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68|回复: 0

[原创] 回乡散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7 2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记,故地重游
                                            
                            杉树林掠影

    从成都回汨罗,仅过两日,就觉得在家闲得无聊。
    冬天的江南,少有冰天雪地的天气,然而严冬腊月,天空阴阴沉沉。虽然没有扬起雨雪,但阵阵寒风发出的怒吼声,也足够让人心惊胆寒。
    经过几番心里挣扎,我还是决定走出家门,去重游昔日的山水。北风呼啸,是不宜去湖边的,只好琢磨去后山的杉树林。那是留下过我十几年成长足迹的一条狭长林带,往北斜坡,东西延伸,粗略估计有三百余亩,走出家门约么一里路程,便可进入它的腹地。
    自我出世以来,这片山林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砍伐。关于第一次,据父亲讲叙,那是我还穿着开裆裤寄住在外婆家的那年,对这事自然没有记忆,后来也是在长辈们酒后的谈资中知道,缘由是一场纷争,整山的树就是在一夜间被全部放倒的。这场运动若细叙来,以80年代湘北农村为背景,恐怕是很好的电影题材,在这个小镇算得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至于第二次,大概是在我上大学一年级,由于这片山林早已承包到个体户,也就无人关注。几年过去如今又是一条深绿的林带。
    也许记忆中的杉树林就是这样一片深绿,所以经过的每一处都觉得熟悉,真实,亲切,二十多年在这里的嬉戏场景竞相跃显于脑海。
    想起上小学时候,当时附近还很少有人家能用上煤炭。大多村民都要以传统的烧柴方式来煮饭,炒菜,取暖......,这片山林就成为了主要的柴源。那个年代的秋冬,村里的妇女,能干活的小孩,他们一有空闲都会戴上手套向树林涌进,陆陆续续的,我也没能例外。家中一直清苦,每到放学,放假都要先完成父母交代的“打柴”任务,才能做作业,看电视,出去玩。虽偶有怨言,但母命难违,也常有一群小伙伴相约一齐开进山去,倒也过得轻松。在这往返的过程中,去后山的那条小路渐渐形成了“气候”,如今已是一条交通要道,使我联想起鲁迅先生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再放眼看着脚下这条林间小道,大概是很久没人走了,这时已布满枯草,荆棘载途。记忆里,这条路是通畅的,只是山林中的确有许多带刺的植物,它的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很象桑葚,吃起来特别甜,味美可口。
    颇费周折,走出了山坳,才发现身上衣服有了些“轻伤”,但眼前的变化更令我在意:八年前的那个冬天,我与好友破冰赤脚捉过鱼的水塘,今天已使一个光溜溜的大土坑,相邻的大鱼塘,储水面积也大大的缩减了。我有些兴奋的走到当年曾投过牛粪的地方,是的,我就是把半干的牛粪投在这里,才引来鳊鱼,草鱼,骗它们上钩,使其成为我的俘虏,再吃掉它们的。
    沿着鱼塘,走上一条小堤,算是掠过了这片树林,再向西过十米,便是另一条山涧大道,南北横穿,正好顺势迂回,回程作《渔歌子.掠影》,以作结语:
             深入山林物已非,
             荆棘万束绕身随,
             惊旧梦,
             几朋回,
             奈何人老各自飞。
                                                                                 
                                         (原稿写于06年1月12日)


                             洞庭湖临风

    春节到尾声,才逮上一日天晴。浮云褪去,碧空如洗,天晴得清澈,晴得一尘不染。趁着午后灿烂的阳光,漫步于松软的沙滩,迎着湖风,使我总想张开双臂,高歌一曲。蓝天下,远处的湖水中,成群的野鸭,一会儿没入水里,一会儿又探出头来;近处的波纹,借着太阳的辐射,泛着粼粼光华。
    这几年,在家的日子很少,但无论我客处何乡,东洞庭湖磊石垸内的那池湖水,总使我惦念,怀想。每次回家,也从不忘记去那里闲游,时而为壮观的盛景低吟;时而为时光的消逝感慨:一个人也许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尘埃,即使整个地球,在宇宙的宏观中,也正象毛泽东所说的,不过是小小寰球,几只苍蝇碰壁罢......
    今处身湖畔,眼前的空旷,不由又让我想起《岳阳楼记》里面的句子: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上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仰天望去,确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豁达,正如上面说到的,人类都顿显渺小,个人的成败得失又何足牵扰呢?
    在我的意识中,也常有不甘渺小,激动时会刻意的从沙滩上拾起石砾,将它斜飘入湖中,给安静的湖面带来一串涟漪,一阵声响,层层水晕。然而顷刻间,它就吞下了我带给它们的“礼物”,渐渐恢复了冷清,一点也不领我的情,甚至有条小鱼跳起水面,对我的不安分表示抗议......
    临着湖面吹拂而来的早春之风,阳光西移渐成火红,人影拉长成电线杆。此刻家中大概已备上了酒菜,正等着我闲游归来,共进晚餐吧,于是择近道回府。连夜付此篇,另附一首《点绛唇.洞庭临风》:
             再立沙堤,
             洞庭如练光华绚。
             鹭鸶千点,
             出没疾如箭。

             野旷天高,
             胜却江湖远。
             今相见,
             热情一片,
             还是纷飞雁。

                                                                  
                                    (原稿写于06年2月16日)
                                06年2月28日于成都西南日月城整理

                    
                       第二记:年,似酒  
   
    (狗,守在门外;年,又乘风而来......)
    年,似酒,愈是陈,愈为香,所以关于年,总是过去的最美,最够味。
    很小的时候,总盼着过年,每到腊月下旬,看着村民办来年货,杀年猪,备美酒,寒风拌着雪霰敲响门窗,于是“小女要花,小子要炮”,村院里东一声西一阵的沸腾开来,飘荡回响,新的一年就该来了。
    (是,又是一年春来到。)
    大概是人在变,社会在变。多年过来,年味淡去,剩下的是对幼小年少时的美好回忆,久久不曾离去;剩下的是放烟花,贴春联,除夕守岁,待到到大年初一,小朋友穿上漂亮的新衣裳,依旧乐呵呵的出门拜年,收礼物,受红包——这些传统形式。只有在追忆往事,方可感慨万千,怀念当年的大烧饼,油炸薯片果子,烤糍粑,甚至觉得那粘粘的糯米饭也是“极品佳肴”。最近几年心似随波逐流水,不曾盼着过年,对年的内容也不曾乐意体味,总是把它当作成辞旧迎新这个过场的形式,走走罢了,对年的内容能免则免。那些往日的佳肴,已多年未尝过,只能在这样的笔墨中回首,浓浓的年——如酒般回味无穷,给人沉醉。
    (炮声不断,狗,不知躲入何处?新的一年已经过来,也许多年过去,回想起来,此刻的年,又别是一番滋味。)
                                       (原稿写于06年2月2日)
                                   06年3月2日于成都西南日月城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30 00:45 , Processed in 0.1255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