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55|回复: 0

贵州安顺屯堡方言研究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0 12: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袁本良,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227812811
  
最近二十几年来,处于贵州腹地的安顺屯堡文化以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认知价值而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 注,研究者渐多,研究成果叠见。作为屯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堡子话”为对象的屯堡 方言研究自然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就目前的情况看,与屯堡文化其他诸多方面的研究相 比,屯堡方言及方言文化的研究无疑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这主要表现在:

  (一)对于屯堡话面貌的 描写,除开一些散见于有关著作中的文学性表述①之外,真正从语言学(及语言文化学)角度进行 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

  (二)在少有的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成果中,有的成果比较明显地存在着描写 上有欠准确全面、解释上不够充分深入的缺点;

  (三)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观照屯堡方言,从而揭 示屯堡方言的社会意蕴及文化价值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安顺屯堡方言的研究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 内容。

  一是对屯堡话作本体性的研究,即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安顺屯堡话自身的结构(语音结构 ,语汇结构,语法结构)规律。

  二是对屯堡话作投射性的研究,即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的角 度,研究安顺屯堡话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屯堡方言与屯堡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前者的研究,可 以揭示屯堡方言作为一种特别的汉语方言在语音体系、语汇体系等方面的诸多特点,正确认识屯堡 方言与周边汉语方言的区别性特征。通过后者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屯堡方言某些语言特点的来 源及某些语言成分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深入了解屯堡方言的社会文化价值。



  
作者:222.85.193.*   2007-7-13 17:15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袁本良 -- 安顺屯堡方言研究之我见  
  以上两个方面,前者是 研究的基础环节,后者则是研究的深化阶段。没有前一个环节的准确细致的描写,后一阶段社会文 化学意义上的解释就会无从依傍,或者会误入歧途;而没有后一阶段的正确深入的解释,对屯堡方 言的描写也就无从得到价值的体现和意义的提升。可见,对于屯堡方言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说 ,上述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现有屯堡方言的研究成果,据笔者所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安 顺市志》第二十篇第三章第二节“二铺语音”部分:
  (2)《贵州省志·方言志》“二铺话”语音 部分;
  (3)《屯堡方言初探》;
  (4)《从屯堡岛方言看早期贵州汉语方言的发展轨迹》。

  前面 三种,主要是对屯堡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静态的描写;第④种除了屯堡方言语音系统的描写之外, 还包含一些从语汇角度进行的文化学探讨的内容。就语音系统的研究而言,上述4种材料对屯堡方 言声韵调系统的描写并不一致。其中,(1)(2)(4)的描写大体相同。而(3)的描写却与 其他三种有较大差异。现就(3)和(4)两种材料的情况比较如下:声母系统方面,(4)的声 母数为23个(含零声母):(3)中所称声母数也为23个,但实际所列却只有22个。(3) 与(4)对比,少了3个:t、(与r相对的舌尖前辅音)、O(零声母);多了2个:w /v、y。

  按,(3)的描写有以下几点可以商榷:

  第一,w、v、y皆不是辅音而是半元音,从 音位理论说,它们在声母系统中应归为一个音位,即O(零声母)。

  第二,根据我们的了解,屯堡 话的舌尖中音声母中存在不送气的d与送气的t的对立,t即“拖泰贴”等字的声母,而(3)中 未列出t。

  第三,(3)的声母表中只有舌尖后声母r,没有与它相对立的舌尖前声母,而在后文 的说明中,作者却说“屯堡话里没有r这个卷舌音,含有r的音节在屯堡话里发成平舌音”,两处 互为矛盾。据我们所知,屯堡话中是存在着卷舌声母r<>与平舌声母二者的对立的。韵母 系统方面,(4)的韵母为29个,(3)的韵母为28个。(3)与(4)对比,少2个:舌尖 前元音<>和舌尖后元音<>多1个:ie。

  按,这里有以下问题:

  第一,(3)中未列屯堡话“ 字自刺私死”“湿史屎是日”等字的韵母,是明显的缺失。

  第二,其他调查资料显示,屯堡话中无 ie韵母,安顺城区的ie韵母字如“灭叠贴节雪”等,在屯堡话中是说成i韵母。

  第三,(3) 中无“光爽”等字的韵母uang,所列uong当是uang之误。声调系统方面,(4)所描 写屯堡话四声的调类和调值分别是:阴平33,阳平21,上声42,去声35。(3)对屯堡话 四声进行了这样的说明:“第一声是高平调,调值最高;第二声是低平调;第三声有如猛虎下山, 很有力度;第四声往上扬,类似于普通话的第二声。”  
按,(3)的表述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对 调值的描写没有采用国际语音学会通过的五度音高标记法,不仅难以说清情况,而且缺乏科学性。

   第二,屯堡话第一声的读法是中平调33,与普通话和安顺城区方言的高平调55不同;第二声是 低降调21,而不是低平调。(3)对第一声和第二声的说明都不符合事实。对第四声的读法,(3)中存在矛盾的表述,除前引“第四声往上扬,类似于普通话的第二声”的说法外,文中另一处 则说:“与普通话的第四声音向正好相反,屯堡话的第四声具有向下俯冲的趋向,而普通话的第四 声则是明显上扬。”两处表述中,前一处是符合事实的,后一处则正好与事实相反。

  上述材料对屯 堡方言语音系统的描写所存在的不尽一致甚至失实失真之处,无疑影响了屯堡方言研究的质量和水 平。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田野调查工作,在充分调查和准确记音的基础上,才有可 能对屯堡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全面准确的描写和归纳。目前所见屯堡方言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 语音系统的描写之上。但屯堡方言的语言本体的结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在语音系统的描写,还应该 包含语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研究。当前的研究成果中对语汇系统已经有所涉及(比如(4)中对屯 堡话的部分方言特征词有所讨论),而语法系统的描写基本上还是空白。即使是对语音结构的研究 ,也不能只停留在对声母、韵母、声调系统的描写上,语音结构所涉及的其他诸多问题,如屯堡话 中的异音问题、音变问题、语调问题等,都还值得作全面细致的描写研究。

  从方言学和历史语言学 的理论架构以及屯堡方言的语言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对屯堡方言的本体性研究和投射性研究至少应 该包含如下的内容:

  一、语音方面的研究对屯堡话语音的研究可以分为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在共 时方面,要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记音,力求对屯堡话的语音结构作出准确的描写归纳,包括:屯堡 话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屯堡话的语音特征。包括声母方面的特征, 韵母方面的特征,声调方面的特征,声韵调配合方面的特征。屯堡话的同音字表。屯堡话的语音变 异。如语流中的合音,语流中的变调。屯堡话语音的内部差异。如文读和白读的差异,老派和新派 的发音差异,成人语和儿语的发音差异,不同方言点之间的发音差异。屯堡话语音的外部差异。如 与安顺城区方言的发音差异,与周边非屯堡汉语方言之间的发音差异。历时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屯堡方言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对比研究,推求屯堡方言语音系统形成和 演变的轨迹;通过考察屯堡方言与其他官话区方言的渊源关系,寻绎或佐证屯堡移民的来源。可以 利用的材料主要有两个方面:口语方言材料。如屯堡周边汉语方言材料,屯堡移民来源地如安徽、 江苏、江西、湖北等地的方言材料。书面语音材料。主要是元末及明清两代官话语音系统的韵书, 如《中原音韵》《韵略易通》《五方元音》等。

  二、语汇方面的研究屯堡话语汇方面的研究,大体 上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入手:屯堡话特征词的描写。调查并尽数列举最能显现屯堡话与其他方言差 异的词语,目的是更全面地认识屯堡话的语言面貌。屯堡话语汇的内部比较。如比较老年人和年轻 人的用词差异,由此研究屯堡话语汇的历时演变;比较屯堡话不同方言点之间的用词差异,由此了 解屯堡话与周边方言的相互关系。屯堡话语汇的外部比较。如比较屯堡话与安顺城区方言语汇的异 同,了解方言间的影响与融汇;比较屯堡话与移民来源地方言语汇的异同,认识屯堡社会文化形成 的历史等。屯堡话语汇次系统的研究。选择屯堡话语汇中若干个有一定特色的次系统,如屯堡话中 的地名、屯堡话中的亲属称谓、屯堡话中的俗语(四字形容语、“言子话”、隐语及其他)、屯堡 地戏及祭祀活动用语等,作相对全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探究其社会意义及文化内涵。

  三、语法方 面的研究从一般了解的情况看,屯堡话与周边汉语方言的语法差异并不太多,但也不是没有值得注 意的特点。比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考察研究的:屯堡话中性状加强态形容词的构造特点;屯堡话 的方位词系统、量词系统、语气词系统等;屯堡话的惯用特殊句式;屯堡话的同义表达句式。语法 方面的以上考察,都应该采用静态的描写与动态的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使相关的考察有助于加深对 屯堡话历史轨迹的认识。

  在语音、语汇、语法三个层面中,语汇层面的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最为 密切。在这一方面,除有人对屯堡地名、亲属称谓作过一些考察(吴伟军2005)外,其余方面 还大有文章可做。在今后的屯堡方言研究中,应该大力加强这个环节的工作。安顺屯堡方言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即使撇开它对于认识屯堡文化的作用不谈,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它也有值得 人们十分重视的意义。这是因为:

  (一)屯堡话是“岛方言”性质的汉语方言。岛方言的特点是受 到周边其他方言的包围,它的主要特征与周边方言不同,却与远离它的别的地区的方言有相同或相 似的关系。在已知贵州三种岛方言(另两种是天柱的酸汤话和晴隆的喇叭话)中,安顺屯堡话以其 值得重视的地理分布而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

  (二)安顺屯堡话从来源上说是属于“军话方言岛” 的汉语方言。明代的军屯制度造就了全国主要是南方地区的诸多“军话方言岛”,研究这些“军话 ”,有助于认识明清官话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认识方言间的交流与融汇。

  (三)安顺屯堡话是 属于官话方言区的“军话方言岛”。迄今保留的“军话方言岛”一般都存在于南方非官话区(如广东、福建、海南),这是因为在粤语、闽语等南方方言包围下的官话性质的“军话”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固守它的独立性。像安顺屯堡话这种存在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的“军话方言岛”颇为罕见,因而也就更值得人们认真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9 22:17 , Processed in 0.0917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