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93|回复: 0

评论员文章:评曹志耘先生新文《汉语方言中的韵尾分调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9 23: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汉语乃至汉藏语的声调起源与分化问题一直比较关心,虽然并无很深的研究,但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发展。曹志耘先生一直致力于汉语方言,特别是南部吴语的研究,已经出版这方面的专著多部,可惜有一些资料性的东西是在日本发行出版的,国内多不易获得,对国内同方向研究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个缺憾,希望他的书以后能在国内再版。曹先生发在《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上(最新的,还热着呢)的这篇文章,重点讨论了汉语方言中古入声字的塞音韵尾对立的消失对声调分化的影响,并略略总结了影响汉语方言声调分化的各种因素。包括:
     1、声母的清浊,如松江:清声母归阴调,浊声母归阳调。
     2、声母的全次浊,如北京话全浊上、次浊上的分化,全浊入、次浊如的分化。
     3、气流,如湖南邵阳:全清去归阴去,次清去归阳去。
     4、元音,如广州:短元音归短阴入,长元音归长阴入。
     5、功能,如南部吴语的小称变调
     6、韵尾,分为江西型韵尾分调和浙江型韵尾分调。
     此文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既然声调的分化与塞音韵尾对立消失有关,那么声调的形成与塞音韵尾对立的消失有无关系,已经有学者讨论了声调形成的原因,有人提出就是塞音尾的消失带来了声调,曹文可不可以作为一个旁证呢?我觉得可以,当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那么,可不可以进一步说,声调的产生反证了上古音中浊塞音韵尾的存在呢?虽然这一论点现在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意的,现在看来,说有浊塞音韵尾应该更言之有理。当然,我们还要从上古音的研究、少数民族语音发展史的研究、普通语音学特别是实验语音学的研究中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大家努力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6:21 , Processed in 0.0734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