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3|回复: 0

在“大华语”下审视词用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2 1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惠迪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地球日趋城市化。以中国的情形而论,截至今年6月底,互联网用户数已达1亿2300,每13个人就有1个走进了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生活多姿多彩,跟现实世界相比,有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互联网影响甚至改变了许多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整个社会的运行已经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我们看到,网上网下信息保持高度一致,“现实世界的生活越来越依赖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也越来越深地介入现实世界”。人们整日穿梭两个世界之中,其语文观难免打上虚拟世界的烙印。
  另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并在去年的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之中。这对人们的语文生活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腾飞,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迅速地反映到语言的词汇中,反映到人们的语文生活中;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直接地影响了语用观。
当前,中国人语文生活的特点是越来越草根化,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语用态度显得更加自我,语言用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潇洒地发挥创意,张扬个性。于是一个又一个词语应用中的问题凸现出来,需要语文工作者给出答案,他们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挑战。下面举例来说。
关于愿景”的争论。200542653,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访问大陆,连战所到之处开口“愿景”,闭口“诉求”,使“愿景”这个词儿顿成热词。429,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布会谈新闻公报,题目就是《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其时,《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5版即将付印,在“愿景”不绝于耳的大环境下,词典编者在付印前两天连忙增补了“愿景”和“诉求”。其实,“愿景”一词台湾人民和海外华人早已耳熟能详,《联合早报》在20017月决定将vision译为“愿景”,不再译为“远景”。
今年夏天,天津的高考作文用“愿景”二字命题。天津考生在考场“邂逅这样一个怪词”,许多人因不明其义而无从下笔,命题者跟考生开了一个“致命的玩笑”。楚山孤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愿景”,你是谁啊?》作者质疑“愿景”的造词质量,质疑《现代汉语词典》应否如此神速地收录“愿景”(详参《咬文嚼字》20068月号,上海)。
    关于“七月流火”的争论。2005712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一行访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向到访的贵宾致欢迎词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
是天气。”就这么一句话,让许多人在媒体上,尤其是网络媒体上,对“七月流火”的用法争得不可开交。722日,《联合早报》言论版发表了拙文《纪宝成“七月流火”用得好!》,结果网上又传来一片聒噪声。
关于“小姐”的争论。为了探究“小姐”这个称谓,中国语言学界的学者专家已经忙乎了至少十年。有的通过文献回溯,作历时研究;有的通过调查,作共时研究。论文发表了一篇又一篇,可是问题并未解决。今年10月上旬,“小姐”问题被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带到了德语国家汉语教学大会上。
108中新网转发了德国欧览网的报道,新闻说在10614届德语国家汉语教学大会上,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颇为尴尬地说:如果我在北京街头向一位陌生女士问路,那我肯定不能叫她小姐,否则会挨骂如果在深圳,看到陌生年轻女士,我只能叫小妹,但决不能称呼小姐。以前客人称女服务员为小姐很普遍,但在今天却是禁忌。在大众场合不可随便称小姐,但在五星级酒店却是例外。其实,不光是“小姐”,“太太”也曾遭遇尴尬(详参拙文《“太太”好叫口难开》,联合早报2003724副刊)。
教授说,在北京街头向陌生女性问路,肯定不能叫人家小姐,以免挨骂。可是,到南京,“小姐”是“目前南京市民用来称呼陌生年轻女性的最主要称呼语”,“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都有把‘小姐’称呼语作为泛称的趋势”(详参葛燕红:《南京市“小姐”称呼语调查分析》,《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年第2)。南京的情形跟台湾省和港澳特区相同,跟新马泰相同,跟北美西欧等华人社区相同,跟国际接轨接到家了。在中国大陆,恐怕亦非南京一地如此。令人惊奇的是首都北京,这个国际大都会怎会连向陌生女性叫声“小姐”都会“挨骂”呢?后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麻烦岂不大了?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怎么在“小姐”的称呼上好像还没有开放,非要人改口叫“小妹”呢?人们所遇到的这种尴尬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猜测根由在“三陪”。
“三陪”是个新词,虽然中国“三陪”现象十分普遍,可是《应用汉语词典》(20001月)、《现代汉语词典》(20056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1月)都不收这个词。《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1月)收了,释义是“指在某些娱乐场所年轻女子陪唱、陪酒(或陪吃)、陪舞等带有某种色情成分的服务”,英译为illegal sexual services。难怪网络时评家评论说,“三陪”跟“小姐”一组合,“小姐”这个称谓就被玷污被亵渎了,所以须将“三陪小姐”扫进垃圾堆,代之以“三陪女”。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中国中部某省城,餐馆的女服务员拒绝接受“小姐”的称谓,于是有顾客改称“翠花”;在珠三角,女服务员也躲着“小姐”走,人们得改口叫“靓女”或“小妹”。
把“三陪小姐”扫进垃圾堆,让“三陪女”取而代之,真叫人纳闷,“女”的玷污面和亵渎面不是更大吗?
从全球华语的视角来看中国大陆的“小姐”称谓问题,我相信,“翠花”、“靓女”、“小妹”之类最终是不能替代“小姐”的,除非“三陪”现象在生活中消失,否则,人们还是要称年轻的三陪女子“小姐”的。
中国大陆的语文词典对“小姐”解释得最好的,当推《应用汉语词典》,它比其他同类词典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也符合境外和海外华人社区的语用实际。这部词典给“小姐”列了五个义项,后三项是:➀ 对以单身出现时的女子的尊称,不受年龄限制,六、七十岁仍可称为小姐; ➁ 选美比赛中的优胜者,例如香港小姐、世界小姐;➂ 称担任某种工作的妇女,例如导游小姐、礼仪小姐、空中小姐。“按摩小姐”可以归入第三个义项中吗?大概不成问题,因为按摩有完全不“带有某种色情成分”的,它是一种工作或职业。“三陪”的麻烦在于有人不敢公开承认那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所以词典说它是一种“服务”,既illegal ,又sexual
    遭遇愿景”、“七月流火”和“小姐”,语言用户该怎么办呢?语文工作者该给出怎样的答案呢?有位学者说:“今天讨论学术,必须考虑中国走向世界这个大背景。”我认为词用研究须要着眼于华语的大环境,要在全球华语或“大华语”的视角下进行,否则很难给出合适的答案。汉语教学也应如此。

(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6111214日在澳门举行,本文是根据向会议提交的论文的第一部分改写的。)

资料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年12月12日言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20:20 , Processed in 0.0602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