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26|回复: 0

北京土话欲申请文化遗产(二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 20: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懂北京土话的人越来越少  “老北京”搜集土语万余条
来源:http://www.chinadialect.com/info_view.asp?id=128


北京土话欲申请“文化遗产”
2006年07月14日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刘琳)在海淀区六郎庄住着这样一位退休环卫工人:他每天怀揣着小本儿走街串巷搜集北京土语。如今,已经搜集了一万余条北京土语的他又萌发了两个心愿:一是将收集上来的土语整理完后出本书,再有就是用这些土语写本小说,让人们在情节中感受老北京话的魅力——这个人就是老魏。

抢在拆迁前整理出方言土语

  老魏名叫魏林海,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自打从海淀区环卫局清洁工的岗位退休后,老魏手里就一直没有停下过:整理北京土语。

  今天上午,记者在老魏的家中看到了他整理出来的土语成果。“已经有一万多条了,现在每天还在不断补充中。”老魏说,现在整理的主要是他生活的所在地六郎庄一带的方言土语,在不久的将来,六郎庄地区将会拆迁,这里的一切即将成为历史,所以,尽可能地搜集当地北京土语,老魏深感任务紧迫。

  “打了瓦了、调腰子、哪(一声)嘛,你知道这都什么意思吗?”老魏现场考起了记者。记者摇头,老魏笑着说:“‘打了瓦了’是形容人从成功变得落魄的状态;‘调腰子’的意思类似于刺儿头,调皮捣蛋;‘哪嘛’既可以指吃东西咂摸滋味,也可以指心里头算计算计。”老魏说,北京土语充满魅力,做这样的搜集整理他是乐此不被。

  老魏1996年曾当选北京的“藏书状元”,这为他日后的整理工作打下了基础,季羡林先生曾为他题词“梅花香自苦寒来”。老魏说,在老舍先生的小说中,写的大多是北京城里的土语,他所整理的则是城外的部分,这样能够使北京土语更加完整。
  
熟知北京土语的人越来越少

  ——“哎呀,我齁(hou一声)着了!”问:这个人刚才可能怎么了?

  A.吃了很酸的东西B.吃了很甜的东西C.吃了很油腻的东西D.吃了很烫的东西

  ——“您怎么尽整那妖娥子?”问:这个人是埋怨对方经常怎么了?

  A.寻我开心B.耍鬼注意C.寻花问柳D.半途而废

  这是网络上热门转载《北京方言测试》中的两道选择题。记者在一些转载论坛里看到,很多网友做完测试后纷纷留言感叹北京方言“太难了”。

  老北京方言现在究竟还有多少人在使用?记者活学活用,从老魏那里特意“淘换”了几个“地道”的北京土语,并分别针对3个年龄段、20名北京人随机做了一次调查。

  “褶溜子——找机会或借口溜走;狼洮(拖音)——形容饿的程度;顶戗——吃得饱,坚持时间长”,老魏告诉记者,这几个词语主要来自城外,目前六郎庄只有中年以上的人们还在这样说。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现代了,一些过去频繁使用的语言现在正在逐渐被遗忘。”记者的调查证实了老魏的判断:对这三个词,70岁左右的老人表示现在只是偶尔还说;年龄在四五十岁的10人中,8人表示曾经听说过,但自己不这么说;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6名年轻人则表示听不懂:“什么意思啊?”

专家建议老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书认为,老魏的做法受人尊敬,而且要给予大力支持。“北京作为一个文明古都应该有自己的语言志,但据我了解,北京至今还没有这类语言志。而且,从事研究和保护北京方言的工作正处于一种令人担忧的状态。”赵书说,普通话应该由具有特点的方言来丰富。老魏目前应该到海淀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登记,之后再由专家进行论证。文并摄J015


北京土语要申报文化遗产
《北京晚报》2006年7月19日

京报网讯(记者刘琳)本报7月14日曾对海淀区六郎庄退休清洁工老魏自发整理北京土语进行了报道。今天上午,记者从老魏那里得知,他将按照专家的建议,于近期到海淀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登记他所整理的万余条方言土语。

  在报道刊发当天,很多熟悉、热爱老北京话的读者们给本报打来电话。68岁的柏先生家住东城,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他在电话中表示,老魏的个别说法可能存在误解。“褶溜子、狼洮、顶戗”这些词语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而且,现在还在使用着。所以,老魏说这些词来自城外的说法可能欠妥。但不论怎么说,老魏的做法令人尊敬,我认为现在应该有越来越多热爱北京方言的人来补充这些信息,丰富我们的方言。”

  “眼疵赖儿——指傍晚;炸了酱了——形容事情办糟了。”柏老先生随口就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柏先生说,北京土语至少应该没有城内、城外之分。“在过去,有很多城外的人来到城里打工做活,久而久之,这些城外的人熟悉了城里人说话方式、语调,返回城外后,他们就这样将北京城内的方言带回了城外,沿用至今。”而且,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可能由于情节的需要,一些方言没有被写进去,但这并不表示城内没有这样的土语。

  今天上午,记者与老魏取得联系。老魏说,他将按照专家的建议,近期到海淀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登记。老魏表示,人们关注北京土语是件好事,他并不介意存在文化理解上的分歧,“整理完毕后肯定还需要专家论证的。”

[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08-9-1 20:3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3:57 , Processed in 0.0691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