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柴禾妞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解说词----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113岁诞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集 人间正道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住进了北平西郊的香山,一个中西合璧的院子。因为院内有两股清泉从石缝里日夜流淌出来,人们把这里叫做“双清别墅”。            
            在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曾对人说:我们到北平是赶考来的,考不上退回来就不好了。千万不要学李自成。
            历史的教训如在眼前,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双清别墅,他指挥了直捣黄龙的渡江战役。
            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了蒋介石惨淡经营的“长江天险”和“千里江防”,于23日占领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纪实言理,酣畅淋漓,犹如渡江战役本身,给人以势如破竹的感觉。毛泽东的感情、才气和思想,也一气呵成、一泻千里。            
            光昌流丽的诗句,好像壮丽的长河涌流,把一个旧时代卷走了,又把一个新时代推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陌生的名字,一个新生的国家,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最伟大的作品。
            1950年10月3日晚上,到北京参加国庆一周年典礼的一百五十多名少数民族代表,汇集到了中南海里的怀仁堂。
献礼大会结束后,各地少数民族文工团联合演出了歌舞晚会,毛泽东也兴致勃勃观看演出。柳亚子正好坐在前排,毛泽东高兴地对他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呢?我来和。”让人作词,主动要唱和,这在毛泽东的诗人生涯中,是惟一的一次。
            面对此情此景,柳先生即席赋了一首《浣溪沙》。
            第二天,毛泽东便派人给柳先生送来了一首《浣溪沙》的和词。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上下两阕,分述古今。国家巨变,从分裂到统一,从隔膜到和睦,从动乱到太平,恰如黑白之分,天地悬隔。这就是毛泽东要表达的诗情,这就是遵循人间正道的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出兵干预,甚至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鸭绿江边。柳亚子禁不住再赋一首《浣溪沙》。
            此时此刻,毛泽东的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做出一项对中国、对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的抉择。
            10月8日,他发布了让整个世界震惊的命令:出兵援朝。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仗,应该在哪里打,应该怎样打?毛泽东选择在了朝鲜西北部的妙香山。
            11月6日,前线便飞来捷报,我军在妙香山歼敌一万五千人。
            与此同时,毛泽东读到了柳亚子先生的《浣溪沙》。承续前一首《浣溪沙》和词的兴致,毛泽东又和了一首——
            颜斤蜀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新纪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诗友的高唱,前线的佳音,仿佛在毛泽东胸中联成一曲欢愉的二重奏。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集 历史与海
             
                诗人政治家的另一面,本来就是博览群书的读书人。
            在南来北往的考察途中,毛泽东总是携带着这个硕大而沉重的木头书箱。于是,在西子湖畔、东湖之滨,在广州小岛、长沙蓉园,流传着许许多多毛泽东凝神读书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大概是最多的了。
            毛泽东肯定曹操的政治功业。
            毛泽东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
            毛泽东还欣赏曹操的文采风骚。
            他对人评价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闲暇时刻,毛泽东圈阅曹操的诗,书写曹操的诗。
            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了北戴河的大海岸边。
            这正是曹操一千七百多年以前到过的地方。
            7月23日那天,毛泽东特意给女儿李敏、李讷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            
            这也许是喜欢大海的毛泽东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大海。
            当年在碣石山下,大海岸边,五十二岁的曹操只是观沧海。
            而毛泽东不仅是观沧海,年过六十的他,还要到大海里去搏击风浪。
            他后来曾向人们宣传说:“我到过北戴河,七级台风,在大海里游泳很舒服,平时没有一点风浪,游起来倒很吃力,那要一步一步地爬。”
            击水游泳之中,张扬的是一种自信的人生。
            毛泽东从韶山老屋前面那一方池塘游起,一直游到了大海。
            毛泽东从乡间走出,一直走向了天安门城楼。
            他的一生,不正是挑战风浪、击水游泳的一生吗?
            1954年夏天,毛泽东把自己的这种感觉,浓缩在了《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好的词作之一。
            进入五十年代中期的毛泽东,最为舒心。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上面,诸项事业进行得都非常顺利。他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强盛的新中国,将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来北戴河前,他刚刚在中央人民政府的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要产生了,外国人说这是中国迈入近代国家的标志,而毛泽东则称它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他号召人民经过五十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集 击水新唱
                         毛泽东爬过中华大地数不尽的山峰,也游过中华大地无数的江河。
            曾经有一个说法,说毛泽东敢于向任何江河挑战,就是不愿游黄河。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让我们听听1959年9月,他在济南浩阔的黄河岸边与山东省委书记舒同的一段对话吧!
            毛泽东说:“全国的大江大河我都游过了,就是没有游过黄河,我明年夏天来济南横渡黄河。”
            舒同说:“黄河泥沙太多,不便游泳。”
            毛泽东说:“有泥沙怕什么,上来一冲就没有了。”
            舒同说:“黄河漩涡太大,太多。”
            毛泽东仍不甘心:“漩涡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总之,我明年7月下旬或8月上旬来游。”
            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第二年夏天毛泽东没有来。
            他终究没有畅游黄河,这成为他的一大遗憾。
            让毛泽东遗憾的是,他畅想到国外去游大江大河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如果说,翻越无数山峰的毛泽东,曾经踩出一条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那么,渴望搏击江河风浪的毛泽东,则亲身体验到胜利后的中国发生的变化,是那么的让他欣喜异常。            
            于是,他禁不住唱出新的赞歌--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曾对人解释说,这首写于1956年6月的《水调歌头?游泳》,“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
            毛泽东喜欢游泳,而这是惟一一首以游泳为题的诗词。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好写颂歌,而这是惟一一首吟咏工业建设题材的诗作。
            1954年夏天写《浪淘沙?北戴河》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刚刚开始;1956年夏天写这首《水调歌头?游泳》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基本结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到来了。            
            毛泽东到中流击水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写完《水调歌头?游泳》一年后,毛泽东从重庆乘船东下,经过他魂牵梦绕的三峡。
            1957年7月7日那天,他给中央发了一封惊人的电报             :“我拟于7月24日到重庆,25日乘船东下,看三峡。如果三峡间确能下水,则下水过三峡,或只游三峡间有把握之一个峡。”“请中央考虑批准。”            
            经过派人调查和试水,中央政治局理所当然地没有同意他这个要求。
            毛泽东和长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没有游成三峡,毛泽东却没有忘记三峡工程。
            他的诗,促进了三峡工程的论证和调研。他的诗,也曾作为一种动力,促进了三峡大工程的前期工程——葛洲坝的建设。
            是呵,写诗和建设毕竟是两回事情。
            但神往未来,在实践中追求理想的精神,却是永恒的。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三峡工程上马了。千百年沉寂的土地焕发了生机。
            如今,围堰合拢了。大江截流了。大坝耸立起来了。高峡平湖也蓄水了,发电了。
            渐露真容的“西江石壁”,你知道吗?这个叫毛泽东的诗人,因为生前没有看到你的真容,曾遗憾地说:“将来我死了,三峡工程修成以后,不要忘了在庆典时告诉我呀!”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集 吴越闲咏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断地外出。在许多年份里,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远离京城的地方。
            离开北京,毛泽东最喜欢去的是南方。在南方,他又最喜欢被他称作第二故乡的杭州。在这里,他住过四十多次,加起来有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1955年4月初,他第二次来杭州的时候,正是暮春三月、群莺乱飞、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的季节。
            闲暇之中的毛泽东,依然是一派诗人本色。
            当时在杭州,毛泽东最喜欢的一件事情是登山。
            杭州城北灵隐寺背后,有一处北高峰。登临此处,举目四望,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犹如立在眼前的一幅幅山水墨画。
            毛泽东曾三次登临北高峰,写下一首《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摇下,欢迎有晚鹰。
            毛泽东不光在杭州游览,还远足到了莫干山。
            游览莫干山的时候,毛泽东曾在传说为莫邪、干将用过的磨剑石旁停下脚步。磨剑石四周的石崖有多处石刻,毛泽东喃喃自语:“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仿佛是在吟那上面的题刻。            
            下山途中,毛泽东游兴未尽。他又到观瀑亭观瀑,顺芦花荡西行至塔山远眺,东看太湖,南望钱塘江。
            好一派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好一方碧波荡漾的心湖,映出舒坦清丽的河山。
            该回去了。毛泽东似乎还沉浸在“此间乐”之中。尽管不想刻意作诗,还是随口吟咏出一首七绝《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这首七绝,名为“莫干山”,但并没有写莫干山,更没有写发生在莫干山的悲壮故事。
            也许,他这个时候不想写沉甸甸的诗。我们的诗人陶醉在大自然里面,诗中透露出大自然给予他的赏心悦目的心境。
            在杭州的六和塔脚下,著名的钱塘江十分从容地向东边的大海流去。慢慢地,它受到杭州湾海浪的阻挡,在外宽内窄的海宁盐官镇出海口一带,汇聚成前推后拥的钱塘江潮。            
            毛泽东自幼爱读的汉代枚乘写的洋洋大赋《七发》。他很称道枚乘的文笔,写了一篇《关于枚乘〈七发〉》的文章,说其“文好。广陵观潮一段,达到了高峰。”            
            不光要从前人的描述中领略观潮胜境,毛泽东还要亲眼去看一看。
            1957年9月9日,毛泽东又一次来到杭州。11日,也就是农历八月十八“潮神生日”那一天,毛泽东从杭州住地乘车到海宁七里庙,观看了钱塘秋涛。            
            伫立江边的毛泽东被这迎面扑来的汹涛巨浪感动了,观潮回来,他写了一首题为《观潮》的七绝——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如今,在海宁盐官镇观潮处,人们把毛泽东的这首诗刻立成了一座诗碑。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集 故园寄思
                 毛泽东对故乡的怀念,充满了诗意。
            1961年12月26日生日那天,他给远在长沙的老同学周世钊写信说:“‘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            
            1955年6月,毛泽东到南方考察农村合作社情况,来到了长沙。
            在这里,毛泽东见到了他的故交旧友,其中就有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同学周世钊。
            6月20日那天,他们一道去寻觅旧踪。一路上,毛泽东的兴致很高,和周世钊谈笑风生,忆及故人旧事。
            周世钊禁不住赋诗一首:“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周世钊把这首七律和其它词作一起寄给了毛泽东。当年10月,他收到了毛泽东的应答之作《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1959年6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了趟故乡韶山。
            从1927年初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已经整整三十二年了。
            毛泽东的母亲,为人宽厚仁和,慷慨大方。正是母亲的慈爱,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
            1919年10月母亲病故,毛泽东赶回韶山时,二弟毛泽民对他说: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唤他们的名字。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面对孤灯,他彻夜守灵,含泪写下一篇四言古体的《祭母文》——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噙大海。”            
            新中国成立之初,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不能回故乡,便让长子毛岸英代他探望父老乡亲。
            1950年,毛岸英按照父亲要求,回了一趟韶山。
            可半年后,他就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朝鲜,并永远地埋在了那里。
            如今,阔别三十二年的毛泽东回来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七律?到韶山》,毛泽东最早起的题目叫《归故里》。
            这是对韶山和韶山人民的咏赞,何尝不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咏赞?故乡变化如此,中国变化何尝不是如此。
            毛泽东于6月27日离开韶山,6月29日从九江下船上了庐山。登上庐山,正是红日方升之时,兴奋中的毛泽东,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很是开阔。            
            生机勃勃的大好河山,装点了毛泽东的诗情,于是他又作了《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六天之内,连作两诗,这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是不曾有过的,由此可见他当时的诗兴之高昂,可见他由故乡而全国的开阔胸怀。
            1959年回韶山的时候,毛泽东在韶山水库游泳,看见对面一个风景秀丽的山谷,便对当时的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说:小舟,这个地方倒很安静,我退休后,在这儿搭个茅棚给我住好吗?            
            于是,便有了这幢为来韶山的中央领导提供开会和休息场所的灰砖平房。早年这里因为有一个常年水滴不断的小山洞,人们便把它称为滴水洞。
            1966年6月,毛泽东曾回韶山滴水洞小住。要走的时候,他仿佛预感到自己以后很难再回来了,竟久久不愿离去。当工作人员催他上车时,他说:你们先走吧,我再坐一会儿。            
            1976年,毛泽东病重时,用韶山话多次说:我要回滴水洞。
            然而,毛泽东的这个愿望终究没有实现……
            
                                           第十七集 游仙华章
 
            
                独具个性的胸怀和想象,给毛泽东的思绪和诗情添上了翅膀,使他能够在平凡的世界中感觉到非凡的意味,使他习惯于从各种神话传说中汲取超迈的灵感,在上天入地的想象中,抒展自己高古飘逸、卓尔不群的思维,融铸文采绮丽、浪漫奇特的华章。            
            在中国,曾经有一种流传久远的灾难。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女尸中,科学家便发现了血吸虫卵,说明血吸虫病的肆虐,至少有两千多年了。它遍布南方十二个省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有一千万人染上这种病。            
            1955年,毛泽东提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现在要和天做斗争了!”
            只过了三年,便传来捷报。在中国南方,出现了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江西余江县。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的长篇报道。
            正在杭州视察工作的毛泽东,看了这天的报纸,睡不着觉了。他“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两首《七律?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浮想联翩的毛泽东,目光没有停留在江西的余江县,也没有只停留在中国的版图上面。他似乎已经把整个地球当作一只宇宙飞船,在浩茫的天宇中巡游。            
            单纯的诗句,已不足以表达毛泽东的兴奋。写完《七律?送瘟神》,他又续写了一个后记,说:“灭血吸虫是一场恶战”,“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            
            为诗写后记,这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诗歌的土壤上,浪漫主义是一朵开不败的奇葩。
            诗人毛泽东独特的游仙之路,铺就了当代中国诗歌史上的美辞华章。
            在毛泽东眼里,他的故乡湖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有一次,毛泽东和他的湖南老乡聊天时,说他很喜欢九嶷山的斑竹,自己是湖南人,却没有到过九嶷山。不久,他就收到了这位老乡和其他早年好友一道送来的九嶷山的斑竹,还有一根斑竹毛笔。            
            这些带着独特斑点的竹子,称为斑竹。它凝聚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这一美丽的传说,感动了屈原。
            他在《九歌》里专门写下了《湘君》和《湘夫人》。屈原想象着:“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这一美丽的传说,感动了李白。
            他在《远别离》一诗中想象着:“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这一美丽的传说,也感动了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首《七律?答友人》,是毛泽东诗中最为浪漫瑰丽的一首。
            如果说《送瘟神》是悲欢离合的“送神曲”和“巡天歌”,那么,这首《答友人》,则是美幻飘逸的“怀乡曲”和天上与人间的二重奏。
            如果说《送瘟神》是想象着人间的我到天上巡游,那么,《答友人》则是想象着天上的神到人间巡游。
            “芙蓉国里尽朝晖”一句,和盘托出诗人对故乡湖南,以致对整个中国的期望,又仿佛是在向未来倾诉,期望着一个辽阔灿烂的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集 新人气象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毛泽东1957年在莫斯科对中国青年留学生们说的这句话,对整整一代的中国人来说,都拥有感同身受的共鸣,产生过巨大深远的鞭策。
            毛泽东从来不轻视小人物,毛泽东特别喜欢青年人。
            在1958年3月的成都中央工作会议上,他一口气讲了二十九个古今中外青年才俊的事迹。
            1961年夏天在庐山上写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诗中,毛泽东为自己,也为青年,勾画了这样的人格气象――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诸多吟咏庐山的古代诗词中,毛泽东似乎特别偏好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1959年上庐山开会,毛泽东把这几句诗写下来寄给已经牺牲了的儿子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还特意交待说:             “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
            1961年夏天第二次在庐山开会,毛泽东又把这几句诗抄写下来,还在末尾注明:“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诸同志。”
            也是在1961年,毛泽东在《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一诗中,更是鲜明地歌颂了中华儿女应有的“奇志”。
            一次偶然的机会,毛泽东看到了他身边工作人员背枪练习的一张照片,禁不住称赞说:“好英雄的模样”,即兴写了下面四句诗——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写完这首题照诗,毛泽东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年轻人就是要有志气,不要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穆桂英!
            这首七绝,因为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在六十年代曾谱成歌曲,唱遍神州,妇孺皆知。
            如果说,中华儿女的“奇志”,在《为女民兵题照》一诗中还只是点到为止的话,那么,毛泽东在他的杂言诗《八连颂》里,似乎已经抛开诗的含蓄,直接用理性的语言来表达了。            
            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随着《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电影的播放,同样传遍了神州。
            1963年7月29日,毛泽东在北京观看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两天后,也就是8月1日建军节那天,他写了他一生中惟一一首民歌体的杂言诗。            
            与其说毛泽东是在歌颂八连官兵,不如说他是在全面构想和描述他心目中的新人气象。
            对毛泽东来说,也许只有这种当时部队战士喜闻乐见的快板诗、民歌调,才足以充分表达他的欣喜之情,才足以传达他对新人气象的构想和描述。
            当然,毛泽东也会以传统的诗体来传达他的这种期望。
            那是1965年在南昌的时候。
            他1965年在南昌写下了《七律?洪都》——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在插满五星红旗的土地上,毛泽东种下诗句,期望它长出全新的文明,全新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集 冰雪傲梅
             
                毛泽东从不讳言自己的个性。他曾对人说,自己身上是虎气为主,也有猴气。
            何谓猴气?
            人们自然想到了中国人神话世界里,那个敢于反抗旧秩序的孙悟空。
            1961年10月,毛泽东在舞台上看到了他心目中的这个英雄。
            浙江省绍剧团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改编为戏曲进京演出。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这出戏时,禁不住几次鼓掌赞赏。
            郭沫若,也看了这出戏。剧团请他提意见,他便写了一首《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送给剧团。
            在诗中,郭沫若对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唐僧很是生气。于是写出了“千刀当剐唐僧肉”的激愤之辞。
            毛泽东读到了这首诗。
            他的想法和郭沫若不同。于是写了一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善恶不辨的唐僧,似乎主要犯了思想方法上的错误,终究还是可以教育的。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鬼妖,才是必须去勇敢斗争进而彻底清扫的危险敌人。            
            政治家的理性胸襟,一览无余。
            两年后,毛泽东和郭沫若又有了一次诗人之间的对话。
            1963年元旦到来时,有感于国际时事的郭沫若,写了一首《满江红》以抒怀。
            毛泽东从元旦那天的《光明日报》上读到了这首词。或许是被诗中“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豪情所激荡,随即作了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的雪。
            在杭州,这样的雪景并不常见。巧的是,毛泽东1953年底第一次到杭州时,这里竟飘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
            1961年11月,毛泽东又一次来到了杭州。
            虽然已是冬天,但南方的天气并不太寒冷。不知为什么,诗人毛泽东又想起了雪,也想起了雪中的梅花。
            被古代诗人反复吟咏过的梅花,或孤独清高,怀才不遇;或孤芳自赏,顾影自怜。
            再写梅花,脱俗不易,超越更难。
            然而,在毛泽东的笔下,终于以前所未有的格调和时代精神,为梅花创造一种空灵淡远而又热烈绚美的意境,豁然开了一个新生面——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晚年诗词的代表作。
            在诗人毛泽东心目中,这梅魂梅骨,梅趣梅神,不正是在多事之秋,那些始终有骨气、有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应有的风采吗?
            梅花与雪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依然是冬天的季节,1962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日那天,诗人又作《七律?冬云》以言志——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政治气候和自然气候,在诗人的心海上,俨然架起了一座桥梁,一点就通。
            梅花与冰雪 ,在诗人的心曲中,仿佛藏伏着一根共振的丝弦,一拨就响。
            这首《冬云》的意境,无疑是一年前的《卜算子?咏梅》的延续和发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集 精神长河
                             毛泽东一生都在梳理中国古代诗词这条精神长河,在那里披沙捡金。
            他仿佛是在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城朝雨的柳丝,唱一曲大江东去的浩歌,点一盏醉里看剑的灯火,沿着悠长的文化故道溯流而上。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现代诗人徐迟向他请教应该怎样作诗。毛泽东写下了三个字——“诗言志”。
            在毛泽东的阅读中,他特别瞩目,密加圈点和批注的,是那些遭受环境压抑不得志的诗人诗作,是那些大悲大患的诗人诗作,是那些意气真诚的诗人诗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写的《示儿》诗,曾感动多少仁人志士。
            毛泽东改写了这首诗。他说:“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家祭无忘告马翁。”
            作为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者,毛泽东的爱国情怀又别有一番风景。
            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流到近代,产生了一位和毛泽东的心息息相通的卓越人物,他就是鲁迅。
            毛泽东称鲁迅是现代中国的第一“圣人”。
            1961年,在鲁迅诞辰八十周年的时候,毛泽东读其诗,品其人,门写了两首七绝,题目就叫《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在毛泽东看来,鲁迅和他们一样,都是“忧忡为国痛断肠”的志士,他们的爱国诗作充溢着烟云升腾般的炽热情怀和崇高气节。
            在毛泽东生前,比较集中地公开发表他的诗词,是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
            当时,山东大学教授高亨读了这本诗集后,发表了一首《水调歌头》。其中说:“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            
由于这首词比较恰当地概括了毛泽东的创作,很快就流传开来,甚至被一些人误为毛泽东本人之作。于是,有人便当面问毛泽东,以求证实。毛泽东听后哈哈一笑,说:词写得不错嘛,有气势,不知谁写的。查实为高亨所著后,为正视听,《人民日报》花边框起重新发表了这首词。
            毛泽东的那些气贯长虹的诗词,如同一条五彩缤纷的长长画廊,把人们,也把毛泽东自己,引向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奇峰异景之中。
            这些奇峰异景,也极大地感染了外国人。在会见外宾的时候,总有人主动谈起他的诗词。
            1960年,来自拉丁美洲的客人对毛泽东说:“主席的诗在拉丁美洲流传很广,人们非常喜爱,很受欢迎。这是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毛泽东的思想和人格,还有他的诗词,已经汇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意志、情感和文化的象征。
            如果读懂了他,似乎便读懂了这片古老土地上堆积的沧海桑田,和在二十世纪舞台上上演的悲欢离合。
            如果读懂了他,似乎便读懂了中国的过去,并加深着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
            因为,历史不会随风而去,滚滚向前的时代也不会凭空而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8: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纪念馆
http://mzd.chinaspirit.net.cn/

点灯  烧香  献鲜花

★主办:共青团中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承办:团中央信息办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信息中心 中青网
发表于 2006-12-26 18: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下载播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5:32 , Processed in 0.0653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