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9|回复: 0

为什么课本中不宜删去经典诗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8 10: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作者:孙双金  来源:中国语文网 http://www.zhyww.cn/

2014年新学期开学,媒体爆出一条夺人眼球的新闻:上海市小学一年级新课本中删去了8首古诗。编写的专家称是为了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此新闻一经报道,舆论哗然。有媒体点赞道,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胆创新,减少学生死记硬背古代诗歌,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快乐。更有不懂教育,不懂语文教学规律的人跟在后面乱起哄,瞎表态。8月31日,江苏省教育厅朱卫国副厅长到我校参加活动,询问我对此的看法,我明确表达了不认同的看法。

9月9日晚上,习近平总书记赴北师大看望师生,翻看全国课程教材。他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总书记高屋建瓴,态度鲜明,认为此举是“去中国化”,切中了问题的要害。我们作为语文人,有必要从学理角度,从语言学习的规律上阐明为什么课本中不宜删去古代经典诗文。

一. 诗教是中国传统教育之精华

有学者指出,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诗歌养育了中华文明,诗歌浸润了华夏儿女。从《诗经》到《楚辞》;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歌那美妙的语言教化了多少莘莘学子。伟大教育家孔子教育他的儿子和弟子们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解释成白话文就是“同学们怎么可以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讽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诗歌的功能孔子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能陶冶情操,抒发情怀,追求真善美;就是能引导人向善向上,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就是能增长知识,亲近自然,与万物和谐共生。用孔子最经典的话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就是诗歌中抒发的情怀是善良的,纯真的,美好的。用最好的情怀去教育我们的孩童,那是多么美好的事业啊!

因为有了孔子,中国才进入了新的文明时代——一个浸润诗歌的文明时代。诗的教化从此成了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屈原孑然独立的家国之情,曹操横槊起舞的英雄情怀,李白挥剑把酒的潇洒慷慨,杜甫厚重深沉的杜鹃啼血,苏轼大气磅礴的人生诉求,哪怕是李后主、柳永、温庭筠的儿女情长、浅斟低唱,都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诗的国度,才是文明的国度啊!
“温柔敦厚,诗教也。”“ 温柔敦厚”是《诗》的核心,诗教就是教育人们以正直、朴素、温和、不极端的方式来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兴旺和谐。

二. 诗教符合汉语言习得规律

我们常常说,做事要符合规律。合规律则事半功倍,违背规律则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我们在发展中因为违背规律吃的亏难道还少吗?

汉语言习得当然也有规律,那它的规律是什么呢?许多人对此茫然,甚至有相当多从事汉语言教学的人也说不出所以然。正因为此,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才积重难返,社会对它诟病良多。借此机会,探讨一下汉语习得的规律,让亿万中华学子走上汉语学习的正途,不是功德无量吗?

汉语的发展是从单音节词走向双音节词,走向多音节词,然后走向词组、短句、长句的过程。中国的诗歌也是从三言走向四言、走向五言、七言,逐步走向长短句的过程。语言是这样发展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从词到句,从短句到长句的过程。因此,学习语言起步阶段从诗歌开始,从最精炼的语言开始,从最美好的语言开始是合符语言学习的规律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吟诵着这样千古传唱的经典名句,那古诗句的音律美感,画面美感和情感美感如春风化雨,浸人心田。

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为什么呢?因为吟得唐诗千百句,语感渐成口吐莲。“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不仅是指人的气度高贵、华美,更是指人的语言厚积薄发、纯正美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

那么语言习得的规律是什么呢?概括起来,就是:

语言模仿的规律。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首先,学习语言也不例外。开始模仿要好模仿,容易模仿。语言学习起步阶段,要从短句开始,这样便于记忆,容易内化为自己的语感。其次,应该模仿最好的语言。诗歌是最精炼最优美的语言,琅琅上口,便于吟诵,学诗是学习汉语最好的选择。

语言积累的规律。汉语学习重感悟,重诵读,重涵咏,重积累,遵循聚沙成塔、厚积薄发的原则。没有一定数量经典诗文的积淀,难以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语言运用的规律。语言是个工具,工具就是要经常使用方能得心应手。语言运用贵在多说多写,就像古语说的熟能生巧。在反复运用中达到熟能出新,孰能出彩的境界。

三.诗教符合儿童大脑发展规律

儿童的智力特点是什么?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3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人是自然之子,人之成长也如四季之转换。13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在学习的春天是记忆的季节,是积累的季节。13岁之后如自然之夏秋,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是人的理解力生长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在13岁之后学习应侧重理解能力的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认为:“儿童个体智力发展史是人类种系智力发展史的缩影。”人类种系是怎么样发展过来的呢?就是靠口耳相传,就是靠不断地背诵民族的史诗、民族的经典、民族的语言。人类就是靠不断地背诵,人类的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靠不断地背诵发展他的记忆力来促进他的智慧,促进他的脑结构的发展。所以靠背诵,人类传承了我们的文明;靠背诵,人类发展了自己的脑神经、大脑,发展了我们人类的智慧。

叔本华在《论教育》一文中论述:“相比之下,记忆力在青少年时期是至为旺盛和坚韧的。在年轻时学到的东西永远都会粘附在记里,所以,人的这一宝贵功能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以便得到最大收获。……既然每人只有不多的年轻岁月,并且,记忆的能力总的来说相当有限,那么,把每一学科知识最基本和最关键的东西传授给孩子,而其它的一概免去,就成为至为重要的事情。”

过去的老师是怎么教语文的呢?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朱自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谈到背诵的重要性:“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中国的国学大师、文学大师是怎么产生的呢?可以这样表述:无一例外在童年时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

总书记为什么不赞同把古典诗文从“课本”中去掉?因为“课本”是教学之本,它代表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一篇文章一旦收入课本,成了教材,那它的影响力就难以估量,就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文化记忆。同理,课本一旦删去古诗文,也就是删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化,删去了中国文化的基因,删去了中国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的命脉。这就是“去中国化”。这就是课本中删去古诗文不被广大有识之士接受的根本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9:18 , Processed in 0.0873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