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梦的轻波

中国知青文学史(1953―200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3)柳青:《创业史》[8]

      长篇小说《创业史》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原计划写四部。1960年出版了第一部,写到互助组阶段,第二部,计划写试办农业社,因文革爆发而撂笔。由于作者在文革中受迫害去世,第二部的上下卷在缺少中卷的情况下,以未完成稿在1979年出版。从它展示的规模,已具有史诗性的巨著品质。大跃进、人民公社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摧折这一鸿篇巨构的主要原因。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对小说的命题产生质疑。小说中对中国农村生活的细致、扎实的场景描述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先验理念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创业史》塑造了建国之初(1950-1953年)的农村回乡知青形象,作者以其独有的敏感捕捉到了那一时期的回乡知青的典型性格──对工业社会的向往和骚动。

    在第一部中,与土地改革和互助组运动并无关系的农村小知识分子(高小毕业生)改霞,占据了相当的篇幅。徐改霞有一种不安份的天性,她爹活着时给她订了亲,解放那年人家要娶亲,她以年龄小、包办婚姻等理由,一直抗到二十一岁,最终借着政府贯彻婚姻法的时机解除了婚约,这在当时农村被认为是坏了心术的。改霞十八岁时进城考工,只是受“探索新的生活,结识新的朋友”的天性驱动。她因为看不惯许多乡下姑娘追求城市的物质生活,曾一度放弃进工厂的打算。

    在放弃了当工人后,改霞再次产生了对梁生宝爱情的冲动。月下约会时,改霞“热情的言词、聪明的表情和那只秀气的手,传到了生宝身体里去了。生宝在这一霎时,似乎想伸开强有力的臂膀,把表示对自己倾心的闺女搂在怀中。改霞等待着,但他没有这样做”。梁生宝此时想“他领导着一个断不了纠纷的常年互助组,白占魁也入组了。他没有权利任性!他是一个企图改造蛤蟆滩社会的人!”

    改霞放弃了对梁生宝的爱情后,“她决定坚决奔赴祖国工业化的战线。她尽管对生宝还有好感,但她走的时候毫不动摇。改霞在五、六、七的三个月里,把这个人生问题,翻来复去,想得很深、很细。世界上的大学问家,不见得有恋爱的闺女分析男女那样深刻、细致。改霞想:生宝和她都是强性子年轻人,又都热心于社会活动,结了亲是不是一定好呢?这个念头,自从五月之夜不愉快的幽会中从她脑子里萌起以后,她再用铁镊子也夹不出去了。她想,生宝肯定是属于人民的人了;而她自己呢?也不甘愿当个庄稼院的好媳妇。当他俩结亲以后,狂欢的时刻很快过去了,漫长的农家生活开始了。做饭的是她,不是生宝;生孩子的是她,不是生宝。以她的好强,好跑,两个人能没有矛盾吗?.....在狂热的时候能放任自己的感情冲动,在冷静下来的时候,改霞也能想得很远,很宽。”

    改霞是一个文化觉醒,憧憬丰富情感生活的现代新女性,农村生活和农村后生都配不上她对新生活的追求。她渴望从乡村妇女的命运中解放出来,过上崭新的现代生活。改霞最终到北京长辛店铁路机车厂当铸工学徒了,二年期满后将到省城西安的铁路机车厂工作。

    作者柳青对改霞没有采取简单批评的态度,而是把她当成一个具体的真实人物来描写。她既是一个心气高、不安本份、心思活跃的少女,又是一个要求政治进步,富有革命热情的乡村小知识分子。小说中写道:“改霞虽然不在蛤蟆滩了,她的音信参加了宣传总路线的运动。改霞像全国所有的工人、军人和出外干部一样,给家乡的庄稼人写来了信,要求乡亲们把余粮卖给国家,支援工业化,走互助合作的道路,还特意问到生宝互助组的成就。铸工学徒改霞的信和军人梁生荣、电工郭振江的信一样,是在村民大会上朗读的。”作者只是感叹,改霞没有看到生宝伟大的一面,没能参加农业合作化这“一辈子忘不了的历史壮举”。

    正是在改霞这一形象上,柳青表现出对农民亲人般的爱护和宽广心怀。他认为一个乡村出色的女青年,进城当一个工人,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事。

    第二部的下卷,梁生宝与刘淑良处对象时,作者将淑良与改霞作了个对比,“这女人的性情是比慌慌溜溜的改霞稳重得多,老成得多啊!”县女干部对刘淑良的印象,“身体特别棒,一看就是好劳动妇女的样子。人又开通又大方,一点也没婆婆妈妈气。老杨,我还听了她语言哩,挺会用脑子。讲话很清楚,很流利,简直不像是南山根农村来的.....”

    给梁生宝找一个妇女主任、女队长式的老婆是偶然还是必然?似乎柳青已经为此后的农村阶级斗争叙事,进行了准备。有一点毫无疑问,匹配农民英雄的刘淑良不再是改霞那样的农村知识女性,这预示着回乡知青的政治地位在发生着变化。

    作者在《创业史》中记述了国家对农村招工的政策变化。县团干部王亚梅对改霞讲了1953年的新招工政策,“大多数闺女是不安心农村,不愿嫁给农村青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有个教育农村青年不要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哩,昨天才到咱县上。国棉三厂招考的公示,已经下去了,来不及做工作了。这回算是得了经验,下回再不会这样搞了。”

    1953年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改霞属于被招工进城的最后一批农村青年。在建国之初的时代,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前景向所有的农民敞开,许许多多的可能,许许多多的选择自由,令人们一时眼花缭乱。人们无法料到这种开放、自由只是一时的,城乡分治的格局即将出现,回乡知青还怀着各种美妙的梦想,改霞正是处在这一时期的农村知识青年的典型。

(4)康濯:《春种秋收》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城乡间的危机加剧,1953年国家制定了限制在农村招工的政策,初步实行城乡分治。党和政府连续下文件、发社论,通过教育部门动员农村青年回乡参加劳动,反映这类思想主题的小说和影片也开始出现。
    短篇小说《林业委员》(李准1954)描写了十八岁的高小毕业生、劳模社长沈玉与十七岁的高小毕业生、植树模范秀山相识恋爱的故事,把他们描写成回乡建设家乡、科学务农的农村新人。电影《夏天的故事》(编剧:孙谦,导演:于彦夫1955)讲述田金生考上了高中,却主动留在农村建设家乡,他劝说女同学米玉兰留在村中当会计,并同富农、贪污、投权倒把分子进行斗争。田、米二人在建设家乡中建立了爱情。这些作品宣传知青回乡务农大有作为,人物概念化、简单化,成为国家政策的传声筒。

    中篇小说《春种秋收》(康濯1954)描写了在1954年之后,农村知识青年扎根乡村,建设新农村的故事。由于人物性格较为生动,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在1958年被长春电影厂搬上银幕。

    《春种秋收》的作者康濯曾长期在晋察冀解放区工作,建国初在河北、山西等地的农村工作,参加了农村历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如减租、救灾、清算与土改、互助合作、合作社、人民公社)。他创作了许多反映农村变迁的小说,在他笔下出现了一批农村妇女形象,如家庭地位提高的童养媳春妮子(《灾难的明天》
1944);解除旧婚约、自由恋爱的金凤姐妹(《我的两家房东》1946);积极劝公公带牲口入合作社的秀梅(《一同前进》1953);她们都是随着新生活前进的农村新女性。刘玉翠是他创造的又一个新形象。

    《春种秋收》中的回乡知青刘玉翠“是个呱呱叫的高小毕业生",在学校当过团干部,人又漂亮”,她没考上中学,却带了“一心向往城市的思想”,“回到村里,就整日疯疯颠颠,不做活,也不工作。每天吃了饭,就光打扮起来挑对象。而且,听说还一定得挑个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或者是挑个大干部。”她认为“城市的妇女当中,有田桂英,有郝建秀,有抗美援朝光荣的女护士,有说不尽的远大的前途。而且,城市是电灯电话,高楼大厦,花衬衫,洋袜子,妇女的头发听说都是一鬈一鬈的.....再看看自己住的小山沟,农民翻身了,可也翻不出夹着石头的二亩硬土!村里连个农业社都没办,想闹个俱乐部也闹不起来。”有人把青年农民周昌林介绍她,可是她却想嫁到城里去,“跑区去县,连别人介绍带自己认识的,先后碰过四五个县区干部,可一个也没有谈成。”她本想嫁给进了省城的县团委副书记,可是副书记却教育她安心农村,并告诉刘玉翠,她的一个同学在省城找了给机关干部当保姆的工作,嫌麻烦,嫌小孩脏,因为是偷着去的,没带关系,把个团员也丢了。“刘玉翠脑门子上好像狠狠地挨了一棒,痛得她直想哭。”

    周昌林是村团支书,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技术员,是个新党员,挺红的干部,人长得又英俊,没念过书,但靠自修,肚里墨水也不少。他二十四岁在农村早该是结婚的年龄,“可是外村的姑娘大多不愿意来这一带山区,本村几个高小毕业的姑娘,眼皮更高,目标根本就没放在村子里。”

    碰巧周昌林的地与刘玉翠的地挨在一块,两人一同劳动,共同学习,经过春种秋收一年的光景,两人开始相爱。刘玉翠拒绝了县百货公司的干部,嫁给了周昌林。小说结尾,在刘玉翠的影响下,村里的女青年都安心在农村劳动,半年里村里结婚、订婚的有八对。虽然刘玉翠进城失败了,但作者让她得到了山沟里的好小伙子周昌林,为她安排好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明前景。

    刘玉翠是一个不甘心“一辈子困死在这个老山沟里”的乡村女青年,她与改霞十分相似,并不是仅仅贪图城市的物质生活,同样是出于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向往,是对提高和改变自己生命质量的向往。刘玉翠是进城失败的改霞,她在城乡间的痛苦徘徊,她对城市文明的强烈渴望,被作者大团圆式的幸福描写一笔掩盖掉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6: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4.大跃进年代,回乡知青的文学形象──建设家乡的骨干力量

    进入大跃进的年代,在文学作品中的农村知识青年的地位有所回升,他们又开始成为建设家乡的骨干力量。回乡知青的形象是热情、开朗的,他们自觉在乡村扎根,大力推动科学种田,移风移俗。但是,他们必须在党和贫下中农的领导、教育下才能健康成长。

    小说《洋土结合》(柯蓝1959)描写十八岁的县初中生周建平回乡劳动,社管委会让他到爷爷周荣生领导的副业组当副组长,爷孙两人从最初的相互矛盾,到最后相互学习,将种田经验与科学试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小说《红姑娘》(冯金堂1959)描写小红等几个高小毕业生在队支书的支持下,试种二亩卫星棉,在遇到困难时,支书找来技术员帮忙,最后每亩产皮棉2165斤,四个人成了劳动模范,小红还参加了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9]

    这一时期,拍摄了一批反映农村知青新思想、新面貌的影片,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10]
    《金铃传》(编剧:左邻,导演:刘沛然1958),八一厂摄制。讲述高小毕业生李兰英与社里的劳动模范复员军人张满仓在劳动中产生爱情,但是她在落后分子大金子的影响下,要到城里找对象,当城里人。最后李兰英受到教育,与满仓和好,安心在家乡务农。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编剧:马烽,导演:苏里)长影厂1958年摄制,1963年摄制了续集。影片讲述,中学毕业生孔淑贞回乡务农,参加家乡的水利工程。后来,她与复员军人高占武恋爱结婚。影片中,回乡知青李克明自认为在农村屈才,不安心农村工作,追求孔淑贞失败后,在劳动中思想发生转变,决心不进城找工作,留下来建设山村。两个回乡知青一个先进,一个落后,成为回乡知青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孔淑贞由著名演员金迪饰演,她表现出革命意志坚定、性格活泼的农村知识女性的精神风貌,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在这几部影片中,回乡女知青都是接受农村复员军人、团干部的教育、领导,并最终与他们恋爱、结婚。在这种女性依附男性、妻子依从丈夫的人物关系中,隐喻着政治依附关系,党对回乡知青的领导、教育的关系。表现了回乡知青要追随和接受党领导的中心思想。这种模式化的戏剧情境,显然是由固定的政治理念出发进行设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60年代的回乡知青文学

1.60年代初,对回乡知青模范的宣传[11]

    60 年代初,国家为应付大跃进造成的粮荒,采取应急措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尽可能转移到农村去,政府在三年中精简了2000多万城市人口。城市不可能再在农村招工,农民子弟通过读书进城的路也越来越窄。1960年国家规定,为农村保留的升学率为1%。1962年统计,全国农村高小以上知识青年近3000万人,占农村青年中的四分之一。他们(除极个别人)全体都将回到乡村务农。在1958年《户口管理条例》实施后,许多农村女青年通过嫁给城里人而改变自己身份的出路,也被堵死。

    回乡知青本应极大地促进贫困愚昧的农村面貌,但在6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排斥知识和文明的背景下,他们的作用被抵消,青春和理想也被贫穷落后的农村所吞噬。据1962年团中央青农部统计,安心留在农村务农的回乡知青,仅占其总数的30%左右,感到在农村没前途是其不安心的主要原因。

    1960年在中共中央提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时,号召农村知青回乡一事再次被提出。国家需要以一种精神力量来鼓舞人民,保持局势的稳定。树立回乡知青的模范典型,成为经济、政治的双重需要,于是一系列回乡知青模范便应运而生。

    在最困难的年代,政府树立了一批回乡知青模范,如邢燕子、王培珍、浦锦文、韩志刚、易美素等。学习邢燕子的活动,首先在河北省各级党委直接领导下在该省展开。1960年9月,邢燕子事迹见报后一个月,据唐山市和张北、巨鹿、藁城、唐县等17个市、县的不完全统计,有80万余万青年被组织参加了这一学习。河北省团委发出学习邢燕子的通知时,要求各地“要和发现、培养、总结自己地区的‘邢燕子’结合起来,要在全省青年、妇女中出现千千万万个‘邢燕子’”。

    周恩来在1963年同各大区负责知青安置的人员座谈,指出:“要大力开展宣传。华东写出了《霓虹灯下的哨兵》、《夺印》、《青年一代》、《第二个春天》等好剧本,北京为什么不能写一个?铁姑娘(指河北宝坻县小于庄大队以张秀敏为首的六名回乡女知青组织的铁姑娘队)、邢燕子、侯隽就不能写个剧本?华北局要推动一下。”

    邢燕子的事迹很快被拍成电影,许多剧团争相编演有关剧目,连著名学者、作家郭沫若也参与了这场宣传活动,写出了《邢燕子歌》:

    邢燕子,好榜样!
        学习王国藩,学习铁姑娘。
        全家都在城,自己愿留乡。
        园中育苗苗成行,
        冰上治鱼鱼满网。
        天寒地冻,抢种垦荒,
        使石头长出粮。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一切工作服从党。
        北大洼变成金银窝,
        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黄河!

            邢燕子,榜样好!
            青春献农村,青春永不老。
            一马能当先,万马齐赛跑。
            立下雄心天样高,
            鼓足干劲风力饱。
            克勤克俭,有说有笑,
            能把劳动当成宝。
            为国为社多打粮,
            国好社好大家好。
            司家庄变成鱼米乡,
            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长江!

    1965 年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报告文学集《在广阔的天地里》,内收十名早期回乡下乡知青的先进事迹,他们是邢燕子(河北)、赵耘(天津)、刘品(山西)、柳昌银、吕向阳(吉林)、董加耕(江苏)、宋喜明(江西)、王敬璋(湖北)、韩志刚、王建元(陕西)。他们的优秀品德和辉煌业绩,成为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

    这一时期的《中国青年报》和地方报纸,几乎每隔几日,就在第一版以显赫位置推出一个“大办农业”的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并发照片、发社论,浩大的宣传声势,掩盖了农村萧条冷清的实际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6: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2、豫剧《朝阳沟》──描写城市知青上山下乡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2]

    60年代初,知青文学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宣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塑造知青扎根农村的典型形象,宣传回乡务农的光辉前景。一批配合上山下乡运动的作品应运而生,如话剧《春光曲》、豫剧《朝阳沟》等。
    在这场宣传运动中,一些作品把回乡知青捧到空前的高度,成为领导农村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先锋,如《春光曲》。[13]

    《春光曲》(金剑1963)是一出全面描写回乡知青扎根农村的大型话剧,该剧塑造了春兰、于晓光和刘瑛、玉凤等一批回乡知青的光辉形象。春兰坚持种试验田,教育了思想保守的父亲、生产队长王海山。她还冲破了母亲要她嫁到城里去的阻力,与回乡知青、育种能手于晓光相爱,决心共同扎根农村。小业主、原会计齐金堂企图破坏生产,赶走知青。春兰在公社秦书记的支持下,与他进行了坚决斗争,知青刘瑛接过了算盘,夺回了经济权。齐金堂的儿子、回乡知青齐连才也开始转变思想。在第二年,村里又迎来了第二批下乡的新知青。这出戏中的知青地位之高,只有“文革时期”的阴谋戏剧《山村新人》等作品,才能与之相比。由于这部的作品政策分寸把握不够准,把回乡知青的觉悟写得太高,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宣传、推广。

    另一类作品,如《朝阳沟》不仅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受到党中央、国家领导人和文艺部门的高度重视。豫剧《朝阳沟》的赴京演出,成为当时的一件政治新闻。

    豫剧《朝阳沟》(编剧:杨兰春)是“在1958年大跃进形势鼓舞下”创作出来的,1960年后经过两次重大修改,63年由长影厂(导演:曾未之)摄制成电影。这出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放映后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得到政府的肯定。1964年元旦,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康生等一同观看了此剧并接见全体演员,表明了中央最高领导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全力支持,《朝阳沟》从此风靡全国。

    各地动员和组织知青下乡之前,都以此剧作为宣传教育的教材,组织青年和家长观看并进行讨论。天津市1964年大规模动员知青到新疆支边时,便由市妇联邀请部分家长观看影片《朝阳沟》,并召开影片座谈会。此后市委又组织支边青年观看该片,并座谈观感。同年,南京市动员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下乡插队,也采取了这种形式。

    《中国青年》杂志1964年组织“银环给我们的启示”的大讨论,强调在上山下乡中,要广泛开展思想斗争。讨论文章说:“我们青年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意料不到的困难,会产生动摇,这是可以理解的,要坚持下去,关键在于:一有动摇,立刻自觉开展思想斗争。用自己的革命愿望,去压倒后退的念头,用自己在劳动、斗争中体验到的愉快,去消除畏难情绪。最后,使正确的思想战胜错误的思想,而每经过一次胜利的思想斗争,我们的觉悟就提高了一步。”[14]

    《朝阳沟》是一出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反映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发展,值得进行认真的分析。
    该剧讲述,城镇高中毕业生银环响应党的号召,与她的同学、未婚夫拴保一道,回到拴保的家乡参加农业生产。银环的母亲是镇上的一个小市民,坚决反对女儿下乡,甚至一直追到山里,在拴保娘和贫下中农的教育下终于被说服,也随女儿留下来在山里落户。

    《朝阳沟》的主题,并不是描写农村知青回乡务农,而是写城市知青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该剧将知识青年分成下乡和回乡两个等级,城市知青不仅要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而且要接受回乡知青的指导、帮助。

    (1)推动银环上山下乡的政治压力

    该剧生动地描写了1958年城市知青下乡所处的社会环境,强大的政治压力和有组织的动员工作,对一个城市知青离城下乡,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在戏一开场,高中毕业的拴保动员银环一同下乡,银环动摇不定,同学们纷纷前来批评、帮助。

    银  环:(唱)我的苦处对谁提。毕业后升大学我没争取,剧团里来联系我原信退回。下决心要走上农业战线,你走一步我跟一步决不犹豫。
    同学甲:(唱)光说你不去,雷声大雨点点稀。
    同学乙:(唱)钢精锅来炒菜,你热得快来冷得疾。
    银  环:(唱)红旗锣鼓催我坐立不定,忘不了同学们一片真情。都担心我掉队促我前进,王银环你究竟算哪一行人?
   
    报纸的宣传,学校的动员、同学们的批评,对银环冲破母亲的阻力坚持下乡,产生了巨大推动力。

    (2)知青接受再教育的必要性

    该剧将城市知识青年描写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贯穿了城市知青要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主题思想。

    银  环:(唱)我是城里长来城里生,从家门进校门没到过农村。五谷杂粮难分清,麦苗韭菜分不清。犁、耧、锄、耙我不会用,我的爹呀,我的娘呀,还得要您二老为儿多操心。
   
    《朝阳沟》夸大下乡知青学习农业劳动的难度,知识越多越愚蠢,丑化下乡知识青年。剧中的农村回乡知青拴保被塑造成为具有革命思想和劳动技能的劳动人民的形象,而城市下乡知青年银环被塑造成恐惧种地,愚笨、可笑的知识分子形象。

    拴  保:(唱)你前腿弓,那个后腿蹬,心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好,好!(见银环又锄掉了庄稼)又叫你把它判了死刑。
    银  环:这个锄不好使。
    拴  保:这不是锄的问题。
    银  环:(唱)看起来庄稼活非常简单,谁知道干起来就这样难。两只手就不听自己使唤,挪一步一身汗东倒西偏。心有余力不足眼迟手慢……
    拴  保:(唱)勤劳动才能够突破这一关。
    银  环:(唱)唉!难呀,难呀难!
     
    (3)对下乡知青的阶级斗争、革命传统教育

    《朝阳沟》根据对知识青年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理论,构置出一个对下乡知青进行再教育的理想场景。无处不在的有组织的再教育,对在农村中孤立无援的城市知青构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

    该剧的第五场,银环发生了思想动摇:“上工去下工回心烦意乱,过一天熬两晌单调平凡。那船有码头车有站,高中生种地种到哪年?唉,重重心事对谁谈!”当社员们怨银环娇气,没啥本事时,村党支书做二大娘、伶歌、小黑旦、老小孩等人的思想工作,要他们耐心帮助银环。一场对银环的教育改造工作,在朝阳沟全面展开。

    拴保娘对未过门的儿媳银环进行思想教育的口吻,颇像政治指导员:“贫下中农都把你当宝贝,都盼你在农村大有作为。走一步停一步就是倒退,可不能把文化当成包袱背。希望你更严肃要求自己,银环哪,为建设新山区坚定不移!”

    拴保不像未婚夫,而像贫下中农的代表。拴保教育银环说:“我难忘你叫我看《董存瑞》,你记得我叫你看《刘胡兰》。董存瑞为人民粉身碎骨,刘胡兰为祖国热血流干。咱看了一遍又一遍,你蓝点来我红笔圈。我也曾感动得流过眼泪,你也曾写诗词贴在床边。咱两个抱定共同志愿,要决心做一个有志青年。你说过党叫干啥就干啥,决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你讲的话,你一字一句全忘完。想想烈士比比咱,有什么苦来怕什么难。”

    60年代突出政治的社会空气,每日的学习会、组织教育、群众帮助批评,实际上都构成了一种社会性的压迫。这种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种极其痛苦的改造过程。《朝阳沟》描写了一个城市知识青年扎根农村所必经的思想革命。
    当银环在山沟和城市之间徘徊时,戏剧传达出一种令人哀伤的复杂情感。银环决定回城看母,走到村口时唱道:“我往哪里去呀?我往哪里走?好难舍好难忘的朝阳沟!我口问心,心问口,满眼的好庄稼我难舍难丢。”这时幕后合唱:“朝阳沟,朝阳沟,朝阳沟今年又是大丰收。”
    这时,拴保和支书先后追来,对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的统治之下,任何个人的私利,都没有藏身之地。银环丧失了为个人利益辩护的话语能力,无法抵抗严正的批评,她只有努力战胜自我,追随革命道义。

    拴  保:(唱)刚下乡在这里咱并肩立站,你代表同学们发出誓言。你说道:革命先烈为人民把青春贡献,新一代要继壮志汗洒高山。银环同志,你抬起头再往山上看,什么人坚守阵地望着你银环?
    银  环:(仰望烈士墓,唱)朝阳沟寸寸土汗浇血染,我说过,需要时敢闯火海刀山。
    拴  保:(唱)老支书忆苦思甜那天夜晚,灯光下你可曾写过日记一篇?
    银  环:(唱)日记上洒下我热泪点点,表决心我在农村改地换天。
    支  书:毛主席说以农业为基础。全国工商、交通、财贸、运输,哪一业能离了咱农业?这能说干农业不光荣?银环,你进村头晚上咱们学毛主席那段话是咋说哩?
    银  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支  书:不错,眼下我们国家还存在着“三大差别”,和城市比起来农村是苦一点。可咱们是看着这些差别永远存在下去,还是要努力改变它,缩小它,最后彻底消灭它?

    该剧全面阐述了毛泽东亦工亦农、亦军亦学的教育思想,宣传了上山下乡运动的理论体系。当传统思想的代表人物银环妈要银环“马上离开这老山窝,快给我进城考大学”时,拴保唱道:“朝阳沟一年四季都开课,课堂大来老师多,你是学造林,你是学治坡,你是学移山,你是学改河?学斗争辨敌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的大妈呀,俺一天功课都不耽搁。”

    在全剧结尾,银环妈受到教育,决心在农村安家。朝阳沟的贫下中农又迎接一批新知青来村修建电站。《朝阳沟》不仅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颂歌,而且是宣传党的知青政策的“小百科”。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城市青年插根农村的全景,并将这一上山下乡运动命名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6 17:32 , Processed in 0.09654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