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0|回复: 0

闽越的辖地及闽越人的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4 17: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quanzhou.yiyou.com/html/14/256.html   2006-01-24 11:47:39


  泉州方言的形成应从整个福建居民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谈起。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称为闽人。战国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经历了古闽人和古越人的融合以及闽越人北迁的历史大动荡。

  《山海经》记载:“闽在海中。”《周礼·夏官·职方氏》说:“掌天下之图……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汉郑玄注《国语·郑语》“闽 *蛮矣”时说:“闽,蛮之别种也;七,周所服国数也。”这就是说,古代的七闽部落和楚国都是被称为蛮的南方民族。七闽的分布地域甚广,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以及广东东部潮梅一带和浙江旧温、台、处三府属。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闽”一词时说,闽是“东南越,蛇种。”可见七闽大约是蛇图腾的氏族社会。也就是说,古闽人是拜蛇为祖先的。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漳州市平和县文峰乡的三平寺仍保存着敬蛇如神的奇俗,泉州市南安诗山仍有蛇山庙在。闽族当是古代七闽地区的土著。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周晋王卅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国亡于楚。“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越王族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航海入闽的。《读史方舆纪要》引林 *《闽中记》云:越亡于楚后,其子孙徙居越迁山(今福建长乐县东北十五公里)。越族入闽之后就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并在闽中传播吴越和中原文化,闽越族由此形成。

  《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闽中郡是福建最早的建制。闽中郡辖地与七闽基本相同(实际上它还包括了今江西铅山县)。《史记》还记载,秦废无诸、摇的王号,降为君长,但仍留在闽中,秦没有像对南越那样派守尉令长治闽。秦立闽中郡只是名义而已,并没有实施统治。

  秦末暴发农民起义,无诸率兵由闽中北上,闽越军队跋涉关山,深入中原,参加中州的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达8年之久。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因无诸有功,封其为闽越王。公元前110年,统治闽越的余善反汉,汉武帝派朱买臣兵出四路入闽,灭了闽越。据《史记·东越列传》载,汉廷采用秦代迁徙六国豪强的策略,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汉武帝把闽越贵族官僚势力阶层和军队及大批闽越人都迁于江淮一带居住,闽越国从此结束。

  闽越早与中州人民关系较密切,颇受汉族中原文化的濡染。尤其是勾践早就自称为夏禹后裔,同北方的齐鲁晋卫已经有共同的民族意识。因此在秦末无诸统领越军转战中原时,作为传播中原文化的工具棗汉语,必然给闽越语言极大的影响。这对于汉主入闽、闽越人学汉语、汉越两民族的逐渐融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个时期的汉人在当地仍属少数,所以汉语在这之前还不可能取代闽越族语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0 08:14 , Processed in 0.0621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