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0|回复: 0

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 10: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guoxue.com/?p=8732
; V5 E# J  ^) [
) y" O4 a3 n. R- b7 r【编者按】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客观、准确地对该年度的学术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本报理论部与《学术月刊》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在规范程序、不断提高评选活动权威性的基础上,经过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来。学术版今日刊出,以飨读者。3 W# K# [6 V3 s- p3 P" U% t- I* I
8 P) E& F: J$ E$ h
    1
# A! G7 x7 ~! h; K  f. `+ k! Y  U2 ]$ o, O- {0 G#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  A% B& R4 H- D) G8 I. u: s

! n( j( @, n' W5 x( B, t5 q5 x! f    入选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当前学界对其研究的重点和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大视野中进行研究,强调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的最终体现,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和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厘定,明确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三位一体的关系。(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进行解读。(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形态进行对比,从中阐释其优势,概括其特点。(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主要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各项具体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解读,并基于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意识来探索制度完善的路径。
8 ^8 m# Q0 f6 s" l* O" f$ L
/ M5 z4 u8 u$ `$ w    【专家点评】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释,指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关系,并对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了具体部署。从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关于社会制度的研究,尚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对社会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二是对社会制度的分层研究不够;三是对社会制度的比较研究不够。因此,在下一阶段,如何从理论上克服社会制度研究方面的不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进而实现制度创新,以便我们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会制度,这将是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 H  i* }8 ~/ A: z4 j& C0 s4 e& E9 m6 a$ V! ~* H3 m
    (点评人,秦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G. j* S% j, Y9 c; J3 S  _) |3 a: E" F; w
    2
, b/ y3 |' i8 Z5 [! i3 I% ]3 y# b! a; o( f- P9 e/ W; k% o4 h
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权1 H, I# o! Q. j$ @* U. U
7 P7 p9 ^! m+ _. Z4 G$ O+ G) k% r( s
    入选理由:创新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使我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地位相适应,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2012年,学术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学者们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内涵解读为起点,深入阐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路径选择,主要包括:(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走出了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理论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根本基础,中国学者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理论自信,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二)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是由核心概念铸造起来的,要以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为基础,运用新方法,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三)正确解释外来名词概念,实现西方学术话语的中国化,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四)创建有利于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体制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打造理论学术造诣高深、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大家。
% j- o7 b# e1 K7 B( e* K
& C, R: s! C; l  C& x" G, p0 U/ y* x    【专家点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议题在今年的学术界备受关注。这一议题并不是被主观地设想出来的,其现实基础乃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历史性实践,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这一实践基础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第一,是现代化的基本诉求和长期任务。第二,中国的现代化任务,是在非常独特的传统、国情和社会状况中展开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先前的遗产并把握自身的现实,并通过这种把握而取得文化上和学术上的真正自觉。这一热点的形成意味着中国自近代以来整个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在积极的对外学习中获得其学术上的自我主张。因此,这一议题在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与深化,将有力地推动当代中国的学术发展,并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z3 h- u% ]) J4 z, `& |6 b5 Z( v
0 ^; E. J0 A- C8 F1 u3 O. K/ }- b( q* ~    (点评人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 U. ~: t4 h. K9 i; k9 R/ K/ E% P, x6 X0 N
    3% J. z8 n3 `3 j/ t
- s& v# M7 z' b$ [1 s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政策选项4 V7 ?: F/ C0 ?; \7 L6 G

  e7 K$ M9 u& ?    入选理由:中国经济增速在经历逆周期应对的暂时反弹后,2009年下半年起步入下降轨道,2012年第二季度GDP“破八”成为令人瞩目的标志性事件,且至今增速已持续12个季度回落。就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及未来政策选项,学术界存在显著不同的观点与激烈的辩论:(一)关于经济减速的性质与原因。相对悲观且占主流的观点认为,经济已呈现趋势性减速,中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地区提前进入自然减速区,劳动力、资源耗竭、投资回报率下降,原有发展模式走到尽头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另一种相对乐观的观点认为,当前经济减速的性质仍为周期性减速,在短期触底后中国经济仍有可能实现持久的上升,周期性减速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出口下滑导致的产能过剩。(二)关于政策走势与选项。相对经济减速性质的双重判断,衍生出不同的政策取向:(1)认为应着眼于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使经济增长方式更加依赖于提高效率和内生性增长;(2)主张继续实施逆周期调控政策,稳定投资增长,避免GDP增长率出现失速下滑风险;(3)倾向于从周期性和结构性双方面解释经济放缓原因,主张周期应对与促进转型并重,提高效率政策与扩大增长空间政策并举,认为改革红利与推进城镇化将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7 o3 q8 y4 \2 L) j0 s0 P
! u$ Y6 M  ^2 b3 w4 T- t    【专家点评】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的条件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从国际看,发达国家至今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世界经济仍陷于低迷状态,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非常复杂。从国内来看,经济增长面临着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和体制制约矛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兼顾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发展与改革,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同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政府经济政策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也是中国经济学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重大课题。
/ {6 [8 K" {5 g7 ^; Z: O- y8 w7 k# N6 a- r% g# w( g- _
    (点评人张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 b2 J* ?* B; u, G' i, E1 @6 z: [5 @' ?" ?: z) @# q
    41 ~1 p. M( I# d: E6 V

& H: `$ C4 b$ e2 i  n5 s9 S 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 J1 g0 S! X6 l& m: u( ^! v: [" _9 t8 ~; J
    入选理由:截至2012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九连增”。然而,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粮食安全也面临一系列挑战。2012年,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一)基于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农业仍是中国薄弱环节,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二)保障粮食安全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从国际经验看,政府补贴、农业科技和经营体制、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均对实现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中国粮食应坚持“立足国内生产,实现基本自给”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三)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应加强粮食安全的顶层设计、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8 s1 ^1 K* R# y  S# T. M! s3 O
6 p- q( M9 i, Z. g4 z- [    【专家点评】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在2012年再度成为研究的热点,是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特定国情决定的。首先,近年来全球粮食供求日益偏紧,粮食危机的隐患越来越大,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农业政策的首要目标。其次,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决定着我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另外,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对粮食生产的“挤出效应”日趋严重,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突显。此外,当前,粮食消费在人们日常消费食物中的比重开始显著下降,粮食安全将逐渐让位于食物安全。强调逐步以食物安全取代粮食安全,扩大对粮食安全认知的内涵和外延,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影响。5 m8 [. i- ?* T% C& q3 j
! U2 [7 z6 ?- B2 z8 y
    (点评人朱信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g9 I# g) p$ O' Q
6 ~- _" Y% ]  Z- \( y
    5: ]& Z) C9 Q  v# ?0 t# o" ?  g( N. P
# J% ~5 z- S# Z
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人口问题/ T+ I% i9 v5 K
+ i# d) v7 N1 w  s9 f, H: Q# _
    入选理由: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形势与人口问题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12年正值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关于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及由此引发的问题重新引起了学术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一)积极思考人口结构转变的理论问题,对人口结构转变的概念模型、理论观点以及学术流派做了总结分析,提出了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两阶段理论。(二)从历史向度对中国人口结构转变道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进行人口结构转变是由时代发展特征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共同决定的。(三)对人口结构转变引起的城乡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等方面的转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探讨了人口结构转变对中国经济、社会、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四)从人力资本提升、劳动力供给、生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与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0 p5 {6 x/ m( H% b- I# C, |% g
( o' u4 s5 d/ U
    【专家点评】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人口的发展态势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府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推动着生育水平的稳步下降和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得到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迁移规模巨大,城镇化程度快速提高,家庭规模持续减小,出生性别比失衡依然严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种人口群体之间、各年龄人口之间在与人口活动有关的行为方式和理念方面正出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中国人口问题正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巨大的挑战。人口问题的解决需要整合社会政策体系和适应性的制度重构,也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人口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而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将有助于应对人口问题的挑战。3 F9 X4 {, x! b. {
+ ^) g0 k. [$ z- K& f" y
    (点评人彭希哲,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0 p9 q  X% O4 n8 X; @/ O

$ i; C$ I" I) N; Y* ]    6
- C1 S: L$ J+ z; ~; j( a- G) e* e0 c& M+ r$ U' `# _8 p  V* g
“八二宪法”30年与法治建设1 s( ~0 l! G, b
' X( O7 y# a/ E5 K! W  U( R, G+ K
    入选理由:“八二宪法”是我国宪法史上最好的一部宪法,30年来,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12年,学界以“八二宪法”颁行30年为契机,充分总结和评价其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并深入研讨宪法及宪法学发展的未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回顾宪法的制定过程、内容的丰富和文本演变。(二)评价宪法施行的历史贡献。(三)高度肯定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认为它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整体基调,落实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顶层设计;强化了政党法治,确立了国家价值与人权文化。(四)客观理性地分析宪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如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宪法司法化等。(五)通过“规范宪法学”、“政治宪法学”等不同学术路径,研讨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如宪法学研究转型和历史使命、宪法的适用实施、回应型宪法等。
4 F4 P8 s* [4 I) ]0 M4 B- O3 w  i, m# h+ O, o
    【专家点评】“八二宪法”的历史贡献首先在于,它有效地终结了之前的社会动荡,并努力将政治过程纳入到有序的法治轨道,比如宪法确立了国家机关法定任期制度,从而有效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其次,现行宪法不仅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的正当性,也通过适时修宪的方式,将改革开放的具体成果加以正当化,从根本上对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这30年来的实践还说明了,宪法不仅是政治实践的产物,同时其自身还蕴含着价值取向,比如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这使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了更明确的价值取向。然而,我国的法治建设任重道远,有鉴于此,我国当前的制度建设以及宪法学研究的重点应该聚焦于宪法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一课题,唯有建立起这样一种理性机制,才能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点评人林来梵,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O0 |) S% |' e* ?, F9 N' x/ f2 {. }5 ]8 O: s9 B' a9 v, v4 g+ x
    7( F. A+ ?0 S8 F! q) g- q! h/ M

% _. {% V/ u- F( Y' P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路径
. }5 l% m0 a) P  x" J. F+ ~" I  S% G. A8 O7 g
    入选理由:2012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引领下,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和教育发展均衡化得到进一步推进,但距离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真正实现还有相当长的路程。在此背景下,教育学术界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一)深入剖析城乡教育一体化基本理论问题,明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与类型等,为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构想与实践策略奠定理论基础。(二)以体制重构和制度创新为核心,逐步纠正或改进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体制和政策,如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以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三)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的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监测其发展进程并评价其发展水平,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与机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6 U4 L+ k2 a, h  ?
! x$ E0 V* S  V( K8 f
    【专家点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路径问题,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热议,本年度被评为研究热点,反映了教育研究关注时代性重大命题的敏锐性以及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关键问题的价值追求。首先,在我国经济社会由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转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其次,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当前推进教育公平政策的主要障碍。再次,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质上要求实现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质量,这是达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路径问题的探讨,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p- @4 `) I* ?) h' w: u2 G
* o; {1 E- _/ n* a' H% A" K7 \, f    (点评人高宝立,《教育研究》杂志社总编辑、编审、博士生导师)
9 B. U  O" W3 z$ e3 i8 n3 k" S5 j& x& J& h8 i+ E2 r' r! x, e( u
    8* v2 H' j' u, ^# e& [3 q

$ n4 O$ M0 S& o 《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
( |. j6 I8 u9 G( m( a; |7 W
* m) W& k) l) Z2 F% j    入选理由:资本的全球化加速扩张态势,特别是近年来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再次验证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前瞻性及其对当代世界的解释力。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我们重新研究《资本论》创造了新的空间,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卷”的出齐以及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本的问世,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权威、更完整的文献资料。2012年,“《资本论》及其手稿”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两次将其列为重大项目招标。有关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从文本、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进行梳理、阐释和评论,还原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历史原貌。(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在正视时代变迁所导致的差池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主要范畴和概念进行再解读,探究资本新形式批判与人的解放之路。(三)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当代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重新理解和评价《资本论》中有关“资本的本性”与“资本的逻辑”的思想,并以之来探讨和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风险。
$ p& A  Z6 O' N% C4 X! L; p3 m
* e$ ~+ j: u& M* K4 X; W+ Y    【专家点评】在当代新的境遇下重新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第一,必须站在世界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以权威、完整和准确的文献资料、版本作为基础,以此廓清《资本论》发表百余年来争论的众多问题;第二,必须突破把它仅仅看作是单纯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和哲学上只是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检验的传统而狭窄的研究思路,要将其宽广的思想视野、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深刻的哲学蕴涵全面地展示、提炼出来;第三,必须结合对20世纪资本批判史的梳理、结合目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来重新理解和评价《资本论》中的资本理论及其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确立其思想史地位和当代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 _9 x9 G' x; G! a' p
& V3 ]' E, c5 c! `1 G: `    (点评人聂锦芳,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k- E4 {: c4 [; }5 w& ~$ ~% h/ X% m) R
    9. k/ Q! [5 |6 a! h: T7 Z, L8 |  \8 s
) M/ D, r% [7 V' I3 z: D) B6 d+ M
莫言获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定位
- q; S& v" W. u8 ~5 p5 ^, n* i9 M; |+ B( d6 k6 R/ V1 M
    入选理由:莫言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由此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国内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以莫言获奖为契机,在探讨莫言创作特质的同时进而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向世界提供的独特经验以及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评判标准的逐渐改变问题。莫言的创作表现出持久的想象力与生命激情,以其超越的姿态不同于精英知识分子的理论批判,在对农民、对民间生存状态的悲悯与关怀中出入自如,并辅之以敏感的题材与成熟的技巧。(二)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的深层次思考。如果将莫言与同时代其他中国作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尚有较莫言艺术水准更胜一筹者,不能因本次获奖便简单断言莫言作为地方性的作家已经达到世界性标准与经典标准。为此,更明智的做法是以平常心看待此次事件,在力避文学民族主义情绪的浮躁中坦然展示中国文学的实绩。
; O8 F8 k1 f8 `7 ?) @( h) |# @% q: n9 w0 v
    【专家点评】莫言的获奖,是西方主流话语对汉语书写的一次认同。它至少表明,中国文学内在性因素唤起了域外读者的一种心灵的快感。他们从这位作家那里发现了一种在黑暗里咀嚼苦难且超越苦难的雄浑之气。莫言并不满足在文本的里面袒露隐私,他站在了文本的外面,以上帝般的悲悯俯瞰芸芸众生,获得了一种穿透人性与时间的双眸。小说不都是告诉我们生活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它本来就不是什么。但他的获奖,并不意味着当代文学已进入黄金时代,只是一种隐喻和象征。中国文学书写中无智无趣的存在比比皆是。莫言只是一个突围者,我们的文化还在巨大的惯性里滑动,文学与艺术要真正复兴,还有漫长的道路。
1 Q. q9 E3 T1 u  X( Q4 [
5 J7 c1 M9 x# V9 y2 I$ f* `% o    (点评人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U# M. t4 u, P' R

2 h: M/ \! }4 f    10
+ ?. g% k, B4 G1 ^5 y/ c% W0 U/ k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拓展、深化及反思2 L" {) x. ?' o

9 C; q! }& E( z  s, h    入选理由:社会史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整体及其运动、社会组织及其运动、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研究,其特点突出体现在对整体社会的研究、对下层民众的研究、对“长时段”历史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浙南契约石仓文书、浙江龙泉司法档案、四川南充南部文书档案和贵州等地的一批批档案和契约文书等新史料的发现,使得学界对传统社会的研究维度和深度发生了变化。这些新史料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学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认知,对传统问题的研究视角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一些自然科学技术的引入,使得研究方法和手段大大延伸和丰富。同时也使得对社会史乃至整个历史的研究出现了细化和碎化。2012年以来,针对社会史研究是否碎片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结合将会极大地推进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深化。; q/ w* t: M3 R: l% c- ^% \

1 h9 @7 l* h- F3 U) q3 L9 _    【专家点评】2012年社会史研究维度的拓展与深化,突出地反映在三点:一是关于社会生活、民间组织、社会管理等受到更多关注;二是跨学科交叉研究趋向越发明显;三是出现社会史研究时段后移的新趋向,不仅抗战时期的社会史研究较为活跃,有的还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后,及“文革”时期的社会状况与社会生活,这是反省那段历史的一个突破口。对社会史研究“碎片化”的反思是今年的一个集中议题,一方面“碎片化”是社会史研究走向深化、细化的必然现象,另一方面也成为制约社会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而向我们提出了需要更高一层理论概括的要求,也许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理论创新就在这种孕育之中。
7 I: s" u! c3 h. d1 V2 n5 {2 S3 g$ j; J8 W. E) r0 M
    (点评人李长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4:11 , Processed in 0.0796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