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82|回复: 0

纪录片:我们正在进行的游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7 13: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郭珊玖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电视台新闻频道)
(E-mail:guoshanjiu@sina.com )


      一直以来,西方人总是以自己可以做或比较 先进地做着某件事情为傲,譬如电视领域里的纪录片,因为西方人在物质文明上毕竟比东方人要高度发展许多。所以,当他们把电视纪录片这种样式制作出来并借机向本土受众炫耀的 时候,东方人则通过某个途径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嗷,电视节目原来也可以这样做的 !看起来,它既不是专题片,也算不了电视剧,它应该属于人类学上的淳朴、贴近以及自然的品类。我们就断然地给它下了一个定义:这个样子的节目就是电视纪录片了。人类学上的某个游戏打一开始是无章可循的,只是人们在不断地摸索中渐渐地形成体系,再在体系上达到一种理论的高度。当其他人拿过来拜读时,自然而然地就感觉到这是一个不太轻易能改变的"游戏规则",如果想玩儿,就得参照实行。而所谓的"规则"均 属人为制定,一二三四,概莫能外。

  一、真、善、美、上--电视纪录片的主题表现

  物质文明一发达,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越显复杂。人类关系一复 杂,连上帝就觉得好笑。复杂有什么好笑的呢?西方人很迷惑,所以他们在酒足饭饱之后, 开始探讨这个好笑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生产方式落后的群落中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于是他们利用手中先进的机器纪录下了那些由于受外来影响而正在消失而又不被人所关注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是被商贾富豪们遗忘了落后文化。)他们对待落后文化现象的态度总是带一种俯视的姿势,像一只肥硕的猫死死地盯着一只幼小可怜的鼠。猫却并无食欲,它只 是得意地欣赏着鼠那乞求放一码的目光和瑟瑟发抖的身体,除此之外别无其它。如果有人将鼠类的喜怒哀乐纪录下来,提供给猫来观看,猫一定很开心:"这些可怜的鼠啊,原来是这样生活的呀!"且不管纪录者出于什么样的心态,纪录片本身的内容可能会让观者感到震动 ,继之萌生出同情或者向上向善的一面来。如此说来,电视纪录片最初的愿望算是达到了。

  现在,让我们回归一种理论,从人性上来思考电视纪录片。人类的生存状态都是向上的,没有人说自己一生下来就很邪恶,邪恶是从善良演变或蜕化而来的。邪恶为纪录片所不齿: 谁敢纪录邪恶?因为它与真善美相对立。反之,没有一个邪恶的人敢被别人来纪录。我们所要纪录的是一个与贫穷与痛苦与疾病抗争的群体,纪录这个群体的一段与灾难、洪荒、野蛮 、凶残和邪恶较量的过程,这样的镜头语言才是最优秀最打动人心的。可以说,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真善美上的纪录。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传达出的是一种人格的魅力,它让人的 头脑产生出精神上的激励。纪录者通过纪录生活,将闪光的镜头语言传达给观众,让观众通 过观看而获得一种理解和认知,进而可能(但并不一定能)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考的方式,使自身得到完善,或者导致一种行为,从而使自下而上的生活环境更美好。也就是说,纪录片应该反映生活的主流(并非上流和下流,它应该属于普天下之大众)。在主流方面,热衷于此 类的电视人已经制作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

  二、注重本土--质疑 所谓"国际性"题材

  你了解美国吗?你熟悉美国的西部牛仔吗?也许你聆听过美国的乡村音乐,但你可能并不清楚乡村音乐所表现的某个主题。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西方自然有丑陋邪恶贫穷落后的一面:沿街乞讨的盲流,食不裹腹的白领,以色为生的贵族,坑 蒙拐骗的奸商,阴险狡诈的高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社会的阴暗面可谓多子。然而,西方人却注重渲染的依旧是向上向善的一面,从这一点来说,人的主观愿望还是崇尚善良正义的 。

  自"八国"联军肆掠中国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今还在隐隐作痛。列强们作鸟兽 散了,把所有的繁华都带走了,满目疮痍被定格了数百年。?在并不熟悉中国的西方人眼里 ,中国仍是一辆衰落的破车,中国人仍在刀耕火种,喝着稀饭,看着日头,伴着孩子。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与之截相反的是,中国人觉得西方人似乎越来越神气了。因为我们所引进的影视作品均是反映他们非主流社会的上等人的生活,他们的经济发达街道宽阔人种靓 丽情感奇特,而贫民生活则如风云散去,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想问:这是国际性题材吗?? 我们对国际性题材的认知,似乎总停留在一种肤浅的片面的认识上:总以为别的人种怎么样优秀,自己的民族如何劣等,自卑心理根深蒂固,崇外之风却日渐频密。

  我一直弄不明白 ,什么叫"国际性题材"或者"与国际接轨"以及"获得西方某国什么质量认证"。既然是接轨,那么任何人种的行为方式、个人收入、消费水平等诸方面均应接轨,但事实上呢,却 是大相径庭的,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让西方人一辈子都搞不懂。

  所谓的国际性题材,归根结底是民族性的题格。其实,我们感悟最深的还是我们这个有着五各年文明史的苦难的民族 。在这一点上,电影导演张艺谋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在他的作品里着重反映的实际上 是黄土高原的一种粗犷和豪放,那种带有强烈原始野性的体现往往会产生出一种震撼: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与动物的生存状态没有二样。如果离开了这片土壤,那他的创作源泉就会 枯竭,他所表现的人物就会失去色彩。果真就有应验--后来张艺谋拍《幸福时光》,明显 没有《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有韵味。如此说来,真正的国际性题材也就是民族性题材, 代表本民族的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如果硬要牵强附会地提出所谓"国际性题材"的话,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算一个,美国人轰中国大使馆也应该算一个。但它绝非真善美,而是家仇国恨了,这样的纪录片应该咬着牙含着泪去拍。

  三、主动与被动--编导 的伪善掩盖不了纪录的真实

  电视纪录片有别于电视专题片,从某种程度上说,编导拍摄电视专题片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他可以对任何自己所要拍摄的故事情节、场景和人物的行为方式进行电影或电视剧式的编排,也就是进行伪善的编造或导演。电视纪录片则不然,编导不可能也不能对正在进行着的故事情节加以不切实际的渲染,人物的行为更可能是 在编导的意料之外,镜头的运用和场景的选择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你不敢肯定,你所选 择的人物在某一时刻或某种环境会发生某个戏剧性的变化。所以你只能等待时机,调整角度 ,抓住令你怦然心动的那一刻。

  在中国的电视界,好像始终存在着一种误区:即把电视纪 录片当电视专题片来拍--先拿出脚本和拍摄方案,然后让所拍摄的人物按照既定的某些情 节有意识地去出演,让他们自始至终地处于被动的地位,似乎只有这样,才算符合了一个电 视编导的意图,也算迎合了本土受众的口味,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我们知道,纪录片的本意 是纪录,是通过编导用发现的眼光去纪录,而不是设置一个个圈套让被纪录者去钻,如果真 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干脆拍电视剧好了。

  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关键的是你必须走出去了解最好是熟悉你所要拍摄的人物 ,他的活动规律和生活状态,以及你不易觉察的某种思想境界。每一个人的形体都很渺小, 人格却很有魅力,但前提是:他的身上必须折射着真善美上的光辉。

  四、自我实现--人文环境与感激意识的产生

  一个愚蠢的问题:中国的太阳与外国的太阳有什么不同吗?相同也不相同。相同的是太阳本身;不相同的是两者的地理和环境,所以拍摄出来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你如果以村庄做前景去拍太阳,那么接下来的 就应该是与乡村有关的画面;如若太阳从城市的某幢建筑物一角升起,那么你的下一个镜头 就很有可能是繁华的街道或拥挤的人流及车流。

  交代了环境,下一步就该寻找兴奋点了。 比如有时候,我们即便不往后看,就能从迎面走来的男人眼神中发现秘密:我们的身后,绝 对有着美丽的女孩存在。因为通过一双诚实的眼睛,我们看到那里面分明写满了对美丽女性的赞美。本土的环境让我们产生感激意识,只因有了熟悉的环境,才能找到自我,找到与自我相关的人或事,这是一件美妙的工作。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提出 的"自我实现论""需要层次论"等著名理论早已被世人所熟知。感激意识对于情感纪录 十分重要,这种意识使你所选择的人物个体能够感恩知足,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必非 等到丧失以后才知道自己阅历和经历的可贵。它既能避免观者贬低自己日常生活的价值,又 能够激发别人的高峰体验。比如说,父母亲通过电视纪录片看到一个在逆境中成长的少年终 成大器时,就会告诫自己的孩子:看看人家,那么多的磨难都挺过来了,你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现在,请想象眼前的一切对你的生命是多么的生动与宝贵!请身 临其境地体会一下你对所有爱你的人说"我要死了"时的感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又 会做些什么?你将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并且将这 种感情表达出来时,一种境界便产生了。这样,纪录者就能够从一个更高、更令人满意的视 角来看待别人的生活,从而细致地纪录一种消失的文化。

  五、发现个性--编导以镜头语言说话

  有人说,纪录片展示的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个人风格。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对于电 视编导来说,交流也许经表现更为重要,但编导的表现却能对交流的内容进行客观的选择。 ?电视纪录片的最为常见的拍摄手法是跟踪,但面对欣赏习惯与我们完全不同的西方观众,长镜头的运用和跟拍已经没有了任何的 优势可言:电视纪录片的发源地在西方,我们只是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拾着牙慧,跟踪成了我们运用最广泛的拍摄手法--动起来的画面固然好,但更好的还是思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对这个民族的理解、剖析和思辩:我们的民族苦难太久--传统观念深入骨髓 ;我们仰人鼻息太久--行为方式故步自封。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我们的国门 (包括国民的思想)已经敞开,日趋活跃的红尘中人,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选择拍摄的对象 :自负与自卑,温顺与反叛,高贵与庸俗,坚强与懦弱,愉快与忧愁,单纯与世故,专注与 闲散……如此多的矛盾冲突架构出多少人间喜剧、悲剧与闹剧!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通过某 种细腻的形式或样式表现出来,受众是否就能获得某种启迪呢??也许。但拍摄制作出这样的形式或样式是否就可以与众不同呢?我以为可以。为什么不!我主张细腻--注重人物行为 特征的某一环节,如眨动的眼睛弯曲的手指,飞扬的发丝;但也有人主张粗犷--利用人物 行为中的物什--大或小多或少--注重浓密的叙述辅助以音效,这样制作出来的纪录片是 否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呢??有的。一个编导对某种选题的审美情趣和对拍摄内容的态度往往 取决于受众的喜爱程度,如果受众喜爱,那么他的个性将会发挥到极致,反之他就会适时地 加以改进,以适应受众的欣赏习惯。因为一个电视编导的拍摄态度很有可能影响到拍摄方式 。所以当编导在发挥个性的同时,他所谓的风格也就形成了。

  六、文化思考--从"红苹果现象"说起 ?

  我们是否有过这样一种认识:在 市场上销售的苹果,不仅个儿大,而且看起来红得发紫,但你只要买来了剖开它品尝,却并非你想象的那种香甜的味道。相反,那些还挂在树梢上的青涩的果子,倒能给你增添无穷的 遐想:是酸苦的还是甘甜的?是松软的还是青脆的?这并非是个品种的问题,它好像是关乎文化现象上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换句话说,是品尝者在文化上的一种思考。从文化上思考纪录片有助于丰富纪录片的主题和样式。从近期北京有线电视台制作出的一些纪录片来看,创作选题正趋向于新闻性--艺术上的处理越来越粗糙,而时效性却越来越强。这似乎不算是电视纪录片的正确走向,而是新闻故事--新闻学上的又一版本:导与深的混合体,但没有了丝毫的艺术上的留存价值。

  这样一种局面让电视纪录片的操作者十分沮丧:什么样的风格样式才算是不单调呢?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苹果。苹果悬在枝头,青涩的时候,没有人想到去采摘它,除非它熟了。可我们为什么就不想到去纪录农人植 种苹果树的那一刻呢?从发芽、开花再到结果,这一周期该是多么漫长,又该有多少故事发 生?可你非得等苹果红了才想去拍摄,能不单调吗??感到头疼的还是我们自己的疏漏或忽略 :太急功近利,舍不得投入,花不下精力,沉不住气候,这才是创作选题越来越窄风格样式日渐单调的主要原因。我们不妨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随便纪录下一个人的一生,然后选择几个阶段进行组合,想想看,你从哇哇坠地婴儿演绎到花甲之年的老头,这个过程是否 有趣呢?60年,已经儿孙满堂了,你不用叙述,这段纪录也一定感人--看看你如何上小学 --又如何上大学--再如何谈情说爱--再再娶妻生子--再再再,慢慢变老,没有了牙 齿,只剩下朱红色的舌--多像一块红苹果的皮。

  七、情感演变--纪录水及非水的过程

  通常我们总认为流动的水是美的,因为它有着动感,像活着的生命一样 。其实静止的水也应该是美的,起码说它宁静,像面光洁的镜子。关键是水质的高低,水 质高,人类更需要它;水质低,人类就必须加以改造使其转化。这个改造的过程是否有纪录 的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水及非水的过程,形成了一个极端,因而我们才会对它加以剖析 。对情感演变的纪录也是一样。这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个故事:一个富翁(10年前他还是 一个穷光蛋)从一个南太平洋上的岛国,携带女友移民来悉尼,除了藏在腰带里的20美元,他几乎是赤手空拳,拎着一只破皮箱开始奋斗。起初,他俩一起在酒吧里打工,在印刷厂里搬颜料筒,在码头山加工金枪鱼,累得半死不活。他在梦里想:等哪一天我有了钱,挽着心爱的女人手去悉尼大歌剧院看戏,让她穿着晚礼服向我撒娇。我呢,当众给她买好吃好玩的东西,那才叫得意。"后来,他开了一家小咖啡店,拼命地赚钱,才慢慢地发展起来一份家当。当那移民小伙子有了钱,却发现失去了姑 娘的欢心,再也听不到她撒娇的声音了。当他们来澳大利亚10周年的时候,小伙子忧伤地问 姑娘:你为什么不向我撒娇了,也听不到你的笑声了?姑娘回答说:那是因为你忘记了三声口哨的故事了。姑娘娓娓道来:那是他们移民澳大利亚的时候,还没有拿到身份绿卡,工资特别低,每天在海边的水产加工厂干10个小时,才勉经可以过日子。圣诞节那天,他们从 凌晨4点起加班到晚上10点才干完,搀扶着走出车间时简直是东倒西歪了。走过一家灯火通明的百货商店看到橱窗里面漂亮的连衣裙,上面缒着一条好看的绿贝壳项链,价格从50元到 280元不等。姑娘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说:"哎,我的生日快到了,什么时候,你才能在生日那天送我一件连衣裙呢?瞧这鹦鹉绿的颜色,最配我的浅棕色皮肤了!"?他问道:"一件要多少钱?""50澳元吧。"姑娘咬着牙,说出了最便宜的价格。小伙子响亮地吹了一声口哨,但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汗水湿透的口袋里,掏出所有的加班费,准备买下这件连衣 裙,姑娘忍不住落下泪,喃喃地说:"今天不用买,我只要听这一声口哨就够了。不过,下一个生日我想听到你的三声口哨。"说完,他们就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小伙子再三发誓说: 这是一定的,一定的,你会听到我的三声口哨的。姑娘和小伙子一起苦苦奋斗,等到小伙 子有了许多钱变成了一个当地的小富翁,就是买100件连衣裙都不在话下的时候,他或许已经忘记了:"应该在心上人的生日那天吹三声口哨的。"小伙子没有吹口哨,姑娘伤心至极,因为金钱再多,人情淡漠,生活又有什么味道?自古以来,珠宝有价,情谊无价。写到这里,我在想,这样的情感故事这样的两人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实在是太多了,只是我们缺少了把握。如果纪录下这个情感故事,它将感动多少人呢?

  八、无限遐想--时空的转换

  台湾作家琼瑶是个聪明的女人,在她的小说集子或电视剧本里,经常会有"一个月以后"、"十年以后"等字样,这是十分高明的一招棋。琼瑶把自己不能驾驭或者把握不了的历史人物、事情统统忽略,将自己熟悉或精通的人物或情感描写刻画得淋漓尽致。比如哀婉清丽的唐诗宋词,在尽情演绎的同时,自己也获 得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快感。这样扬长避短的处理,实际上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时空的转换让受众的想象无限拓展,成为意识流中最为时髦的版本。收听广播的听众深有感触,比如广播剧或音乐,出演的人物实际上并不漂亮,但他(她)甜美的声音却能沁人心脾,听众可以将他(她)联想为一个绝色美人而加以敬仰,甚至于更多的顶礼膜拜。再比如网上交流, 眼花缭乱的陈述激发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骛,"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只要用你的爪子来 敲击键盘,就能获得某种成就感"。即使你是一个百岁老头,也能扮演18岁少女的角色来冲 一个小伙子默默含羞,谁能阻止一个个生命丰富的遐想呢?这就是超越时空的神奇。因此,我们要抓住人物本身的活动规律,有时候,以跳跃、横段的方式进行纪录,还受众一个遐想的空间,或许能产生出另一种视觉冲击力。

  走向市场的电视纪录片正在为人类的历史作着最好的见证, 我们不能坐失良机,也许,现在正是时候。?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7:37 , Processed in 0.0803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