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28|回复: 1

王宁先生主编的<汉字构形史丛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0 23: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值得关注
王宁先生主编,北师大博士毕业论文系列<汉字构形史丛书>
包括:
甲骨文构形系统研究
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研究
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
东汉碑隶构形系统研究
魏晋行书构形系统研究
隋唐碑志楷书构形系统研究
宋代雕板楷书构形系统研究
云居寺明刻石经文字构形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0 23: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北师大文学院网站
地址:http://www.chinese.bnu.edu.cn/Report/ReportInfo-92-9.htm

文学院“211”工程二期项目全面启动  
作者: 文学院办公室 添加时间:2004-02-19 16:34 浏览:456 次

由文学院承担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项目,是我校“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一部分。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学校的安排,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准备,目前已全面启动。
该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在“211”工程一期建设基础上,以文艺学的理论创新和民俗学的纵深开拓为主要建设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新、上中下三层文化沟通、基础学科与实际应用结合、传统学科的现代转型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实现全院各学科的有重点、有顺序、有步骤的跨越式发展,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继续保持优势和突出特色,确保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承担该项目的国家重点学科是民俗学和文艺学,同时承担该项目的还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博士点学科。
项目组由以下五位专家组成:王宁、王富仁、郭英德、童庆炳、董晓萍。项目组组长:童庆炳。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是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项目为依托,实现全院各学科的有重点、有顺序、有步骤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建设项目有:
1.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国别史。负责人为童庆炳教授、程正民教授。该项目旨在从文化多样性视角观察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各国的发展状况,以国别研究形式展开,共分5卷。全书设有总论,概述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历程,总结若干带有规律性的理论问题。下属5卷(俄苏卷、中国卷、英美卷、德法卷和日本卷),论述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三种类型(苏联、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理清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并着重探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理论问题。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如下:中国组(童庆炳、李春青、赵炎秋);俄国组(程正民、王志耕、邱运华、张冰);英美组(王一川、吴琼、王杰、付德根);德国组(曹卫东等);法国组(高健为、季广茂、杨小滨、怀宇);日本组(王志松、王中忱等)。各研究小组经过讨论研究,分别于11月拟出6份编写提纲。6份提纲都包括各国别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概述,同本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主要的代表人物、流派和问题,但内容安排又根据各国别情况突出各自特色。课题组还集中力量编选《20世纪中国文论经典》和《20世纪外国文论经典》,摸清20世纪文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情况。各个国别也做了一些文论家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如俄国的托洛斯基、布哈林,德国的哈贝马斯等。曹卫东、邱运华和怀宇利用出国访学和工作的机会,分别到德国、俄国和法国做一些资料搜集工作。课题组已经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20世纪中国文论经典》、《20世纪外国文论经典》两部,共120万字;《哈贝马斯文集(二、三卷)》、《霍克海默文集(一卷)》,共70万字;专著《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阐释》;论文《文化的剩余价值——哈贝马斯的大众文化批评》、《批评的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深化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等。有些国别已写出部分初稿,如英国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俄国的卢那察尔斯基文学批评。
2.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负责人为王富仁教授、郑国民副教授。该项目拟从文艺学视野出发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为解决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理念。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文艺学和中小学语文教育概述;第二,文艺学视野中的中外语文教育;第三,我国当代语文教育论争;第四,名家讲名篇。预计成果共15卷系列著作。“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项目进展顺利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富仁、郑国民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是从现有文艺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进行审视,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外国在文学教育方面的经验,解决我国中小学文学教育所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目前课题研究按照原计划正有序地进行,各子课题大多完成了研究成果的初稿,有的已经进入了讨论、修改阶段。各子课题分别是《导论: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王富仁、陈太胜)、《中国古代文论和语文教育的发展》(陈雪虎)、《中国近现代文艺学理论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与变革》(饶杰腾·首都师范大学)、《港澳地区小学文学教育的发展》(张永德·香港教育学院)、《港澳地区中学文学教育的发展》(姚素珍·香港公开大学)、《台湾地区小学文学教育的发展》(郑文玄·台湾小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王更生·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地区中学文学教育的发展》(蔡美惠·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王更生·台湾师范大学)、《美国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刘洪涛)、《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张冰)、《法国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高建为)、《日本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李正荣;唐晓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语文教育论争》(郑国民)、《文艺学视野中的语文教材教法改革》(阎苹)、《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王泉根)、《名家讲名篇》(王丽·中学教师)。
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陆续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目前已经发表论文20余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如王富仁《情感教育:语文教育的核心》(《语文建设》2002年第5期)、王富仁《自然、社会、教育、人——鲁迅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语文学习》2003年第2期)、郑国民《初中文学作品教学改革——侧重展示阅读的过程与方法,强调个性化的体验与理解》(《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3期)、刘洪涛《现代文学背景中的中学外国文学教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饶杰腾《二十世纪前期的文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2期)
课题研究成果预计16卷,主要使用对象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各级教研室的教研员和高校语文教育学专业的教师、研究生,现已有广东教育出版社等五家出版社竞争出版。
3.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图像电子典藏库。负责人为董晓萍教授。中国民俗史项目,继承钟敬文教授的遗志,建设中下层文化史料体系,共20卷,上、下编各10卷。上编含先秦民俗史、汉魏民俗史、唐宋民俗史、明清民俗史、民国民俗史等;下编含民间岁时志、民间游行志、民间文艺志、民间碑刻志、民间工艺志等。民俗图像电子典藏库,将民俗学与计算机应用科学相结合,建立民俗资料数据库,民俗图像信息模型和多媒体产品三个研究单元,改变传统民俗学的保护理念,补充民俗学方法论,丰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强民俗学的社会应用性,展示中国民俗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资源的途径.
[color=Purple]4.汉字构形史和碑刻与手写文献电子典藏库。负责人为王宁教授。汉字构形史以汉字构形系统理论为指导,确定了统一的术语与共同的操作方法,首次分时间层次对第一手汉字材料进行系统整理,由此全面而准确地描写汉字构形系统,这一课题分成12个子课题,已经有8个子课题陆续完成了字样测查和系统描写工作,写出了系列论著,总名《汉字构形史丛书》,正在上海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启功先生为这套丛书题写了书名,课题负责人王宁教授为丛书主编,为丛书写了长篇总序,阐发了汉字构形系统的理论来源与操作方法。8个子课题中,《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王立军著)已经出版,《魏晋行书构形研究》(刘延玲著)、《东汉碑刻汉字构形系统研究》(陈淑梅著)已经交稿,其余5个子课题《甲骨文构形系统研究》(郑振峰)、《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罗卫东)、《战国东方文字构形系统研究》(赵学清)、《唐代碑刻楷书构形系统研究》(齐元涛)、《明代石刻佛经汉字构形系统研究》(易敏)等五个子课题正在加紧工作。为了配合这项研究,原来正式出版的《小篆字库》已经升级,并且研制了《甲骨文字库》,已经能正式应用。
碑刻与手写文献电子典藏库属于应用课题的系统工程,分清、明、辽金元、宋四期进行电子典藏,主要内容是对近古的实用文字文本加以典藏,并为其使用提供科学的属性界定和检索、统计系统。目前已经进入典藏库的有《华北水利民俗碑刻》(与民俗学合作),《北京地区云居寺碑刻》,以及一部分名家书法碑刻。属性描述的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5.中国古今散文通史与文学学术史。该项目由中国古今散文通史、中国古今文学学术史组成。负责人为郭预衡、王富仁、刘锡庆,其中,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论辩史由郭志刚教授负责。
中国古今散文通史拟在郭预衡教授古典散文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古典散文史与现代散文史贯通起来,形成贯通古今的中国散文通史。这将是对于中国古今散文史的前所未有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为数千年中国散文史提供第一部完整的通史著作。这不仅可以填补中国古今散文通史领域的研究空白,更有助于完整地认识中国古今散文乃至整个文学的整体风貌,同时还有助于把握今天和未来中国散文的发展。拟由12卷组成,其中中国古代散文史7卷、近、现当代散文史5卷。
中国古今文学学术史共22卷,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史12卷、现代文学学术论辩史10卷。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史拟选择文学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文学样式作专题性的学术史研究,描述、分析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学样式在后代的接受与传播情况,包括它们后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和变异,与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关系等。在研究时限上贯穿古今,尽可能完整地描述某一文学样式在后来的传承流变,描述不同时代的的接受者是如何认识、评价该文学样式,进而总结出文学史、文学接受史上某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初步包括以下内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与传播,诗经研究史,楚辞研究史,先秦史传研究史,汉赋研究史,六朝骈文研究史,唐诗研究史,宋词研究史,唐宋古文研究史,元曲研究史,明清传奇研究史,明清小说研究史。以上12个专题最终将形成12部25万字左右的专著.
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论辩史拟研究晚清以来至20世纪末中国现代文学论辩史,形成系列丛书共10卷:a. 马克思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b.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与文学建设;c.中国当代文学期刊与文学建设;d.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中西之争;e.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新旧之争;f.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大众化问题;g.中国文学与现代主义思潮;h.二十世纪中国的翻译文学;i.中国解放区文学等。
中国近、现当代散文史的撰著分工如下:
中国近代散文史(杨联芬)、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卷】(黄开发)【下卷】(刘勇、邹红)中国当代散文史【上下卷】(刘锡庆)
目前中国古典文学和文献研究所已专门如开会议做出部署。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如下:
中国古代散文史:先秦(过常宝)、两汉(尚学锋)、魏晋南北朝(李山)、隋唐五代(康震)、宋金元(李真瑜)、明代(郭英德)、清代(陈惠琴、莎日娜)
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与传播(张海明),诗经研究史(李山),楚辞研究史(过常宝),先秦史传文学研究史(安东),汉赋研究史(尚学锋),六朝骈文研究史(于雪棠),唐诗研究史(康震),宋词研究史(赵仁珪),唐宋古文研究史(刘宁),元曲研究史(李真瑜),明清传奇研究史(郭英德),明清小说研究史(陈惠琴、莎日娜)。
本项目的总体建设预期效益是:
1)学科格局。以文艺学和民俗学学科为发展重点,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创建跨文化与比较民俗学等新学科,加快发展有深厚基础和开拓前景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开创以文艺理论创新为标志的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上层精英文化与下层民俗文化交融的、中国语言文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新格局。
2)师资队伍。以项目研究为依托、紧密结合学科结构改造,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完成项目研究,并通过项目研究培养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形成老中青结合、多语种协调、知识结构完善、跨学科汇通的争创一流成果的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
3)人才培养。以学科建设为动力,实施三层次一体化中文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培养出兼具中文专业基础、人文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本科人才,具备学科意识和专业研究能力的硕士人才,以及富于严谨学风、创新意识和学术个性的博士人才。
4)科学研究。完成本项目预定的上述五个子项目研究计划,从而产出以文艺理论创新为先导、下层文化研究为基础、中国语言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相融汇的学术创新成果。
5)办学条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购置一批现代化教学与研究设备,重点建成中文教学科研多媒体集成工作室(含多功能学术展示交流厅和多媒体制作室)。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自9月底起,在中心主任王宁教授的带领下,开始准备教育部和学校主管部门下达的2003年基地检查工作.这次的准备工作有三个要点,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强调把检查当作动力,总结基地成立三年来的学术工作,肯定成绩,查找差距,在新的起点上,认识国内重点院校之间的竞争形势和国际前沿学术动态,,凝炼研究方向;二是从本基地综合研究的特点出发,重点从上中下三层文化交叉研究和打通研究的视角, 在三个学科点的结合面上,梳理数据,归纳成果;三是在此基础上,分科研项目,教学发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改革和基地刊物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此项工作与文学院211二期工程建设配套进行,边总结边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在下面三方面资料的准备上取得进展:①宋元明清上层金石碑刻,民间碑刻与手写本相关研究项目,已完成的有宋代雕版印刷楷书构形等的系统研究和华北水利碑与下层文化建设研究等;②民俗和语言文字两个电子资料库的搭建与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录入,已相继完成甲骨文字库/小篆字库/历史楷书字形库和房山石经等石刻文献典藏库等的初期构建,③中心电子期刊。其余工作均在抓紧进行中。

[ 本贴由 深涧聆鼓 于 2005-12-20  23:28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03:47 , Processed in 0.0759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