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92|回复: 0

思想的艺术----关于人生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1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孙由创 来源: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5255

【摘要】本文认为错误思想是思想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命题分析是消除错误思想的方法。文章进而以命题分析的方法,对世界和人生两个基本命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们探求真理和人生意义的途径。

【关键词】命题,世界,真理,人生,意义

序言:人生的烦恼

1.1误思——误入歧途的思想
思想是用来表征现实生活的。
现实生活构成思想的内容。
思想若不能回到现实生活中,
就是误入歧途。
误入歧途的思想即误思。
思想的形式即逻辑,
反逻辑是一切误思的症状。
误思构成人生的烦恼,
它使思想变成精神的包袱,
人生变得举步维艰。

1.2命题——语言的逻辑结构
语言符号是思想表达的工具,
思想以语言符合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知识。
语言的结构也应遵循逻辑,
语言的逻辑结构即命题。
命题包括基本命题和复合命题。
基本命题即表征现实生活的最基本的逻辑语言,
复合命题是基本命题的复合。
对命题的逻辑分析即命题分析。
命题分析的方法也即语言分析。
误思必定反映到语言的误用上来。
语言的误用主要表现为概念、范畴的混淆,
词句、语法、句法的不恰当使用等。
对语言误用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地把握思想的逻辑结构,
并从误思的陷阱中走出来。

上篇:从无到有的世界

2.1关于世界的基本命题——“这是什么”

2.1.1本无——世界本原
“这是什么”是关于认知的基本命题。
“这”是事实的原初态,
也即世界的本原。
世界在认知之前当然表现为无,
所以世界本原亦即本无。
本无是一种秘蔽的未知态x。
因为未被认知,
它表现出神秘的特性。
世界本原是x而不是零,
普通的认知都没有意识到本无才是世界的本原,
而都把零当作世界的本原了。
但零实际上已经是彰显的已知态。
它已经是有。
零和1相比,
两者都是有,都已经是世界的开始,
只不过零是1的因,1是零的果,
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本无亦即世界还没有开始,
世界还没有开始,我们当然对它无话可说,
所以,本无亦即不可思议、无法言说,
世界本无也可以说本无世界。
“没有”是对“有”的否定,
否定是相对立的规定性,
两者都是有,都是一种规定性,都不是无。
无既不是有也不是没有,
准确地说,无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
任何对无作出解释的企图都是徒劳无益的。
本无虽然还不是世界的开始,
但本无是世界真正的源头,
是人们认知无穷无尽的源泉。
从本无开始的认知是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的思想,
而从零开始的认知则始终是一种僵化的封闭的思想。
本无虽然是认知的源头,
但自从有之后,
人们就不善于从无开始了。
人们就开始只习惯于从此(有)到彼(有),
而不善于从无及此及彼。
人们习惯于生活在过去的观念(常识)之中,
因为,人们总是受着过去记忆和社会陈旧观念的影响。
但只有从本无开始的认知才是开启一个真正的全新的认知,
从无开始的反思方法是人们认知方法上的一个巨大飞跃。
只有智慧的认知才能够意识到世界的本原是本无。
这是人们认知的真正成熟,
是智慧的开端。

2.1.2、感知——对过去的反思
“是”即人们的感知活动,
即人们通向事实的途径。
感知即感觉的复合加工。
感知源于过去的经历。
它是对过去经历的反思。
感觉当然是现实的感觉。
现实的感觉构成反思的材料,
感觉复合加工的方法即逻辑。
反思使现实具体的感觉成为抽象概括的理念。
理念源于感觉又超越感觉。
反思是一种被动式思维,
它只能去揭示和发现,
而不能随意去更改,
更不能去臆造,
因此表现出一种客观性。
感知的产物即事实,
事实的总和构成世界。

2.1.3世界——存在着的一切
“什么”即事实,
表现为世界的图景。
事实在感知之前表现为虚无,
在感知之后就成为存在。
所以,世界也就是存在着的一切。
具体个别的事务表现为一个个物体。
物体的总和称为物质。
“这是什么”是一个关于认知的基本命题,
“这”、“是”、“什么”三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若人为分割就会犯各种各样的误思。
在认知的过程中,人们易于犯这样的误思:
一是脱离 “是”、“什么”谈“这”,
即企图解释世界本原本无;
二是脱离“这”、“是”谈“什么”,
即企图撇开感知谈世界,
所谓客观存在(世界)其实指认知必须和现实感觉保持一致,
即认知必须符合逻辑;
三是脱离“这”、“什么”谈“是”,
误解了“是”的发现和揭示的含义,
而认为世界就是思想(感觉的复合),
思想只是表征现实世界的,
即我们只能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
思想和现实在逻辑上保持一致,
至于世界本原我们则无从知道,即为本无;
认清并避免这些误思是确保认知走上正途的法宝。

2.2真理——世界再现的途径

2.2.1本质——事务核心恒定的性状
世界是永恒发展变化的。
世界发展变化源于人们在不断的经历,
不断的经历导致不断的揭示和发现。
由于世界在不断变化,
为了把握存在者的特征,
人们便抓住其核心的比较恒定的性状称为事务的本质,
某些不是核心的性状称为事务的现象。
人们又用定义取名的方法表示事务的本质,
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务的现象。
因为事务的本质属性,
所以,仿佛某一存在者可以持续存在,
表现为某物某人。
这就成为世界不变或某物恒定存在的根据。
但本质和现象终究都只是事务的暂时状态,
是一种即将过去的状态,
世界终究是在持续变化之中。
事务持续量变,
必然发生到质变,
质变即通常所说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世界的发展变化反映为事务之间的互相联系,
世界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

2.2.2条件——世界联系和变化的因果关系
人们依条件揭示(发现)事实。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
不能忘记或忽略了认知的途径(是)。
依条件揭示的事实即为现实(此时)的存在者。
存在者都是此时的有条件的存在状态,
此时的存在者将迅速被下一刻的存在者替代。
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者,
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世界,
有条件的因果关系即真理,
真理都是有条件真理。
真理在其成立条件下(循此途径)可以不断揭示验证。
人们认识事务关键是在认识事务的本质,
而探究世界的发展变化实质是在探究变化背后的条件。

2.2.3实证——科学揭示世界的方法
科学即探究世界变化的条件(实现途径)。
世界的存在不能脱离人们的感知,
感知又源于现实的感觉,
现实感觉是揭示世界最可靠也是唯一的基础。
实证即以现实的感觉为验证的方法。
人们从彼时的现实感觉出发,
经思想加工为理念,
理念又经此时现实的感觉验证成为真理。
所以,科学实证是探求真理的唯一方法。
真理成为世界再现的途径。

过渡语:回到现实的生活

3.1割裂——时空的断裂和扭曲
认知是对过去经历的反思,
人们认知的结果仅仅揭示了过去世界的图景,
那是一幅已经过去的僵死的图景。
问题在于,人生还没有开始,
所谓世界和存在者归根到底属于过去,
世界在这里是静止的、虚幻的、暂时的,
实际上它仅仅是过去的世界,
或者说过去世界的某个截面、某个片断,
现实是这个世界的边界。
过去代表的仅仅是曾经有,
存在者要现实存在就必须立足现实并面对未来。
面向过去的个体,
其人生不仅还没有开始,
而且时空被其割裂。
时空被割裂为过去和未来,割裂为实在和虚无,
与此同时,世界被割裂为主体和客体,割裂为自我和它者。
主体是认知活动的实施者和承载者,
但主体始终在认知对象(本无)和认知结果(世界)之外,
主体排斥在世界之外,
或者更准确点说,主体是世界的边界。
主体总在现实之中,
这就使主体始终成为世界的旁观者。
世界呈现为矛盾的世界,
这是一幅惨烈的图景。
假如人们不及时解决这个矛盾对立,
人们就将迷失方向。

3.2顿悟——迷途而返
时空割裂源于思想可以回溯过去。
反思因为其关注过去的感觉而忽视现实。
假如思想始终关注过去,
时空割裂就越发严重。
主客体分裂越加严重,
客体世界离主体现实就越加遥远,
存在者就始终无法现实存在。
面对困境,人们必须立刻改变思想。
必须猛回头、顿悟,
让思想立即回到现实中并指向未来。
只有如此,一切割裂才有可能得以消解。

下篇:不断超越的人生

4.1关于人生的基本命题——“我要怎样”

4.1.1主体——生命的意志
思想的特性即超越现实。
思想可分为反思和想象。
反思面向过去,
而想象则指向未来。
思想在制造时空割裂的同时,又为人生的超越提供了可能。
人是有思想的,
人生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展开,
人生只有面向未来才有活力和动力。
过去仅仅是必然,是一种确定性,
而未来则是可能,是无限的选择性。
人指向未来的行动即“我要怎样”的命题。
“我”即行为的发起者,
亦即世界的主体。
生命因其意志(利己本性)而成为世界的主体。
有生命的存在者即生命体。
生命在利己本性的指引下进行生命活动,
生命活动的选择性是生命意志的表现形式。
选择性具有主动意味,
即主体利用客体,而客体则为主体所用。
生命天然的以自我为中心,
并利用世界上存在着的一切。
生命活动是主客体关系联结的桥梁和纽带。
每个生命都创造一个个体世界,
所有生命共同构建一个复杂的生命世界。

4.1.2创造——指向未来的想象
“要”指有思想的生命体的人面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是存在者预备生存。
只有人才有思想,
想象是在以往认知基础上的扬弃。
扬弃意味着既可以继承也可以更改,
过去是扬弃的基础。
扬弃的本义则在于创造。
人不满足于过去,
于是将过去的“有”抛弃,并开辟出未来的“无”。
人生行为是本无的制造者。
所以说,世界本来就是人创造出来的,
人生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回归本无的过程。
人生创造世界的前提是对过去的评判。
生命主体评判一切,
生命通过其身体和生命活动衡量界定万物。
生命意志的评判必然是发自内心的主观评价。
普通的生命体其评价标准表现为利己本性,
有感觉的生命体其评价标准表现为快乐原则。
符合生命意志的事务称为美善亦即幸福,
而不符合生命意志的事务则称为丑恶亦即痛苦。
想象即人们在对过去评价的基础上的重新设想和规划未来。
想象源于过去(反思)又超越过去。
人对未来的设想规划即对未来的自主选择(自觉行为)。
未来归根到底是一种未经历的未知状态,
未来包涵了无限的可能性。
人之外的其它生命体其未来选择最多只能遵循快乐原则。
而人则可以在思想的指引下追求超越,
超越过去并追求未来的无限性。
所以,只有人这种有思想的生命才是自觉行为。

4.1.3行为——探索人生意义的活动
“怎样”即在人的思想指引下的自主选择行为。
人生行为是面向未来的冒险活动。
人生行为即作为生命的存在者(人)在思想指引下与其它存在者打交道的过程。
自我与它者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作为主体的人它是有生命意志的,
所以,必然是自我利用它人它物,
它人它物满足主体意志(需要)即获得价值。
主体的意义在人的自觉行动(自主选择)中自然实现。
人生的自觉行为一旦作出,
该行为的意义即告产生,
不需要任何人再去赋予其意义。
人,生来就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个体在社会中必然带有社会性,
个体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既是自我也是它者,
每个人活着都必须深刻领会这一点。
每个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作为主体的意义和作为客体的价值。
在人生意义的问题上,人们易犯这样的误思:
一是忽略人生首先必须有“我”,
忽略了人生必定是从现实开始的,
人生是由一个有生命意志的存在者(主体)发动的。
人首先必须去认识这个自我;
二是忽略“要”的主动意味,
即忽略了意义是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而认为有一个事先的意义,
把“要”当作了“是”。
或者又忽略了行动之前的计划想象,
而盲目的进行行动;
三是忽略人生终究要经过“怎样”这一关口,
人生归根到底是一种面对未来的冒险和尝试(一种行动),
计划永远都替代不了行动,
人生的意义在于自觉行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设想阶段。

4.2意义——人生的归宿

4.2.1根据——现实的规定性
只有过去的经历才有规定性,
过去是确定的一条路、一个方向,
即从过去走向现实的唯一经历。
经历经过反思成为知识和经验。
过去的认知是对未来想象的依据,
而现实的条件则成为未来人生的重要根据。
生命是人生的基础,
人生在生命和现实的基础上得以展开。

4.2.2超越——未来的无限性
未来是没有规定性的,
未来是无数条路,无数个方向,
即从现实指向未来的无限路径。
指向未来的行为根本上来说是朝着无的一种发明创造。
人生行动就是体验无限性的活动,
这是让人始终充满生命热情和希望的根源。
生命的本性是活着,
人的活着则是有思想的活着,即智慧的活着。
智慧的活着亦即体验人生的无限性。
死亡永远都在未来之中,
人的死亡是无限性的终极表现。
对世人来说,智慧的活着就是:
好好活着,并为死去作好准备。
人的智慧使其既爱人生的无限性,
也爱死去的终极无限。

4.2.3游戏——模拟人生的活动
人生就如一场游戏。
游戏是一种在规则之下面向未来的冒险和尝试。
游戏规则必须在游戏之前就确立。
而游戏规则一旦确立,
游戏就可以开始了。
游戏者不能只停留在熟悉规则层面,
规则仅仅是游戏的界限,
它还不是游戏的开始。
游戏者必定要驾驭规则超越规则方才是真正在游戏。
驾驭游戏就要提高游戏技巧,
游戏技巧是面对各种具体情景下的随机应变,
游戏技巧是游戏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游戏的规则。
游戏技巧必须在游戏中才能获得,
而且游戏技巧也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能使用。
而游戏规则在游戏之前就已经确立,
而且在游戏中不能更改。
游戏的规则虽然可以不断修改完善,
甚或变更成另一种游戏,
但它只能在游戏之外修改,
只能由旁观者评判和修改。
游戏者在游戏之后也可以成为该游戏的旁观者。
游戏技巧是游戏的把握,
是规则下的冒险和尝试,
是面对无限性的自主选择,
是游戏的灵魂之所在。
人生亦是如此。
从过去到现实的经历就如游戏中的规则,
从现实走向未来的人生则如游戏的内容。
人生未来的选择是在过去人生基础上的一次全新选择。
每一个过去的选择都成为人生的经历,
经历变成经验,
经验又不断被超越。
过去成为未来的依据,
过去又不断被未来超越。
人生在指向未来的活动中获得对过去的感知,
感知又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人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断走向未来。
人生如此得以不断拓展和持续延伸。
存在者在面向未来的自由行动中不断被超越,
主体与客体在面向未来的现实行为中融合,不再对立,
发自现实的行为成为弥合过去和未来断裂的缝合剂,
世界被连接为一幅完整生动的图景。
人生的归宿就在于到自觉行动中去。

尾声:自由自在的人生

5.1智慧——对思想的批判
世界原本是清净的。
所谓烦恼只是人们的思想方式出了问题。
因为,
人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
人们还不善于学习,
不善于利用实验、模拟、练习求知;
人们还不善于向过去求知及时总结经验,
而宁愿作无谓的冒险和牺牲;
又甚或企图通过想象而不是实证探求真理。
人们又不善于生活,
对待未来,人们常常生活在游戏规则的低级层次,
总是在准备着游戏,
而不是真正开始和进行游戏;
人们总是生活在过去,
常常停留在过去的经历中无法自拔;
因为缺乏想象,
人们忘记了自己才是人生的创造者。
……
对思想的批判即智慧。
智慧之所以必要,
仅仅是因为有了误思,
即人们提出问题的方式就已经出了错。
错误的思想形式只能在对思想的逻辑思考中得到澄清和矫正。
假如人们企图在现实中去解决这些误思,
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解决这些烦恼的方式是从根源上消除问题,
是消除而不是解决,
即在误思(伪命题)的萌芽阶段就将它掐灭。
误思是很常见的现实问题,
它是思想发展和成熟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对思想的批判仅仅是为了清除这些误思,
还思想一个清晰明了。

5.2回归——自由本真的生活
其实在人生活动中,
思想的烦恼本无,
只因为有了误思,
所以需要不断进行批判和矫正。
正如我们的身体一样,
它自然的生长,
有时也会生病。
生病了就需医治,
但只有生病了才需要医治。
医治的目的只是为了恢复身体的自然生长,
医治绝对不是要代替身体的自然生长。
智慧是为清除思想的混乱而出现的,
智慧的方法就是清除伪命题、消除误思。
清晰的思想和健全的人生是不需要智慧的。
因为,
人生本来就是自由的。


主要参考书目:
1、黄颂杰主编:《西方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奥】维特根斯坦著,贺绍甲译:《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12月第1版。
3、【奥】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12月第1版。
4、【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12月第1版。
5、【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11月第1版。
6、【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7月第2版。
7、【奥】马赫著,洪谦译:《感觉的分析》,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7月第2版。
8、《金刚经、坛经》,远方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20:08 , Processed in 0.077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