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26|回复: 1

近义成语辨析三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4 16: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姚鹏慈
(载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摘要] 本文从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个角度来辨析近义成语的。全文分为概括综述性的“总说”、子目列举性的“分说”、匡正近义成语误用的修订性的“正说”三部分。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较为深入地论述了近义成语的“同与异”。通过这种剖析,将有助于人们准确地选用近义成语,进一步增强驾驭成语的能力。
  [关键词] 近义成语辨析;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总说;分说; 正说

      汉语成语十分丰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近义成语,构成了成语的近义语义场。处于同一近义语义场的成语在意义上是大同小异,我们辨析这些近义成语,不仅需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同”,尤其要分析出它们之间的“异”,正确掌握处于同一近义语义场的成语的个体意义和实际用法,以便更准确地运用它们。
      而全面、详尽地展开近义成语的辨析研究的,也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正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已故浙江大学中文系倪宝元教授在1970年代末开辟了成语辨析的新领域,填补了成语研究的一个空白。这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79年印行的他的学术专著《成语辨析》为标志。之后,该社于1986年又出版了该著的“续编”。这两部著作共辨析容易用混、用错的成语379组,计802条(该社又于2002年发行了《成语辨析(正续合编本)》)。随后,对此进行系统研讨的,还有蒋荫楠、郭熙编著的《同义成语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共辨析近义成语505组,计1048条。另外,周宏溟编著的《五用成语词典》(学林出版社,1986)包含辨析的内容,不少条目辨析了与之意义相近的成语的“同与异”。最近,由笔者负责主持编撰的《新编成语辨析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总共收录近义成语1433组,涉及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的成语2930条。可见,在现代汉语中近义成语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很有必要认真地辨析一番。
  本人与倪宝元教授的合著《成语九章》(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里,辟专章论述“成语的辨析”,这在同类理论性成语著作中还是第一次(一般做法是,在研讨“成语的意义”时,涉及一下同义成语之间的差别这一论题)。我们在该章行文中强调地指出:“通过经常的辨析,可以增强驾驭成语的能力。”鉴于此,我们此后又合作编著了《汉语成语辨析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共辨析成语2275组,计3974条,其中除了近义成语组外,又扩大了辨析的对象,包括大量等义成语组,以促进汉语成语的规范化。
  处于近义语义场的成语有很多是二元的,多元的也不少。前者如: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坚苦卓绝\艰苦卓绝、杞人忧天\杞人之忧;后者如: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俯拾即是、狐朋狗党\牛鬼蛇神\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犹豫不决\迟疑不决\狐疑不决\ 举棋不定\首鼠两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为行文简洁,拙文以下讨论时只限于二元的近义成语组。
  一个多义成语出现在一个辨析组时,一般来说,是以其中一个义项与另一个成语或它的一个义项处于同一个近义语义场的。我们仅就此展开辨析的,试举“滔滔不绝\喋喋不休”一组为例。“滔滔不绝”是个多义成语:(一)义是形容江水滚滚不断地奔流;(二)义是比喻话多,说个不停。“喋喋不休”是个单义成语,形容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显然,只是“滔滔不绝”(二)义与“喋喋不休”构成近义关系,我们仅就这一点进行辨析的。文中列举的辨析组中,若遇到此类现象,均作如是观,基于上述的同样的原因,届时不再赘笔。

         一、总说近义成语的辨析

  近义成语意义之间,“大同好辨,小异难分”。甚至连某些权威性的辞书也时有误将近义成语当作等义成语(即同一条成语不同的书面形式)的情况,本文涉猎到的这类辞书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汉语大词典》(1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2至12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至1993),以及《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小异难分”之“难”可见一斑。凡下面提到它们时,依次简化为《现汉》、《汉大》、《汉语成语》、《中华成语》、《中国成语》。在指出某些工具书有“误”时,同时标明所在页码或卷次页码,便于读者查检。假若上述某几本辞书对某些近义成语都有疏失时,笔者一般只举一部为例。这种疏漏,从辨析内容角度看,主要出现在属于单一型近义成语组中(见下文),而从构成近义成语组的成语的形式看,大多属于“一字之差”成语(如“前车之鉴\前车可鉴”)与“同素异序”成语(如“寡不敌众\众寡不敌”)。显而见易,对于这种内在意义上的“似乎相等”与外在形式上的“面貌相似”的近义成语,如果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导致编撰者判断的失误而留下一些缺憾。
  近义成语之间的“同”,或者表现为理性意义基本相同,或者表现为理性意义有一部分相同。这是它们构成近义成语的一个前提。无此,它们就不会处在同一个近义语义场中。
  近义成语之间的“异”,可以分别从理性意义(含语义轻重、表达重点、范围大小、适用对象、内涵宽窄等子目)、色彩意义(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态度色彩等子目)、语法意义(含句法功能、句式要求、具体用法、能否直接带宾语等子目)三方面来进行辨析。为了方便阐述,笔者从辨析时涉及到的意义方面内容的多寡为着眼点,把近义成语组划分为单一型与复合型两种类型。
  所谓单一型近义成语组,指的是它们之间基本上只是在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中的某一方面存在着差别:或者只是部分理性意义不同,或者只是色彩意义不同,或者只是语法意义不同。各试举一例。
  只是部分理性意义不同例:“敝帚自珍\敝帚千金”都有“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十分珍视”的意思,但二者语义轻重不同,前者语义较轻,后者语义较重。(《现汉》误,76页)
  只是色彩意义不同例:“添枝加叶\添油加醋”都有“在叙述时,为了夸张渲染而增添原本没有的内容”的意思,但二者语体色彩不同,前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多用于口头语;二者形象色彩也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比喻说法。(《现汉》误,1349页)
  只是语法意义不同例:“前车之鉴\前车可鉴”都有“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教训”的意思,但二者句法功能不同,前者是定中式,具有体词性功能,后者是主谓式,具有谓词性功能;二者具体用法也不同,前者常用作主语、宾语,后者常用作谓语或独自成句。(《汉大》误,2卷124页)
  所谓复合型近义成语组,指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可以同时体现在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几个方面。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在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方面都有不同例:“拔苗助长\欲速不达”都有“强求速成反而坏事”的意思,但二者理性意义方面表达重点不同,前者偏重在强求速成的具体行动,后者偏重在强求速成的不良结果;二者色彩意义方面形象色彩不同,前者具有形象色彩,是比喻性的,后者不具有形象色彩,是直陈性的;二者语法意义方面具体用法不同,前者常用作“像”“是”一类动词的宾语,用作喻体,后者不能这样用。
  在理性意义、色彩意义方面都有不同例:“看风使舵\相机行事”都有“看情况行事”的意思,但二者理性意义方面表达重点不同,前者偏重在投机取巧,后者偏重在抓住时机;二者色彩意义方面感情色彩不同,前者多含贬义,后者多含褒义,形象色彩也不同,前者具有形象色彩,是比喻性的,后者不具有形象色彩,是直陈性的。
  在理性意义、语法意义方面都有不同例:“家喻户晓\人所共知”都有“大家都知道”的意思,但二者理性意义方面适用对象不同,前者所指抽象些,后者所指具体些;二者语法意义方面具体用法不同,前者能受“立刻”“转眼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的修饰,后者则不能。
  在色彩意义、语法意义方面都有不同例:“天渊之别\截然不同”都有“差别极其明显”的意思,但二者色彩意义方面形象色彩不同,前者具有形象色彩,是比喻性的,后者不具有形象色彩,是直陈性的;二者语法意义方面句法功能不同,前者是定中式,具有体词性功能,后者是状中式,具有谓词性功能,具体用法也不同,前者多用作动词“有”的宾语,后者多用作谓语。
  以上是从总体上说的,故谓之“总说”,概述了近义成语间“单一型”与“复合型”两种类别的基本情况。近义成语的差异,大多是复合型的。

        二、分说近义成语的辨析

  这一部分我们将按照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方面所属的各下位子目,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因称之为“分说”。在论述某项子目时,仅就此展开讨论,一般不再涉及其他方面,但并不等于说这组近义成语在其他方面不存在差别,只因论述的需要而“抓其一点,不及其余”罢了。本部分列举的辨析组包括单一型和复合型的。因此,读者不要以偏概全;同时,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有别,也会有不同的考量,从而作出不同的分析。这是笔者有必要加以说明的。
  (一)近义成语理性意义方面的辨析
  近义成语间理性意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子目上:
  1、语义轻重不同
  “怒气冲冲\怒气冲天”都有“十分愤怒”的意思,但二者语义轻重不同,前者只是一般的形容,语义较轻,后者带有夸张意味,语义较重。(《汉语成语》误,817页)
  “自作自受\自食其果”都有“自己做了坏事自己承受”的意思,但二者语义轻重不同,前者表示说话人的埋怨情绪,语义较轻,后者表示说话人拍手称快的情绪,语义较重。
  2、表达重点不同
  “寡不敌众\众寡不敌”都有“人数力量相差很多”的意思,但二者表达重点不同,前者以“寡”的一方为着眼点,偏重在人少的抵挡不过人多的,后者以“众寡”双方为着眼点,偏重在人数力量相差悬殊,难以抵挡。(《中华成语》误,496页)
  “眉开眼笑\眉飞色舞”都有“非常高兴”的意思,但二者表达重点不同,前者偏重在快乐,多形容人们欢乐、喜笑的情态,后者偏重在得意,多形容人们自得、兴奋的情态。
  3、范围大小不同
  “爱不忍释\爱不释手”都有“喜欢得放不下”的意思,但二者所指范围大小不同,前者可以指称不能用手去拿的事物,所指范围较大,后者只能指称可以用手去拿的事物,所指范围较小。(《汉大》误,7卷236页)
  “一目十行\一目了然”都有“看东西反应快”的意思,但二者所指范围大小不同,前者指称的只能是文字,所指范围较小,后者除文字外,还可以指称其他具体事物,所指范围较大。
  4、适用对象不同
  “捷足先得\捷足先登”都有“行动敏捷”的意思,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前者多适用于可以跟“得”照应的事物,后者多适用于可以跟“登”照应的事物。(《中国成语》误,576页)
  “不耻下问\移樽就教”都有“向人请教”的意思,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前者含有被请教的对象的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意思,因此只适用于上对下,后者则没有这种限制,对上对下都适用。
  5、内涵宽窄不同
  “熙来攘往\熙熙攘攘”都有“人多、热闹、拥挤”的意思,但二者语义内涵宽窄不同,前者还有人来人往的含义,语义内涵较宽,后者则没有这种含义,语义内涵较窄。(《汉语成语》误,1249页)
  “味如鸡肋\味同嚼蜡”都有“寡淡乏味”的意思,但二者语义内涵宽窄不同,前者还有弃之可惜的含义,语义内涵较宽,后者则没有这种含义,语义内涵较窄。
  (二)近义成语色彩意义方面的辨析
  近义成语间色彩意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子目上:
  1、感情色彩不同
  “鬼哭狼嚎\鬼哭神号”都有“大声哭叫,声音凄厉”的意思,但二者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贬义成语,后者是不褒不贬的中性成语。(《中华成语》误,481页)
  “全心全意\一心一意”都有“投入全部精力,没有其他杂念”的意思,但二者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褒义成语,后者则是不褒不贬的中性成语。
  2、语体色彩不同
  “进退两难\进退维谷”都有“进也难、退也难”的意思,但二者语体色彩不同,前者常用于口头语,后者常用于书面语。(《汉语成语》误,590页)
  “胡言乱语\胡说八道”都有“胡说、瞎扯”的意思,但二者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通用语体,在书面语、口头语里都常用,后者口头语色彩浓重,常用在对话中。
  3、形象色彩不同
  “指桑骂槐\指鸡骂狗”都有“表面上骂这个人而实际上骂那个人”的意思,但二者形象色彩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比喻说法。(《现汉》误,1754页)
  “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都有“轻视、蔑视”的意思,但二者形象色彩不同,前者是描摹性的,具有形象色彩,后者是直陈性的,不具有形象色彩。
  4、态度色彩不同
  本文除了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以外所附加的色彩都归属于态度色彩,诸如敬辞、谦辞、婉言、直言、诙谐、讽刺等等。
  “一得之愚\一得之见”都有“见解肤浅”的意思,但二者态度色彩不同,前者表示谦逊,一般只用作谦辞,后者没有这种附加色彩,使用上也没有这种限制。(《汉语成语》误,1375页)
  “阮囊羞涩\不名一钱”都有“贫穷、没钱”的意思,但二者态度色彩不同,前者表意委婉,是婉言,后者表意直白,是直言。
  (三)近义成语语法意义方面的辨析
  近义成语间语法意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子目上:
  1、句法功能不同
  “老马识途\识途老马”都有“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可起引导作用”的意思,但二者句法功能不同,前者是主谓式,具有谓词性功能,后者是定中式,具有体词性功能。(《中国成语》误,713页)
  “铜墙铁壁\固若金汤”都有“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意思,但二者句法功能不同,前者是定中型联合式,具有体词性功能,后者是述补式,具有谓词性功能。
  2、句式要求不同
  “立锥之地\立足之地”都有“极小的一块地方”的意思,但二者句式要求不同,前者一般只用于否定句,后者在肯定句、否定句里都常用。(《中华成语》误,733页)
  “铤而走险\逼上梁山”都有“因无路可走而被迫冒险”的意思,但二者句式要求不同,前者多用于主动句,后者多用于被动句。
  3、具体用法不同
  “肝胆相照\肝胆照人”都有“以赤诚之心待人”的意思,但二者具体用法不同,前者是指双方或多方的,前面常用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者是单指一方的,前面不能加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中国成语》误,410页)
  “明目张胆\明火执仗”都有“公开放肆地干坏事”的意思,但二者具体用法不同,前者前面能受程度副词“更”“太”等的修饰,后者则不能这样用。
  4、能否直接带宾语
  “惨淡经营\经营惨淡”都有“劳神从事,用尽心思”的意思,但二者在能否直接带宾语上有差别,前者用法相当于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后者用法相当于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汉语成语》误,127页)
  “一网打尽\斩草除根”都有“把对方消灭干净”的意思,但二者在能否直接带宾语上有差别,前者是以动词为中心语的状中式,可以直接带宾语,后者是本身带有宾语的连动式,不能这样用,如果有意念上的宾语,必须由介词短语提前。
  人们对近义成语辨析的结果,不是单靠成语的释义就能得出来的,而主要是从大量的实际用例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在此以两组成语为例。
  ⑴不动声色--不露声色  
  先看例证:①说的是关于冲突斗争的话,乐山却像谈家常琐事,毫不动声色。(叶圣陶《倪焕之》)②胡太印不露声色地听着,他很懂得工作的诀窍,不轻易表态,只决定在辛家开会,暗示了对她的支持。(于敏《第一个回合》)显然在上述书证中它们不宜相互调换:因为“不动声色”和“不露声色”二者理性意义方面适用对象不同,前者表示不为外界所动,适用于形容态度镇静,后者表示不让内情外露,适用于形容神色镇定。(《现汉》误,111页)
  ⑵中流砥柱--砥柱中流
  先看例证:①她被认为是……一根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中流砥柱。(叶君健《山村》)②他从前在西林王身陷困境时就曾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张长弓《漠南魂》)显然在上述书证中它们不宜相互调换:因为“中流砥柱”和“砥柱中流”二者语法意义方面句法功能不同,前者是定中式,具有体词性功能,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后者是主谓式,具有谓词性功能,比喻人或集体独立不挠,起着支柱作用,具体用法也不同,前者常用作宾语,后者常用作谓语。(《现汉》、《汉语成语》、《中华成语》、《中国成语》均有误,依次见相关辞书的1763页、1537页、1727页、265页)
  通过这两组实例的剖析,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广泛搜集成语用例,加以仔细分辨的重要性。而权威性辞书的疏漏,也为辨析近义成语时的“小异难分”,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对于上述这些疏误,不少编撰者在辞书修订时,经过细致深入的辨认,也在不断地加以修正,使成语的释义更为准确缜密了。               
  譬如在《现汉(第3版)》(商务印书馆,1996)中,将“所向无敌”与“所向无前”当作等义成语(该词典1213页),而在第5版《现汉》里,已把它们作为两条不同的成语,各自单列条目(该词典1311页)。显然,这两条成语理性意义方面表达重点不同,前者偏重在天下无敌,后者偏重在一往无前。
  再如在《现汉(第3版)》中,将“嗜痂之癖”与“嗜痂成癖”当作是同一条成语不同的书面形式,在“嗜痂之癖”条标明“也说嗜痂成癖”(该词典1158页),而在第5版《现汉》里,虽然“嗜痂成癖”未单独列条,不过在“嗜痂之癖”释义时增加了如下表述:也用“嗜痂成癖”比喻形成乖僻嗜好。显然,这两条成语语法意义方面句法功能不同,前者是定中式,具有体词性功能,后者是主谓式,具有谓词性功能(该词典1251页)。

        三、正说近义成语的误用

  这一部分我们列举一些近义成语方面误用的实例(多数是近年来全国及部分省市高考试题所提供的病例),加以改正,然后采取加“按”的方式,从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方面,找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省篇幅,一般只就一点来剖析的),作些正确的辨析与解说。这就是“正说”的实际含义。下面各病例中,把修改后应选用的那个近义成语,外加括号在相应的位置上标明。
  ⑴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改为:交口称誉)的。
  按:“有口皆碑\交口称誉”都有“大家一致赞扬”的意思,但二者语义轻重不同,前者是到处受到称赞,语义较重,后者是在特定范围内得到称许,语义较轻。故这里改用“交口称誉”才轻重得当,符合语境。
  ⑵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改为:人来人往),产品供不应求。
  按:“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都有“熙熙攘攘,热闹非常”的意思,但二者表达重点不同,前者偏重在车马多,后者偏重在人多。句中显然是指熙来攘往的人群,所以用“人来人往”才贴切。
  ⑶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改为:举不胜举)。
  按:“汗牛充栋\举不胜举”都有“非常多”的意思,但二者所指范围大小不同,前者指称的只能是书籍,所指范围较小,后者除书籍外,还可以指称人和其他事物,所指范围较大。原句指的是人,显然误用了“汗牛充栋”。
  ⑷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改为:锦瑟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按:“豆蔻年华\锦瑟年华”都有“青春年少”的意思,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前者只适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后者则适用于男女青年。文中用“豆蔻年华”形容大学生,在性别、年龄上都不合适,改用“锦瑟年华”就确切了。
  ⑸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改为:巧不可阶)。
  按:“巧夺天工\巧不可阶”都有“十分巧妙”的意思,但二者语义内涵宽窄不同,前者含有人工胜过了自然的意义,语义内涵较宽,后者则没有这种含义,语义内涵较窄。“苍山”与“洱海”都是自然景物,当然不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了。
  ⑹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改为:呕心沥血)。
  按:“处心积虑\呕心沥血”都有“用尽心思,费尽心血”的意思,但二者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贬义成语,后者是褒义成语。在原句中用贬义成语,感情色彩不对。
  ⑺听到了我们班得了“三好”红旗的消息,同学们都高兴得载歌载舞(改为:手舞足蹈)。
  按:“载歌载舞\手舞足蹈”都有“非常高兴”的意思,但二者语体色彩不同,前者带有书面语色彩,后者带有口头语色彩。原句是口语风格的,用书面语的“载歌载舞”,语体色彩前后不协调。
  ⑻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改为:纷至沓来)。
  按:“趋之若鹜\纷至沓来”都有“连续不断地到来”的意思,但二者形象色彩不同,前者是比喻性的,具有形象色彩,后者不具有形象色彩,是直陈性的;另外,也正因为前者以“鹜”(野鸭子)作喻体,整个成语略带贬义,而“纷至沓来”是中性的。从原句表意看,用“趋之若鹜”不妥。
  ⑼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方设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改为:惊惶失措),被困难吓倒。
  按:“诚惶诚恐\惊惶失措”都有“惊慌、害怕”的意思,但二者态度色彩不同,前者带有讽刺意味,后者不含有这种态度色彩;另外,二者语义内涵宽窄也不同,前者含有既怕失敬而过分小心,又怕失责而过分谨慎的意义,后者则没有这种含义。因此,这里改用“惊惶失措”表述才确当。
  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并不是一挥而就(改为:一蹴而就)的。
  按:“一挥而就\一蹴而就”都有“轻而易举,容易成功”的意思,但二者句式要求不同,前者一般只用于肯定句,后者一般只用于否定句;另外,二者适用对象也不同,前者多适用于一动笔就能够成功的动作行为,后者多适用于巨大的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等。将原文的“一挥而就”改为“一蹴而就”才表意准确。
  ⑾张同良和丁光平是我哥哥心心相印(改为:情投意合)的老战友。
  按:“心心相印\情投意合”都有“彼此心意相投”的意思,但二者具体用法不同,前者不能直接作定语,要作定语时前面必须带有表对象的介词短语,后者没有这种限制,可以直接作定语。改句用“情投意合”作定语,就没有语病了。
  ⑿持这种意见的人,平时锱铢必较(改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只想到自己而不关心别人。
  按:“锱铢必较\斤斤计较”都有“对细微的利益过分计较”的意思,但二者在能否直接带宾语上有差别,前者是主谓式,在句中不能作述语而直接带宾语,后者是以动词为中心语的状中式,可以在句中作述语,并直接带宾语。原句“锱铢必较”作述语而直接带宾语,是明显的误用,改用“斤斤计较”后句子也就通顺了。
  本文在近义成语的辨析方面,通过“总说”“分说”与“正说”,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笔者相信,读者在学习、研讨和运用近义成语的过程中,“通过经常的辨析”,一定可以不断地“增强驾驭成语的能力”的 。

[参考文献]
倪宝元、姚鹏慈:《成语九章》,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倪宝元主编、姚鹏慈、杨清副主编:《新编成语辨析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
姚鹏慈:《汉语成语语义场试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发表于 2006-4-4 2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向不见姚老师的文章了

今天看了这篇好文章,格外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11:05 , Processed in 0.1363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