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4|回复: 0

记录2001年中国纪录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8 00: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何苏六
来源:纪录·中国
发表时间:2004-1-13 17:29:47

--------------------------------------------------------------------------------

一.不是借口

     本文的写作是应约对2001年的中国纪录片界作一个综述式的回顾。由于直接参与或见证了国内这一年纪录片界的许多大的事件,因此当我拿到这个命题时,脑子里掠过了许多的纷乱的景象。然而,静下来仔细回想2001 年中国纪录片的历程时,发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引起我思考的并不是那些热闹的大事,而是我认为将会影响中国纪录片走向的一些默默的事件。而且这些事件很难以纪年的方式来划定,它们往往是一脉相承,有前续也有延伸。有了这样的观念,这次的观照注定是纯粹个人化的,我希望这种非全景式、非“大事记”式描述不会离编辑部的要求太远。



二.理 由



    2001年的11月8日,我们的纪录片专业网站《纪录•中国》www.chinadocu.com开通两周年。当我们想对这个网络技术特性不是运用得很充分网站进行改版时,发现让我们想得更多的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栏目的重新设置。由于诸多因素(主要是操作上的因素)的影响,《纪录•中国》网站创办时,主要定位于主流的纪录片形态。然而,这两年,特别是今年,纪录片届发生的许多事件或涌动着的一些暗流。这些事,有主流的,更多的则是边缘的,甚至是地下的。不管是哪个领域的,它们正在冲击着近些年来一直占驻话语权的带有传统色彩的中国纪录片观念;瓜分着中国纪录片的人员、题材和媒体时间等各类资源;引领着中国纪录片的不同方向。使我们没有理由不作关注。



三.回访2000年



    在对2001年中国纪录片进行关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2000年中国纪录片的几件事作一个回放。因为这些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2001年乃至以后中国纪录片理念的变革。



1.“阳光卫视”。



    3月,致力于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纪录片资料库筑建的“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的成立,并开播亚太地区第一条历史专题纪录片频道——“阳光卫视”。这个被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世界300个最佳小型企业”之一的文化网络公司如今已有10000个标题累计40000多个小时的纪录片。这不仅纪录、整理了纪录片本身,也为中国的纪录片的交流和扩张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2.《纪录片》。



    深冬,在诸多纪录片栏目纷纷被“关停并转”的态势下,在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里,出现了一个叫《纪录片》的栏目,播出时间是周一至周四的每晚23:30-24:00。这个让人觉得偷偷摸摸出没在深夜里的栏目的最大意义还不在于“薪火相传,如今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可供坚守的阵地和供呼吸的窗口”;也不在于他们小心翼翼、不事张扬、以退为攻,隐藏着的那一个本应该大势宣扬的野心——“开创华语纪录片的新世纪”,而是让本已感到绝望的中国纪录片人又看到了一屡曙光。



3.“2000年(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暨研讨会”。



    这个几经周折最终以一种妥协的方式(原本试图办成中国科学纪录片电视节)于10月底举行的活动,囊括了当年全球最优秀的近200部科学纪录片参评,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盛会。遗憾的是有一个极端不平衡的现象:中国几乎没有一家单位敢于参评。这可以说是一个悲哀,但是我们说,召开这次会议的本身就是表明了一个姿态:中国正在呼唤科学纪录片,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科学纪录片。



4.《我们的留学生活》。



    这部抢占了黄金时间电视剧收视率的系列纪录片,不仅唤醒了纪录片专业人士对纪录片的多方面思考,也唤起了民众对纪录片的热爱。民众的热爱是培育中国纪录片市场的一个非常直接、非常有效的的途径,而走向市场又是纪录片走向健康成熟的和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这个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是它帮助中国的纪录片形成了一条相互助动的“链”。当然,它还促使人们对纪录片本体的思考,以及对于记录的真实和记录时间、生命跨度的敬仰。



5.《北京的风很大》。



    这部在德国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获奖的耐人寻味的是评委会主席评语中“极具文献价值”几个字。对获奖作品写评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寥寥数字点明作品的根本价值所在,主要的当然不是文字上的功底,而是思想的深度。这里的思想深度既是作品本身的,也是评委们的。对于这部片子,促使评委们写下“极具文献价值”几个字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片尾字幕中“片比1:1”那几个小字。想想把素材全都用上的片子,就象看见古文物上记载的历史一样令人信服。当然,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作者用一种强暴的手段使每一个受访者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赤裸裸的展示了自己最本质的一面。这两方面都应该是作者所经营的,也传达了作者对纪录片本质魅力的一种机智的理解。其实,本片中所展示的更关键的机智是问题的设计。带有典型现代政治色彩的“北京”和富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风”,使得问题具有了指向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结构能力。因此,回答的内容显然也会是多元的。更巧妙的是,无论是回答还是不回答、无论是怎样回答,都已经进了作者的圈套。因为,他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回答时的情境和心态。当然,使许多正处在纪录片人边缘的人来说,令他们人兴奋不已的是如此简单的制作手段和制作技巧,以及片中表面无所不在的侵略性和媒介力量,这些很容易误导纪录片偏离其本性。从这方面来说,这部片子是个危险品。



四.2001年的关注与解读



1,“混合形式”:一种危险的尝试



    近两年来,由于国际电视节和国际纪录片研讨会等交流渠道的增多,国外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以及不同的观点经常会被大家看见、听见。对于国内的纪录片同行来说,这的确是一件幸事。就象80年代末90年代处,欧美和日本的纪录片专家给中国电视纪录片带来了新的语言新的模式,并最终促成影响中国纪录片近10年的纪实主义的潮流,现在,又有不少国外新的纪录片形态被介绍到国内来,使得同行们对纪实性纪录片的权威和独霸地位也开始质疑。人们隐约又有了像九十年代初的那种新思想萌动的激情,然而明显缺少那时候的方向感。面对纷乱的各种纪录片形态,人们对纪录片的理解更加模糊不清,甚至开始了一些危险的尝试。



    歌德学院在北京所作的关于纪录片的“混合形式”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主张在纪录片中结合进导演的手法,甚至要动摇纪录片最为本质“非虚构”的底线。这种思路势必会创伤纪录片真实所赋予的魅力,使纪录片最终成为迎合趣味的牺牲品。



2,不是问题的问题——《幸存者》



    今年国内电视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幸存者》Survivor这个火了整个地球的栏目。《幸存者》的构思和制作几乎无可挑剔,它的充满变数的竞技与清晰明确的规则以及神圣的仪式,在百万美圆的驱动下,共同建构了一个虚拟而又现实的空间,在期间一群人演绎着一段浓缩了的戏剧化生活。这段生活用纪实的语言作动态的展示,使得电视机前的人们在一种较之于电影更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式见证了这个过程。



    然而,不能说它是纪录片,尽管有些西方的专家把它当作一种新的纪录片形态向我们作介绍。曾经问香港城市大学的一位纪录片教授对《幸存者》的归类,她说应该算是game show(游戏秀),而不是纪录片,这是有道理的。它虽然在语言和技巧上具有很多纪录片的特性,然而,关键的一点是它的源泉并非是生活流,而是为了制作节目而模拟设置的一个游戏情境。



    纪录片的叙述视角虽然不仅仅是旁观式的,还可以是亲历式的、参与式的等等,但是不能改变的是叙述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生活。



3,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



    中国首届首届独立映像展的英文名称是1st Unrestricted New Image Festival,强调的是“没有限制”,这里的“没有限制”有多方面的意义,最主要的应该是表达上的独立。



    参加这届的映像展在作品虽不只是是纪录片,而且参展的纪录片中高水准的也不多,然而,它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却无疑是深远的。在中国的纪录片届一直有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似乎主流的纪录片与民间非主流的纪录片不仅在题材的选择上有不同的取向,而且在语言和风格上也似乎刻意在追求不同的道路。它们互不干扰,甚至相互排斥,乃至彼此相轻。其实大可不必。



    首届中国独立映像展的举办,当然不是说要走向彼此的交融,不过它开始一种交流。因为,参展的人员中也有主流媒体的,而参展的作品也有在主流媒体播放的。因此,这次的映像展具有一种象征意义。这次参展作品有用胶片、Betacam、DV、甚至Hi8拍摄的各种东西,这使的纪录片的创作在一个更为宽容的技术和人文的环境中展开。而DV的普及将在推动纪录片创作的个性化的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大众化,而这两方面,都将对中国当前的纪录片的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



    2001年,与“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相呼应的事件有“中国大学生纪录片电视节”,以及凤凰卫视中文台正着力推出的“中华青年影象大奖:DV新世代”。



当今的中国时代,也应该有一个纪录片的运动了。



4,《英与白》现象



    在我参加的200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金鹰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的评奖,以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纪录片颁奖和“学术奖”的颁奖会上,《英与白》这个片子始终是一个众人纷说的话题。



    这部作品在“金鹰奖”的评奖中获得了“最佳编导奖”;在“学术奖”的评奖中获得了长片二等奖;而在四川电视节的“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的评奖中,获得了人文及社会类作品中的“最佳作品”、“最佳创意”、“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四个奖项。



    其实,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评奖中结果不同是常有的事,因为不同在电视节宗旨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评委也有不同的喜好。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英与白》会维持如此之久的注意力呢?这在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然而,仔细分析起来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因为,人们对《英与白》的关注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也不是追究它所获得是什么奖项,而是提升到了关于纪录片本性层面的路线之争。因此用“生死存亡”的字眼来描述不少人的心理,也不过分。



    说实在在中国很少有类似《英与白》这样的纪录片,更为重要的是通片除了英与白之间的那段身体的接触外,几乎看不见纪实的品性,而全然是一个构成的空间。这种主观化的的对现实生活空间的重构,没有了纪实语言所自然赋予的真实感,而这种真实感恰恰是近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届所要倾力维护的,甚至把它当作检验纪录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准。相对于《舟舟的世界》,我倒是更喜欢《英与白》,因为我觉得后者较前者来得真实。因为前者多少有些强加的意味,而《英与白》则不存在这种强加,它要传达的是作者的一个观念。在这里,英、白和电视机都只不过是道具而已,终极的目标并不是要展示他们是生活本身,而是其引申出来的意义。尽管作者的这种表达方式是直接的,却不能说作者的思想是不真实的。而且,在纪录片中并没有规定除了表达生活的真实以外,不可以表达思想或内心的真实。因此,作品中的空间虽已经不是原生态,却也是另外的一种存在。这当然也就是另一种真实的形态了。



    在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中,话语权已经太集中了,不妨听一听别的声音。让它们试试吧。



5.还有几件事



    a,今年几次评奖的参赛作品,虽无令人惊喜之处,不过有几个现象让人欣慰:新人多了;自然环境类的作品多了;科学类的作品也已露端倪。



    b,《南方周末》、新浪网sina.com等电视以外的媒体开始青睐纪录片。



    c,四川电视节等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传递了一个虽然还有点微弱却是很明确的信号:国外关注中国的纪录片,并可以有多种合作途径。



    d,纪录片的栏目化运作似乎已经找到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如《纪录片》、《纪事》、《纪录》等等 ,各自都有各自的办法。



    e,今年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冠名“阳光杯”,昭示着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向市场化的进程迈进了一大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05:53 , Processed in 0.0698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