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97|回复: 8

劉半農與「她」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8 23: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www.xlmz.net-2003
      報章上有文說,劉半農於一九二三年創造了「她」字,指代第三人稱女性。這是不確切的。「她」字確實是劉半農首創,但是第一次出現在他一九二○年寫的一首詩中。

      劉半農原名復,一八九一年生於江蘇省江陰縣,一九三四年謝世。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新詩人、雜文家和著名的語言學家。劉半農在新文化運動中,寫了大量的詩歌,內容多是反封建的,形式上著力模仿民歌,後結集出版詩集《揚鞭集》。同時,劉半農又採集了不少民歌,編為《瓦釜集》。他的名字以「半農」自詡,表明他眼光向下,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另外,他還精心研究語言學,並有不少語言著述,在中國現代語言史上卓有成就。他創造的「她」就影響深遠。

      一九二○年九月,正在英國倫敦的劉半農,寫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著名情詩,首次創造了「她」,並第一次將「她」字入詩。原詩是: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目光。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漫漫流,水底魚兒慢慢遊。啊,燕子,你說些什麼話,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裡搖,野火在暮色中燒。啊,西天還有些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後來,語言學家趙元任將這首詩譜成樂曲,至今還激勵著海外遊子眷戀祖國的情懷。

      關於「教我如何不想她」這首歌曲,還有一段趣聞。一天,劉半農到趙元任家小坐飲茶,適逢不少青年學生也在趙家小聚。在場的學生見到劉半農,簡直難以相信眼前這個矮身驅、方頭顱、憨態可掬的土老頭子,竟然會是創作出美妙歌詞的作者!待劉半農離去後,青年學生們寫下了這樣一首打油詩:

      教我如何不想他,請來共飲一杯茶。

      原來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在早年的白話文中,用「他」作第三人稱代詞,通用於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一九一九年前後,有些文學作品用「伊」專指女性。鑒於這種混亂,劉半農創造了「她」字,指代第三人稱女性,而用「它」代稱事物。開始時雖遭到一些守舊者的攻擊,但很快流傳開來,廣泛使用。這在當時的文化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魯迅在回憶劉半農時說:「他活潑、勇敢,打了幾個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創造,就都是的。現在看起來,自然是瑣屑得很,但那是十年前,單是提倡新式標點,就會有一大群人,如喪考『妣』,恨不得『食肉寢皮』,所以的確是大仗。現在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人,大約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單是剪下辮子,就會坐牢或殺頭的。」

      劉半農一九二四年到法國留學,專攻語言學,著有《中國文法通論》、《四聲實驗錄》等。一九二六年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一九三四年在北京病逝後,葬於香山碧雲寺東側風景秀麗的玉皇頂。


转自青藤书屋http://artvine.com.tw/cgi-bin/bo ... _post&post=2396
感谢水电工先生
发表于 2003-10-19 18: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多去水电仁兄那里探宝!

水电仁兄的青藤书屋里收藏了大量宝藏,
赶明儿有空我也去“捞”点来,
问题是暂时还不知道“芝麻开门”的密码呢!
待哪日趁水电仁兄高兴时
用辣椒把他给灌醉了,
呵呵,
密码自然就不愁了哟!




:-P:-P:-P
发表于 2006-4-27 15: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不用“妳”,也没有什么不方便,使用“她”倒带来不少麻烦。
汉字原本没有性的变化。许多文章中常见他(她)们、他(她)的用法,这更是没事找事。
受当时欧化风影响,刘半农另殖畸指,生造的这个字一直祸害国人到如今。不废除她字反而咂嘴称赞,真是不可思议。
发表于 2006-4-27 15: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

“刘半农另殖畸指,生造的这个字一直祸害国人到如今。”

偶倒觉得,一两个汉字不会“祸害国人到如今”吧。要说祸害国人的东西多了,不至于是字吧。
发表于 2007-8-15 11: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带来什么麻烦?第一次来,觉得好奇,能否请大家解释一下。
谢谢!
发表于 2007-8-15 14: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里面多一个“她”,现在想起来,也并不是很有必要——因为口语读音横竖跟"他“没有任何差别。
但是上纲上线到了“祸害国人”的地步,就有点象大字报了(:-D )
倒是港台宗教徒笔下的那个“祂”,我实在是奈它不何!
发表于 2007-8-15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半农与“她”“它”二字

刘半农与“她”“它”二字

作者:杨建民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6-03-09 16:15:05 

  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伊”字则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 

  “五四”运动时,一切旧语言都受到重新估价。笼统使用的“他”字就被对语言问题感兴趣的刘半农注意到了。一番思索后,他主张造一个“她”字,来表示女性第三人称。但当时,这个想法并不成熟,因为该字应如何发音等问题,还没有想清楚,因而只是在朋友中谈了一下。不久,周作人在文章中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想法,引起了人们争议。 

  1920年6月6日,已到国外留学的刘半农,在读了国内关于此事的争论文章后,不由得对此事深思熟虑了一番,并写出了一篇研究文章《“她”字问题》,发表于同年8月9日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栏。该文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他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他。’” 

  这种语言方式,在外国文章中使用很多。但倘若按照“他”字表示一切第三人称的话,就会出现上面使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而用一个女性的“她”字,一切便会显豁了: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 

  在该文中,刘半农为解决“他”和“她”难以区分字音这一问题也做了探讨。他说:“‘他’字在普通语区域中,本有两读:一为T'a用于口语;一为T'u o,用于读书。我们不妨定‘他’为T’a,定‘她’为了T’u o……”最后刘半农还趁便提出一点新的想法:“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之外,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 

  1920年9月,刘半农还写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著名情诗,第一次将“她”字入诗。原诗是: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目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漫漫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麽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今天,我们得以很方便地运用“她、它”来表达意义,这其中有刘半农先生的绝大功劳。

---------------

刘半农与"她"的故事

作者:杨建民  来源:http://www.china.org.cn/firbry/2002-02-08/2002-02-08-14.htm 《中华读书报》2002年2月6日
  
    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一些文学作品中,"伊"字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例如在著名的杭州"湖畔诗人"的诗集《村的歌集》中有《怅惘》一诗,它的前半是这样写的:

  "伊有一串串的话儿,

  想挂在伊底眼角传给我。

  伊看看青天上的白雁儿,

  想倩他衔了伊底心传给我。"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伊"字代表女性的她,而"他"在这里还指代着"白雁儿"这个"物",沿续的还是先前的用法。

  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过后,女性的第三人称便渐渐为"她"字替代,表示物的称呼也有了"它"字。这两个字,沿用至今,这个成绩,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刘半农先生创获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时,一切旧的观念甚至语言,都受到全面的重新估价,所以,当时的许多工作,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譬如女性的第三人称吧,虽然先前可以由"他"字表示,但终嫌笼统。在当时,这个问题被对语言问题颇有兴趣的刘半农先生注意到了。在一番思索后,他主张造一个"她"字,来承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任务。但当时,这个想法并不成熟,因为该字应如何发音等问题,还没有想清楚,因而只是在朋友中谈了一下。不久,周作人在文章中,就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想法。在1920年左右,因为刘半农先生的想法,这个问题竟引起了人们争议。由人们争议,促使刘半农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使"她"字真正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刘半农创造的"她"字,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我""汝"等字,并没有阴阳性可分;再,"她"和"他"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而读音时并不能区别,所以该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该文发表不久,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中,便发表一篇署名孙祖基的《她字的研究》,对刘半农先生的创造表示支持;接着也发表了一篇针对该文的《驳她字的研究》,是先前写文章的作者寒冰所撰。这样一来,"她"字问题便进入人们关注视野。

  此时的刘半农先生,已到国外留学。他在英国伦敦时,读到了登在《时事新报》上的两篇文章,这使他不由对此事深思熟虑一番,并写出一篇研究文章《"她"字问题》来。

  对这个有关"她"字的问题上,刘半农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人称)阴性代词;二、假如需要,能不能用这个"她"字。

  首先,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他举出阅读中的一个例子:

  "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他。'"

  这种语言方式,在外国文章,尤其文学作品中使用很多。但倘若按照"他"字表示一切第三人称的话,就会出现上面的使人摸不清头脑的问题。但是,用一个女性的"她"字,一切便会显豁了: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

  这样一来,说这句话所牵涉的三个人的角色,基本弄清楚了。这是一个显明的例子。

  接下来,刘半农对"她"字应当并可以运用作了分析,指出了此字可用的必要。他概括说:"我们因为事实上的需要,又因为这一个符号,形式和'他'字极像,容易辨认,而又有显然的分别,不至于误认,所以尽可以用得。"说到这里,刘半农似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是这个符号是从前没有的,就算我们造的;要是以前有的,现在却不甚习用,变做废字了,就算我们借的。"

  最后,为解决该字只能区别字形而难以区分字音这一点,刘半农也做了一些探讨。他说:"'他'字在普通语区域中,本有两读:一为T?a用于口语;一为T?u o,用于读书。我们不妨定'他'为T'a,定'她'为了T'u o;……"当然,这一点刘半农也正在思考,故他希望周作人及孙祖基以及寒冰等关心此问题的人来共同研究。

  这里为何又牵及周作人呢?因为周作人大约认为"他、她"两字难以区别读音,故在自己文章中,不用"她"而用"伊"。而刘半农却以为"口语中用'伊'字当第三位代词的,地域很小,难求普通;'伊'字的形式,表显女性,没有'她'字明白;'伊'字偏文言,用于白话中,不甚调匀。"

  通过对该"她"的全面探讨后,刘半农还趁便提出一点新的想法:"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之外,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

  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将《"她"字问题》写好之后,寄给当时发表过几篇论辩文章的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此文写成于1920年6月6日,发表于1920年8月9日;发表之后,又收入《半农杂文》集中,获得了广泛认同。渐渐,"她"字便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出现在文章书籍中,并最终为人们认可并广泛使用;就连刘半农只在文章中提及而未来得及深入解说的"它"字,现在也成为人称之外的其它物名的确定代词而广泛运用。

  刘半农先生不仅是创制者,还是一位大胆的实践者。譬如这无生物的名称吧,自己创制了一个"它"字还不够,还对一些格外珍惜的东西,表达出一种近乎对异性的珍重。譬如他在给周作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说起文学,我真万分的对她不起,她原是我的心肝宝贝!……她竟如被我离弃的很渺远的一个情人一样。"将自己喜爱的文学,用一个女性的"她"来表示,在当时怕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吧。现在一些文章中,常常用女性的"她"字表达特别珍爱的事物,开先河者,也许就是刘半农先生吧?

  今天,我们得以很方便地运用"她、它"来表达意义,这其中有刘半农先生的绝大功劳。这是确实的。想想上世纪初二十年代时的环境,新创字,哪会引起多大的反响?这一点,过来的人体会最深。刘半农逝世后,鲁迅先生写过《忆刘半农君》的纪念文章,其中专门提及此事:

  "他(刘半农)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令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不能不对刘半农先生当年大胆又科学的精神表示感佩,这也是我们今天值得纪念和发扬的。

[ 本帖最后由 monkey-EB 于 2007-8-15 15:18 编辑 ]
发表于 2007-8-15 15: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她”字的发明与“伊”字

作者:黄兴涛  来源:中华文史网  2006-07-06  

刘禾在《跨语际实践》一书中,曾别有趣味地谈到刘半农对“她”字的发明,以及这一发明与周作人、鲁迅等的关系。她还在有关注释里,特别提到1920年《时事新报》和《新人》杂志上讨论“她”字的几篇文章。后来又有一些短文提到此事,并将五四时期刘半农等发明该字的过程及有关讨论之来龙去脉,做了简要的历史复原。由于笔者对此问题也甚感兴趣,故拟在前人有关文字的基础上,再对“她”字的历史做两点小小的补充。  

首先,“她”字的正式创生虽在五四时期,但有关第三人称单数的男女性别区分词之类问题,却早在19世纪初期的中国就已出现。以“伊”字来明确对译“She”,使该字特别带上女性性别意义,同时使“他”字获得代表男性的专门含义,也并非如人们通常所说乃五四前后才有之事。依笔者读书所见,至少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了发明人。“她”字的创造,实则既是晚清以来中西语言接触之后的自然结果,又不免带有某种偶然性。

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了出来。该书译He、She、It分别为“他男”、“他女”和“他物”,译His、Her、Its则分别为“他男的”、“他女的”和“该物的”。同时译I saw her为“我见他(妇人)”, This is his为“这个是他(男人)的”; That is hers为“那个是他(妇人)的”(见该书64-66页)。像这样以括弧的方式特别说明不同性别的“他”字之性质,在当时没有专门性别区分词与之对应的情况下,实属一种迫不得已之做法。1879年,对洋泾浜英语颇有研究的杨少坪著《英字指南》一书,遇到此类情形时,也只能作类似的处理(见该书卷6、第3-5页)。

本来,在中文里,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的代词,除“他”字之外,文言中较常用的还有一个“伊”字。尤其是在吴方言区,“伊”字在口语中的使用还甚为流行。不过,该字却并不具有明确的性别区分含义。这一点,从1874年上海人曹骧出版的《英字入门》一书中将He、She、It统统译成“伊”字,将They译为“伊们”,可见一斑。

晚清以降,随着中西语言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不得不努力去创造一些新字(如有些化学元素),或改造一些传统汉字的用法,以适应中西语言词汇对应的需要。1878年,广州人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一书,就在“伊”字的女性专用限定方面,迈出了具有创造性的一步。书中不仅多次自觉地将“伊”与“他”在性别上加以区分使用,明确译He、Him为“他”;译She、Her为“伊”,It 为“彼” ;译“His、Her、Its”为“他的、伊的、彼的”(见该书40页;90页);还在一些涉及到She 和He字的具体语句的翻译时,注意对两者加以区别,如“He is in the garden,but she is in school”就被译为“他在园内,但伊在书馆”(见该书48页)。不仅如此,书中还有一段译文清楚地写道:“男人意思是(HE)他,乃是属阳类的;女人意思是(SHE)伊,乃属阴类的;小子意思是(HE)他,是属阳的;女子意思是(SHE)伊,是阴的”。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出版于香港,作者也并不属于吴方言区人,可见这种创造使用的地域范围,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广泛一些。

郭赞生对英语中的性别区分有较为准确的理解,他译Gender为“生性,阴阳别”和“男女分类”,离现代“性别”一词的创生尚有一步之遥。他在“SHE伊”后面,曾专门以括弧方式注明指代“女子”(见该书53页),这表明当时以“伊”来专指“女人”似乎还属特异现象。而其在同一书中的另外一些地方,有时则仍然不太经意地用“他”字来翻译“She”,可见即使在郭本人,其对两者的区别使用词显然也还属于草创阶段,并不是很为固定。

不过尽管如此,五四时期的周作人反对刘半农创造的“她”字而主张使用“伊”字来对译“She”,与晚清以来此种类似的发明,大约也不无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其次,刘半农在1920年创造“她”字之后,赞成之人固然众多,且不几年社会上就流行开来,但反对之声也并非如目前所揭示的那样仅来自于语言文字学界内部。同时,重要的非议也不只限于“他”与“她”字声调难以区别这一方面,更有来自于男女平等运动方面的政治性抗议者。即便是在“她”字已很盛行的30年代中期,这种抗议之声也仍然存在。如,1929年创刊、影响很大的《妇女共鸣》杂志,就始终拒绝使用“她”字。认为该字的构造去掉了“人”字旁,是不把妇女当人看,是对妇女人格的公然侮辱,因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将坚持把“伊”字使用到底的态度。1935年8月,在《妇女共鸣》第4卷第8期上,就特别登载了一个《本刊拒用“她”字启示》,公开声明:

“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因为女性第三身用‘她’,男性第三身用‘他’,对象第三身用‘牠’,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这个问题在五四运动后,‘她’字初被新文学派创出来时,颇引起舆论界的争执,到现在大概只有《申报》的‘自由谈’和‘春秋’还偶尔沿用‘伊’字。本刊于十八年出版以来即沿用‘伊’字而拒用‘她’字,尚祈投稿诸君,注意及之”。

1920年,刘半农在创造“她”字并建议取代“伊”字时,其所述理由主要有三:即“口语中用‘伊’字当第三位代词的,地域很小,难求普通;‘伊’字的形式,表显女性,没有‘她’字明白;‘伊’字偏文言,用于白话中,不甚调匀”。其中,第二条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它体现了一种去笼统、求精确的现代性分别原则。但在字形结构上,它对另一个现代性原则——男女平等的反映,却很明显是不如“伊”字的。

不知刘半农当时在创造该字时,是否考虑到后一个因素,假若他当时真正重视男女平等的因素,不晓得能否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来。不过从现在的“后见之明”来看,刘半农“她”字的创造之所以能够较为成功地被社会所接受,除了他本人所陈述的那些理据外,可能与该字结构的简洁明了,尤其是与“他”字同声的发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后一点,最初正是当时一些人反对“她”字的重要理由,也是刘半农自己所不能完全满意“她”字的地方所在。他正是由此建议读“她”字为Tuo音,以示与“他”字发音之别的。

但事实证明,刘半农的这一不同读音的建议不仅是多余的,而且很可能是错误的。在这一点上,中国语言的发展恰恰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伊”字与“她”竞争的失败,主要原因恐并不在于其字形,而恰恰正在于它本来就存在与“他”字不同的发音,无法另行随“他”字发音之故。新造字则没有这一困难。对于第三人称单数词来说,或许“同音异形”乃是汉语自身的潜在要求也说不定。就好比在汉语中,动词只能是单音节或双音节,而不能超越此种限定一样。在这方面,刘半农顺手所创的另一个“它”字,虽略显漫不经心,却也同样成功,未尝不可以视为此论一个有力的旁证。

刘半农留给近代中国的有意义的东西很多。除了这个意味深长的“她”字外,令人回味无穷的,还有那首《叫我如何不想她》。


-------------------------

〔7〕“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刘半农在一九二○年六月六日所作《她字问题》一文中主张创造“她”、“牠”二字,他说:“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二,如其要的,我们能不能就用‘她’字?……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字外,应当再取一个‘牠’字,以代无生物。”(见《半农杂文》)〔8〕《何典》清代张南庄(署名“过路人”)编著,是运用俗谚写成、带有讽刺而流于油滑的章回体小说,共十回,清光绪四年(1878)上海申报馆出版。一九二六年六月,刘半农将此书标点重印,鲁迅曾为它作题记,现收入《集外集拾遗》。
发表于 2007-8-16 17: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半天,只有一个感觉:她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0 07:17 , Processed in 0.0875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