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41|回复: 0

网络语言冲击汉语正规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3 09: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语言冲击汉语正规体系

作者:曹增光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2006-07-20 15:31:17  

  5月22日,一份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在吸引了不少眼球关注的同时,也惹来了不少的争议。特别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1.1亿,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的“网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网络语言遍地开花,表现形式的不拘一格和随意性增大;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与中国传承下来的语言体系发生了冲突,并由冲突而引发了社会心态的变化。而面对这种网络文化的侵袭,是该接纳融合还是排斥呢?
  根据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对7所高校2005年的网站BBS用字统计显示,“顶”?支持?位居第一位,出现频率为23.02%,也就是说网民每说5个字,就有一个是“顶”。同时,该报告还首次针对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总结出了一个排行榜,审视一下排行榜的前20位发现,与发帖有关的包括“ding?顶?”、“LZ”?楼主?、“灌水”、“ID”等,还有同义的其他词“楼猪”?楼主?、“ddd”?顶顶顶?、“马甲?ID?”,占了前20位的一半。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何婷婷表示,网络交流加入了日常交往中的表情、服装、动作等非语言表达方式。“QQ、MSN提供的表情符号,是满足人们交往需求的。”网络汉字和符号使用率的提高,说明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依赖网络。但由于网络的随意和不稳定性,符号又不足以成为一种实际语言。这本身就凸显出一个矛盾,如何处理好网络语言与已成体系的汉语间的协调关系就变得日益紧迫。
  首次针对互联网语言的报告一出,便惹来了不少的争议。一些网友对报告中的部分结果颇有微词。比如,对于文中国家语委公布的排在第15位的“PS”之意,网友们展开了讨论。5月23日,在一家门户网站针对该报告的评论留言中看到,有网友说“PS是postscript的缩写,意思是注释”,也有网友认为“PS的意思是附言”,还有网友说,PS确实也有photoshop的意思。再者,由于本次提取数据的来源仅仅局限于校园中的BBS论坛,只取网络语言的“一斑”,并不能窥见全貌。
  其实,由这份报告引发的争议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更为关键的是,对于这种起源于互联网的特殊符号,已经自成一统的汉语语言体系能否有博大的胸怀来接纳这种新生事物。
  目前,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赞同者认为,既然网络语言已经形成,就不能以堵的方式解决,反之则应该正确地疏导。而且,必须及早化解这个矛盾,否则就会留下隐患。可以举一个例子,福州某中学作文里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偶打西你介个八系银的仙”,这让很多老师不得其意,而后才知道是“我打死你这个不是人的人”。这让很多老师“啼笑皆非”,但又发人深思。而揭示出的道理是,网络语言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形成,甚至在他们心里,已经对传统语言与网络语言产生了混淆,因此才会出现这种“混用”的事情。
  但一般的语言学家都对此嗤之以鼻。反对者认为,在正式文体中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代表着汉语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几乎未收入网络语言。现在,不少语文老师从这个观点出发,都在呼吁学生、学校应尽快远离网络词汇,甚至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用法规的方式来明文禁止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混用。
  上海是第一个大张旗鼓地与网络语言唱对台戏的地区。2006年3月1日起,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如果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该办法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也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
  这种强制性的禁令显然有些多余了。语言的流行是约定俗成的,哪些被淘汰,哪些被保留,以致成为规范,不是靠官方的力量可以左右的。因此,网络语言的流行是时代变革的产物,并不是洪水猛兽。因此,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来看待这一现象,不能否认网络语言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值得提倡的元素,对这些完全可以屏弃,但如果一棒子全部打死,就有些不合情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9 04:42 , Processed in 0.0731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