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69|回复: 0

进步与反思——因“中国电视纪录片20年”所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6 18: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郭际生
来源:传媒观察 http://www.chuanmei.net)??
2002-10-30 9:10:30


?  时至今日,纪录片的意义已不必多言。中国电视腾飞二十年,纪录片的进步,也无庸置疑。回顾过来路:在新闻电影纪录片的胚胎里诞生,在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模式里成长,这大概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雏型。那时,还未识纪录片。

??纪录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包容性甚广,似乎什么专题都可被接纳;后者或许更专指:有人文内涵的、较强现场感和事实厚度的、非宣教性的影像纪存形式。过去列入的,多为前者;如今讨论的,多指后者。这实际已经表明了一种观念的进步。

??回想起八十年代的“纪录片”,其特征表现有:先验性(观念无须变,只是找“个案”,套入公式中,即成专题片)、表扬性(自我表扬觅词句,他人之口“合己意”)、颂诗性(词藻空泛,全是礼赞,满纸抒情,溢满画面)、主观性(组织摆布,人为介入,代客作主,生活虚无)、碎片性(随意推拉变焦,随意四维乱摇,忽视画面内部奥妙,不善同期声利导,弃了现场,只在浅表)。

??当终于看到了《望长城》,曾是何等的欣喜:内容的实,形式的新;土得掉渣的美,扎实,大气,素朴;一个有个性的主持人。再品味,长镜头出现了,跟拍出来了,过程出来了,本真兀出了,纪录了!虽然今天审视,可能还够不上深度,人文味也淡,与一些“国家地理杂志”相比,它的寻访探查性还不免单薄,时间厚度还显弱,尽管它是国家级力量的出动;而对长镜头的无限制,冗长中,显示了初期形态。似乎它的成功,不在于深刻而在于尝新;形式意义盖过了内容意义。然而,它的出现,是电视纪录片的真正亮相。当时,任何一个玩味《望长城》的电视人,品读研磨下去,就会走进纪录片。如今想来,它的成功机缘,也可能与时间长度的突破有关。当雄壮的行为与雄厚的实力作了结合,就不再受限于以往专题片的长度,就有了放飞的感觉。而面对的又不是一个硬性的题材,这正是个性化冒升的良机。或许,《亚当史密斯在中国》、靳羽西的《看世界》等片型,成为了参照系或潜启蒙,或许,以往的遗憾终于有了一次补偿的机会,可以大胆实践大显身手了。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条件,造出了第一艘纪录片的大船。

??进入九十年代,纪录片交了好运。一是地位显然了,二是上品略为多了,三是走入理论的层面,理论的探讨多起来,争鸣多起来,深度的文章多起来,不单是电视人,而且还有学者的介入,四是纪录片也栏目化起来,其功德是纪实美学进入寻常百姓家,激起了百姓对纪录片的关注和热情;五是除了省级台,许多地市台的专题部也专攻纪录片了;六是有的作品获国际奖项了;七是纪录片的表现开始多样化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触角,走入了中国纪录片;八是一些独立制片人及DV人悄然走入,使纪录片的视域拓宽,并有了前卫之味……这些都是显然的进步。在表现特征上,从景到人,从业绩到生存,从结果到过程,从“硬”到“软”,从“高”到“低”,更体现了观念的鼎新,与国际电视文化潮流的合辙,对自我的超越。当然这只是笼而统之的说法,对于有心追求纪录片的人来说,仅看到这一层面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这有点像慢镜头的三级跳远,前一个十年是起跑,第二个十年是踏线与第一跳,而二跳三跳还未开始。检省起来,我们的纪录片在客观上的受制还太多,主观上的心态还未完全健朗,加之对外在条件的反射,还显得主心骨不固。如果不能正视这些弱项,难以进更大的步。试察其原委及表现:

??1、中国电视纪录片成长方式的独特性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们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聚光灯下,发展着纪录片。因此这纪录片,首先是要为党和政府的主调服务的,甚至是为阶段中心工作服务的。所以从一开始,就与新闻宣传靠得近,离个性创作远。我们大多数从业者,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受的教育几乎清一色。一方面是媒体的属性要求,不管纪录片还是什么片,只要是出自电视台,必须遵从主调。另方面是业者的从属心理,已经在长期熏陶中养成,一般而言,不会逾越,甚至也想不到逾越。吃国家的饭,干国家的事。国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反之亦然。一直习惯的,是线性思维,是罩性思维,前者表现为只会“顺拐”,后者表现为只会“推拉”。即令有所灵动,难逾聚光灯范围——规定前提下的思维。两方面的原因,极易形成“集体无意识”。这种“国民性”,潜移默化地烙印下来,即便当纪录片,这种极需个性化体现、最具民主特色的片种来到我们跟前时,我们还不能适应,观念上还一时转不过来。这才有了“中国特色”的纪录片移植:专题片。专题与纪录,是两个概念。从思维的根性分析,前者是“规定动作”,后者是“自由落体”。或者说,前者是聚光灯下,不得逾矩;后者是放射线上,任由飞翔。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对于没有民主基础的社会环境来说,民主或是被淹没,或是走了形。有民主愿望,暂时还够不着,便有个渐进过程。专题片之于纪录片,就是中国特色的渐进过程。部分先觉者,早一点走过了这一阶段。而继续在走的,仍然有相当数量。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二十年里中国电视已经如此红火,纪录片却只见局部突破,而整体疲弱。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早期的电影纪录片,有太多的说教色彩,除了受形象化政论影响及服从革命斗争需要的原因外,没有意识到它的“民主”性,也是一重要原因。而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讲,为什么作为媒体彰显的,多是领袖人物,多为“大题材”,也可找出其中一个答案了。

??2、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体制性

??承上所述,电视人的惯性思维,导致了纪录片的曲折迂回之路。但推其“根源”,乃体制所造成。人在中国,一般而言,如果你是一个纪录片人,首先你得是一个媒体中人;作为媒体中人,首先是体制中人。表面看来,体制作保障,作后盾,何其优越。如果体制能放手,当然善哉。然而事实是,“制”的规定性,电视台的属性,更多的不是保障性,而是制约性,制约着思维,也制约着你的行为,纪录片的采拍制作,条件难遂。体制性,决定了其节目的生产性或曰产品性,别人都在批量生产,定时送播,你就是精耕细作,就算出上品,远水怎能解近渴?功利心戴上近视镜,纪录片入冷宫。当然体制的铁板一块,并不代表着体制下没有灵活性。就有开明的领导,有预见的眼光,有宽敞的肚量,让一些跃跃欲试者、有潜质者做些“慢活儿”,给纪录片人开出一点“特区”,宽于台里一般顶版栏目的要求,一旦有了这一点放活,细活儿、精致可能就出来了。

??3、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非政治性

??所指不是说没有政治色彩,相反,这色彩常常是浓浓的。非政治性,是指政治学意义上的。也就是说,我们片子里的政治性,大多不是自己的观点,而是现成的,是早被教育的、非自主的、上传下达的观点。政治,在一般感觉上,就是党性,在中国,就是从属性,不二性;在媒体来讲,则是工具性,喉舌性,或叫宣传性。这里,政治性,实际已被换置为“政府性”。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媒体质的规定性。这不是不该,只是作为文化思维品的纪录片,如果仅有这单一性,只是一边倒地说着重复的话,作着一种调门的“客观反映”,必将失去个性。个性的失去,将留不住纪录片。事实证明,一些优秀的国产纪录片异军突起,正是突破了单一性,表达了一些非报纸、非文件、非表面宣传的思考,即便像《毛泽东》这样的主旋律领袖人物文献片,也是因为敢于将时空打散,以人物性格为切入、为浓墨重彩,而主要不是它用了多少跟拍、纪实等表现手法,才有了比以往同类片稍强的可看性,有了与史料文字所不同的文献价值。但是,这部片子还谈不上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性,虽然有所发现,有所大胆表现,仍是在人们期待值的范围,只不过略为“诗人”一点,“轶事”一点,解密一点,似未能从历史的、民族的,或农民的、权力的等方面去解读人物,未能以某种个人的研究心得、视角,来解读领袖。当然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做的是前者,才有了广泛的传播,才与毛泽东诞辰纪念作了漂亮的配合,而若是后者,只能入冷宫。这成为一个二律背反,一方面做体制的事,才能见到“效益”,另方面正是体制之因,使做纪录片难逾雷池。跨不过这个雷池,纪录片个性化的识见性,不能充分展现。

??说纪录片的政治性,或许也有两种解读:符号的和注入的,前者是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也就是说,一种是片子显出了某种需要性意义,符合了某种政治需求,于是有了深层意义,这里的意义,还不是指内涵。一种是片子本身就由一种独立的政治观点所包裹,作着编导自己的阐说,其内涵是真有深义。前一种情形,有两个作品或可为例,早几年的《八廓南街16号》,以一种近于无干预、无解说的采制方式,对拉萨市一个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作了扫描式的展现,真实性似无以复加,以致于你看此片时,好像不是在看片子、看制作,而是看生活,当然是经过选择的生活,但其人为性,已近于零度了。在中国,凡有城市,都有居委会。片子所摄,如果不是在西藏,很可能得不到这么大的名气和荣誉。之所以得宠,恐怕在于它的“政治性”,但主要属于一种符号性质,赖有“西藏”二字,而非片子内核的政治深度。在这种情形下,它成为了一部中国罕有的有政治意味的纪录片。如果说它走的是无干涉路子,一部近年的《北京的风很大》,则是剑走偏锋,冒了一回大险(其实只是作了一个实验),直接以政治作介入,以三个敏感性话题,串起全片,既有作者赤裸裸的“进犯”,也有摄影机明晃晃的介入,同时,因为“风”的隐喻性,可以打一个擦边球,因为所设“套子”的两可性,使任何一个受采访者皆已“中招”,“风”、“幸福”、“天安门”,三个抽象概念,实际被罩入了政治性圈套中。这不是本真意义的纪录,而是游戏,先设一个悬念,然后直奔目的。再加上过期胶片造成的毛片感、1:1的片比(博到了同情)、前卫青年诸元素,便撞了红运。尽管它有明晃晃的政治性,但其所以走运,还是符号因素起的作用,并非是政治眼光的深邃、功力的扎实。因为走运了,也就没人追究其对让? 鲁什《夏日纪事》的模仿,可以想见,假如它没有走运,将被批的一钱不值。相比起《八廓南街16号》以一年的纪录,剪出90分钟的片子,后者的出现,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诱发了一种投机心理。

??那么纪录片中的政治性,所指为何?不是权力的辐射,而是权利的获得,是一种俯角的眼光,是一种有维度的思考,是一种对现象的透视。

??4、中国电视纪录片题材展现上的平面性

??这里还不是指科学、自然、探险等方面题材的明显缺少(除了人才的知识结构因素,也因为财力难支),就在社会人文领域,我们纪录片的选材也仍显出了平面、单维,并存在着明显的趋从心理。早些年是风光片唱主角,后来是光环人物,起劲趋美;接着又是边远地区、部落群体,着力趋“土”;忽然又看好“老百姓的故事”,全力趋“小”……似乎每一阶段,都觅到了纪录片的“正宗”。其实,每一个侧重,都有道理。只要不定于一樽,并且允许和鼓励题材的多样化,纪录片的发展,一定会更全面。在2001四川电视节纪录片参评的资料里,发现当中国的和外国的参评片放到一起,马上感到了差异和诧异(例子略)。和国外对比,可发现,矛盾、冲突和追问,是人家纪录片题材的核,民族的、心理的、利益的、利害的,哪怕是在日常的平静生活中,这种矛盾性和冲突性,也能被挖掘出来。这更能显出纪录片的魅力,能够成为超越国家、种族、制度而共享的精神营养。冲突性和矛盾性,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作为人,只要生存着生活着,总要不断地与来自外界的和内心的各种困难困境作斗争,以求得安宁,求得平衡。纪录片就是致力于这种发现和追问,有了这种意识和努力,题材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似乎更多注意的,是题材的表意符号,欠缺的是如X光般的穿透力。这样审视,我们的题材选取及表现,是不是多有平面化的幼稚病呢?

??5、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不定性”

??这指的是不成熟性、不稳定性,既有表现手法的,也有理解的,还有心态的。除了前面提到的题材幼稚病外,在手法上也惯于“挤汽车”,总有一窝蜂现象:或是长镜头的滥用、对不关机的误解,对跟拍的溺爱,对自然光的固执,对工整的蔑视;或是对解说的放弃,对音乐的放弃,对遮幅的偏爱;或是对过程的不加限制,以“毛边”为得意;当扮演被肯定,恍然发现原来这也算纪录片,又“不论魏晋”都想玩一把“真实再现”……

??这种不定性,或许跟我们对纪录片的理解有关,诸如真实性、主体性、生活美学、创作导演等理论问题,及原生态、进行时、切入点、长镜头、同期声、隐话筒、解说词等操作问题。其实,在探讨上,总是有理,而在操作上,却应量体裁衣。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只要自己有积垫、有想法,就可以实践之、探索之。至于纪录片的定义,只要把握一个合理内核,只要意会,在实践中就可以不断加进自己的理解,条条大路,也就通到罗马了。或许有个简省的办法,纪录片定义研磨了几十年,现在看来,还是回到鼻祖那里,用格里尔逊的话:对现实创造性的处理(或用李道明的译义:对现实素材作创意性的处理)。这有点哲学回到老黑格尔身上的味道了,纪录片的定义千变万变,有这句话垫底,就全能对付。只要把握这个合理内核(精神实质、基点、出发点、要领),本体论、真实论、创作论、实践论,诸论都在里头了;我们今天所定义的非虚构、个人观点诠释世界、艺术处理、以客观现实表达编导哲学思考,也都在里头了;或许再读一下格氏的“纪录片十四戒条”,只要活化理解,会觉得它比许多定义性的纸上讨论有意义得多。当然 “创造性处理”在老格里尔逊所示,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认同。解构传统,是为了延续传统,正如我们是为生活而活,不是为生活的解释而活,纪录片是为不断拓新而延续、发展,不是为定义而存活。定义,只要给出了根性的东西,有了质的规定性,你如果是个实践者,这就够了,重要的在后头:实践,并不断超越。

??心态的原因,也直接对纪录片形态造成影响。1)而今科学日益昌明,领域越分越细,条目指引日趋细微,人们不知不觉滋长着“傻瓜机”心理,养成着克隆习惯,总想依赖、利用现成物。但纪录片是艺术,是创作,是个性品,必须去除懒汉心理、从众习性、投机心理,做老实人,不做发财梦。2)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价值的衡定出现了倾斜,表面化、快餐化、功利化,都摇动着人的心绪,纪录片人还能当“麦田的守望者”吗?当纪录片人走向商人心态时,纪录片也就消弭了。3)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国的国情,纪录片很容易被圈在主旋律的范畴里,不是作为一个思考性的文化品,更多时候是当成了配合时政的宣传品。作为配合,作为宣传,是被要求说,而不是我要说,这就养成了受制习惯,与纪录片的本性,自然拉开了一截距离。心理成长中的闭合性,不能很快适应环境的开放性,习惯于唯马首是瞻,习惯于听命而不须自己主见,一有形势变化,便是无所适从的尴尬。4)虽说做纪录片寂寞,但它也有一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禀性,使少数人的知名度一夜之间冒升,带来了国际性奖项,同时带来了名誉地位的变化,还带来了一红数年及不断的谈资。便有同行视作一条终南捷径,再看到有的片子,也并不是十年磨一剑,也能走红运,引发了迎合心理、投合行为,于是想法找“卖点”,即所谓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值钱货”,为奖而做,什么看好做什么,这实际是另一种媚俗,与机会主义没两样了,还能期望其片有老实的态度、思想的深度吗?至少是这几个原因,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质量生成产生负效应,使纪录片的性态不定,影响了整体的进步和更大的跨步。

??6、中国电视纪录片纪实上的误识性

??当纪实被奉为纪录片的正道时,中国纪录片在观念上进步了。然而怎样理解纪实二字,还得有个过程。1)先是从过去的专题片转到了纪实片,一度认为,纪录片就是“纪实百分百”,就是场景拍摄的不关机(跟着人物走;走到哪儿拍到哪儿),就是同期声及自然音效的全录入,就是过程展示的绝对强调,就是主体的绝对不介入。《望长城》后,又出来了一个《广东行》,把这个特点几乎发挥到极致。就有人以为纪录片就得这样拍,以为要的就是这样的原生态,于是,错把原始当纪实,误以“毛边”唯真实。镜头上:有意晃,故意长,呆板跟,音响杂,弃灯光,弃脚架,不以力求精致为律己,反以颠覆精致为得意。其实,原始、毛边,是可以作为场景纪实的一种而存在,只要用的是地方;但若以此为时髦,则大谬。作为文化考察品、思想渗入品的纪录片,拍摄中的“纪实”,或许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要做的、隐藏于纪实后面的还有:切实,一切为了价值。2)按着这样的“纪实”走下去,也有一点进步,那就是从过去那种空画面转到了实画面,完成了从专题片到纪录片的初级转变,从主题式、规定性、框式思维,开始走向发现式、纪录性、敞式思维,向纪录片的本真性渐近。但如果不能再往进一步,只具躯壳的纪录片,是缺乏意义的。可能有些人正是在这里认识出现了误区,表现在片子里,就是实有余,纪不足,表现在画面上:多黑场,少硬切;多采访,少场景;多述说,少展现;多随意,少构图;多平面,少立面。推其原因 ,可能一是多想了“取实”,少想了取舍;二是多顾了眼前,少念了长远;三是记住了任务,放走了纪录。本来,黑场,这里既指黑屏信号的硬切,也指淡入淡出,可以帮助画面中时空的过渡,帮助转场,对节奏的紧凑、信息的增益,都是妙法。可是如果把它只当成剪接点的忽略,用于“傻瓜机”功能,方便了剪辑,却误了精致,也误了纪实。在不少片子里,都能感到,“黑场”被用滥了。同样,采访在纪录片的出现,是增加真实、扩容信息的路径,也是对难以拍到内容的补救方式。它与新闻采访,有着不同的职能,因为功能各司,也因为时间长度,是不同的承载。不时看到的情形是,新闻采访的话筒方式,也出现在纪录片里,并且问话直奔主题,造成硬伤。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如同“黑场”一样,采访也成为“简省法”,只要人物能说出来,便不必再去细寻,采访,代替了场景中的活的画面(当然,如果采访是受访者心境的述说,或对“过去时”的追忆,而非当下情形的描画,采访则是唯一的画面存在形式)。这样,好题材未能施展出更好的表现性,人物的行为、事物的细节,被一支话筒和一个坐位“扼杀”了,惜哉。其三,与新闻不同,纪录片里的采访,更多表现为一种交流、交谈,而非直板的问答。交流,便使采访者与受采者同处于生活流中,同处于纪录中,使生活流不致中断(不管是出话筒还是隐藏,不管是出采访声还是隐去),既体现了对客体、对人物的尊重,又使纪录得以深入。但是不少的片子里,好像还未意识,只把采访当作了任务,而没想到把它融入艺术。其四,当面对面的交流已融入生活中,当受采者与采访者已经真正熟络,这时的纪录,往往不出采访,或者说,采访隐身了,人物的言与行,融为一体了,已是生活的本来存在。这时的纪录,已经到了深层。这种片子,太需要耗时,也正因为有了这功夫,才有片子深度的基础,《龙脊》、《阴阳》等作品,可为佐证。而我们更多片子里的采访,是将生活与采访分置为两个领域,采访只是一种“取证”,与所纪录的画面相游离,两条扯线,采访到需要印证时、或需要间隔时,将场景画面扯过来;纪录到需要人说时、或需要解释时,将采访扯过来,于是,本来同一时空的事物,被分置为两个时空。这也是一种对采访的误识,也是较为多见的现象(如果是艺术性地有意为之,另当别论)。3)拿起了“纪实”,丢弃了解说;注重了人说(采访),忽视了言说。过去的专题片,太强调解说词,于是解说词成为美文,片子却不免干巴。到了崇拜“纪实”,又出现了新的倾斜:画面垄断一切,解说靠边站去。似乎这才是真的纪实,才显原汁原味。如果说某部片子,与所拍对象已至“胶合”程度,其浸淫已达相当“湿度”,片子的纪录,已能“细节作业”,或可不必解说出场。但这等功夫,非一般人所能为。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借助于一切可用可适的元素,方能做好功。解说,以文字和声音表达见解,传达思想,补充画面,无疑是一个利器,放着不用,而去固守“纪实”,便视盲了。4)留意了大的,忽略了小的;注意了主流,忽略了支流。作为环境中人,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是事物发展和人物行为的内在依据,不少片子注重了对主体物的纪实,忽视了对次体物的观察,比如对片中主人公,一言一行,尽量收录,而对其周遭环境、人物却未引起重视,殊不知,有时支节、支流,是对主体、主流的有力支撑,比外在的解说词更显信服力。放弃了细部的捕捉,放弃了支流的汇聚,表面看来,主题集中了、鲜明了,片子的张力却弱了。这固然是对纪实的理解过于偏狭,而究其深层原因,是发散性思维不足。

??1993年起,中央台办了《生活空间》,作为从属于新闻类栏目的一个小栏目,竟让纪录片的走向百姓,由此突围而出;上海台办了《纪录片编辑室》,弄堂小人物,成了大主角,汇成百姓“大合唱”。 两个栏目最大的功劳,在于让纪录片转变了视角:由关注“高”和“大”,转为关注“低”和“小”,以“低位进入”,眼光平视,纪录个体生命力的多元形态,绘就当下“清明上河图”和“民生百姓录”。两个栏目都因纪实而显,其知名度的冒升,使社会公众对纪录片刮目相看。也因为这种低成本的操作,近于中国国情,便形成印象:纪录片,就是讲述老百姓故事。一些电视人也有此认同,平民纪实,似成为纪录片唯一属性了。这也是一种对纪实的误识。纪录片,其实是“大小通吃”,只要题之所适,旨之所视,魂之所至。

??7、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弱看性

??检省起来,中国老百姓对纪录片还没有提起更高的兴致,为何?这恐怕与不少片子的弱看性有关。其表现大抵有:环境的典型性与故事的弱看性;人物的潜在故事性与挖掘的乏力性;事象本身的可视性与展现出来的弱看性;追求纯纪实与受众心理接受的落差性;追求主观理念与纪实展现的失衡性; 这或许是因为:1)生活真实成为视像后,并不一定就能感动人——这与编导的思想、艺术功力有关;2)实在的生活事象,不一定就成为片子中的兴趣点——这与编导的取舍、切入有关;3)主观的艺术追求,不一定就切合了观众的口味——这与编导过于刻意的表现,使生活生涩有关。这些“不入榫”,使一些片子变得节奏缓慢,故做深沉,不尊章法,该短不短,当长不长。或者好像很忠实生活,却让生活中人乏味;或者好像很“提炼”生活,却与你的观众相隔。这也存在于一些有高知名度的获奖片子里。不妨反思一下,《八廓南街16号》真实做足,但是不是也有点事无巨细平铺直叙?《神鹿啊,神鹿》情境皆佳,但是否有点刻意抻长冗长少趣(作者似更多关注“失落的文明”)?《阴阳》进入化境,但是否感到有点“波澜不惊”(作者似更多考察“存在”的意义)?《三节草》别开蹊径,但是否有点说话多纪录少,以致故事有了生动性意义而失去生动性展现?《英与白》大有深意,但是否也有点为求精致过于刻意?生活流,在这里变成了:樊笼囚。不是说对生活环境的不纪实,而是指在选取这段生活时,全放在了“囚”的意象上,小囚是英(熊猫),大囚是白(人),就连一部具开放性表征物的电视机,也被纳入“囚”的境地,再无别物,别无选择?作为此意像延伸的邻家小女,也被有意置于“囚”的布局中,没有言语,“等待戈多”? 多年前一部《西藏的诱惑》,以精致著称,把三位艺术家的体验,以哲理和诗情抽离出来,生活成为了“断水”。如今《英与白》是不是有点像更高级形式的《西藏的诱惑》?生活,变成了编导手中的“再造”,可能在艺术感觉上登峰造极了,在题旨理念上大可玩味了,在画面语言上也炉火纯青了,而观众感受生活的期望值,降低了……极佳的题材,好像未能出极佳的效果(尽管获奖了、知名度了),因为与普通观众有“隔”。从这点来说,倒是不少栏目纪录片,更具贴近性。栏目化有这个特长,但也有劣势,多欠精致和深度。另外,稍嫌粗糙的《山洞里的村庄》、《最后的马帮》,可看性更强。《远在北京的家》、《龙脊》,更以转捩性而兴趣横生。《重逢的日子》、《家在上海》、《上海滩最后的三轮车》等“海派”作品,更把“命运”推到了“近景”,令人倍感如影随形。由此发问: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纪录片?什么是共同的“价值观”?中国纪录片的“死穴”及“症结”何在?如果我们能时时想着价值的最大化及自身的弱项,并作韧性的进取,还会有质的飞跃。

??检省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进步,主要是想对“整体表现”而言,不是对单一优秀作品的抹杀。责之重,爱之深。其实,在中国电视人群体中,更具扎实功力、思想深度、沉稳心态的,当属纪录片人。因为他们原先有着良好的悟性,所以做起了纪录片;因为他们好思考、有大气,所以选择了纪录片;因为他们甘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爱上了纪录片。而因为他们选择了喜欢上了纪录片,他们的心态变得平实,行为变得稳健,思考更显出深度,不易被一时的、表面的喧嚣迷惑,这在各个台里稍作比较,可以看到。期望:新的超越。

作者单位:广东电视台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6:03 , Processed in 0.0677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