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9|回复: 0

“努尔哈赤”(“野猪皮”)的来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6 17: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都知道满语中“努尔哈赤”是“野猪皮”的意思,可是为什么要用“野猪皮”来命名?这个问题我没有看到学者们的合理解释,大概是在一些论坛(如“吉祥满族论坛”)有人提出来过,似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答复。
      我觉得最近看到的资料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宋代的《契丹国志》中,记载了契丹族的一个传说,大概是东北地区原著民共有的古老传说吧,说是起先有一个王(“王”,原文是“哈”,就是“可汗”khan脱落了k和n),汉语意思是“骷髅王”(根据清格尔泰大师的解释),住在一个帐房里,每天化为人出来,晚上回去又变为骷髅,然后又有一个王,戴着野猪头,披着野猪皮,每天从帐房出来,第三个王,他的名字,汉语意思是“二十只羊王”,因为他有二十只羊,每天吃掉十九只,第二天仍然是二十只羊……
      民间传说多半是神秘而离奇的,《诗经》里记载的周的起源,也够怪异的。所以对民间故事的细节问题,我们不必追究太多。但是这第二个王的契丹语名字,汉语意思就是“猪王”(这个“猪”字是用汉字记录读音的,契丹语读wei。契丹小字写做三个“人”,但与“众”字不同,两个小“人”在大“人”的上面,仿佛是没有那一横的“夾”字).
      我想,“野猪皮”大概与这个传说有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5:46 , Processed in 0.0676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