛、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叛乱。
  至于曹操,其实他真姓是夏侯。因其父夏侯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
养子,他们于是攀龙附凤,改姓为曹了。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元年,他统一了中国北部。其子曹丕称帝
,追尊为武帝。自从曹操尊姓为曹氏之后,使曹姓声名大振。曹植,
著名诗人;曹丕之子,为魏明帝;曹丕之孙为魏国皇帝。其后裔曹霸
,武卫将军,又极善画马。
  三国之后,唐时诗人曹松,宋初名将曹彬,元代画家曹之白,明
时文学家曹学检,明理学之冠曹端,都是后人耳熟能详的人物。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清著名作家曹雪芹。他的名著《红楼梦》为中
华民族留下了一部宝贵的遗产。他不仅是后人推崇倍至的曹姓名人,
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一、姓氏来源
   上古周朝时,周武王将他的堂弟姬渠封于岑(在今陕西韩城
   一带),随后建立了岑国,岑国的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相传姓岑。
   
   二、郡望堂号
     秦置南阳郡,现在河南省南阳市。
     《风俗通》记载:“周文王异母弟耀,武王封为岑子,后因为氏
   。望出南阳”。
   
   三、历代名人
     岑彭——字君然。后汉南阳棘阳人。后归刘秀(光武),封舞阴
   侯。
   
   岑参——唐朝江陵人。官拜刺史。工于诗歌,长于七言歌行
   。现存诗360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
   亲切的感受。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岑春值——原名春泽,字云階。广西西林人,先后任广西布
   政使、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福
   建宣抚使粤汉铁路督办。二次革命后,被推为护国军都司令,旋又被
   推为军务院抚军副 长,摄行抚军长职权。民国6年广东军政府改组,
   被举为七总裁之一,并任主席总裁。民国9年10月,通电辞职,后隐
   居上海,不复过问政治。著有《乐斋漫笔》

     
   
一、 姓氏源流
   常姓来源有四:
   1、 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
   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
   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
   仪演化而来的。又有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的常先,这是见于史载的
   最早的常姓。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2、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为卫康叔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通
   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
   世称康叔封。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
   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
   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
   的一个儿子封于常(今山东滕县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
   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
   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姓。

   3、 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
   姓”,是为江苏常氏。

   4、 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北宋真宗名赵恒,古时“恒”“常”同
   义,故因避皇帝讳,改恒姓为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这
   一支常姓族人主要繁衍于江苏的东海沿岸一带。

   二、 迁徙分布
   常姓发源于今山东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
   战国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于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并已散居于大
   江南北。汉初有一支常姓迁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为中心的一大望族
   。同时,山东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汉末至三国时,常
   姓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有常姓迁入甘肃。隋唐时,新丰
   (今陕西临潼)人常衮迁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
   下游地区,并有常姓迁居福建、广东,最后到达云南、贵州等地。至
   明清,常姓已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满族人融
   入常姓。从历代繁衍迁徙情况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
   陕西、河北、甘肃分布最广,江苏、四川、浙江次之。

   三、 郡望堂号
   1、 堂号
   “知人堂”:唐朝常何,贞观时为中郎将。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
   ,常何是武人,不会写,只好请门客马周代写了三十多条。太宗看了
   很高兴,表扬常何写的好。常何不愿偷功,就告诉太宗说:“我不识
   字,这是门客马周代写的。”太宗马上封马周为监察御史,并表扬常
   何知人,赐予绸缎三百匹。
   常姓又以“太原”为堂号。

   2、 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
   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相当今山东
   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大致为今
   山东西部地区。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西南),相当今河南
   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
   沁阳)。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
   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元鼎后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
   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四、 家乘谱牒
   山西:常氏宗谱一百五十卷、太谷常氏家乘不分卷、夏县常氏五房谱
   不分卷
   江苏:丰县常氏家谱六卷
   江西:万载大北门常氏族谱(卷数不清)
   山东:泰安常氏族谱十一篇
   湖南:长沙欧塘常氏六修家谱首一卷(卷数不清)

   五、 历史名人
   常志美:清代山东伊斯兰教学者。他精于波斯文,注意研究
   宗教哲学。于阿拉伯文经稿著述之外,还重视讲授波斯文的经典教义
   ,后来发展为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经堂教育中的山东学派,影响很大。
   常遇春(1320-1369):明朝名将,今安徽怀远人,曾为朱元
   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善射,力大无比自称能率十万之众横行
   天下,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在攻克开平(今内蒙闪电河北岸
   )凯旋途中暴卒,追封开平王。
   常林:河南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曹魏时任大司农,
   封高贵乡侯,其后代历魏晋南北朝,有多人入朝为官。
   常惠:今山西太原人,汉代官至右将军。他曾随苏武出使匈
   奴,被拘留十余年而始终不屈。获释回国后被昭帝拜为光禄大夫,封
   长罗侯,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常惠之后又有数人封侯,太原常氏由
   此显赫。班固所作的《汉书》也曾特别为他列传。他为汉朝与西域的
   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 姓氏源流
   晁姓的起源有二:
   1 源于姬姓。是一个以祖上名字命名的姓氏。是周景王小儿子朝
   的后代。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最崇爱小儿子王子朝,于是打算将
   他立为太子。但是事情还没有办完的时候景帝就心脏病突发而死去了
   。景王的另一个儿子丐早就想得到王位,于是他乘这个机会暗中勾结
   晋国的君臣作为外援,景帝一死,他就要和王子朝争夺王位。这时,
   执政的卿士单氏和刘氏拥立了另一个王子猛作为国君,称为周悼王。
   王子朝发动周都部分贵族和失去官位的旧贵族的子弟起兵,赶走了悼
   王。这时晋国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归国复位。不久以后,悼王暴病
   而死,王子丐继位,称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贵族尹氏的支持下
   再次起兵赶走了敬王,自立为王。三年以后,周敬王在晋军的帮助下
   复位。王子朝带着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国。王子朝的子孙后代后来并以
   朝为姓,称为朝氏。晁是朝的古字,因而又写做晁氏。晁与朝古代的
   时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2 出自史氏,也是以祖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大夫史晁,他
   的子孙后代便以晁作为他们的姓氏。

   二 迁徙分布
   晁氏的望族居住在颖川(今天的河南长葛、许昌一带)、京兆(
   今天的陕西长安以东)。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京兆郡:及国都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京兆,相当于今
   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阴县一带。
   2 南阳郡: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一
   带。
   3 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设置,以颖水得名。相当于今天的河南
   省许昌县一带的地区。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县。
   堂号:
   1 智囊堂、学书堂:汉代晁错,为太学掌故,文帝派他跟伏生学
   习《尚书》。人称他为智囊。景帝的时候他是御史大夫。

   四 历史名人
   1 晁错:西汉颖川人,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治申
   尚贤名之学。文帝的时候,派他跟伏生学习《尚书》。他曾经向文帝
   建议,不要叫太子读太多的儒家经典,而应该多学一些可用于当今实
   际的治理国家的术数,通晓法治的学说。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拜晁
   错为太子家令,让他辅导太子读书。并且称他为“智囊“。景帝即位
   以后,升迁为御史大夫,他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削诸侯封地以尊京师的
   思想。他研究总结先秦以来的法家思想,称赞秦始皇由于实行法治,
   “财用足,民利战”,因此能够兼并六国,成为天子。他提出了一条
   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地主阶级
   专政的法家路线。主张奖励农耕、抗击匈奴、削平藩国。他多次上书
   景帝,讨论削弱诸侯王割据势力和更改法令等事宜。他特别指出吴王
   企图谋乱的阴谋。他劝景帝迅速采取措施派兵讨伐。景帝接受了他的
   建议,对诸侯国进行了一些削藩的措施。引起了吴王的恐慌。他于是
   一方面串通楚、赵、胶东、胶西、济南等诸侯国,准备提前举行叛乱
   ;另一方面他又大造舆论,对晁错进行恶毒的攻击。三年正月,吴楚
   等七国借口要杀掉晁错而起兵叛乱,这时,原来吴王的丞相、后来打
   入汉中央政权的内奸、曾受过晁错打击的袁盎,乘机向景帝挑拨离间
   ,胡说只有杀掉晁错才能平息七国之乱。景帝一时动摇,杀了晁错。
   这时,从前线回来的校尉邓先拜见景帝,景帝问他:“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罢兵了吗?”邓先气愤的说:“吴王的阴谋已经计划了十几年
   了,杀晁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他那里会停止叛乱呢?”景帝这
   才醒悟过来,下定决心平反叛乱,结果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反了
   叛乱。

   2 晁补之:字无咎。宋朝矩野人。原丰二年进士,元佑初为大学
   正,后以礼部郎中出知和中府,自号归来子。善做文章,才气飘逸,
   好学且不知疲倦,擅长于书画,他的字体深得当时的人的好评。与秦
   观、黄廷坚、张来等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为苏轼所称道。大观四年逝
   世,终年57岁。有部分著作传世。


   
一、 寻根溯祖
      1、出自上古有巢氏。上古时,中原地区林木茂密,野兽很多,
   经常侵扰人类。后来有人发明了在树上构造木屋,从此人们在睡觉时
   就不必担心野兽的侵袭了。于是大家把这个人视作圣人,推戴他为部
   族首领,号称"有巢氏",他的后代就是巢姓。尧为帝时,有个隐士名
   叫巢父,同当时的名士许由是好朋友。尧曾经想把帝位禅让给巢父,
   但被巢父谢绝。尧又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躲到箕山
   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表示
   不愿听这种话。这时巢父正好牵这牛走过河边,他问许由为什么洗耳
   朵,许由说:"尧叫我去做九州长,这种话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要
   来洗一洗。"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你如果住在高山深谷之中,不
   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故作清高,其实是为
   了沽名钓誉,我还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的牛的嘴呢!"说完便牵
   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大禹时封有巢氏的后代建立有巢国(今安徽巢
   县一带),历经夏、商、周三代,世代借为诸侯。春秋时期,楚国灭
   了巢国,巢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巢姓。

     2、以地名为姓。夏桀被商汤打败以后,逃到南巢(今安徽巢县
   西南),后来死在那里。他的子孙有留居在南巢的,便以地名命氏,
   称为巢氏。
   
   二、 郡望堂号
   1、 堂号
   "辞禅堂":尧帝时有高士巢父,隐居山林,以树为巢,不谋
   世利。尧帝以天下让他,他坚辞不受,遂名"辞禅堂"。
   2、 郡望
     彭 城:西汉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将楚国改为彭城郡。治所
   在彭城,相当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
   
   三、 历史名人
     巢 父:唐尧时的隐士。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
   号曰巢父。上古时
   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民就在树上筑巢居住以避野兽。传说尧帝以
   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让给许由,许由亦不肯受。

     巢 谷:宋代进士。他中进士后,弃其家学,改而学习古兵法。
   游秦、凤、泾原间,会赦乃出。后苏辙、苏轼贬谪岭海,巢谷徒步前
   往拜访,见辙。又欲望海南访轼,行至新州病死。

     巢鸣盛:清朝人。明崇祯举人。事母至孝,明亡母亦殆,遂筑室
   墓旁,曰永思阁。自号止园,隐居不仕。时人称他为贞孝先生。

     东汉有司空巢堪,隋代有医学家巢元方、经学家巢猗,清代有刑
   部尚书巢可驩。




   一、姓氏来源
     来源有二:
     一是远古黄帝时,有个为黄帝看星象的大臣名叫车区,是个受人
   尊重的巫卜,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子孙便以祖先名字为姓,世代相传
   姓车。
     二是来源复姓子车。春秋时,秦穆公有个出名的大夫叫子车奄息
   。在孔子编著的《诗经》中就有“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的诗句。此
   后,子车这个复姓的后代,有的就改成车字单姓了。
   
   二、郡望堂号
     望出鲁国、南平、淮 南、河南。
     晋置京兆郡,现在陕西省长安县。
   
   三、历代名人
     1、车千秋——汉朝人。其先齐诸田,本姓田。徙长陵,千秋为
   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潜败,千秋讼太子冤。武帝感悟,拜为大
   鸿胪,数月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谨厚有重德。昭帝时,以老年
   朝见,得乘小车人宫殿中,因号车丞相,子孙便以车为姓。
   2、车胤-一字武子。晋朝南平人。少时恭勤博学。家贫不常
   得油,夏月常囊萤以照明读书。以桓温辟,遂显于朝廷,历官征西长
   史。胤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又善于尝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
   ,皆云无车公不乐。孝武帝时,累官护军将军。时王国宝谄王道子,
   讽八座,启以为丞相,胤执不可,隆安间迁吏部尚书。为元显所害。
   
   3、车耀先——四川大邑人。民国2年(1913年)人川军刘文辉
   部,后升至师参谋长。民国17年(1928年)脱离;日军队,回成都。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在成都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参与组
   织成都市各界救国联合会、成都抗战后援会。 1937年创办《大声周
   刊》,任社长。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
   1940年3月被捕, 1940年8月18日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遇害。年52岁。
   著有《四川军事史》等。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
   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
   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厉公的儿子
   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
   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
   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
   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
   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
   ,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
   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
   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一是唐高宗总章二
   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
   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
   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
   ,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
   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
   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
   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煚,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
   王,历时175年。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
   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
   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
   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
   、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
   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
   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2、郡望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
   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
   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
   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
   裔陈忠之后。
   
   四、家乘谱牒
   河北:陈氏宗谱、陈氏宗谱不分卷、陈氏家乘七卷、甘陵陈氏族
   谱二卷

   江苏:环步陈氏宗谱十八卷、陈氏家谱、维扬州陈氏重修族谱、
   维扬江都陈氏重修族谱八卷、丹徒丰城陈氏族谱二十三卷、句容陈巷
   张巷家乘七卷首一卷

   浙江:萧山陈氏宗谱十卷、绍萧陈氏宗谱十卷、唐里陈氏宗谱不
   分卷、姚江四堡陈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勤东陈氏宗谱三卷、月湖陈氏
   宗谱

   广东:陈氏族谱二卷、凤冈陈氏族谱十二卷、化州乐岭陈氏族谱
   十三卷、南海金鱼堂陈氏族谱、鸦岗陈氏族谱、广东塘福岭陈氏族谱
   台北陈家族谱抄、香港鹿颈村陈氏族谱不分卷、颖川支谱二十卷
   首一卷
   
   五、历史名人
   陈 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
   ,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 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最初名叫《三国志
   通俗演义》。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
   演变而来。

   陈 祎:唐僧的俗名陈祎,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
   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由于他的业绩,使佛教有了汉字记载的经典。撰
   有《大唐西域记》。

   陈 抟:宋初道士。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极图》
   、《先天图》等。

   陈天华: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
   头》和他"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敲响了"警钟"
   。

   陈 群:三国魏时尚书,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
   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发表于 2005-10-4 23: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姓氏起源
   
   1、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发源于今山东宁阳。西周初年
   ,周武王封其弟、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东北),建立郕
   国。其后代以国名郕为姓,后有的去邑为成姓。
   
   2、 出自姬姓,发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周武王将另一个王族叫
   季戴的,分封在另一个也称为郕邑的地方,即今河南范县濮城一带。
   季戴也在郕邑建立了郕国,其后代也以国名郕为姓,后改郕为成,形
   成了成姓的一支。

   3、 出自芈姓,始祖为成虎。春秋时,楚国君主若敖有公子名成虎,
   其孙以王父之字为姓,遂为成姓。

   二、 郡望堂号
   1、 郡望
   弘农: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设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内乡以西
   ,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县
   北)。
   上谷:战国时,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公元前222年,
   秦灭赵后置上谷郡,相当于今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
   怀来县东南)

   2、 堂号
   "永敬堂":春秋时,成回是孔子的再传弟子。直接拜子路为师。
   成回处世接物永远保持恭敬。子路问他,他说:"人为善者少,为谗
   者多。行年70常恐行节之亏,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点头说:"你真
   是君子啊!"

   三、 历史名人
   成公:汉朝的学者,自己隐去姓名,常诵经,不交世利,世人称
   为成公。汉成帝出游,遇见成公,成公不行礼。成帝说:"朕能富贵
   人,能杀人,子何逆朕?"成公说:"陛下能贵人,臣不做陛下之官;
   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禄;陛下能杀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
   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成遵:字谊叔,元朝穰(今河南邓州市)人,元统进士,授翰林
   国史编修官,拜监察御史。是岁言事并举劾凡70余事,皆揭发时弊,
   执政者恶之。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累官中书左丞。为官清正,所至
   有声绩。后因用事者唆使人诬告成遵受赃,竟遭杖死,朝中内外为其
   鸣冤。

   
   
   一、姓氏源流
   程氏来源有四:
   1、出自风姓,以国为氏,为重黎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广韵
   》等所载,相传上古时高阳氏委派其孙重 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神
   灵;封重弟黎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其子孙世袭该职。商时封重黎
   之裔孙于程(今河南洛阳市东,一说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建立程国
   ,称程伯。其子孙后以国为氏,称程氏。即河南或陕西程氏。

   2、出自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伯符乃重黎之后,曾向周王献“三
   异之端”,即“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 穗之禾”,遂被封于广平
   的程地,后世子孙以邑为氏,是为河北程氏。

   3、以地为氏。据《万姓统谱》、《元和姓纂》等所载,周宣王时有
   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失其官守,入朝为大 司马,又因克平徐方(即
   周之薛城,故址在今山东滕县东南薛故城)之地,立有军功,被封于
   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一说今河南洛阳市东),其后子孙有以官名
   为氏,称司马氏;又有以地为氏,称程氏。

   4、出自姬姓,为荀氏后裔所改,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
   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 旦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
   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东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
   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
   草头为“荀”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
   西),其后以邑名“荀”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
   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新绛县
   东北),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
   
   二、迁徙分布
   程姓最早主要发源于今河南、山西两地。春秋时,程姓主要繁衍
   于晋国,即今山西省境内。秦汉之际,程氏除在今山西、河北、河南
   、山西进一步繁衍外,已有迁入蜀都(今属四川省境)之地,以及今
   浙江乌程县和今江西南昌。至汉代,程姓主要盛于我国北方各地,分
   布于今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地,并有部分南迁至今四川、浙
   江、江西等地。魏晋之际,尤其是晋末,因北方连年战乱多事,中原
   氏族大举南迁程姓也随之南迁。其中安徽、江苏等省是程姓首先南迁
   的主要地区,其后再繁衍于湖南、江西省境。与此同时,程氏在西北
   也有了新发展,形成了“安定”这一大郡望。到了唐宋时期,程姓人
   士已散居全国大部分地区。又据有关学者考证,北宋年间,河南又形
   成了一支影响巨大的伊洛程氏。这支程氏起始于五代后晋时的深州陆
   泽(近河北深县南)人程羽,到程颢、程颐兄弟开创宋明理学而闻名
   全国,故伊洛程氏也被后世称为程氏正宗。程姓南迁于福建、广东等
   省,则始于元末。据《台湾程氏家谱》所载,先世为河南开封府祥符
   县太守坊人,元末,程文智因官入闽,为福州知事,是为开闽始祖。
   其弟文惠居漳浦,封迪功郎。明世宗时,文惠之后程渠爵携二子惟山
   、惟海,自漳浦梁山居诏安后门山,是为诏安始祖。之后再迁入广东
   等地。明清之时,程氏便广布于我国广大地区。总之,历史上,程氏
   的分布是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为主;南方是以
   安徽、浙江、江苏、广东为主。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明道堂”、“伊川堂”、“立雪堂”,都是根据宋时的程颐、
   程颢说的。程颐、程颢兄弟二人都是大儒 周敦颐的学生。程颐人称
   “伊川先生”,程颢人称“孟子以后一人而已”。因为他二人能继承
   孔孟的传统,故称“明道堂”。二程讲学,迟到的站在门外侍听,雪
   深三尺不知寒,有成语“程门立雪”,故名“立雪堂”。 程姓又
   以“安定”、“广平”为堂号。

   2、郡望
   (1)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
   平(今河北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任县
   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
   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
   (2)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
   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 以南洛水、伊水下游,
   双自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3) 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在高平(今
   宁夏固原)。相当于今甘肃景泰、靖远、会 宁、平凉、泾川、镇原
   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隋初废。
   
   四、家乘谱牒
   全国:十万程氏会谱十卷
   河北:怀来县程氏族谱一卷
   江苏:丰县程氏族谱三卷、丹阳云阳程氏家乘四卷、溧阳程氏宗
   谱二十卷、溧阳程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末一卷、宜兴和桥程氏正
   义宗谱十四卷、苏州程氏支谱不分卷、苏州程氏支谱四卷(1877)、
   苏州吴郡程氏支谱六卷、苏州程氏支谱四卷(1905)吴县新安篁墩程
   氏族谱不分卷、昆山广平程氏谱略不分卷
   浙江:奉化程氏宗谱四卷首一卷、东阳玉溪程氏宗谱十六卷、常
   山傅严程氏宗谱二十一卷、傅严程氏宗谱(卷数不清)、常山旗峰程
   氏宗谱(卷数不清)、临海石塘程氏宗谱(卷数不清)、松阳安定程
   氏宗谱四卷
   安徽:程氏谱书四种初编、皖江程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晋熙
   程氏江修宗谱十五卷首一卷、安庆程氏大成宗谱三十一卷、安庆程氏
   大成宗谱五卷首一卷格言一卷文集一卷、安庆程氏大成宗谱(卷数不
   清)、泾川秦峰程氏宗谱十四卷、徽州新安程氏诸谱会通十四卷、徽
   州程氏世谱
   
   五、历史名人
   程邃: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篆刻家、画家、篆刻取法秦汉,喜
   用大篆入印,朴厚苍浑,为”皖派“代表作家之一。画工山水,善用
   干笔渴墨,苍茫简远,自成风格。

   程伟元: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曾与高鹗共同修改
   增补《红楼梦》,又指画罗汉一册,人物神采飞动。

   程瑶田: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经学家。

   程蕙英: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女作家。

   程长庚:安徽潜山人,清代著名京剧演员,演老生,艺术上融化
   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对京剧老生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
   很大。

   程正揆:湖北孝感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能诗文,善书画,所
   画山水多用秃笔,而设色浓湛。

   程敏政:休宁(今安徽)人,明代文学家,其文与李东阳齐名,
   官曾至礼部右侍郎。

   程嘉燧:休宁(今安徽)人,明代著名诗人、画家。

   程钜夫:元代著名学者,曾主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

   程颐、程颢:北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有“二程”之称。
   又因他们都是河南洛阳人,其学派被称为“洛学”。其学说后为大理
   学家朱熹继承和发展,创立了程朱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

   程元振:京光三原(今属陕西)人,唐代宦官,因拥立代宗,得
   其宠信,官至骠骑大将军,判元帅行军司马,总率禁兵。

   程知节:隋朝济州东阿人,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后
   归唐,任岐州刺史等职。

   程遐: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谋士。曾历长乐太守、右司马、宁朔
   将军、监冀州七郡军事。代张宾为右长史
   总职朝政。

   程咸:三国高贵乡公时被举为博士。历任司隶校尉(治洛阳)主
   簿、侍中,被封为上程侯,封地在洛阳城郊。

   程普:又北平土根(今河北丰润东)人,三国时吴国荡寇将军,
   初从孙坚,后助孙权经营江南。为讨伐董卓,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
   劳。公元208年,曾与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又曾被封为江夏(今湖
   北鄂城)太守。

   程秉:三国时南顿(近河南项城西南)人,曾师从名儒郑玄,博
   通五经,仕孙吴官至太子太傅。

   程曾:东汉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习《严氏春秋》,教授数
   百人。著书百余篇,作《孟子章句》

   程郑:西汉初时的大工商主,本是战国时关东人,其祖先于秦始
   皇时被迁至蜀都临邛(今四川邛崃)。因鼓铸铁器致富,有家童数百
   人,产品远销越居地区。

   程嘉:汉景帝时曾任将军,因领兵与吴、楚叛军作战有功,拜江
   都相,封沛郡建平侯,子孙承袭爵位。
   程不识:汉景帝时名将,曾任边郡太守。屯兵雁门。历任长乐卫
   尉、太中大夫,与李广同为当时名将。

   程邈:秦代下杜(今陕西西安南)人,隶书的创造者,曾任狱吏
   、御史等职。他曾积十年之久,将大小篆蜕变而成隶书300字,使得
   中国的文字自此得以定型,文化得以传布和发展,贡献相当大。

   程郑:春秋时期晋国(今属山西)人,为荀氏改程姓的后裔。他
   先任晋公的乘马御,深受晋公垂爱,后竟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
   程婴:春秋时期晋国著名义士。剧目《赵氏孤儿》展现的就是他
   的事迹。

   程本:春秋末年晋国人。以博学善议论,聚徒讲学著名而名闻诸
   侯。还曾与孔子会晤过,著有《子华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4 07:07 , Processed in 0.0663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