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9|回复: 0

从广袤乡野里汲取文学创作的营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7 12: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读赵文辉小说集《一个人的豫北乡下》
作者: 周其伦 来源:http://www.eduww.com/thinker/forum.php
 
  河南省辉县的青年作家赵文辉先生,是我近段时间以来比较关注的一个作者,我读过他的好几部小说作品,整体感觉文字架构和情节桥段都有不俗的亮点,尤其让我特别看好的是,他的作品几乎都深深地附着在他所热爱并热忱讴歌着的山乡,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所以他的文学积累以及想象的基点都与辉县那片神奇的土地血肉相连,因此,每每读到他的新作,我都会非常感佩,我也特别想有机会能够到他生活的场域里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壮美风光与多姿风情。
  
  最近,赵文辉先生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小说作品集《一个人的豫北乡下》更是丝丝缕缕地延展出了这样的艺术气韵。这本书汇集了他近年创作的19篇中短篇小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集中展现了作者经年耕耘于文学基层,扎实埋头创作的一种写实姿态和创作才情,作者以自己很恣意并卓有成效的创作实践告诫我们,在我们生存的广袤山乡田野里蕴含着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和丰富营养。
  
  我阅读完赵文辉的这部作品集后,还回过头去特别地阅读了墨白先生为这本书写的序言《前景广阔的小说家》和新乡一位叫安庆的作者语言很随意的《印象记:离开是为了抵达》。这些文本对我对更加深刻地理解赵文辉的这部作品集,和他艰难跋涉文学创作道路的历程有了清晰而真切的认知。当我们通过赵文辉笔下的“豫北乡下”,再次瞩望那丰富多彩并浑然一体的“文学世界”,就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我们通过对他这些作品的进一步解读,必然会实实在在地品味出一种来自自然来自底层的鲜活与灵动。
  
  赵文辉是一位有着鲜明时代感和地域文化色彩很浓郁的作家,他描摹出的一个个故事,既能让豫北乡下活色生香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又能够呼呼起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同身受,他的作品常常是直面人性深处的善恶美丑,任由时代的刻刀在我们心上留下精彩的印迹。《一个人的豫北乡下》收录的作品全部以豫北乡下作为事件的发生地,深刻地反映出了豫北这块热土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下的变革和风貌,从一个侧面透视和洞察了当代农村人的玲珑剔透的精神领地和人文情怀,这一点应该也是我最看好的。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特地在网络上搜索到他的一些信息。赵文辉现为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出版了小说集10部,其中《布衣心情》获第一届河南省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签约作家,辉县市作协主席。先后干过棉检员、棉站站长、办公室主任等,办过超市,在新乡广播电视报和平原晚报任过副刊编辑,2002年参加河南省文学院首届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刘棉花》在《牡丹》发表后被《小说选刊》转载,《棉检组长》在《长城》发表后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迄今为止,已在《北京文学》、《雨花》、《莽原》等刊物发表中短篇50多部和小小说300多篇。201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刨树》在《莽原》发表后,也被《小说选刊》转载,并如愿入选了《2011中国年度短篇小说》,成为他创作道路上标志性的作品。
  
  当我了解到赵文辉先生取得了这些成绩以后,再回过头来品读《一个人的豫北乡下》这部作品集,就不单单是感佩了,我更多地是从他过往的艰难创作中感受到了文学的一种力量,这种让他的文学追求变得异常坚强执着的力量也特别能够感染我的内心。我纵观赵文辉这部新的小说集,立马就发现了一个很值得我们大力推崇的现象。他笔下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与豫北乡下的底层生活群体密切相关,篇篇作品都很真情地触摸着底层人群生命场景里的酸、甜、苦、辣,一次次地为我们揭示出当下社会的本质特征与人性的复杂真相。他特善于以丰富的人物刻画来扩展文学的外延,没有把自己的文学场域仅仅局限在浓厚的泥土氛围中。他的这些作品中所塑造的小人物群体很精当地切入到社会深处的病灶,很能够表现出一定的艺术发散与张力。
  
  像《大麦先熟》、《刨树》、《张木匠》等篇,很少靠故事的曲折和情节的波澜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就是反映作者所熟知所感同身受的一种生活的直观。这样的作品既真是能让我体味到豫北乡下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又使我感受到人性深处隐隐流动着的爱憎和良善;就我个人的生活体验而言,我是对《王秋生改名记》这篇作品特别看好的。这篇作品通过对贫困的王秋生一家起起落落的描写,展示出了一种很向上的东西。王秋生一家刚从大山深处落户到这个豫北小村时,所遭遇到捉弄、鄙夷、欺凌,以及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坚韧慢慢融入村里的生活,最后走向富足的道路,无疑是我们民族奋发图强的一种真实写照。作品中亲情关系的流变透露出来的善恶美丑,折射出的韵味特别有感染力,让我阅读完后百感交集。坦率地说,我也不提倡以怨抱怨,我也倡导为人要谦和大度,但我们不能没有底线,我非常欣赏作品中蔓延出来的那种面对困苦不低头,出人头地不张狂的品行,假如我来编辑这部书的话,我会把这篇作品放在打头或者是压轴的位置。《厚人》、《红棉花》、《棉检组长》《同期声》《杏仁面》等五篇作品,都是描写他自己担任棉站站长前后生活实践的一种艺术上的梳理和清算。不论是代人受过的姚文明,还是以身相许,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上“合同工”的小莲,抑或是一步一步依靠多多少少的狡黠走向事业成功,却又一步一步走向人性堕落的宋子秋,这些人物都让人感觉可亲可感,非常真实,犹如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父老兄弟,我们的三亲陆戚。这些作品试图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欲望无不受到社会的规制与匡正,这些原本善良、纯真的人物,在走向红尘万丈的人生祭坛,皆无力抗拒繁复的社会对于自然人性的塑捏。而像《扫床歌》、《好事来了》《做针线的女人》等篇豫北乡下的生活场景就更加地有滋有味了,这份浓郁,就像是寒冷的冬季里那模不着也避不开的阵阵迷雾。
  
  赵文辉的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都存身于太行山脚下,豫北平原的那一方沃土。那里是他创作的“原乡”。在今天,一方面是打工者们纷纷涌向城市,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也不再像原先那样有千丝万缕般联系,中国的城市有了自足的系统,城市化的水平大为提高,于是,城里人即使不与乡村发生联系似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这既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我们必须去面对去解决的问题,而赵文辉的一些作品恰恰就恰如其分的在做着这样一种艰难的工作。我们从他的作品里读出了生活的些许酸辛,也读出了广袤大地泥土的芬芳气息,特别是乡风里那一种正在流失却还没有完全流失掉的诚笃和善良,仁义和坚韧,这些都潜藏在他的作品里。像《在茄庄》这样的作品,就很能够说明豫北黄河故道生存着的万千子民的那一股浩然之气。小说里描写的不是这里被东北人“不屑”的酒量,而是那把“客”都“当神敬”的残留的“古风”。小说精细的结构颇具匠心,作品中的几个人很有各自的特点:虽穷,“人不孬”的老姚;翘兰花指,饮“楼上楼”双盅的“二哥”;不请自到,而又以代表村委会“自诩”的“片长”;“又瘦又小”、已经“喝高了”,却又“歪歪斜斜踏进屋来”的老汉。就连休学在家“一双大眼睛盯着我们”的老姚女娃;不发一言却“就像喝凉水一样吱吱喝下两碟”的老姚媳妇。六个人物,点到即止,不著重墨,在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活动空间,都活灵活现、性格突兀,使人过目难忘。
  
  《三人行》、《笨母鸡》、《在茄庄》、《玉兰的笑》等几篇作品那就更是一些很有“日常化”意向的作品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与开始提到的《刨树》特别相近。把豫北乡土生活的糙砺,无阻于自然人性的乖张变异,都演绎得很是生动。关键是这个很正常的场域被作者用这样一种喜剧色彩的温情烘托后,使读者在感受到诸多尴尬的同时,能不时体味出某种诗意与理想。《机井房》里那位“如注了一滩水”“花眼澄清澄清”的张木匠;《欠着》里的书生气十足,与“小四川”唯一一次“真心相爱”的张红雨;特别是在《笨母鸡》里的一直到四十岁上、还独身未婚,时刻怀念着往昔恋人的“老男人”赵亮……。我们看到,作者并不十分追求精巧的小说布局,而以浓洌的生活化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溢出纸面的日常生活的多种况味,那是窒闷中的清爽,艰窘中的温馨。我个人对《玉兰的笑》有些不适,我觉得作者对“玉兰”的刻画过于刻薄,而对那个抱养的儿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这些都没有什么,但作品结尾似乎有点“粉饰太平”的嫌疑,我觉得“王大小”可以不记仇,但要叫他如此对玉兰亲热估计还是比较困难,而且我是尤其看不惯玉兰对王大小的虐待和欺凌,这篇作品让我“愤怒”得一夜没有合眼。
  
  《张菊花的拐角楼》、《茄庄的愤怒》是作者最近发表的作品,巧的是这两部作品我都是从《北京文学》上读到的,我对《张菊花的拐角楼》特别看好,还特地为他这篇作品写过一篇点评,虽然我的这篇文章最终没有发表出来,但我对赵先生的认知似乎是进了一步。先说《茄庄的愤怒》,我记得我在《北京文学》2014年第二期上读到这篇作品时就很有特别的感受,当即在我的微博上做过如许的评介:赵文辉的中篇小说《茄庄的愤怒》,读后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很深沉的压抑,茄庄要修路两次都因为赵老四的一己之私而泡汤了,茄庄人有理由发出愤怒和孤立他,但赵老四的作为也就是想多挣一点自己应该得到的补偿而已,他又有多大的错呢,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思考。我记得这篇微博跟帖的人还比较多,我们作者用文学反映现实,但更要的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唤醒人们从现实里找寻到“突围“的路径。例如在这篇作品里“茄庄为什么愤怒”,我们为这种底层的这种“愤怒”找到了消火制怒的办法了吗?这些才是作品想让我们去思考的。《张菊花的拐角楼》,也是我特想重点说说的作品,我记得去年我还写了一篇点评文章:《<张菊花的拐角楼》>“拐”出的人生风景》,不妨把主要观点归纳在这里。张菊花是《张菊花的拐角楼》的主角,自然倾注了作者厚积薄发的情感色彩,故事的发生地拐角楼曾经是小县城当年繁华的供销社。我估计当下的年轻人在阅读这篇作品时会很纳闷,一个很不起眼的供销社的售货员值得那么刻意去渲染,值得张菊花去不管不顾地去追逐吗。但只要是上了一点年纪的人就会知道计划经济年代不少人对的它趋之若鹜,说它是县城社会交际的晴雨表绝对不夸张。这部作品好久好在特别真实地描写了由这个供销社衍伸出来的人的故事,读来让人唏嘘感叹。张菊花与小庆几乎就要结婚,姬小娜以非常规手段横刀夺爱。她能够取代张菊花的要件就是她已经当上了“拐角楼”的营业员。张菊花义无返顾地和拐角楼飙上了,历尽艰辛饱受屈辱,在那个年代这些疯狂的举动最多只能化作她的痴心妄想。张菊花的“飙”变成了一种信念上执着的符号,张菊花出任了改制后的“拐角楼”董事长时,原本有着让人称羡地位的小庆、姬小娜、表姐等人却风光不在,小庆罹患肺癌把家庭拖到极度困窘,但在张菊花心里,却一点也感受不到想象过多次的报复喜悦,内心涌动着的更多是无法言说的酸楚,我们实在不必去深究造化的诡异,但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呢。作者试图用一种朴实的笔调,诉说着一种来自于社会底层的群体性挣扎,而作者的这种诉说用的是与读者平行视角予以呈现的,这样就让我们阅读觉得很亲切自然。作者把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真实而又艺术地传递给我们,我们还可以把作者的意思升发开去,作品拂去了人们记忆中的尘埃,轻轻地触摸着当年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历历在目的创伤,留给我们的是真切的疼痛感,我觉得这一点就足以昭示出作者所具有的成熟胸襟和敢于担当的品格。
  
  赵文辉作为一步一个脚印从乡走出来的年轻作家,今天给我们呈现的《一个人的豫北乡下》已然他文学路上的一个高峰,他现在苦苦追寻着的是,怎样才能达到更高的一种境界,那就是“语言诙谐而不轻佻、叙事老练而不浮滑、形象鲜活而不单薄”。我对赵文辉的小说阅读不算很多,但我几乎是用我的心在阅读。我觉得他的作品还是有质量参差不齐,艺术场域过于狭窄,文字描写也相对单一的问题。我以前在评论其他作者时曾经说过,作者立足自己熟悉的生活,描写自己熟悉的人物,这是好的,也很见成效,但也要随时注意脱矿自己的眼界和视野,把文学的目光瞄向更加高远的地方,作者可以多一些尝试,毕竟作为一个四十来岁的作者积累了这么厚实的生活,有了这么光鲜的业绩,只要沉下心来,潜心创作,就一定能够写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好作品。
  
  我衷心地期待着读到赵文辉的更多佳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19:13 , Processed in 0.0692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