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60|回复: 0

什么是“二简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3 23: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12-12-13 23:09 编辑

二简字
来源:http://www.xlmz.net/forum/post.php?action=edit&fid=11&tid=298970&pid=561217&page=1


目录

简介
废止
影响


简介  

二简字(Second-round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简称二简(SRSC)[1],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继20世纪50年代《汉字简化方案》提出后在1977年12月20日提出来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2-3]中的简化汉字。二简方案分为两个表:第一表收录了248个简化字,推出后直接实行;第二表收录了605个简化字,推出后仅供讨论,没有直接实行。

  “部”作“卩”



  一般认为这个方案把一些不应该简化的字简化了,又把一些应该简化的没有简化。并且简化得过于简单,社会上使用“二简字”过于混乱。当时学者普遍认为:相比第一次简化的汉字,二简草案大多采取了通行于一种行业、一个地区的新简化字,约未全定,俗未全成,造成了二简字不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并且当时受极左思想统治,人们认为汉字是为工农兵服务的,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所以简化汉字时并没有征求知识分子的意见,甚至没有经过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表决,事实上不能算是“通过”。

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因为“二简字”的简化不成功,废止了这个方案,并指出了:“今后对汉字的改革要持谨慎态度,使汉字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二简字”在书写上更加简单易行,但是后人认为它在构造上失去汉字造型美观的特点。自《人民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后,社会上使用“二简字”出现了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字在国际语言中的形象,国内的很多专家和学者纷纷质疑此次简化。最后在1986年废除了“二简字”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二简字”不属于规范用字。并指出了:“今后对汉字的改革要持谨慎态度,使汉字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这次简化是不成功的,自此以后,官方未提出过任何简化方案。

影响

内地影响

  由于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二简字”发布和宣传的力度较强,并且在当时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媒体报刊都使用“二简字”;加上“二简字”笔画少,书写简单,易于流行,在当时社会上已经非常广泛。而且,在一些地方“二简字”已经成为教学用字,因此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部分“二简字”仍残留在社会里。然而,由于“二简字”简化得太厉害,难以辨认,当现在的人们阅读回二简试行时期的报刊资料,往往亦满脑疑惑。


  同时,因为“二简字”对汉字原来笔画和构成部分,作了很大幅度的减省,使人们认为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书写汉字,民间自造、乱造简化字的风气又再度盛行起来。这亦是“二简字”带来的不良影响。

  “疆”二简字作“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禁止了错别字异体字、“二简字”和繁体字的不正当应用。由于曾经在社会上“二简字”被使用了一段时间,而且简单易写,废止后的“二简字”有时会出现在非公开的需要快速书写的文本如笔记、病历等,在公共场所也影响着现在的社会生活,市场、商场甚至路牌等重要场所都有出现二简字。比如:市场中“鸡蛋”经常被写作“鸡旦”,公共场所“停车”被写作“仃车”“人们”写成“人イ”。安”写作“あ” “迁徙”写作“辷る” 媒体在推广汉语的节目中都以此为例。

港台影响

  此外,由于部份内地人在移民香港时,二简字尚未废止,他们在与大陆通讯时仍不时使用二简字。即使是日常公文里,亦会把“副经理”简化成为“付经理”。内地员工在收到这些公文时,都会感到啼笑皆非,但若给他们指正时,亦有人会坚持自己没有写错,因为他们小时候所学习的,就是这样写。这亦是为何不少二简字的习惯都现在还存在的原因。

“傅”姓与“付”姓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傅姓而无付姓,宋代的百家姓当中也没有“付”姓。而二简字将“傅”简化成“付”(在此前民间的碑刻当中对于“傅”就有这样的简化写法),虽然二简字很快被叫停,但是这次更改在社会影响很大。此后在大陆的许多文献中两字几乎不分,比如:傅作义将军的名字在二简字后被写为付作义,很多姓傅的更是在户籍上被大量更改为“付”,甚至有的一家人出现了两个姓的写法,实属谬误。

  各种二简字



“萧”姓与“肖”姓

  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姓氏,只有萧姓而无肖姓。而二简字将“萧”简化成“肖”(在此前民间对于“萧”就有这样的简化写法),虽然二简字很快被叫停,但是这次更改在社会影响很大。此后在大陆的许多文献中两字几乎不分,比如:中国名将萧劲光在二简字后被写为肖劲光,现在的很多文章乃至很多人都分不清,甚至于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萧劲光与肖劲光[2]

“阎”姓与“闫”姓

  《康熙字典》“阎”与“闫”字:

  一、 阎 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后稷之后。

  二、 正字通云:说文有阎无闫,今姓谱分为二姓。

  三、《说文解字》有阎无闫,闫乃后世俗字,闫不是姓。今之所谓闫姓是因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后被废止)把阎的繁体字误简化为闫才出现的。


  阎姓 阎氏家谱谱牒资料--详细


  闫=阎+闫 闫同阎字。百姓们写阎字麻烦,所以就有了闫字,出自民间。 闫读盐音,和阎字同音,古书上说是两个字。古代有一本大辞典,叫《说文解字》,其中只有阎字,没有闫字,而古人编《百家姓》时,因为看到许多人姓闫,就编进去了,同时阎姓也是另外一姓。闫姓人的家谱,和阎姓人的家谱,在写堂号时都写成太原。这样就让人去猜测,闫姓可能是阎姓的一支。古时常有这种事:一种姓氏的人,为了避仇,将姓改换或者改写,是不是阎姓人也为了这原因,将姓改写成闫呢?或者因为平民百姓,为了写字省事,就简写成闫?因为古代史书上不记闫姓,所以闫姓人物应当在阎姓中去找。而阎姓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


  关于阎(闫)姓 
 

 百家姓中恐怕只有这一对姓最为特别了。


  闫长期被看作为阎的简化字(从前的字典里是没有这个字的,只是在二简汉字中曾取代阎作为合法汉字,但不久即随着二简被废除了,闫被合法化收录进字典只是近几年的事).在民间闫被广泛使用。目前两个阎(闫)被分成两个姓,但即便这样,这两个姓至今仍被混为一谈,阎在民间和媒体长期被闫所取代,二者使用极为混乱。


  附:"闫姓为阎姓的别支。《姓谱》分闫、阎二姓。《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说闫姓望族居天水)。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闫姓最早的起源,可参见阎姓的起源。参见《姓谱》。


  "阎”“闫”的历史和现状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597页:“闫,姓。‘闫’不是‘阎’的简化字,‘闫’和‘阎’是两个不同的姓。”598页:“阎,姓。‘阎’不能简化为‘闫’。”


  闫姓起源参考之一


  正字通云:说文有阎无闫,今姓谱分为二姓,山西、陕西多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云:明时有闫肃者,系嘉靖举人;有闫三聘者,曾任河北县知县。另外阎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五十。阎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但姬姓之阎又有三种不同的起源。第一种,是说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阎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阎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阎。第二种,是说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阎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阎城,他的子孙也姓阎。第三种说法最可靠,是说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阎,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阎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阎。阎姓最早是在山西,湖北等地发展,东汉时,阎姓开始进入四川,陕西,甘肃。明代至清代,阎姓才开始逐渐向南方扩展,发展到江苏,湖南等地,清代以后,开始进入福建,广东和台湾。

参考资料
  • 1.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94723.htm#ref_[1]_394723]  [/url]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规定,中国对二简字的简称为“二简”;ISO-10646 / Unicode 规定,国际上对二简字的简称为"SRSC"。

  • 2.二简字全表【一】

  • 3.二简字全表【二】

扩展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3:34 , Processed in 0.0620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