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2|回复: 0

泉州方言形成于晋唐之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4 17: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quanzhou.yiyou.com/html/14/264.html    2006-01-24 11:47:39

  过去有人认为:“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当推东晋”。唐林蕴在《林氏两湘支谱·闽序》卷一中说:“汉武帝以闽数反,命迁其民于江淮,久空其地。今诸姓入闽,自永嘉始也。”乾隆《福州府志》卷七五《外纪》引路振《九国志》说:“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这种说法无论从史实看,还是从语言自身发展看都是*格不入的。

  《莆田九牧林氏族谱》说:“入闽始祖禄,永嘉时为晋安太守。”而《九国志》说,陈林诸姓,均以永嘉二年避乱入闽。永嘉二年的晋安,怎么会同时有两个太守?《莆田南胡郑氏谱牒》则说:“永嘉时,其始祖入闽,任福、泉刺史。”当时福建尚无福泉建置,何来福、泉剌史?又如民国《建瓯县志》卷十九《礼俗志》云:“晋永嘉末,中原丧乱。士大夫多携家辟乱入闽,建为闽上游,大率流寓者居多。时危京剌建州,亦率其乡族来避兵,遂以占籍。”此说如果可信,永嘉入闽不只八姓,当还有危京和他的乡民们。又唐代林*《闽中记》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比较八姓入闽,岂不少了四姓?可见八姓入闽与其他记载多有抵触。所以唐代颜师古在注《注书》卷七五《睦弘传》时说:“私谱之文,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

  历来族谱记载往往虚构事实以光宗显祖,夸耀门楣。如唐末王潮兄弟入闽,此后福建出现数不尽固始同乡。后人都以为闽人祖先皆来自固始。方大琮在《跋方诗境叙长官迁莆事始》中曾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王审知初建国,武夫悍卒,气焰带人。闽人战栗自危,谩称乡人,冀其怜悯,或犹冀其拔用。后世承袭其说,世(祀)邈绵,遂与其初而忘之尔,此闽人谱牒,所以多称固始也。泉州惠安的东下坑李姓,本是*民,为什么却自称是陇西李姓呢?这是因为唐时李世民乃陇西李,李是大姓,少数土著民族为避免汉人的歧视,就伪称自己是某一大姓的后裔,借以提高族群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族谱之类的记载,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应作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才不至于被引入歧途。

  其实,早在西晋之前,汉人就已到达福建。《莆田县志》记载,莆田城郊就发现过西晋初墓葬,墓中砖土花三面凸起。旁篆“太康八年八月 日作”。太康为晋武帝年号,其八年为公元287年,比永嘉之乱早21年。林宗鸿等《南安丰州西晋太康五年墓》详细记载了1984年元月3日南安丰州旭日乡庙下村发现的一座西晋初冢墓。其墓砖均有模印“大康五年立”字祥,大康即太康。西晋初太康五年(284年)比永嘉之乱早24年。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福建寺庙的兴建也是在永嘉之前。《八闽通志》记载:侯官县十一都灵塔寺建于晋太康三年,今废;晋江县玄妙观,晋太康中为白云庙,唐改名老君祠,宋大中祥符中改名天庆,元元贞元年改今名。《南安县志》记载,延福寺,在南安县九日山下,晋太康时建,去山二里许;唐大历三年,移建今所;宋乾德中,改名延福。可见,永嘉之前早有中州人民入闽,他们带来了所信仰的道教和佛教。

  总之,诸姓入闽并非始于永嘉之乱,而是在此之前。王充《论衡》云:“越在九夷,*衣关头。今皆夏服,褒衣履舄。”这就是说,在东汉时期,闽越人已经开始汉化。《三国志·吴书·贺齐传》记载,东吴第一次出兵闽中之时,福建豪强詹强、何雄的武装力量大到足以抵抗孙家军。其时福建居民结构已是汉越交融,以汉为主。地方志书也对永嘉之乱以前汉人入闽有详细记载。例如,《惠安县志》:“锦田黄氏,泉之世家著姓。始祖隆公,为东汉公稽令。东汉末乱甚,于建安,弃职避世入闽。”又云:“黄兴,吴孙权将也,与妻曹氏入闽,居邑之凤山。”

  倒是有人认为,永嘉丧乱之时,中州人民没有入闽。王仲荦在《魏晋南北朝史》中认为,永嘉丧乱之时,北方流民南下大抵集中在荆州、扬州、梁州和益州等地,并引谭其骧在《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的统计说,山东河北人迁江苏;河南人徙安徽、湖北、陕西、甘肃人移汉中、川西。迁徙苏、皖、鄂、川各几十万,而到较远地方的湖南、江西才各有万人左右。据谭氏统计,从永嘉(307年)至太清(547年)二百四十年中,都没有避乱入闽的记载。况且永嘉丧乱之前的西晋太康三年,福建已有两郡十六县。即闽北的建安郡所辖建安、吴兴、东平、建阳、邵武、将乐、延平和绥城;沿海和闽西的晋安郡所辖侯官、原丰、温麻、晋安、同安、新罗、宛平和罗江。因此可以断定永嘉之乱北方流民对福建居民社会结构影响不大。

  值得一提的还有,魏晋时期中原早已方言更迭,与泉州方言所代表的上古汉语有许多不同。其原因之一是人口的流动。

  汉末三国,中原战事迭起,人口骤减。据《晋书·地理志(上)》记载,汉永寿三年(157年)全国人口有5648万人,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下降为1616万人。一百多年来人口少了近四分之三。《魏志·陈群传》云:“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及汉文帝时,不过一大郡。”由于中原地广人稀,西晋实行重赏招募投边地的士民回旭,从而引起西北郡县居民东迁南渐,导致潼关东西,黄河南北华胡杂处、戎狄各半。所以朱芳圃在《晋代方言考》中说:“即汉时一方之言,至晋时或变为通语……中原方言,几无一焉。此何故乎?盖中经大乱,人民迁徙,互相融化之结果也。故方言之剧变,当在汉末丧乱、三国纷争时代。”中原方言经历这场大调整,面貌已是全新。唐初刘知几在《史通·言语》中指出:“魏晋年近,言犹类今。”进一步说明了魏晋时期中原通语与唐朝的通用语是比较接近的。周振鹤、游汝杰和卢海鸣也分别撰文分析说,西晋永嘉丧乱之后,北方移民南渡进入建康地区,由于北来移民在人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北方官话就逐渐取代了吴语。美国汉学家罗杰瑞(Jerry Norman)在《闽语里的一些古方言词》中也说,晋朝郭璞时代9276-324年),中国主要方言的分岐是在北方和跨越长江叫做江东(长江以东)或吴的各地区之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确认永嘉时期北来移民的语言已不再是原来的周秦雅言了。魏晋之际中原一带正是北方话口语和周秦雅言交杂使用时期,《切韵》正好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复杂的语音现象。成书于南朝的《世说新语》就再现出北方话的特片,如出现了疑问代词“那”,连词“但”,系词“是”,副词“都”,句法上出现“被”字句。董达武在《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方言共同语初探》中也谈到魏晋南北方话的变化,如以“太阳”代“日”,词尾“子”、“儿”的出现,“其”字用作主语宾词,“被”字句的出现等。泉州方言从形成开始直到今天,始终没有北方话这些封闭性词语和句法特征。由此可以推论,泉州方言的形成必定早于魏晋。说泉州方言形成于西晋永嘉丧乱之后值得商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04:21 , Processed in 0.0940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