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3|回复: 0

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及其社会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7 08: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峡文化中国式的咏叹调——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及其社会价值
作者:周 丹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09-05-10

摘要:哭嫁,是广泛流行于湘、鄂、渝、黔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婚礼习俗,是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哭嫁具有塑造人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民族娱乐与民族文学等艺术特点。哭嫁还具有婚俗史、批判封建的婚姻制度、民族心理渲泄等社会价值。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艺术特点;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K8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35(2004)01-0023-04

哭嫁,是广泛流行于湘、鄂、渝、黔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婚礼习俗。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要哭嫁,要唱“哭嫁歌”,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人生最大喜典。哭嫁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之中,少则数日,多则一、二月,越近婚期哭声越悲,临嫁前往往通霄达旦地哭嫁。

哭嫁歌,是新娘为了表达离别之情,由新娘哭诉亲人们劝慰开导的一种以哭伴歌的形式,它抒情性强,曲调低沉,十分悲戚,哀婉动人,催人泪下,音乐家们誉之为“中国式的咏叹调”。哭嫁歌是一部奇特的土家族抒情婚姻史诗,是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一、土家族的哭嫁歌

土家族的哭嫁歌到底起源于何时?至今已无从查考。但早在清乾隆年间,湖北《长阳县志》就有关于哭嫁的记述:“宁乡(长阳安宁乡)地近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巴东,民杂苗蛮(蛮即土家族)。其嫁女上头之日,择女八九人,与女共十人为一席(即所谓“陪十姊妹”)。是日父母、兄嫂、诸姑及九女执衣牵手,依次而歌。女亦依次酬之……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1]哭嫁歌最初是用土家语哭唱,主要依靠口耳传承,在今天,用汉语哭嫁也很普遍了,甚至在民间还有汉语哭嫁歌词的手抄本广为流传。哭嫁歌句式自由,长短不一,语言含蓄明快,注重文采。随着土家族社会的发展,哭嫁与婚礼仪式一道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固定的模式和内容。不过,在新郎来轿取亲的当天夜里,必是新娘哭嫁的高潮,往往通霄达旦,并且,这一晚的哭嫁完全是按出嫁礼仪进行的。

首先哭的是序歌,谓之“哭开声”。“哭开声”一般是由新娘长辈中福寿双全的老太太哭第一声,既为后来的一系列“哭”作铺垫,也标志着以后各种别有情趣的婚礼的开始。如:

哪个妹子不出嫁,哪个男儿不出门?

男儿上学怕先生,女子出嫁怕开声。

鸡已叫,天已明,母女开声惊动人。

明朝轿前封赠你,万事大吉都顺心。

这时,媒人进闺房来安排新娘明日上轿事宜,新娘一见媒人,语调由悲转怒,马上“哭媒人”,哭中带骂,但骂得并不过份,这是整个哭嫁中极为精彩的部分:

板栗开花坨吊坨呀,挨刀的媒婆嘴巴多;

壁上画马你哄爹骑,芭茅架桥你哄娘过;

篾穿豆腐你哄哥提,棕毛穿梭你哄嫂搓;

这边你讲有田地,那边你讲花一朵;

你讲乌鸦不要墨来染,你讲白鹤不要粉来泼;

你讲龙有深潭好炼宝,你讲鸟有深山好做窝;

你讲结亲结义结良缘,你讲郎才女貌天撮合;

你好比一条癞皮狗,这头吃了那头走;

你好比一条大肥猪,这头吃了那头敷;

你只要得口马尿(酒)喝,哪管人家死与活。

哭骂媒人之后,婶娘来给新娘梳头、开脸,又叫上头。上头标志着少女生活的结束和少妇生活的开始。婶娘梳头,新娘又哭,谓之“哭梳头”:

婶娘啊,婶娘——

你今夜变得好狠心,你解我辫子红头绳;

往日我梳的一条龙,今夜你梳的重上重;

往日我梳的一条线,今夜梳成团团旋;

扯了眉毛改了样,开了脸面讨下贱;

千金女变四两媳,跳入苦海没有边。

新娘梳好头,戴好花后,要与爹娘一起吃最后一顿“离娘饭”,这时,新娘的哭诉愈加悲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谓之“哭爹娘”:

吃了离娘饭,就要去做离娘工;

吃了离娘饭,就要去挑离娘担;

年纪轻如柳,骨头嫩似葱;

头发未长长,手指未长轮;

我天日不知,我地事不晓;

哪里离得爹,哪里离得娘?

爹娘深恩还未报,唢呐一叫离娘门;

烧柴煮饭谁帮娘,砍柴喂猪谁担承?

爹娘病了谁服侍,弟妹年幼谁照应?

叫儿如何不悲伤,叫儿如何能放心?

离山离水容易离,离爹离娘心肝碎;

今夜吃了离娘饭,不知何时才相见?

天高路又远,水深山又险;

端了人家碗,就得服从人家管;

我有脚难走千里路,我有翅难飞万重山;

我有梦难得再团圆,我难找报恩哪一天。

吃了“离娘饭”,饮了“哥嫂酒”,新娘还要与家乡的众姊妹告别,土家人称之为“陪十姊妹”。在“姊妹宴”上,新娘与姊妹们相互叙旧,倾吐离别之情,哭中有诉,诉中有哭,谓之“哭姊妹”:

天上梭罗十二台,相好姊妹为我来;

今夜姊妹来相聚,没有酒菜好招待;

粗茶淡饭刮喉咙,酸汤酸菜难下饭。

橙子好吃要剥皮,姊妹再好要分离;

柑子好吃要分瓣,姊妹再好要分散;

树木再高难离影,月亮再明要星伴;

鱼儿不能离开水,姊妹难舍又难分;

姊妹一块去砍柴,姊妹一块回家转;

姊妹一块打鞋底,说不尽的悄悄话;

野菊开花黄又黄,姊妹一块补衣裳;

今晚姊妹陪伴我,明朝花轿抬过堂;

姊妹几时再相会,天高路远望断肠。

众姊妹亦哭诉到:

瓷盆打水见底清,姊妹相聚情意深;

包谷当得白米饭,酸菜胜过吃海参;

今夜喝了姊妹酒,园中韭菜蔸不分。

哭别了姊妹,新娘要穿露水衣、露水鞋、搭露水帕等。新娘边穿边哭,谓之“哭穿露水衣”:穿了露水衣,要到远乡去;

穿了露水鞋,要踩远乡岩;

搭了露水帕,变成媳妇嫁;

改朝换代了,改名换姓了;

生是人家的人了,死是人家的鬼了。

穿好露水衣,新娘即行拜别祖宗之礼。之后,上轿时辰就到了。这时,唢呐吹响,鞭炮齐鸣,灯笼闪亮。新娘在即将上轿的一刻,两手各拿一把筷子,一把撒在堂屋里,一把撒在堂屋外,边撒边哭,谓之“哭撒筷子”:

前撒金,后撒银,中间撒个晒谷坪;

前面金子跟妹去,后面银子给哥留;

前去一天,要发一千;

前去三天,要发三千;

丢得快,发得快,荣华富贵万万代。

最后是发亲,新娘一边上轿,一边还要哭嫁,谓之“哭上轿”,这是整个哭嫁的尾声。随着花轿出门,哭嫁也就结束了。

二、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

土家族的哭嫁歌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也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真好比土家山寨成熟的柑桔一样,既甘甜又微酸,而且越品越有回味。

1、注重塑造新的人格,具有质朴的审美价值。

土家族新娘的“哭嫁”,不是灰心丧气的软弱叹息,也不是绝望无边的痛苦哀鸣,而是爱与憎、怨与怒、悲与愤等多种感情的复杂交织。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质朴的性格,时而痛苦沉思,时而愤怒斥责,时而委婉陈述,时而昂首呐喊;或淋漓痛诉,或凄苦吐情。新娘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2、仪式严谨,结构完整,演唱灵活,格调清新,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具有礼仪的特点。

哭嫁从程式上看,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有较为严谨的仪式,并且,哭嫁仪式与婚礼仪式一致,同步进行。一般来说,“哭开声”为序歌,提纲挈领,点明哭嫁主题,为整个哭嫁作开始的铺垫;第二步是“骂媒人”,似哭非哭,似骂非骂,极其诙谐有趣;第三步是“哭爹娘”、“哭哥嫂”、“哭亲友”等,在这些内容里包含有大量相互对歌的形式;第四步是“哭姊妹”等,又称“陪十姊妹”,十个姑娘相互对哭对歌,极其和谐和富有感染力;最后是“哭穿露水衣”、“哭撒筷子”、“哭上轿”等,一直到新娘出门,哭嫁即告结束。这种程式一般是严格按顺序进行的,实际上这也是婚礼的主要程式,哭嫁结束,婚礼也就结束了。从总体上看,哭嫁歌犹如一部大型的“套曲”,有序幕,有高潮,还有尾声,不但结构完整,而且演唱灵活,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

3、以哭伴歌,悲喜相交,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土家族的哭嫁,表面看来好像难以理解。结婚应该是人生首要的一大快事,男女双方都应该感到莫大的欣慰,但土家姑娘表现出来的却是哭嫁这一悲天悯人的特殊习俗。这种哭嫁决不是含蓄委婉敷衍塞责般的假哭,而是一种真实的悲戚之哭。原因何在呢?恐怕在于土家人已懂得了“福兮祸所伏”的朴素辩证法,这是事物发展的两重性,“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有喜就有忧,有忧也有喜,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从哭嫁可以看出,土家姑娘既看到必须出嫁的现实,又看到出嫁后的现实,喜中有悲,悲中有喜,悲喜相交。所以,哭嫁从内容上看都是现实主义的,具有现实美;而在形式上却又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哭媒人”,实际上似哭非哭,似骂非骂,在委婉的数落中略带讥讽,但这种讥讽又很讲分寸,极富浪漫情调。

4、歌乐一体,旋律独特,具有民族的娱乐和音乐价值。

土家姑娘的哭嫁既悲喜相交,又歌乐一体,哭中带乐。特别是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土家山寨,哭嫁不但是婚礼的一部分,而且往往还是别开生面的娱乐活动,未到出嫁时期的姑娘纷纷借此机会前来学习哭嫁艺术。从音乐的角度看,哭嫁与其说是哭,倒不如说是一种“吟咏”,因此,人们称之为“中国式的咏叹调”。哭嫁歌的旋律多为下行进行,装饰音、下滑音很多,抒情性较强。新娘与其他亲友你一声、我一声,自然形成一种二声部音乐。由于曲调低沉,加上哭时不断抽泣,因此十分悲戚,哀婉动人。

5、注重修辞,语言天然本色,口语入诗,具有民族文学的价值。

从语言的角度看,哭嫁歌不是文人雅士的雕章琢句之作,而是普通的土家姑娘随意脱口而出,因此句式自由,长短不一,既押韵又不强求,既是自然流露又注重艺术效果。哭嫁歌除强调感情的真实表达之外,还能巧妙运用联想、比拟、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增强其感染力。

三、土家族哭嫁歌的社会价值

哭嫁歌是千百年来土家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是极有土家族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样式。

1、哭嫁歌是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有巨大的社会历史价值。

土家族的哭嫁在清代就有准确的文字记载。哭嫁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研究哭嫁有助于研究土家族的社会演变、婚俗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妇女心理历程等。土家族哭嫁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一般认为,土家族有抢婚的习俗,古代的抢婚基本上是一种强迫,往往是强势人家抢弱势人家的姑娘,因此,被抢的女子通常哭号呼救,这可能是哭嫁产生的最初原因。在土司时代,土家族地区的有些土王享有“初夜权”(即新娘成婚时的头一夜或三夜,要先陪土王过夜),新娘往往痛哭流涕。即使在今天,土家族地区也还有抢婚的遗俗。当然,今天的抢婚完全是一种游戏,男、女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在双方商定的婚期,由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相互打闹嬉戏,完全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过程。总之,哭嫁的演变史就是土家族的婚俗史,哭嫁从古代的真正痛哭演变到今天的礼仪活动,反映了土家族妇女从一种苦难的境地到掌握自身命运、做婚姻的主宰者的漫长历史过程。

2、哭嫁是对封建买卖婚姻的强烈控诉和对男尊女卑宗法制度的谴责,具有批判的社会价值。

哭嫁歌的基调是发泄对封建包办、买卖甚至抢婚的不满情绪,实际上,哭嫁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的产物。一个土家弱女子,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无力抗争,只有充分利用哭嫁这种合法机会来进行情感宣泄、诅咒和强烈控诉。另外,哭嫁也是对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谴责。在今天,土家姑娘的哭嫁仍有很多要求掌握自己命运,做婚姻自主者的内容,这些对于妇女的最终解放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新娘通过哭嫁,以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亲友难舍难分之情,具有孝、忠的伦理价值。

土家姑娘在出嫁前,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孝顺,以及要向家人有所交待,必须要哭嫁,哭得越狠,越会哭,就表明新娘越孝顺父母。土家姑娘往往从小就学哭嫁,哭嫁成了衡量女子伦理道德和才能的标准。在哭父母的同时,土家姑娘还要哭亲友,哭姊妹,这种哭表示对亲友姊妹的难舍难分之情,哭得越厉害,表示亲友姊妹间越忠心耿耿。

4、土家族是将婚礼与成年冠礼一并举行的,而哭嫁又是女方婚礼的核心仪式,因此,哭嫁就使新娘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清《长阳县志》卷三记载:“古冠婚为二事,长邑则合二为一。于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发命笄,曰‘上头’。设席醮女,请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亲友合钱为金匾,鼓乐导送,登堂称贺,曰‘贺号’,不谓字也。是日设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2]冠婚礼并行和礼仪中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双陪”活动,在整个土家族地区都有这种习俗,并且至今遗风犹存。举行了冠礼,就表示男女已进入了成年,可以在社会上进行单独交际,独立地创家立业了。女子冠礼,是在出嫁前一天举行,村寨里的姑娘们要前来“伴嫁”,吃“戴花酒”,“陪十姊妹”。先在堂屋神龛上点起香烛,新娘的父母兄嫂,诸位姑、伯、叔、婶、姊皆聚齐堂中,两位婶娘将新娘搀扶于堂前,行拜祖“戴花礼”。叩拜毕,由两位婶娘给新娘“上头”,即将新娘的头发梳成妇女的“粑粑髻”,别上银簪,插上红花;“开脸”除用麻线挽成的绳套在姑娘脸上反复绞动以外,还要用男方送来的熟鸡蛋在新娘脸上滚三下。经过“上头”、“开脸”以后,表示新娘已经告别了姑娘时期,媳妇时期开始了。新娘会感到沉重的社会和家庭压力正向自己袭来,社会责任感也就油然而生。

5、通过哭嫁,可以弥补心灵创伤,作短暂的心理治疗,因此,哭嫁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价值。

土家妇女一般都身份卑微,社会和家庭压力较重,心中抑郁。在集体场合哭嫁,她们可以凭哭凭歌寄意,借题发挥,尽情痛哭,宣泄心中郁闷,从而取得某种心理平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积极方法属于“升华”(sublimation)的“心理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即以本能导向成就,这是社会所认可的行为。[3]

参考文献

[1]彭继宽、姚纪彭.土家族文学史[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234.

[2]周兴茂.土家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转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22.

[3]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98.

作者简介:周丹(1981-),女,湖北恩施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22:30 , Processed in 0.0830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