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68|回复: 6

"普通话"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6 15: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ppqu.com/show-video-30353.htm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 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 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 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 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 拟定了一份简章 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 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 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 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 “文学革命的任务 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 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 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 现代‘人话’的 多音节的 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 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 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 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 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 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 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 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 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 “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 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 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 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有许多土音 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 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 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 这些土音 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 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 例如“侵略”一词 有人念“qīn lüè”、也有人念成 “qǐn lüè”;“附近”一词 有人念“fùjìn” 也有人念成“fǔjìn” 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 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 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 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 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 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 把“斥责”说成“呲儿” 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棒子” 将“肥皂”称为“胰子” 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 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 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 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 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 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 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 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 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 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 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 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 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 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苏南地区 也因为南京做过多朝首都 有点接近官话。

“普通话”一词 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 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 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 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 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 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 现在定名为普通话 需进一步规范 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 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 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 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发表于 2009-9-25 09: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4591.htm

目 录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的由来 语音的结构单位 普通话水平测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1955年票选产生普通话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识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其中前述“北方话”,亦称“北方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当代学术名称为“官话方言”。


  普通话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大陆官方:普通话


  台湾官方:国语


  东南亚华人:华语


  学术界:现代标准汉语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仍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īn lüè”、也有人念成 “qǐn 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苞米”,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4591.htm

目 录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的由来
语音的结构单位
普通话水平测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1955年票选产生普通话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识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其中前述“北方话”,亦称“北方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当代学术名称为“官话方言”。

  普通话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大陆官方:普通话

  台湾官方:国语

  东南亚华人:华语

  学术界:现代标准汉语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仍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īn lüè”、也有人念成 “qǐn 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苞米”,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普通话的由来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言。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从汉末到唐末藩镇之乱,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东南沿海。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後,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很大差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的产物,而建康话是南迁的晋王室的语言和当地语言融合形成的,也是今天吴语的源流。汉族知识分子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话为正统。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建康话为主。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因此,当时的扬州话由于接近建康话和《切韵》,在当时社会上很流行。当时的扬州话也是今天吴语的源流之一。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另外,江南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苏州话和当时的首都长安话一道,也成为一种通行语。宋代着《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元代以首都大都话为标准音


  明代的时候,南京由于战争等动乱,南京话从吴语(南方雅言)转变为江淮官话。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江南的吴音开始以苏州白话为主要代表。吴音继承了南方雅言的地位,并且以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白话在当时社会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当时越南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


  清代一开始,仍然以南京官话为正统。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了标准音的地位。这样,北京白话开始成为唯一的标准音。民国初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国音是主要以江浙派为主,虽然概括为“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但是也有人后来说,这个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实际上是以江浙吴语为基础音的国语。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但是也有人表示,支持京音的一派也有把自己方言的语音加入京音的。两派争吵非常厉害。于是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国音就被修改为京音了。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


  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


  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


  我们今天讲的普通话有明确的内涵,有科学的界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里面明确规定的。从1956年到现在,普通话的含义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个样子。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不难理解,所谓普通话就是现代的汉民族共同语。显然在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也是公民具有国家意识、主权意识、法制意识、文明意识、现代意识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


  推广普通话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跨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素质,是知识、能力和良心修养的综合反映。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质构成与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指出“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特别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更是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必要前提。对于任何学段、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能说流畅的普通话,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个最有用的本领,在求学、求职和事业竞争中就能处于优势地位。推广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语言文明是人的素质最直接的体现。努力提高人们的语言道德意识,进行语言行为的道德规范,加强语言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工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除了思想和专业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当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语言文字的修养。使用纯洁健康的语言文字是个人修养很重要的一部分。


  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的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既是当前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是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曾为过全国通行语的方言


  西晋


  古代雅言(时洛阳话)官方通行


  和今天洛阳话差别较大。


  东晋 南北朝


  北方雅言(时洛阳雅言)官方通行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中国官方话开始分为两种:北方雅言和南方雅言。北方雅言是北朝标准音,和今天洛阳话差别较大。


  南方雅言(时建康雅言)官方通行


  建康今为南京。南朝以南方雅言为官方标准音。南方雅言以当时建康话为标准,但是和今天南京话不同源。当时建康话属于吴语,和今天苏州话同源,但是差别仍然很大。


  


  以《切韵》为标准 官方通行


  切韵是兼顾南北的音系


  南方雅言(时金陵雅言、扬州吴音)官方通行


  金陵今为南京。由于扬州经济的繁荣,原南方雅言分化为两支,一支以金陵话为代表,一支以扬州话为代表,他们都属于吴语,比较接近。吴音和今天的苏州话同源。上层社会一般通晓扬州吴音。隋炀帝也学习过吴音。吴音和今天的苏州话差别较大。今天的南京话和扬州话属于江淮官话。一般认为江淮官话是北方雅言和吴语的结合,和吴音不同源但是受到吴音影响。


  


  《唐韵》官方通行


  唐韵是兼顾南北的音系


  南方雅言(时苏州吴音、金陵雅言、扬州吴音)官方通行


  唐初扬州话也是吴音的代表,但是后来扬州由于战争,经济地位让位于苏州。由于唐朝苏州经济的大发展,苏州吴音一开始流行于沿江和江南,后重新转为全国大部分地区通行,通行主要人群是知识分子,当时的艺术工作者,歌妓等中间一般也流行使用吴音。和今天苏州话差别较大。


  金陵今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话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


  


  《广韵》官方通行


  广韵是兼顾南北的音系


  南方雅言(时临安雅言、平江吴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临安即今天的杭州,临安雅言是受到北方雅言影响的吴音。今天的杭州话仍然带有北方口音。和今杭州话差别很大。


  平江即今天的苏州。北宋的江南文化承袭了唐代的强势地位。吴音继续流行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和今天的苏州话差别较大。


  金陵今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话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


  


  蒙古语 官方通行


  大都话 官方通行


  元代汉语没有标准音,官方语言一般沿革宋朝的南方雅言,但大都话亦有通行度


  南方雅言(时临安雅言、平江吴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临安即今天的杭州,临安雅言是受到北方雅言影响的吴音。今天的杭州话仍然带有北方口音。和今杭州话差别很大。


  平江即今天的苏州。和今天的苏州话差别较大。


  金陵今为南京。南方雅言在北宋仍然为官方语言。和今天的南京话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


  


  
南方官话(时南京官话)官方通行


  南京方言从吴音转为江淮官话,当时南京话类似今老南京话,当时外国人学习汉语较多以南京官话为主。迁都北京后,仍然以南京官话为主。


  北方官话(时北京官话)官方通行


  类似今北京话,开始为土话,后来随着迁都北京,开始有一定影响力。官方语言重新开始分为南北两支。


  吴音(时苏州白话)民间通行


  继承宋代南方雅言。明代开始,南方雅言转为民间。明代江南承袭了历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当时有人云:“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苏州白话对各个剧种有很大的影响。百戏只祖昆曲也是使用苏州白话。苏州白话发音类似今苏州话。


  


  南方官话(时南京官话)官方通行


  类似今老南京话,清初流行于官方,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取消南京官话的标准音地位。


  北方官话(时北京官话)官方通行


  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类似今北京话。


  吴语(时苏州白话、上海苏白)民间通行


  类似今苏州话,清末由于战争,苏州经济地位下降,让位于上海。苏州的文化影响力开始减小。


  上海式苏州白话,是苏州话和上海话的结合,苏州经济文化地位让位于上海之后,上海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粤语(时广州白话)民间通行


  类似今广州话,由于广东经济迅速发展,清末开始流行,影响力慢慢扩大。


   民 国


  老国语(北京话)官方通行


  类似今北京话,兼顾南北官话,带有入声。


  新国语(北京话)官方通行


  和今天普通话相差不大,无入声。


  吴语(苏州话、上海话)民间通行


  今天的上海话在民国形成。影响力在华东地区较大,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但相比历代苏州话的地位就逊色多了。


  粤语(广州话)民间通行


  影响力在华南和海外较大,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现 在


  
普通话(北京话)官方通行


  见上栏目。


  上海话(上海话)民间通行


  上海话属于吴语,在江南影响力较大,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闽南语(厦门话)民间通行


  随着福建和台湾经济的发展和放开了方言使用,闽南语的地位正在上升。目前在福建和台湾影响力较大,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力。


  粤语(广州话)民间通行


  随着改革开放和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加上香港的地位。粤语的地位仅次于普通话。目前在广东影响力较大,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很大,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力。


  四川话 (成都话)民间通行


  四川话属于西南官话。随着四川经济的发展和较大的人口底数,四川话的地位正在上升,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力。目前仅次于普通话和粤语。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0: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音的结构单位

一个语句是由许多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构成的。词有的是一个音节的,如“美”;有的是两个音节的,如“祖国”;有的是三个音节的,如“普通话”;有的是四个音节的,如“计算机系”。那么,音节是什么?它以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一)音节和音素


  音节 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发出来的。在汉语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念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语音,分析到音素,不能再分了,所以它是最小的。“绿”可以分析出l和ü,“红”可以分析出h、o、ng来。当然,这种分析,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才能做到,不过,如果我们把声音拖长念,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二)元音辅音


  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元音 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如a、o、u。


  辅音 发音时,不一定颤动声带(有的颤动声带,如m、n、l,有的不颤动声带,如s、sh、x。)声音不响亮,气流在口腔要受到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阻碍。如:b、d、g、c、ch、q、f。


  辅音一般要跟元音拼合,才能构成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韵母、声调是中国传统分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它不是最小的单位,因为韵母还有第二层次的结构单位:韵头韵腹韵尾。也叫介音、主要元音、尾音。


  声母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买mǎi、卖mài、明míng媚mèi”开头的“m”就是声母。“二èr”、“矮ǎi”这样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叫做“零声母”音节。


  韵母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它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鼻韵母有鼻辅音n或ng作韵尾)。比如:“发达fādá”的a,“机器jīqì”的i,“电线diànxiàn”的ian就是韵母。韵母是每个音节不能缺少的构成成分。没有韵母,就不能构成音节。韵母里面分韵头、韵腹、韵尾。比如“ian”i是韵头,a是韵腹,n是韵尾。只有一个元音的韵母,这个元音就是韵腹,如i、a。做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如ia、ua、üe。做韵尾的只有元音i、o(u)和辅音n、ng,如:ai、ao、an、ang。


  声调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是由音高决定的。比如:“辉huī”、“回huí”、“毁huǐ”、“惠huì”四个音节的声母都是h,韵母都是ui,但是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义。所以,声调是构成音节非常重要的成分。一个音节没有标上声调,这个音节就毫无意义,好像一个人没有生命。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相拼构成的基本音节(包括零声母音节)有400多个,加上声调的区别有1200多个音节。这1200音节的能量非常大,它构成我们语言里成千上万的词。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音系就是北京音系。


  (一)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能够区分意义的音素叫音位。例如:“布bù”和“铺pù”,“变biàn”和“骗piàn”,“标biāo”和“飘piāo”就是靠b、p两个音素来区分的,b、p就是音位。


  人类能发出的音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但某种语言或方言选择一定的声音来区别意义是有限的。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这些能区分意义的音素互相对立,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普通话能区别意义的音素有元音音素10个,辅音音素22个,构成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元音音素:


  舌面元音: 前元音 i衣 ü 迂 ê


  央元音 a啊


  后元音 o喔 e婀 u乌


  舌尖元音: 舌尖前 -i(zi资 ci疵 si韵母)


  舌尖后 -i(zhi知 chi吃 shi诗 ri日的韵母)


  卷舌元音: er儿


  这10个元音在构成音节时有选择性。舌尖前元音-i只跟z c s拼合构成音节,舌尖后元音-i蛤zh ch sh r拼合构成音节。ê、er能自成音节、不直接跟辅音相拼。其他元音既能跟辅音相拼,也能自成音节。


  辅音音素:


  塞音 b p d t g k


  塞擦音 z c zh ch j q


  擦音 f s sh r x h


  鼻音 m n ng


  边音 l


  辅音音素中的m、n、ng三个鼻音,在某些方言里可以独立成音节。比如,有些地方称“妈妈”为“m ma”。称“你”为“n”,称“五”为“ng”。普通话中有叹词“喑欠 hm”、“哼hng”等纯辅音音节。这是个别的现象。


  (二)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


  从声韵调系统来看,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类。


  声母 上面所列的22个辅音,除ng不作声母外,其余21个都作声母。


  韵母 39个韵母按它们的结构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单韵母10个,上列10个元音都作单韵母。


  ****复韵母13个,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有: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üe


  iao iou uai uei


  ****鼻韵母16个,由元音和鼻辅音n或ng复合而成。有:


  an en ang eng ong


  ian in lang ing iong


  uan uen uang ueng


  üan ün


  声调4类


  1.阴平念高平调(调值55)。如:飞妈书家音乒;


  2.阳平念高升调(调值35)。如:池河神床笛重;


  3.上声念低降升曲折调(调值214)。如:马把始可果表;


  4.去声念高降调(调值51)。如:电灭醉亚进贡。


  音素系统和声韵调系统,都可以用来说明汉语的语音结构。这两套系统可以结合,但不能混淆。比如: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不等于声母,因为辅音除作声母外,还可以作韵母的一部分--韵尾。韵母虽然主要是由元音充当的,但韵母不等于元音,因为韵母里面还有辅音。


  汉语和其他地方言音系相比较,普通话音系比较简单,它的声母、韵母、声调,一般来说,比其他方言要少,因而比较容易掌握。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跟英、法等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汉语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声调区别意义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


  普通话,是汉语标准语的通称。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r、鼻音n,m 、边音l外,没有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4年,国家又提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对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进行检测和评定。这一年,国家语委、原国家教委和原广电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并颁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1998年国家语委再次审订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并作为部级标准予以正式颁布,同时还制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又审议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十九条中明确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把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级六等: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每个级别内划分甲、乙两个等次。其中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的要求是不低于二级乙等水平,而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等岗位不低于一级乙等水平。并从1995年起在这些岗位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27)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0: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0年10月31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三章: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


  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


  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


  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条: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


  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


  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第七条: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


  组织和个人。


  第八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


  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九条: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


  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


  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


  第十一条: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


  和标准。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第十二条: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批准。


  第十三条: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


  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


  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第十四条: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


  语用字: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三)招牌、广告用字;


  (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第十五条: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六条: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


  :


  (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


  (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


  音用语;


  (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第十七条: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


  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第十八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


  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


  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


  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


  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


  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


  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章: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


  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本系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十二条: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


  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


  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


  等级标准。


  第二十五条: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术语译


  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


  部门组织审定。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


  本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人员用语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


  定的,有关单位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


  ,由有关单位作出处理。


  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


  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


  ,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0: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1955年票选产生普通话

1955年10月15~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央一级的文字改革、教育、科学、作协、外交、邮电、新闻、广播、 出版、民委、总政、全总、青年团、妇联等部门位,共207人。


  主要内容有汉字简化和普通话的确定,其中普通话的确定是投票的,各种方言的票数是


  北京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52


  西南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西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成都语音为标准音) 51


  吴语 (以吴语为基础方言、以苏州或上海语音为标准音) 46


  粤语 (以粤语为基础方言、以广州语音为标准音) 25


  中原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中原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开封语音为标准音) 7


  冀鲁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冀鲁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济南语音为标准音) 6


  江淮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江淮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扬州语音为标准音) 6


  闽语 (以闽语为基础方言、以福州或泉州语音为标准音) 2


  东北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沈阳语音为标准音) 1


  西北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西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兰州语音为标准音) 0


  胶辽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胶辽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旅大语音为标准音)0


  晋语 (以晋语为基础方言、以太原语音为标准音) 0


  客家语 (以客家语为基础方言、以梅县语音为标准音) 0


  赣语 (以赣语为基础方言、以南昌语音为标准音)0


  湘语 (以湘语为基础方言、以长沙语音为标准音)0


  弃权 11


  总计 2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17:19 , Processed in 0.0815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