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8|回复: 1

著名作家鲁彦周先生去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5 18: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著名作家、戏剧家、电影家、《天云山传奇》作者鲁彦周因肺气肿引起并发症,器官衰竭抢救无效,于11月26日晚10时许在合肥去世,享年78岁。他的儿子告诉记者,父亲想写回忆录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  原准备出院病情突然恶化
??鲁彦周是《清明》杂志创办人之一,这家杂志现任主编季宇告诉记者,鲁彦周这次的去世很突然。他说近年来,鲁彦周因为肺功能出了问题,一直断断续续住院。“这次住院是在10月前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已趋于稳定,本来准备出院了。结果24日晚上我突然接到电话,说鲁老病情恶化了,我9点多赶到医院时,他已经昏迷了,后来就再也没苏醒。”
??季宇说,鲁老后事该如何处理,要等他在国外的孩子回来后再一起商量。
??鲁彦周的儿子鲁书潮告诉记者,父亲有个未了的心愿,就是写一本回忆录。“去年《梨花似雪》出版后,父亲才有的这个想法,这回忆录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中国文坛的那些老朋友们,希望把他们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可惜,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促成《庐山恋》问世
??季宇告诉记者,鲁彦周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我个人认为,他是文学大师。王蒙曾经说过,安徽有两座山,一座是黄山,一座是‘天云山’,他说鲁彦周就是一座山。”
??而且,他评价说,鲁彦周对新人大力扶持。“当年,电影《庐山恋》的作者毕必成把电影剧本给上海电影制片厂时,因为当时他是新人,并没有引起注意,上海电影制片厂想把这个本子拒绝了的。鲁彦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了,他看了电影剧本后,却很欣赏,主动找到电影厂,说这个本子有改的价值。在他的极力支持下,《庐山恋》才最终与观众见面。”
??晚期作品没得到应有评价
??白烨评价说,鲁彦周的去世给当代文坛带来很大损失,“从《天云山传奇》到《梨花似雪》,他一直是面对现实反思历史。”
??同时,他还为鲁彦周鸣不平,他认为《梨花似雪》出版后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评价,“《梨花似雪》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但似乎出版后没什么太大的动静,出了也就出了。现在的文学界似乎更关注市场,关注时尚,对忽略了这种一直扎实创作但不爱凑热闹的作家。”(记者 赵明宇)
??鲁彦周其人

    1928年10月3日出生在安徽巢湖,1954年开始发表小说,“文革”停笔十年,之后作品又如泉涌出。一部《天云山传奇》曾令中国文坛为之一震,拍成电影后获得了金鸡奖和百花奖。后又写成小说《彩虹坪》《古塔上的风铃》《梨花似雪》,电影文学剧本《廖仲恺》《凤凰之歌》等。他历任皖北文联、安徽省文联编辑,安徽省文联、中国作协安徽分会副主席,中国影协安徽分会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主席,《清明》主编,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
??电影《天云山传奇》
??《天云山传奇》,编剧鲁彦周,导演谢晋,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第一次以“反右”扩大化为题材,真实而概括地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再现于银幕。影片的巨大的艺术震撼力来自于大胆而有深度地揭示出正直的人们被错误地划为右派这一时代的悲剧,更借这一现象,探索历史的教训,从政治、伦理、道德的角度,寻求悲剧产生的根源。该片荣获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奖。
   
相关报道: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他感动了无数读者

    新当选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正在唐山参加一个文学活动。当得知鲁彦周先生逝世的消息后,她说“真是很意外”,“他的作品曾经感动了无数中国读者,我也在其中之列”。

    昨天晚上11时,铁凝主席在下榻的宾馆接受了《新安晚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她说,鲁彦周先生是她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他们曾经在一些会议或活动中见过面。她清楚地记得,鲁彦周先生曾发起一个到黄山的文学创作活动,当时也向她发出了邀请,可惜她当时另外有事没有成行,但她“记住了鲁先生的邀请”。

    谈及鲁先生的文学人生,铁凝主席感慨万千。她告诉记者,像鲁彦周先生那一代的作家,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却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他的《天云山传奇》,曾被拍成电影,当年她自己就曾被这些作品深深感动过。尽管交往并不多,但在她的印象中,鲁先生却是一位对年轻作家充满善意的前辈,“对他的逝世,感到很难过”。

    铁凝主席表示,由于在外地出差,她是很晚才得知鲁彦周先生逝世的消息的。中国作家协会将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哀悼。她个人也愿意通过媒体向鲁彦周先生的家人表达致意,希望他们一切安好!(中新网11月28日电)

    鲁彦周1928年10月3日出生于安徽巢湖,195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随后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他共创作了400多万字的小说、影视、戏剧、散文作品。

    鲁彦周创作的独幕话剧《归来》曾获1956年全国话剧汇演剧本一等奖;电影文学剧本《凤凰之歌》曾获1958年文化部电影剧本征文奖。鲁彦周在1979年初推出的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令中国文坛为之一震,曾获全国中篇小说一等奖,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公演后引起轰动,获得金鸡奖和百花奖。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彩虹坪》和电影文学剧本《廖仲恺》等。2005年,鲁彦周带病完成了第五部、也是其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梨花似雪》,获得广泛好评。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8: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报道:

昨天正吃午饭的时候,电话铃声突然大作。我捧着饭碗去接电话。电话那边传来的是我的朋友《新安晚报》副刊部主任马丽春那熟悉的声音,但我立即感觉到她的声音有些不对,显得很低沉,就问她怎么啦?她说,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鲁老走了。

  我虽早就知道鲁老近年身体不好,从去年就陆陆续续在住院,今年我数次到合肥开会,他

  都在医院里。两月前的9月底,我去作协开会,从他长女书妮那里要到他新居的电话,打电话过去,夫人张嘉大姐告诉我,他从医院回了。我非常高兴,我想鲁老有望康复。半个月前,在北京七次作代会期间,我还向省文联吴雪书记询及他的健康状况,他还说鲁老病况较平稳,我以为他一定能够平安地度过这个冬天,到了开春,就会完全好起来。万万没想到,他却因一口痰的涌塞,就那么突然地走了。这个消息,让我感到万分悲痛,我的眼泪立即滚了下来,落在了饭碗里,以致丽春采访我时,我已泣不成声,说不出话来。
  
  鲁老是我非常崇敬的作家,早在我还是个文学青年,对文学怀着向往和憧憬的时候,我就看过他的《风雪大别山》,对他就怀着敬意。1982年的夏天,当《清明》决定发表《张玉良传》邀我去谈修改意见时,我第一次走进宿州路文联大院。鲁老家就住在大院里的一排平房里。谈完修改意见后,我带着我先生给鲁夫人张嘉大姐的问候,去他家拜访他们,他们请我吃了午饭。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鲁老,他给我的初次印象是为人平和宽厚,没有某些名人让人不敢接近的距离感,他亲切地询问我是如何想到要写《张玉良传》的。我如实地向他叙述了。这次去他们家,最让我想起就开心的是他们不到半岁的外孙女儿萌萌,她一见到我就笑。鲁老以祝福的语调对我说,石楠要走好运了。鲁老这句玩笑话,永远慰藉着我。第二次见到他,是《清明》和省文联为《张玉良传》举办的研讨会上。在后来的文学道路上,他一直关注着我。还是80年代中期,他和张嘉大姐去岳西途经安庆,还上我家来看我们夫妇,这给了我很大鼓舞。1994年3月7日,省文联文艺基金会和文艺理论室联合举办我的作品研讨会,听说他正在写长篇,他却放下了手里的工作,赶来参加了我的作品研讨会,给了我意义非同寻常的影响和鼓励。
  
  鲁老不但关注我的创作,也关心我的健康,常常在电话中要我写慢一点,不要把身体累垮了,说我已写了不少,可以放慢一点了。他每次出了书,总要送我一本;我出了书,也奉上请教。他送的书,我都认认真真地读,我拥有他的全部著作。今年夏天,我读完了他的巨著《梨花似雪》,我的眼睛不好,一天只能看一点。这是部革命的史诗,一部美文,一首长歌,是鲁老倾注全部生命和对文学的赤诚写就的,是他文学的又一高峰。真令人难以相信,它竟然出自一位八秩老人之手,真乃文坛奇迹。这部书,是鲁老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他是文学的忠诚儿子,他是我们安徽文坛的骄傲。他的离去是我们安徽文坛的巨大损失,我为我们安徽文坛失去领军人物而深深悲痛!
  
  有的人死了就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着。鲁老虽然仙逝了,可他的生命却在他的作品中延续着,直到永远。他没有死,不会死,他永远活在友人们心中,活在读者心中。鲁老千古!
  
作者:石 楠 【2006年11月29日新安晚报】

------------------

    鲁彦周先生还不到80岁,他的去世的确令人痛惜。现在东方式的文艺复兴甚至某种“宗教改革”正在不可遏制地崛起,鲁先生本来可以继续挥洒“最后的辉煌”的。记得80年代初期、中期,我的主要精力虽然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上,更多关注苏绍智、高放、曾彦修、黎澍、周扬、王若水、吴江、李洪林等这个领域理论界前辈人物的著述,而且受益匪浅;但鲁先生主办的《清明》杂志也是喜欢看的,看《天云山传奇》时也很感动。鲁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必将继续汇入新纪元文艺复兴的大潮中,鲁先生精神永驻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2 20:52 , Processed in 0.1043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