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3|回复: 2

王蒙躲避崇高与80后虚置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 10: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大河网 2008-07-30 
 
近日,作家王蒙和“80后”风头最健的女作家张悦然的最新对话在湖南卫视播出,引来众说纷纭。

王蒙承认,自己看的“80后”作品有限,但一些作品还是让他耳目一新,很羡慕年轻人的大胆无羁。但“80后”作品给他的基本印象是“没有昨天”,也就是年轻作家写的这些生活场景,看不出来是中国特有的,他们似乎在躲避历史。张悦然则觉得,老作家的作品和历史挂得太紧,不得人情的作品很多,很难看到人格独立的作品。

“80后”这代人出生的时候,王蒙正做文化部长,这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看什么,想什么,都与幼儿园阿姨和家长有关,文化部长知道吗?而当这一代孩子成为小小少年、进入中学大学,并开始与王蒙先生一起搞文学创作时,王蒙淡出了公众视野,恐怕没有一个少年能从王蒙们的智慧文本里,分享所谓真实的历史。

孩子们需要牛奶时,王蒙们没有养牛,现在孩子们长大了,王蒙突然发现孩子缺钙。因为王蒙们总在需要书写历史真实时王顾左右而言红楼梦,所以才有孩子们写作写成了太空人、地球人,没有肤色、立场、民族认同,无涉历史与真实。

回望一下王蒙这十五年,也就是“80后”走上文学舞台的十五年,我们发现它正是王蒙“躲避崇高”的十五年。1993年第一期《读书》杂志上,王蒙一篇“躲避崇高”成为那个时代吹响的集结号,王朔在王蒙笔下成为另面英雄。

王蒙突然发现王朔在泥沼中的舞蹈,才是真实而美妙的,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崇高、救世、启蒙、灵魂工程、救赎、忏悔、献身等等,在泥沼里的王朔面前,显得滑稽虚伪,更为严重的是,那些为救世与灵魂而写作的崇高作家,他们却会走火入魔,成为将灵魂引入地狱的魔鬼。

王蒙先生没有分析崇高与历史与真相与悲剧之间血脉关系。崇高不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救世,或充当救世主;崇高是从人的血性中发现灵魂的高贵,发现人性的悲剧性与悲壮,是直面社会人生,并通过历史发现人性之恶与人性之善;崇高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也是被绑在阿尔卑斯山上,被老鹰每天叼食肝脏;崇高是站在高高的山上,悲悯地看着自己的肉身与卑微的生活。崇高与泥沼一样,有着两面,王蒙看到崇高之恶,同时又看到泥沼之美,所以王朔被王蒙从泥沼游戏中抬到了台面上,被品味玩赏,而那些追求崇高的精神,则被王蒙的慧眼机智地忽略,或被王蒙展示出它的黑色幽暗的一面。而王蒙先生自己所热衷或欣赏的所谓历史,是没有主体性,没有灵魂的历史,与其说他们书写了历史,不如说他们被系在历史的裤腰带上,被晃悠得舒服了,然后记录下来,说一些大头朝下的故事,而已。

盐中没有碘,人就可能得大脖子病。孩子们作品中没有历史感,那是因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有崇高,没有历史,没有悲剧。王蒙将王朔作俑成像,树立在孩子们地平线上,如日如月。当王蒙谈一代青少年作家之时,王蒙最容易忘却的,是自己扮演的历史角色。先有王蒙先生的“躲避崇高”,后有“80后”一代虚置历史,躲避崇高是因为消解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虚置历史,则是看不见自己生活在哪里,不知道自己将生活在哪里。因为没有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真实性,所以“80后”或将注定精神漂泊。(吴祚来 作者系北京文化学者)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0: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蒙对话张悦然 80后作品没有明天

来源: 京华时报 2008-07-28  

前天(7月25日),作家王蒙做客湖南卫视文化节目《零点锋云》,与80后作家张悦然展开对话。王蒙对80后作品的整体印象是“没有昨天”,任何国家的年轻人都能写出来,缺乏中国特色。

两人的对话选择在北戴河的浴场沙滩进行,这里是王蒙每年夏天寻找创作灵感、调养身体的地方。

王蒙坦言他看的80后作品有限,作品给他的整体印象是耳目一新,但“没有昨天”令他很担忧。他认为现在年轻作家写的生活场景,任何国家的年轻人都能写出来,看不出来是中国特有的,他认为80后作家在躲避历史。张悦然则认为老作家的作品和历史靠得太紧,很难看到人格独立的作品。 (记者 许青红)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0: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80后“没有昨天”,是道伪命题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08-07-29  

作家王蒙日前在做客某地方电视台文化访谈节目时坦言,他看的“80后”作品有限,作品给他的整体印象是耳目一新,但“没有昨天”令他很担忧。他认为现在年轻作家写的生活场景,任何国家的年轻人都能写出来,看不出是中国特有的,“80后”作家在躲避历史。张悦然则认为老作家的作品和历史靠得太紧,很难看到人格独立的作品。

如果以“文学代沟”这一概念来描述老作家与“80后”作家的争论,是再恰当不过了——“文学代沟”。代沟一词,近年来为社会所广泛认可,表明其在社会关系中委实存在。既然如此,在基于社会描摹的文学作品中,以及作品主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逻辑,注定要被代沟所影响。是故,王蒙先生所担忧的“没有昨天”,与张悦然所追求的“人格独立”,在短时间内分不出孰对孰错。但是,应该明确的一个命题是,“文学代沟”并不会根本导致文化断层,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学现象,“没有昨天”的作品固然值得更富阅历的老作家担忧,却没有必要忧之过甚。

诡辩一点讲,对待“80后”作品的“没有昨天”,我更愿意将其视为社会变迁和文化对外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变迁可以用多种视域来描述,最近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以流行词为切入点颇具纪录意义。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词之一即为“中国特色”,发展到现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进入了社会流行词行列。也就是说,30年来,社会已经从曾经宏大的“中国特色”叙事,逐渐转向更为具体地关注社会个体。在这种社会变迁的背景下,“80后”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场景“看不出是中国特有的”,并不难想象。另一方面,文化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也委实改变了我们许多的社会观念,包括“80后”作家所推崇的人格独立。

王蒙先生日前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专访时说:我倒觉得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我们有可能采取一种平等的交流,犯不上自惭形秽,也不必以为自己是最棒的。当然,王蒙先生指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但如果用到我们价值多元化的内部文化氛围中,亦未尝不可。更重要的是,诚如王蒙先生所言:“文化这个东西几乎是无所不包”。文化的发展确实需要有昨天的影子,就像泰戈尔的诗一样: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但是,文学作品不是社会文化的全部,也不是唯一的文化纪录形式。即使需要文学作品中有昨天的身影,也大可不必把此般责任强加给几位崇尚人格独立的“80后”作家。

更进一步说,即使“80后”作品中“没有昨天”,也不可能割断传统文化的文脉。因为“文化几乎无所不包”,“昨天”依然要以特有的姿态融入现代的社会文化之中,譬如对仁爱、中术、礼义等等的“不抛弃、不放弃”。是故,“没有昨天”不过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微观现象,或许并不影响全局。如果我们能够抱着“犯不上自惭形秽,也不必以为自己是最棒的”文化观念视之,那么,既然要崇尚人格独立,就让其崇尚去罢—爱咋崇尚咋崇尚,让明天以“过来人”的眼光看今日“80后”作品,或许也“没有昨天”。(燕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8:12 , Processed in 0.0724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