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79|回复: 0

美国的纪录片创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7 01: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托马斯·斯金纳谈
张静宾整理
来源:http://www.kafkabookshop.com/jilupian/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三日至四日,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美国匹兹堡公共电视台执行副总裁托 马斯·斯金纳先生前来北京广播学院讲学。托马斯·斯金纳先生是今年第四届上海电视节 白 玉兰奖的国际终评委。他是在应邀前往上海参加电视节途中,抽空来广院,就电视纪录片创 作等方面的问题与广院师生进行了交流。?
托马斯·斯金纳先生认为,不管你的专长是什么,利用你的专长来叙述故事是十分重要的。 斯金纳先生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吹小号,毕业后从音乐领域转入电视行业,现已积累了 25 年用声音和图像进行电视创作的经验。因而,在他的电视纪录片中,常常把声音与音响的作 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用"耳朵来看",用声音来介绍影像所没有的 东 西,用声音来叙述故事,甚至用声音来改变影片的内容。斯金纳先生选放了一部反映西班 牙地理风光的纪录片,用以证实音乐音响的创作效果与感染力。?
"您能否谈一谈,在这部片子里,究竟画面是主体还是音乐是主体?""当然是画面,这是 无可置疑的。"斯金纳先生显然对学生的问题感到吃惊。他认为,尽管如学生们所分析的那 样,这部片子的音乐可以独立成章,脱离画面;画面剪辑节奏也是根据音乐的节律来剪的。 可是,电视音乐的作用并没有从从属地位上升到主体位置。就纪录片而言,音乐与画面之间 的关系应该是"1+1=3"的关系。也就是说,要运用音乐与画面一起创造出第三种意境,创 造出一种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效果。这第三种意境可以解释为让观众产生情感,其情感内容 却又因人而异。这种立体的效果便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他说,问题是否还可以这样理解 :纪录的画面与声音,纪录了生活的原型与历史之原貌,而这些属于时代原型原貌的内容, 经过我们的剪刀组接之后又产生了新的意境。也可以说这种意境是人为的,但只要符合历史 的原型,便是永恒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关于如何运用声音及音响进行再创作问题,斯金纳先生说,纪录片中,第一位的是同期声和 现场声。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录不到同期声,也可能受现场条件限制而舍弃同期声录制。 增强纪录片感染力的另一种手法是音乐。在美国,纪录片音乐大多是请作曲家专门为之谱曲 ,而且对作曲家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他们用音符将拍摄素材的内容组合起来,根据自己的 理解用音乐讲"故事"。在"故事"的起伏与高潮部分进行强烈的情绪渲染,创造出立体的 "第三种意境"。其实,运用声音进行再创作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有同学问起美国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问题。斯金纳先生回答说,很难用百分比的形式将各个 电视网的纪录片收视率作较为准确的估算。近年来纪录片的生产量和收视率与六十年代是没 法比较的。六十年代的《肯尼迪家族》、七十年代的《越战》都曾在美国引起过轰动,而后 来只有公共电视网仍致力于纪录片创作,PBS每年用几百小时播纪录片。其它各大电视网对 纪录片的创作已呈下降趋势,一般纪录片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的观众,而且还是"广告+广告+ 广告"的结果。斯金纳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还反复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美国《六十 分钟》节目的出现,在二十年前便已宣告了纪录片的终结。"?
《六十分钟》节目为什么能吸引观众?他解释说,因为它不是以教育为目的,而是取材于美 国社会热点问题。每个问题一般不超过二十分钟,都是些"小拼盘新闻",运用了许多手法 吸引观众。"四十八小时"节目也是一样,主要侧重于新闻题材,节奏较快,不讲究艺术品 位因而其保留价值也不大。电视纪录片在这一点上无法与《六十分钟》、《四十八小时》等 节目抗衡,必将被一步步挤垮,由新闻栏目型节目取代。美国致力于电 视纪录片创作的PBS公共电视台,在制作有关节目时,已有意避开新闻性强的题材,并在作 品的艺术审美品味方面下功夫,使之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与保存价值。他们的电视片虽多 次重播,仍能以其艺术欣赏性赢得部分观众。但这些电视片从某种意义上讲已不是非常地道 的"电视纪录片"了,其创作观念,创作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针对托马斯·斯金纳先生的上述观点,广院师生最关心的还是怎样处理艺术性与真实性关系 的问题。对此斯金纳先生认为没有讨论的必要。他认为中国纪录片不能走向世界的原因就是 为追求纪录内容的"绝对真实"而放弃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法的运用。因而中国的纪录片只有 "纪录"而没有"再创作"。他介绍说,在他们那里,如果用一年的时间拍一部片子,他们 将用两个月时间做调查研究,用两个月时间进行实地勘查,两个月时间用于拍摄,剩下的六 个月时间全部用于后期制作,也就是用三倍于拍摄的时间进行再度创作。当然后期制作资金 耗费也很大,动辄几十万美元。?
短短一天多的时间,广院也给斯金纳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看了电视系学生的作 品 后,他认为广院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他非常喜欢电视系学生在鄂尔多斯电视台实习时拍摄 的纪录片《大学的最后一课》。他说美国有两家很有名的摄影学校,其学生摄影作品也经常 获奖。但是像拍摄《大学最后一课》、《作业工》那样直接把学生带入社会实习,在美国从 没有这么做过。一般学校都是在校园附近拍片,周围环境都很熟悉,缺乏新奇感。像广院这 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去的做法很好,许多令学生感到好奇和有趣的事情 ,往往也是电视观众感兴趣的。广院毕业生拍的《藏北人家》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观众, 拍出了情与趣,拍得很美。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21:58 , Processed in 0.0706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