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40|回复: 1

军队中特定场合数字的替代说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 2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苏鸣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数字有小写和大写之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是小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是大写。在汉语书面语中,无论数字是以汉字小写、汉字大写或是阿拉伯数字为记述符号,其标准读音都是统一的。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数字“一、二、七、九、O”可以说成“幺、两、拐、钩、洞”。比如,把“110”说成“幺幺洞”,把代码“2709”说成“两拐洞钩”。本文拟对这些数字替代现象的由来、作用和使用方法等作初步的分析。
        一、“幺、两、拐、钩、洞”与相应数字的关系
      以下从语义、语形、语音三个方面考察“幺、两、拐、钩、洞”与相应数字的关系。
      (一)“幺”和“一”——语义引申关系。汉语中“幺”的本义是“小”。《说文》曰:“幺,小也。”可见这个语义由来已久。后来,这个“小”的语义又引申为排行最末的意思。至今在一些汉语方言中“幺”仍有这个意义。如西南方言中的“幺叔”、“幺妹”。由“小”的语义引申为排行最末的语义后,“幺”就进入了数字的义域,成为“一”的另一种说法。骰子或骨牌上的一点也称作“幺”,成语中“呼幺喝六”的“幺”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幺”和“一”的关系是一种语义引申的关系。《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幺”的义项之一的解释是:“数目中的‘1’也叫‘幺’……(现在说数字时在某些场合也用来代替‘1’)”
       (二)“两”和“二”——语义等同和读音并存关系。《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下同)对“两”第一义项的解释是:“一个加一个是两个”;对“二”的解释是:“一加一后所得的数目”。因此,“二”和“两”的关系是在表示数目时的等同关系。但是,“二”和“两”的用法不完全相同。小数点、分数和序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五(0.5)”、“三分之二”、“第二”、“二哥”等。在一般量词前则用“两”不用“二”,如“两本书”等。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以用,如“两斤米”、“二尺布”等。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货”、“两公里”等。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前面“两”和“二”均可用,千、万、亿后面,以用“二”为常。可见,“两”和“二”不但用于表示同一个数目,而且其读音并存。在一些方言如吴方言中,用“两”的概率高于用“二”。
      (三)“拐”和“七”——字形摹状关系。“拐”的主要义项是“转变方向”。因此,从语义上看,“拐”和“7”并无必然的联系。用“拐”代替“7”,从修辞上说,是一种字形“摹状”方法,即依照“七”或“7”的字形而称之。《现代汉语词典》对“拐”第一义项的解释是:“说数字时在某些场合用来代替‘7’。”
      (四)“钩”和“九”——字形摹状和方音近似关系。“钩”的主要义项是“钩子”、“成钩形的汉字笔画”等。从语义上看,“钩”与“九”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从字形上看,汉字小写数字中的“九”主体笔势呈钩形,阿拉伯数字中的“9”则更像一个钩字。此外,从读音上看,在一些方言中,“九”的发音近似“钩”,这点可能也是形成“钩”和“九”联系的原因之一。
      (五)“洞”和“0”——字形摹状关系。“洞”的第一义项是“物体中间的穿通的或凹入较深的部分”。显然,从语义上看,“洞”和“0”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考察二者读音,似乎也找不到相关的因素。从字形上看,无论是汉字小写数字的“0”阿拉伯数字的“0”都像一个洞的平面。因此,二者之间就是字形摹状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其一,“幺”和“一”、“两”和“二”在语义上有联系;
      其二,“拐”和“七”、“钩”和“九”、“洞”和“0”在字形上有联系;
      其三,“两”和“二”、“钩”和“九”在读音上有联系;
      其四,“拐、钩、洞”和相应数字在字形上的关系主要是与汉字小写数字“七、九、O”和阿拉伯数字“7、9、0”的象形联系,与汉字大写数字“柒、玖、拾”没有字形上的联系。
      二、“幺、两、拐、钩、洞”代替相应数字的作用
      在一些特定场合,把“一、二、七、九、O”说成“幺、两、拐、钩、洞”,有其特殊的作用。在军事领域,这种数字替代说法主要适用于口语通信、口述命令、呼报代码等口语表达场合,其作用主要是避免误读、误听,使口语表达更加清晰、以确保军事信息的传递准确无误。从语音原理上看,这种语言现象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避免误听。在汉语数字中,“一”和“七”的韵母和声调完全一样;“一”是零声母,“七”的声母是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在比较嘈杂的情况下尤其是作战环境中,容易产生误听现象。用“幺、拐”分别代替“一、七”就可以避免误听。
      (二)避免误读。在普通话中,“十”和“四”的发音有明确的区别:一是声母不同,“十”是舌尖后音,“四”是舌尖前音;二是声调不同,“十”是阳平,“四”是去声。在一些方言中,“十”和“四”的读音则十分接近。比如,在闽方言中“十”和“四”只有声调的区别,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一些人由于受方言影响,在使用普通话说数字时,也往往把“十”和“四”的声母读成一样。如果把“十”说成“幺洞”,就可以避免出现误读现象。
      (三)读音响亮。总体上说,“幺、两、拐、钩、洞”的韵母发音时开口度相应地大于“一、二、七、九、O”,因此,读音也相对响亮一些,有利于在嘈杂的环境中辨听。
从汉语隐语的发展历史看,汉语中数字隐语现象比较突出。在旧时代,诸行百业的行话中都有相应的数字隐语。这在曲彦斌所著《中国民间秘密语》和郝志伦所著《汉语隐语论纲》中均有专章论述。我认为,把“一、二、七、九、O”说成“幺、两、拐、钩、洞”,不属于隐语现象。如果这些是隐语,就应当包括“三、四、五、六、八”的替代说法。因此,“幺、两、拐、钩、洞”就是出于准确辨别数字语音需要的一种用法。
三、“幺、两、拐、钩、洞”的属性和用法
      有人认为,“幺、两、拐、钩、洞”分别是“一、二、七、九、O”的异体或异读。这种定性是不正确的。所谓异体字,是指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比如,“隄”是“堤”的异体字,二者读音和语义都相同,但字形不同。而“幺、两、拐、钩、洞”与“一、二、七、九、O”的相应读音都不同。所谓异读字,是指一个字在习惯上具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如“谁”字读sheí,又读shuí。而“一、二、七、九、O”都只有一个读音。因此,应当把“幺、两、拐、钩、洞”定性为在特定场合下代替“一、二、七、九、O”的说法,而不能将其视为异体或异读。
我们注意到,《现代汉语词典》对“幺、拐、钩、洞”的解释使用了相当精确的、统一的表述方法,都是“说数目时在某些场合用来代替×”。在这句话中,《现代汉语词典》不用“读”而用“说”,这是很值得回味的。“读”是指“看着文字念出声音”,发出的是文字的本来读音;“说”是指“用话来表达意思”,并不强调要照字发音。因此,“幺、两、拐、钩、洞”分别是“一、两、七、九、O”的替代用法。
       在使用“幺、两、拐、钩、洞”替代用法时应当注意三点:
      其一,不能用“幺、两、拐、钩、洞”组合成数词。比如,在特定场合“319”可以读成“三幺钩”,但不能说成“三百幺十钩”。
      其二,“幺、两、拐、钩、洞”通常不能带量词。比如,不能把一碗水端平说成“幺碗水端平”,不能把“九米”说成“钩米”。
       其三,“幺、两、拐、钩、洞”通常只用于口语而不用于书面语。
发表于 2006-10-15 08: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軍隊中的習慣數字唸法,在北大BBS也有朋友討論。看來臺灣的國軍和蘇兄所說的§現象是兩岸一致的,只是有個文化問題:在大陸沒當過兵或是女性應該不懂吧?因為在臺灣,這正是區別男生是否當過兵的指標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4:32 , Processed in 0.1742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