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2|回复: 0

辞令学发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6 14: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冯寿忠

1.0 什么是辞令学?
1.1 辞令学的研究对象
辞令学是研究辞令现象,探讨辞令艺术,指导辞令交往实践的学科。辞令,是直接性的言语交往中用得所宜的信息代码。辞令现象,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辞令学是言语交往的重要分支,是人文行为科学的重要部分。
第一,辞令学的研究对象是辞令。辞令作为信息代码的一种,它同文学作品是相对立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种信息代码。但辞令跟文学作品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交往功能不同。辞令适用于直接的言语交往之中,具有直接性的控制功能。直接性的交往是双方有针对性地进行的,发信者直接指令收信者做什么或怎么做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大多是面对面进行的,因此,反馈比较及时,发信者可以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信息编码,已达到有效控制对方的目的,例如:演讲者直接针对听众进行演讲,他完全可以及时根据听众的反应变化,来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代码的形式和内容,以满足听众的要求。公关小姐在接待顾客时,也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而采取不同的公关策略和辞令,以架设与顾客间的友谊的桥梁,文学作品则大不相同,它只适用于间接性的言语交往场合,它所具有的只是间接的控制功能。文学家和读者之间的交往,是非直接性的,双方一般不是面对面的或有针对性的进行的。文学家的作品既不能强迫某个人看,也不能硬性规定只有某个人才能看。文学家以文学作品跟人民群众进行交往的目的,不是直接地指令他们做什么或怎么做,而是以作品中的情节或形象去影响群众,让他们悟出该做什么或该怎么做,例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并没有直接地咒骂封建统治者,而是借小说中的人物之口来达到目的的。因此,文学作品较之辞令而言,其控制功能是间接性的。
第二,承载的信息不同。辞令所承载的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信息内容。是人们借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维持日常生活的进行的实用性信息,例如,外交辞令所承载的是调整国际关系的信息,公关辞令所承载的是调整公共关系的信息,恋爱辞令则承载的是调整男女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文学作品所承载的信息,是文化生活中的精神信息,这种信息是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性的信息,它的作用在于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上的美感享受。
第三,表达不尽相同。辞令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口语,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书面语。但是,辞令跟口语,文学作品跟书面语也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它们的关系是:
辞令 --------------------------- 口语
 文学作品 --------------------------- 书面语
辞令既可以用口语表达为言辞,也可以用书面表达慰文辞,如书信、告示、政令等。文学作品既可以用书面表达为文辞,也可以用口语表达为言辞,如相声、评书等。
此外,还应该把辞令跟文章区分开。例如学术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它们所承载的信息,也是一些精神信息,跟辞令所承载的实用信息也大不相同。因此,辞令不应包括这一类的文章。辞令所包括的文章主要有:书信、公文函电、广告、新闻报道等等。
1.2 辞令学的研究任务
辞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随着人类语言的诞生而诞生的。但是,辞令艺术却一直没有受到过应有的重视。我们提出建设辞令学的学科,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肩负起探讨辞令艺术规律的责任,让辞令艺术在文化领域中,占有应有的地位,发挥其特殊的社会效能。我们认为,辞令学的初创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开展描写辞令学的研究。结合言语交往的实际,探讨辞令的性质、功能,分析辞令的结构,总结运用语言符号编制辞令(编码)和解析辞令(解码)的规律。为辞令艺术的实践活动,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
第二,开展理论辞令学的研究。以辞令艺术和辞令学的发展为线索,自古及近地追踪描述辞令艺术和辞令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为理论辞令学的研究提供借鉴,为辞令艺术的发展,提出科学的预见。
第三,开展应用辞令学的研究。以辞令理论为根据,以辞令艺术的发展为借鉴,建设与当代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各种言语交往方式密切相关的辞令学分科。如演讲辞令学,谈判辞令学、广告辞令学、管理辞令学,服务辞令学、诉讼辞令学,恋爱辞令学等等。将辞令学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以期提高全民族的辞令艺术修养。
2.0 辞令学的学科地位
在人文科学之中,跟辞令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言语交际学、语言学、修辞学和文学等。
2.1 辞令学跟言语交际学的关系
言语交际学是以言语交往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言语交往有直接性的,也有间接性的。言语交际学的任务,是考察各种类型的言语交往过程,从中揭示出最基本的规律来,以指导言语交往实践。辞令学是言语交际学的分支,它的任务是考察直接的言语交往过程,探讨辞令的生成和解析规律,以及辞令的性质,功能和结构等等。
2.2 辞令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辞令是以语言符号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代码,辞令学不能不关心辞令的形式,而这正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辞令学跟语言学有着密切关系。然而,作为两门学科,它们毕竟有所不同。语言学研究的语言符号,既是辞令的表现形式,又是文章或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语言学的任务是总结各种语言符号系统的结构和规律。辞令学则既研究辞令的形式,也研究辞令的内容,是把辞令作为一个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此外,辞令学和语言学虽然都关心辞令的形式,但侧重点不同,语言学注重的是其中的一般的, 最基本的语符结构规律,而辞令学注重的是其中的特殊的,与辞令相联系的,具体的语符结构规律。
2.3 辞令学跟修辞学的关系
按照索绪尔的语言与言语的区分观点,修辞学跟辞令学都属于言语学的范畴。修辞学是研究言语语辞生成过程中的优化规律的学科。这里的言语语辞既包括辞令,也包括文章和文学作品。因此,辞令学跟修辞学的关系是交叉性的关系,辞令的优化规律的研究,即辞令修辞学,应是辞令学的重要内容。
2.4 辞令跟文学的关系
辞令学跟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但这并不等于二者毫无关系。辞令跟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二者毕竟都是信息代码。它们的形式都是语言符号,它们的内容都是交际信息。这种共同性是辞令学跟文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文学的研究有理论的研究,辞令学中也有理论辞令学;文学有文学史的描写研究,辞令学中也有描写辞令艺术发展的描写辞令学;文学要研究文学作品和文学家,辞令学也要研究辞令和辞令家;文学可以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辞令学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研究。
3.0 为什么要建立辞令学?
为什么一定要建立辞令学?建立辞令学的条件成熟吗?这是初创新学科是所必须回答的。
3.1 建立辞令学的学术要求
辞令学的建立,是人文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随着人类科学文化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自身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人际关系学、言语交际学等新学科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人文科学已发展到了新的水平。然而,这些新学科的出现,并不能解决人类已提出各种社交问题。尤其是对于人的辞令艺术规律的种种问题,还没有一门学科能作出比较理想的回答,例如:人的辞令才能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有些人学习了语言学却学不到口才和文才?为什么有的文学家却不善辞令?诸如此类,都需要建立辞令学,才能予以回答。不少语言学家和交际学家也都从各自的角度来兴趣盎然地探讨这些问题,但终因鞭长莫及而未得出令人满意的果。我们认为,辞令学虽然是言语交际学的一门分科,但是,如果不专设这个分科,而只是笼统地、不分辞令和文章及文学作品地探讨其规律,是不能彻底地揭示辞令艺术规律的。辞令艺术不仅仅是口语的艺术,它也包含着文才的因素,因此,只靠一些探讨口才的通俗读物,并不能完整地解答辞令艺术的根本问题。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认为,正式给辞令学以学术名分,让它来统帅各种与辞令艺术有关的学术研究,如口才的研究,文才的研究等,旗帜鲜明地为辞令艺术而研究辞令学,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达到彻底揭示辞令艺术奥妙的目的。
3.2 建立辞令学的社会需要
辞令学的建立,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人类历史已跨入二十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正以更稳健的步伐向前推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民主政治的步伐大大加快,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步加强。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交往也日趋频繁。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迅速提高全民的辞令艺术水平,以适应国内外言语交往的迫切需要,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以及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一个崇尚辞令才能,研究辞令艺术的社会新气象正在逐步形成。《演讲与口才》杂志成为人们最喜欢的十大刊物之一。那种把笨笔拙舌作为美德颂扬的时代,的确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坚信,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及时地建立辞令学,为培养中华民族的辞令才能,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是非常必要的,必将得到社会界的普遍欢迎。
3.3 建立辞令学的文化条件
古代辞令艺术的研究成果,是我们今天建立辞令学的珍贵资料。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系统的辞令学虽未形成,但自先秦始,就有了辞令学萌芽。《尚书》、《国语》、《战国策》就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早的三部政事辞令专集。《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商君书》等,则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早的个人或学派的辞令专集。然而,由于辞令学没有诞生,这些著作却常常被当作文学作品来加以研究。《晏子春秋》则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早的辞令家传记。从辞令理论来说,《周易》以及诸子选集中,已经可以散见到许多关于辞令及辞令艺术的精辟见解。其中最突出的要数孔子和荀子的理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专把“言语”作为一科,培养了宰我、子贡等一批善于辞令的学生。他提出“不学诗,无以言”的主张,以及“辞达而已矣”的见解,对后世辞令艺术的研究和发展深有影响。荀子对辞令学非常重视,他一贯提倡论辩,自己也是个论辩高手。他认为:“君子必辩”。他提出的关于“谈说之术”的理论,为汉代的刘向所十分推崇。秦汉以后,天下大统,纵横驰骋的舌辩之士,以无用武之地,但仍出现了不少东方朔一类的宫廷辞令家,也出现了不少诸葛亮一类的外交辞令家。从辞令理论来说,刘向的《说苑》,刘勰的《文心雕龙》等,虽不是辞令理论专著,但也有不少章节是专论辞令和辞令艺术的。此外,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冯梦龙的《古令谭概》等,都大量记载了辞令家们的言行,这对于古代辞令学研究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地继承这些宝贵遗产,吸收历代辞令学的研究成果,就一定能够建立起崭新的辞令学体系。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辞令学的开创和建设,共同努力吧!

[ 本贴由 独立寒秋 于 2003-12-16  18:14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17:10 , Processed in 0.0600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