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2|回复: 0

上海图书:关注草根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2 20: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eduww.com/

  上海,是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在今年上海书展上,记者发现,不少出版社依旧把关于上海的图书作为主打书,工具书、图文绘本、学术研究著作、散文随笔各种体裁一应俱全,内容涉及上海的政治、文化、教育、历史、宗教等各方面。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上海图书更多地关注普通百姓的“草根生活”,关注上海这座城市的“细枝末节”。用一位学者的话说:“平凡的人和事,一样可以在岁月中留下动人的光辉,成为这个城市生动的‘地方志’。”

  “上海话题”年年推新

  最新推出的一批上海图书不再以视角大、规模大为特色,相反,更注重小视角,小切入口,如解剖麻雀一样,解剖上海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上海辞书出版社在书展上推出了《上海话大词典》新版本“汉语拼音版”。该书修订后采用了“上海话拼音方案”,即用汉语拼音来标注上海话读音,删除了许多不常用的旧词,增添了2000余条的大量使用于当今上海,特别是青年中的新词新语。该社的“上海书系”今年又推出《叩街问巷———上海马路的前世今生》,99篇文章描述了上海的350余条马路。《上海,与壁虎一起纳凉》里收录的《食堂舞会》《音乐茶座》《啊,山口百惠》《新光》《烫头发》等则是缠绕了个人生命和时代共同记忆的文字。此外,还有东方出版中心推出的陈丹燕新作《永不拓宽的街道》,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上海的早晨》等。

  关注普通人生活

  如果说,前几年的“上海图书”盛刮怀旧风,那么现如今的上海图书则更注重“当下”,注重“贴近”,关注普通百姓的“草根生活”。上海文化出版社的“俗上海系列丛书”9本聚焦的是普通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以不同角度描摹出俗世上海的宽容与平实,特别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百姓的生活变迁。李大伟的新作《上海生意经》,以经济学的眼光剖析生活中的常见案例,把利润、价值、垄断、投资、成本等经济学术语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袁念琪的《上海门槛》从合用厨房里的电灯泡、半两粮票到婚礼地毯上的经济账,从菜场买排骨到家居装修,剖析上海人的“门槛”中蕴藏着的经济学元素。他的《上海品牌》则介绍了从上世纪50年代直至今天,影响了上海人生活的一百多个品牌,如上海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等,串起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此外,还有沈嘉禄的《上海人活法》,孔曦的《上海本色》等。

  记录了上海的成长

  不少读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如果说那些怀旧的上海图书写的是属于长辈们的时代,是上海的“过去”,那么,如今的这些上海书写的是“我们”,可以说既是为这个城市所度身定制,也是为“我们”老百姓所度身定制。它写了“我们”熟悉的生活,熟悉的记忆,也写出了上海的成长。一位学者指出,这些上海图书毫无疑问成为一个城市的生活史,展现出“上海人”的草根本质。这样的视线“回归”,应该说,代表着出版界新时期一种明显的价值取向,辐射出国人对改革开放的真情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20:05 , Processed in 0.0740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