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4|回复: 0

商代甲骨文再现天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8 19: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新华社记者 孙 浩
来源: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

殷墟之外,商代甲骨文再现天下

      这些天,济南市王舍人镇大辛庄的村民发现地里来了一批奇怪的人,他们只“翻土”、不撒种,挖出些“碎瓦片子”便兴奋得不得了。村民们不知道,这是考古队正在这里发掘大辛庄遗址,“碎瓦片子”就是世界上在殷墟之外首次发现的刻有甲骨文的商代卜甲。
    发现甲骨文对考古队来说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大辛庄遗址于1936年首次发现,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先后进行过三次发掘工作,其中1984年发掘了800多平方米,出土青铜器几十件、陶器上百件、房址十几座,都没有发现甲骨文。考古队的主持人是山东大学考古系方辉教授,主力军是山东大学考古系2000级的十几名学生,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和历城区博物馆也参与了这项工作,这次发掘主要是山大学生的一次教学实习。而刻有甲骨文的卜骨只在商朝的中心河南安阳殷墟出土过。
  考古队于3月17日开始在大辛庄遗址展开了考古工作。18日,在T2302探方距离地面45厘米的深度,考古队员惊喜地发现了一片刻有符号的甲片。19日,又发现了一片刻有三个文字的甲片。20日,发现一个刻有残缺文字的小骨片。这三块带有文字的卜甲残片的出现,好似给考古队员打了一针兴奋剂,方辉教授推断“一定还会有更多刻有文字的甲片出现”。果然,24日又出土了十多片甲片,这些甲片都出土在距地面50厘米的土层内,其中有五片上面都有清晰的文字痕迹。25日,经过清洗缀合,在八片有文字的甲片中,有七片甲片构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龟腹甲,在这块长约15厘米、宽约8厘米的龟甲上,25个甲骨文字已然呼之欲出。
  之后几天,26位国内考古界知名专家齐聚济南召开大辛庄考古发现研讨会,一致得出结论:继1899年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之后104年,大辛庄商代遗址考古又发现甲骨文!“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教授兴奋地说:“这是自殷墟后首次发现的商代甲骨卜辞,是甲骨文发展中的一个界标。考古界一直在苦苦寻找的殷墟主体区域外的甲骨卜辞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这次发现将打开一个甲骨文挖掘研究的新局面,很有可能将大辛庄的甲骨文作为研究甲骨文和商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宋新潮副司长认为,这对于丰富、完善商文化体系具有重大的价值,大辛庄遗址已经具备了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可能。
  更令人期待的是,目前发掘工作尚未结束,预计将持续至5月份。方辉教授凝望着5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目光炯炯地说:“既然已经有甲骨文卜骨出土,那么遗址里应该还有更多的甲骨文……”

山东与甲骨文的不解之缘
   
         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尤少平对大辛庄出土甲骨文兴奋异常地说:“甲骨文可真称得上是与山东有缘啊!”
  对古文字颇有研究的尤少平说:“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它的发现者就是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山东在上古时期就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传统。在山东出土的丁公陶文比甲骨文更早,而且里面还出现了连笔字。”与河南的中原文化同时,山东土著居民东夷人创造了具有相当水平的新石器时期的农业文化--龙山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发展的文化体系,丁公陶文就是其中的代表,龙山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发展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992年,山东省邹平丁公遗址中发现刻字陶片,陶片现存文字5行11字。文字中一部分如象形字,一部分如会意字,全文很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据估计陶文应在龙山文化晚期偏早,其绝对年代约在距今4100年至4200年之间,这应该是目前所知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将我国文字出现的时间一下子往前推了八九百年。
  据尤少平介绍,甲骨文被发现后,山东人买卖和收藏甲骨文曾盛极一时。目前现存刻有甲骨文的卜骨有十多万片,收藏甲骨文卜骨最多的是北京图书馆,存有3万余片,第二是故宫博物院,存量2万余片,第三就是山东省博物馆,存量1万余片。
  专程赶往山东济南的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介绍说,我们的祖先用龟甲或者兽骨,用火烧灼,看其裂纹的形状预卜吉凶。这就是我们所说占卜用的甲骨。这种习俗自龙山时代开始,至商代空前兴盛。西周以后尚存。商代时,王室及重要的贵族有时会把占卜的事情用文字刻在甲骨上。这就把当时的文化史实保留下来了。所以甲骨文是我们最重要的古代史料之一。甲骨文是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即189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首次发现。这个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它把有文字确切记载的历史、把古代文明向前大大延长了。所以,在世界考古史上,甚至科学史上,甲骨文都占有重要位置。我们每年都会有许多考古发现,真正有世界水平的,甲骨文是头一份。在发掘殷墟的同时,人们希望在别的地方也能发现甲骨文。1950年曾在郑州发现过2片刻字的甲骨,但后来看,不是一个正式的甲骨卜辞和科学发掘。实际上104年来,我们从没正式发现过殷墟以外的甲骨卜辞。现在,我们终于发现了。

大辛庄遗址明显地显示了商代人的特征

       现在正在发掘的大辛庄遗址在考古队到来前是村里的一片麦田,而考古专家说,3000多年前,这里曾居住过上千名商代人,他们的主要作物就是小麦与谷子。这次发掘中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甲骨文,一起出土的商代房址、墓葬等生活遗迹更生动地向我们诉说着先人们的生活。
  据参与这次发掘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房道国介绍,这次发掘工作已经挖开30个探方,除了甲骨文外,发现房址一所、墓葬三座,另外还出土了羊骨架和蚌镰、蚌锯等农具。
  房址是一座半地穴式建筑,柱础直径25厘米,间距1.5米。考古专家根据附近没有发现黑色或者褐色等焚烧过的土推断,这里基本没有商代先民生火做饭的痕迹,有可能是先民用来储藏粮食等的窖穴。商代家境富裕的人家都住在地上高大的房子里面,半地穴式房子也可能是供作坊工人居住的。
  三个墓葬中有两座贵族墓、一座平民墓。一座贵族墓长2.9米,宽1.7米,深2.5米,南北朝向,偏西10度。墓葬分为两层,第一层平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陪葬有一犬,陪葬的陶鬲、陶豆、陶簋各一件。底层是外椁内棺的棺椁结构,棺、椁的木质都已腐烂,内有一具骨骸,头向南方,身旁陪葬一件青铜戈。墓主人身下的腰坑中,还有一具完整的殉狗骨骼。房道国介绍,狗从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成为了人类的朋友,殉狗这种葬俗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狗在死后也能为自己效力。据专家介绍,陪葬的陶鬲型制扁而低,上面绘有绳纹,具有明显的商代晚期器物的特征。墓主人为男性,身高1.85米,骨骼粗壮,初步判定其生前应是一位武士。
  另一座贵族墓规格更高,清理出一个青铜爵、觚和两只铜戈和7具殉狗骨架,棺底还有一层朱砂。据介绍,棺底放朱砂是一种古老的葬俗,朱砂象征血液,表达了生者希望死者复活的愿望。
  与贵族墓相比,平民墓就简陋得多了。只有一件陶豆和陶簋,陶簋的陶沿还是破碎的,汉代曾有将陶器故意打碎放入墓葬的习俗,那时的商人是否如此尚不得而知。但与贵族墓南北朝向不同,这座平民墓的方向是西南至东北向。主持发掘的方辉教授说,墓葬的方向反映了当时的习俗,如果人群无大变动就不会发生变化,同一群人的墓葬风俗应该一样,这座平民墓的方向与前两座贵族墓不同,因此他们是否是同一群人还不好说,还需要对人骨做DNA分析。初步推断这是商代早期二里冈阶段的遗迹,比殷墟还早100年以上。方辉教授认为,根据发掘情况来看,大辛庄遗址明显地显示了商代人的特征,而非山东土著的东夷人。
  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尤少平说,目前有一种说法是商代人的祖先是从山东迁居至河南的,另一种说法是商代人与东夷人不是一个体系,二者之间曾互相征伐。无论怎样,山东东夷人与商代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山东桓台出土的卜骨、青州、滕州等地出土的许多贵族大墓都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为,这次发现第一证明了济南大辛庄在商代的重要性。殷墟是商朝的首都,大辛庄的地位也不会低。可以估计,这里是地位相当高的贵族的居住地或者是商代诸侯国。第二,作为商王朝以外的甲骨文,具有很多地方性特点,大辛庄甲骨卜辞明显不是从殷墟带来的,是“大辛庄”当时自己做的。这对研究商代的地方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第三,通过这次甲骨文的发现,可以看到当时文字使用的普遍性。从修制工艺看,文字刻制精美,可见大辛庄一带在当时的商朝文化水平中是比较高的。其刻制工具特别锋利,是一种特殊的锋利的器物。比如字的“点”细小极了,直径只有大约0.5毫米。因为龟甲特别硬,可以看出当时技术水平已非常高了,也证明大辛庄出土的考古文物在商朝文化中已非常发达,由此也就把济南的历史文化大大推前。

大辛庄甲骨文中写的什么?

   大辛庄甲骨文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据主持大辛庄考古发掘的方辉教授介绍,在查阅了有关资料以及经过国内考古界专家们的研讨后,除了发音尚不明确外,这25个文字的字形和意义基本都已辨认出来。这段文字的含义大概是讲述了对“母”的祭祀,要不要对“母”进行祭祀,如需要,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祭祀。“母”究竟是个什么人物,目前尚不得而知。从内容上看,25个文字属于卜辞。从时间上推算,甲骨文记录的事件发生在商代晚期的早些时候,距今大约有3200年的历史。
  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徐鸿修说,众所周知,1899年殷墟发现甲骨文,在此后一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里殷墟之外却从来没有发现同类的文字,好像甲骨文只是商王室一家独有、别无分店一样。大辛庄甲骨卜辞的出土终于把这个闷葫芦打破了。从大辛庄卜甲看,其文字结构和字形与殷墟卜辞早期非常接近;女(母)、干(御)、彘、牡、犬、溉等都与殷墟早期卜辞相同;其卜辞的左右对贞、兆序的书写,龟甲的整治、钻凿、灼孔的形状等也与殷墟大致一样。
  据山东省文物处处长尤少平介绍,这次发现的甲骨文文字与安阳殷商甲骨文存在不同之处,具有山东地方独有的特点,尤其是出现了一些简化字。
  方辉教授说:“此次大辛庄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清理出的卜甲碎片和骨料特别多,目前已经发现了近百片。在如此有限的范围内,发现这么多商代卜甲和骨料,除了河南安阳殷墟,全国其他地方是非常少见的。”
  据专家介绍,商王几乎每事必卜,甲骨文的内容无所不包: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还是女……据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十五六万片左右,甲骨卜辞上记载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几十个类别之多。再加上大量的遗址遗物的文化遗存,不但记载着大量的商代的历史史料,而且商以前和商以后的好多古史上的问题,也可以从这里探求而获得解决。甲骨文中还有丰富的商代狩猎、农业、畜牧业等社会生产的内容,医学、气象、天文历法等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甲骨文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探求,如文字的考释、分期与断代,商代的社会、奴隶的身分以及商史还存在许多问题。

考古如同坐江山,发掘容易保护难

    在大辛庄遗址发掘工地周围,围观的当地村民互相开玩笑说:“你也下去挖一挖,挖个金元宝,赶快掖到布兜里。”看来,在老百姓的眼里,金元宝是宝贝,文物和遗址是不是宝贝就不清楚了,更谈不上保护。
  据了解,这支以山东大学2000级考古系实习学生为主的考古队自3月6日入驻大辛庄遗址后,进行了细致考察,共发现了近30万平方米的商代遗址。考古人员说,甲骨文卜甲是在地下几十厘米处发现的,这种深度极易受到地面耕种的破坏。而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大辛庄遗址”的石碑周围布满农田,而这块保护性的石碑还是1977年山东省和济南市政府设立的。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宋新潮认为,文物、文物现状与文物保护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目前,地方政府的偏见等原因导致文物的大量流失,因此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大力保护我国文化遗产是迫在眉睫的要事。
  山东省文物处尤少平处长认为,发掘工作应在雨季到来之前结束,否则遗址将会遭到季节性的破坏。
  参与发掘工作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房道国副研究员说,大辛庄遗址要有“四有”: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有文物保护范围;有文物保护档案;有文物保护标志。将来可以在这里建立大辛庄遗址公园或文物工作站。当地政府要积极配合,不在遗址范围内建窑厂和大企业,种地的耕土层不得超过40厘米。
  国内考古界专家们认为,大辛庄遗址是“继殷墟之后又一重要的商文化遗址”,专家们还提出将本次遗址发掘与济南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融入整个城市布局规划,让这一重要文明成果共享于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2 07:41 , Processed in 0.0687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