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03|回复: 1

《e时代周报》专题:“网络新语文运动”--新文体的诞生(王小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4 1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文/王小山
责任编辑/仲伟丽
原载《e时代周报》第56期
   

      

      从前有一种叫做电报体的问题,比如“西哈努克亲王八日到津”,短短九个字,已经具备了新闻的诸多要素,海明威的创作简洁到需要读者自行去补充大量细节,和他从前做这种专门写电报体文字的新闻记者有关。但这种“体”在一般人笔下,显然难以形成篇章,尤其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断句有误的话,还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

    说实话,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时代虽然有种种难尽人意的地方,但已经是我们目力所及的最好时代了。这个时代和其他时代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拥有互联网和手机。

    先人们刀耕火种之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互相交流;手脚不够用,觉得有话要说的时候,便产生了言语;然后是文字,然后是文章。有了文章后又逐渐分了文体,从卜辞到诗歌,从诗歌到小说……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是交流的便捷,也是交流的方式有了新的变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时候即使用六百里加急的方式,也快不到哪去,何况“六百里加急”是老百姓所无法享用的。

    交流的方便带来了许多新的创造,新文体的诞生自然得益于此。我们可以把网络新文体简单地归类如下:

一、接龙体

    我接触最早的是“接龙体”,接龙这种东西自然是古已有之,比如《红楼梦》里就有大观园雪夜连诗的描写。只听王熙凤起头道:“一夜北风紧……”

    但网络上的接龙不同,最流行的接龙是发起者就一句话,比如有人写:“小时候想不明白的一件事:‘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呵呵……”马上引来一大堆接龙,这个说:“小时候常听到失眠这个词,总理解为湿眠,也就是尿床的意思。”那个说:“小时候,老师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偶当时就纳闷:这得用多少烈士的鲜血……”如此这般连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笑话百出。

二、跟帖评论体

    在各大新闻网站中,每一条新闻下边都为网友预留了评论的空间,比如,有人写了对阿根廷足球前锋巴蒂斯图塔的批评文章,下边的跟帖就热闹得紧,请让我试举几例:“阿根廷万岁!巴蒂万岁!!!”这是嚎叫派;“巴蒂无疑并非完美,但无论什么都无法阻止我们对他的爱,正是他的这种缺陷美让我们觉得非常真实,非常亲切。”这是温和派;“绝对的自残,估计这人有病!要不要介绍一个好一点的医生给你?”这是恶毒派;“大家不要昧着良心说巴蒂的坏话?会遭报应的?”这是迷信派;“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总有一些不懂足球的人在胡说八道?”这是疑问派;“巴蒂很帅呀!哪里丑陋呢?”这是天真派;“我不明白,像这种文章也能登出来,网管你在哪里?”这是告密派,如果做一把手,100%要压制不同的言论;“小子,小心点,再T*D乱说扁死你,想出风头不要拿自己的性命来作资本呀,我觉得你是猪脑袋,不要乱放厥词?说话不经过大脑,猪呀?”毫无疑问,这是混蛋派。

    在跟帖评论互相谩骂的时候,还有人怕自己吃亏,会留一句“我不在的时候谁骂我谁是我的儿”,绝倒。

三、短信体

    非典时期,我至少接到10个人给我的手机发来的小笑话:据考证最早记载非典的文献是三国志:曹操遭东吴偷袭幸有典韦舍命护卫,操脱险后哭道:“非典,吾命休矣!”

    虽然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记载的都是典韦死在张绣手里而不是孙权,但这小小的纰漏丝毫不影响我对这则短信的喜欢。那一刻我认识到,一种新的文体——短信体诞生了。谁也不知道第一条短信是谁发出的,估计是手机制造公司的测试人员;但短信本身和短信体并不是一回事,稍微界定一下,短信体应该是人们有目的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个定义虽然简陋了点,但大致能把短信体和其他短信,比如新闻等区分开了。简单地说,短信这种文体有这么几种特点:短、不信、幽默、批判现实。

    短信,自然是短的,如果日后科研人员能发明出不占用太多空间的超大屏幕,短信不再短也有可能,但现在,超过50个字的短信就会很烦人,这是和短信的载体——手机的特点分不开的,毋庸多说。所谓不信,就是说短信体应该是虚构的文学体裁,应该和上面所说的新闻,还有股票行情等等实用信息的短信区别开来。幽默,仅从这一点来说,短信体和冯梦龙的那些创作并无不同。但短信体文字批判,或者叫干预现实的特点则区别于冯梦龙,好的文学作品都是批判现实的,从巴尔扎克到卡夫卡的文字,都是他们心目中现实的反映。

四、经典解构体

    解构就是把经典的文本进行二度创作,产生幽默、惊奇的效果。鲁迅的《故事新编》无疑是这种文体的代表,但结构体大行其道还是近几年的事。网络的平等、自由的属性,决定了网络写作唐突经典、篡改权威的特点。解构比原创其实更需要才华,今何在的《悟空传》解构得很棒,后面冒出的一大堆《沙僧传》、《唐僧传》就等而下之了。

五、自动写作体

    “自动写作”是上个世纪超现实主义诗人艾吕雅等人发明的一种写作方法,说白了,就是文不加点,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据说,急流般涌来的无意识自动写作,会把凝聚在“元语言”中的生命冲动、激情、幻觉、狂想等较少损耗地带入语言中,这固然会产生逻辑的失常以至于荒诞,但艾吕雅认为,正是这些现象才有助于诗歌的和谐。

    网民的写作可以大多数都属于“自动写作”。你想,谁在网上敲字还打腹稿、列提纲啊,还不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种写作方式催生了一批不靠码子挣钱的网络写手。去年,浙大毕业生朱华清一篇《我和MM之间》的帖子,这篇文章,从“我和MM”的5岁一直写到22岁,完全是一本流水账。要是高考老师阅卷,肯定不及格。但它却成为一枚重磅催泪弹,让很多人感动得死去活来。这就是自动写作的魅力。

    网络新文体肯定不知以上五种,随着网络进一步普及,“全民写作时代”已经来临。再过个三五年,你再到网上看吧,肯定有许多你做梦都想不到的新文体诞生。到那时,你也许会长叹一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由于传播技术的限制,埋没了多少伟大的诗人、作家啊!
发表于 2004-2-17 15: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文章有创意,有个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7:08 , Processed in 0.0762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